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
時至今日仍在全球範圍內肆虐蔓延
因為巨大的不確定性
帶來了巨大的失控感
讓許多人內心的安全感受到了威脅
包括學生家長在內的人群
因為停課、停學產生焦慮
每個人渴望找到心理解脫的出口
付之行動很多孩子都選擇
在遊戲中尋找慰藉
苦不得法、難以自控
逐步失卻自我、沉迷其中
今天,「S君」與大家一起
分析案例、分享經驗
共同探索一條新冠疫情之下
解決孩子沉迷遊戲困局的可行性方案
案例:如何防止孩子沉迷於網路遊戲?
家長A,學生就讀年級初一
主要症狀:孩子上初一,放假在家,除了吃睡就是玩遊戲,怎麼說也不聽,不知道該怎麼辦,家長、孩子都非常著急。
在本案例中
展現出來的核心焦慮有兩點:
1.孩子沉迷遊戲無法自拔
2.家長缺乏有效的教育管理方法
進而引發了家長的焦慮和擔心
家長頭疼不已
孩子十分委屈
01
糾正對於孩子玩遊戲的認知偏差
孩子不可能一直在學習,這點家長首先要清楚明白。
孩子不是一點沒學習,只是學習的時間比玩遊戲的時間少。
玩是孩子的天性,玩遊戲可以釋放孩子的壓力帶來快樂,假期中可以適當的玩。
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是與孩子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基礎。
02
家長與孩子一起制定一個適合孩子的學習計劃,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生活習慣
如果計劃是孩子主動參與形成的,更有利於計劃的實施執行。
計劃的具體內容包括孩子每天起床、睡覺、學習和玩遊戲等事項的具體時間。
形成書面形式的計劃表,貼在孩子隨時能夠看到的地方,起到警示督促的作用。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制定清楚玩遊戲的規則。
比如什麼時間玩,一次玩多久。
可以根據孩子年齡大小來具體規定,比如對於八九歲的孩子來說,上午寫完作業後可以玩,一次最多40分鐘,為了防止視覺疲勞中間需要休息10分鐘。
03
家長監督孩子執行計劃,並及時給與反饋獎勵
遊戲能吸引孩子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及時給予獎勵,讓孩子們找到了成就感和自我價值感。家長同樣可以利用這個心理機制,在孩子實施計劃的過程中,及時給予正向積極的反饋,促進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遊戲如此具有吸引力
同時孩子生活的這個時代
時時處處離不開網絡
因此如何合理使用網路遊戲
就成了家長和青少年
共同面臨的一個重要的課題
家長需要認識到
孩子喜歡玩電子遊戲背後的深層原因
了解和正視孩子的心理需求
利用科學的方法
來指導孩子使用網路遊戲
遊戲不是萬惡之源,
家長不懂孩子才是!
關注睡中聽,每天了解教育相關資訊;睡中聽,讓天下沒有為學習擔憂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