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轉世小活佛

2021-02-10 PHAYUL

導演: Nati Baratz

主演: Tenzin Zopa

類型: 紀錄片

製片國家/地區: 以色列

語言: 英語 / 藏語 / 北印度語 / 尼泊爾語

上映日期: 2008-09-08

片長: 102 分鐘 / Canada: 102 分鐘(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Festival)

又名: 轉世小活佛(臺) / The Baby and the Buddha

 

劇情簡介

即便你走了,我也會在今生找到你。

轉世活佛,真有其事?被譽為「當代密勒日巴」的袞卻格西於2001年圓寂,遺體火化當天,燒出數量驚人的舍利子,天空瑞象湧現,似是預告這位即身成佛的大成就者將要乘願再來。

達賴喇嘛任命袞卻的大弟子巔津梭巴尋找其轉世,透過佔卜和夢的啟示,巔津專注靜思,理出澄澈心緒,不畏勞苦跋山涉水。然而經過長年遍尋,卻始終未有所獲。巔津最後來到他的故鄉─尼泊爾的樽區,當年袞卻曾在此閉關多年。是靈感牽引,抑或上天安排?巔津發現了個一歲多的男童,男童見到袞卻生前的念珠便緊抓不放,甚至在日後嚴格的鑑定程序中,精確選出袞卻的所有法器,最終獲得達賴喇嘛的正式認證!

真實記錄的情感,跨世相系的緣分,透過真誠的生命信仰,小活佛帶領觀眾歷經了一場心靈之旅,見證奇蹟的誕生。

導演介紹

納迪•巴拉特斯NatiBaratz。

納迪•巴拉特斯生於以色列耶路撒冷,自2000年從臺拉維夫大學(Tel-AvivUniversity)的電影學院畢業以來就一直從事自由接案的導演和製片,最著名的作品包括2001年的《TELAVIV-KYRGYZSTAN》和2004年的《NOCHES》短片紀錄片,這兩部紀錄片在以色列都曾在電視上播出,獲得廣大迴響。

 

《轉世小活佛》是納迪•巴拉特斯首部紀錄長片,歷時五年多的艱辛製作過程,不但獲邀多倫多國際影展首映,入選柏林影展「電影大觀」單元,更榮獲海法國際影展最佳紀錄片、美國全景紀錄片影展評審團大獎、波士頓獨立影展評審團特別獎,成績斐然。

 

參展記錄:


2009柏林影展「電影大觀」單元。

美國全景紀錄片影展評審團大獎、靈感大獎最佳紀錄片。

美國奔河國際影展評審團大獎。

波士頓獨立影展評審團特別獎。

波蘭克拉科夫國際影展學生評審團獎、金號角獎。

2008海法國際影展最佳紀錄片。

多倫多國際影展入選影片。

 

柏林影展「電影大觀」單元,多倫多國際影展入選影片。波士頓獨立影展:評審團特別獎。首度曝光,當代密勒日巴的轉世之旅。翻山越嶺,見證一場信仰奇蹟!

 

媒體讚賞:


「從豐富的戲劇性中,瞥見生生世世的光輝」——《紐約時報》

「優美動人!」——《紐約雜誌》

「以迷人的角度捕捉天然美景,闡述佛教習俗和儀式。」——《綜藝周刊》

「深刻無欺的記錄過程,主題優雅神聖。」——《波士頓全球報》

「美麗文化的動人觀察,影像超越震撼!」——《紐約觀察家》

「興味十足,極致出色的紀錄片,美景壯闊動人!」——《紐約郵報》

 

自我探索:

 

每當電影結束,觀眾通常都會問我相不相信轉世一事。由於各種因素,我覺得不要直接給這問題一個答案比較好。斷定神靈存不存在是很自負的行為,這樣會永遠對所信之事抱持懷疑,無論觀眾在片子裡面看到什麼,他們也不會相信。給個答案只會破壞整個觀影過程,讓觀眾自我探索才是我想達到的主要目標。

對我來說,知道巔津真的在尋找轉世活佛這就夠了,而且對巔津來說,他真的在一個小孩身上找到他所摯愛的上師。無論你是否相信輪迴轉世,我相信在看過尋找到的神奇孩子後,我們必須承認,他們真的知道如何選出正確的法器!

