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兒
昨天,樂樂幼兒園的任務打卡完之後,順著這次的作業問他:「樂樂,等到能夠出去之後,你最想幹什麼呀?」因為樂樂是吃貨,我還想著他會回答去買好吃的。結果樂樂認真思考一下回答我說:「第一,我想去公園裡餵鴿子;第二,我想跟妹妹(鄰居家的妹妹)一起去另外一個公園裡玩;第三,我想去看恐龍化石......」令我很意外的是,沒有一個答案是跟吃有關的,孩子列出的清單中,最想幹的事情無外乎以下幾點:
公園裡跑跑跳跳
最近幾天,聽樂樂說得最多的話是:我感覺在家裡時間好久了,好無聊呀。這還是家裡很多人跟他一起玩,而又有很多玩具玩的情況下,孩子還是會發出這樣的感慨。這也充分說明,無論家裡的生活再精彩,孩子也是需要到戶外活動的。
早上聽閨蜜說,她家兩歲的女兒天天念叨著:什麼時候能出門呀?我想去小河邊釣魚,怎麼還不能出去呀?
而我們大人難道不是如此嗎?之前上班的時候還不明顯,周末的時候還想宅在家裡。但是,真的給我們機會讓老老實實待在家裡的時候,才發現時間久了還是相當無聊的事情。內心總是會有一個聲音在呼喚:出來玩吧,陽光很好,空氣很清新。
而孩子心目中的戶外的渴望又何嘗不是這群大人內心真實的想法?有人說,能夠出門之後,外出就餐的人數肯定會爆滿。而我的感覺是:能夠外出之後,恐怕最先爆滿的應該是各個公園吧。在這個時候,吃不重要,在公園裡曬太陽才是最重要的。
找要好的朋友一起玩
在孩子的心目中,跟家人待在一起很開心,但也擋不住他需要朋友。前兩天樂樂跟好朋友視頻,說著說著開始委屈著掉眼淚了:「媽媽,我想去妹妹家玩,想跟妹妹一起玩。」說得老母親也挺心酸的,看來跟玩具和吃的相比較,好朋友的地位還是會更高一些。
而我們這些大人估計也會有同樣的感覺吧,即使是電子產品再先進,還是不能代替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相熟的人坐在一起,即使是不說太多的話,不做太多的事情,大家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著,也是非常開心的事情。
而我們在給孩子列清單時,不妨也給自己列個清單,等到真正能夠出門之後,想要做的事情都有什麼,然後一項項列出來,然後認真去完成,那時候的成就感應該會比較多吧。希望從這個「長假」中,我們大家都能明白生活的真諦。
你家孩子外出最想幹的事情是什麼呢?歡迎大家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