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粟裕將軍率軍南下,淮海戰役正是拉開帷幕,國民黨的黃百韜兵團剛開始戰鬥就被打的四處亂竄,危機之下,蔣介石連忙方杜聿明就近派遣部隊前去支援黃百韜兵團。
粟裕將軍
幸運的是杜聿明選擇了李彌兵團和邱清泉兵團,浩浩蕩蕩的兩個主力兵團組成了一支看上去戰鬥力十足的東進兵團,前往碾莊地區支援垂死掙扎的黃百韜兵團。
這支東進兵團,人數達17萬,坦克100餘輛,重炮100多門,怎麼看都是一支勁旅,如果真讓這支部隊拉開了展現和解放軍打一仗,戰鬥肯定異常激烈,但是為何這支部隊開拔後就慢慢的沒有了動靜呢?

這支實力強大的兵團始終過不了解放軍的防線。
其中一個原因是解放軍戰士的實力強勁,另一個就要歸功於李彌和邱清泉的好戰術了,那就是他們著名的「尖錐」戰術.
所謂的「尖錐」戰士簡單的來說就是先頭部隊持續推進,後面是大部隊壓陣,說的形象一點就是一個三角形的進攻趨勢,頭小尾巴大。

這樣的戰術看起來沒有什麼大的缺點,還挺穩當的,但是這也要看這支「尖錐」部隊執行的是什麼任務,如果只是用來吸引敵人注意力,然後大部隊跟上一起殲滅,這是一個不錯的戰術,但是現在的任務是救援,李彌和邱清泉調油加醋的增兵對佔據沒有絲毫的影響,反而耽誤了營救黃百韜軍團的時間。
這種磨磨唧唧的打法,無疑是為了保存自己的實力,國民黨空軍在天上把李彌和邱清泉的陣型看的一清二楚,其中的小九九也立馬就知道了,趕緊回去上報蔣介石,結果蔣介石大怒,連發幾次電報,催促東進兵團儘快與解放軍交手。

結果蔣介石的命令也起不到任何作用,這個東進兵團就是驢拉磨,最後黃百韜兵團被圍殲,李彌和邱清泉也被解放軍殲滅,算計到頭一場空。
背離人民的戰爭註定是要失敗的。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系蘇蘇風掠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侵權必究!歡迎評論分享轉發關注,您的支持是對我最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