 

拍攝挑戰:


講到拍攝,特別在尼泊爾和西藏偏遠的喜馬拉雅山區最具挑戰性,因為我們得在非常極端的條件下住在室外,攝影師和我有幾次甚至患了嚴重的高山症,差點致命。

還有一次,我們必須走在一條比鞋子還窄的路來跨過深淵,有一隻馬就這樣掉下懸崖,還好幸運落在一些灌木叢上,被當地人救起來。樽區那邊沒有電也沒有電話,所以我們造了一個太陽能充電器,將它設在馬鞍上,而這「太陽能馬」便在整個旅程中供我們充電。

然而除卻肉體上的煎熬,最大的挑戰便是和當地人拉近距離,得到他們的信任。為了做到這點,你必須長時間和他們住在一起,光是在柯槃寺我就整整呆了八個月。由於很多情況非常私密,在拍攝上會遇到一些困難,特別是在捕捉罕見的教儀時,我們的一大挑戰就是儘可能讓自己看來不顯眼。我們劇組最多只有兩個人,一個攝影師,一個我,拍攝器材也是能小則小。

 

電影風格:


在追尋過程中,我們跨越國境進入最神秘、未被揭示的藏族傳統,在心靈與視覺上深受神話撼動。

我始終認為影片的核心是巔津梭巴的信仰和愛,而這就是讓電影充滿生命力的地方。對我來說,巔津和袞卻格西還有轉世靈童之間的關係,是個關於愛的故事。

為了避免豐富的異國風採混淆視聽,我將電影聚焦在巔津和故事上,多用手持攝影,讓影片別於傳統西藏紀錄片,甚至在會見達賴喇嘛的時候也如此,然後在故事的歷史背景上,把焦點拉近,特寫個人觀點。

在影片中,我試圖表現出神聖和世俗、喜悅和悲傷的複雜性,它們是一體的,我想給觀眾一個合適的距離和機會,讓他們從平凡和神奇、快樂和悲傷的場景變化中,獲取自己的理解和信仰。更重要的是,我想在主題與情緒上挑戰觀眾,從而鼓勵他們思考,而不只是經驗。佛曾要他的弟子們不要相信他說的話,而要憑自已覺知一切。在這點上,我深受佛陀啟發。

 

 

 

若您喜歡這篇文章,或者想和您的朋友分享,那麼可以點擊右上角的圖標,將文章分享給您的朋友或者朋友圈,讓您身邊的朋友都能選擇去閱讀它。

如何查看歷史消息?

返回對話界面,點擊右上角的人像,在出現的界面中點擊「查看歷史消息」即可。

怎樣訂閱poemtibet微信?關注的方法有二種;

打開微信,點擊朋友們,然後添加朋友,使用「搜號碼」功能,輸入poemtibet,即可以找到並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帳號。

 

相關焦點

  • 【紀錄片】 轉世小活佛:當代密勒日巴的轉世之旅
    轉世小活佛  導演: Nati Baratz  主演: Tenzin Zopa/ Canada: 102 分鐘(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又名: 轉世小活佛(臺) / The Baby and the Buddha  劇情簡介  即便你走了,我也會在今生找到你。
  • 紀錄片:《活佛轉世一一達賴喇嘛是如何產生的》
    紀錄片:《活佛轉世一一達賴喇嘛是如何產生的》 2020-11-09 1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紀錄片《轉世小活佛》觀影前置
    藏傳佛教的修行者在死亡之後,生前弟子以及寺院高階僧侶,就會開始尋找他轉世投胎的地點。
  • 最感人的影片:轉世小活佛--即便你走了,我也會在今生找到你
    人物:巔津梭巴(Tenzin Zopa)。巔津朋措仁波切(Tenzin Phuntsok Rinpoche)。參展記錄:2009 柏林影展 「電影大觀」單元。美國全景紀錄片影展 評審團大獎、靈感大奬 最佳紀錄片。美國奔河國際影展 評審團大獎。波士頓獨立影展 評審團特別獎。波蘭克拉科夫國際影展 學生評審團獎、金號角獎。
  • 香格裡拉孫四哥 | 活佛轉世
    活佛轉世,是最獨特、最重要的的藏傳佛教儀軌之一。自藏地首次出現被認定的轉世活佛至今,七個多世紀來,這儀軌基於佛教靈魂不滅的義理,進行著神秘且不間斷的宗教實踐。拍攝:香格裡拉孫四哥在活佛轉世這種傳承方式沒有出現之前,藏地一直沒有找到更好的辦法,解決這些問題。雖然,活佛轉世這種方式仍然存在不少弊端。到清代,針對弊端,乾隆帝制定金瓶掣籤的政策,延續至今。此是後話,過會兒再談。
  • 輪迴轉世的因緣—看義大利電影《小活佛》
    他也可以用意志力,進入死亡---」 看《小活佛》的整個兩小時都是愉快而享受的。上面的對白是電影結尾處主人公諾布喇嘛圓寂前他的徒弟說的。貝託魯奇眼中的東方宗教幻化出神秘美麗的光環,讓人不由為之心生嚮往。茶杯打壞了,茶杯裡的茶水還在,在地上、在桌子上、甚至在擦桌子的毛巾裡,就像人的思想,肉體不在了,思想會永遠存留,或許附著於另一個肉體裡。「輪迴轉世」就這麼簡單,似乎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 活佛轉世的靈童是怎麼找到的?誰才是活佛繼承人?看完恍然大悟
    「轉世」這一詞一直以來就充滿著神奇的色彩,現如今很多人說自己保留著前世記憶,甚至有人說自己能說出自己前世的名字、地址。這些人說的是否屬實就不知道了。「轉世」遇上「活佛」這兩個字,似乎又神秘很多,事實上,「活佛」在佛教中是不存在的。據考證,這一詞最早出現在元代。
  • 「活佛圓寂,靈童降生」藏傳佛教活佛轉世制度的前世今生
    西藏小活佛【活佛轉世的起源和傳說】「活佛轉世」是藏傳佛教特有的傳承方式,藏傳佛教十世紀末十一世紀初在西藏得到了空前發展。最初的藏傳佛教採用的是師徒傳承或家族傳承。乾隆帝廢除噶瑪噶舉派紅帽系沙瑪巴活佛的轉世制度,其它教眾改宗格魯派。乾隆五十七年特製兩尊金瓶,用於將靈童名字刻在象牙籤上置於瓶中。由理藩院尚書在雍和宮或駐藏大臣在大昭寺掣籤來確定最終靈童。然後行坐床大典成為轉世活佛。這就是格魯派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活佛轉世制度有名的「金瓶掣籤」。雖然早在元朝元中央政府就有官員全程參與轉世靈童的尋找和活佛坐床大典儀軌的先例。
  • 檔案紀實:探秘西藏活佛轉世(上集)
    十一世班禪(圖片來源:資料圖) 「活佛轉世」有哪些儀軌與程序? 活佛轉世是我國藏傳佛教中一項重要制度,經過歷史的選擇,已形成一套較為完備的宗教儀軌和歷史定製。 根據國家宗教事務局2007年頒布的《藏傳佛教活佛轉世管理辦法》規定,活佛轉世應當具備三個條件:一是當地多數信教群眾和寺廟管理組織要求轉世;二是轉世系統真實並傳承至今;三是申請活佛轉世的寺廟系擬轉世活佛僧籍所在寺,並為依法登記的藏傳佛教活動場所,且具備培養和供養轉世活佛的能力。 滿足以上三個條件後,活佛轉世還要履行申請報批手續。
  • 《小活佛》悉達多普渡眾生,上師喇嘛今生轉世
    《小活佛》是貝託魯奇「東方三部曲」之一,一部帶有宗教色彩的西方主流影片,畫面的基調主要為落日黃、餘暉紅和冷夜藍,《遮蔽的天空》中,異域的塵土般的黃色靜謐在《小活佛》裡變為一種動態的追尋,流動中的感悟,藏傳佛教喇嘛的紅色僧服一樣不斷脈動著的因果輪迴。
  • 貝託魯奇《小活佛》:悉達多普渡眾生,上師喇嘛今生轉世.
    《小活佛》是貝託魯奇「東方三部曲」之一,一部帶有宗教色彩的西方主流影片,畫面的基調主要為落日黃、餘輝紅和冷夜藍,《遮蔽的天空》中,異域的塵土般的黃色靜謐在《小活佛》裡變為一種動態的追尋,流動中的感悟,藏傳佛教喇嘛的紅色僧服一樣不斷脈動著的因果輪迴。
  • 中國焦點面對面:美「涉藏法案」無權幹涉藏傳佛教活佛轉世事務
    企圖把達賴轉世說成只能由達賴喇嘛自己決定,目的就是企圖在十四世達賴喇嘛去世後,繼續由他那個境外小集團控制達賴喇嘛這個名號,為他們的分裂主義服務。第二是支持所謂「藏人行政中央」繼續存在下去,成為境外流亡藏人的「共主」,把各種分裂主義勢力統一到旗下。這個目的在這次方案中表現得很露骨。
  • 佛教:噶舉派(白教),乃是藏傳佛教中第一個實行活佛轉世制度的
    人們對藏傳佛教,大家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是活佛轉世制度。而在藏傳佛教中,第一個實行活佛轉世制度的,就是噶舉派。前面說噶當派時已說過,「噶」意為佛語,也可以是師長的言教;「舉」的意思是傳承;「噶舉」合起來可譯為「口傳」。因為噶舉派注重密法的修煉,必須通過口耳相傳,所以稱為噶舉派。
  • 統戰部原常務副部長:美「涉藏法案」無權幹涉藏傳佛教活佛轉世事務
    企圖把達賴轉世說成只能由達賴喇嘛自己決定,目的就是企圖在十四世達賴喇嘛去世後,繼續由他那個境外小集團控制達賴喇嘛這個名號,為他們的分裂主義服務。第二是支持所謂「藏人行政中央」繼續存在下去,成為境外流亡藏人的「共主」,把各種分裂主義勢力統一到旗下。這個目的在這次方案中表現得很露骨。
  • 依靠他改革活佛轉世制度
    他特別將藏區宗教事務考察及完善活佛轉世制度的意見,幾乎以每日一報的形式,不斷發往京都,特別是發現轉世活佛中,有很多是本家親戚,負責降神的「吹忠」,往往拜十兩銀子,就可以認定一個小活佛。所以他直接奏報乾隆皇帝案前,建議實行「金瓶掣籤」的活佛轉世制度,後來這個制度寫進了章程,列在第一條。
  • 阿雅老公真容竟是轉世活佛 王菲梁朝偉是其信徒
    活佛?小編你的反應一樣,活佛也能結婚?!但在眾網友翻牆越池結成「扒內幕聯盟」的超能力進攻下,一位名叫竹慶本樂仁波切的活佛本尊終於顯現於世。這位活佛看似不沾凡塵一點菸火,居然也貪戀凡塵,不過藏傳佛教的仁波切是可以結婚,並不是戒色、戒酒、戒肉傳統意義上的佛教。而他與阿雅之前有交集的蛛絲馬跡也被一一揪出:
  • 張鐵林坐床成活佛?揭秘藏傳佛教活佛坐床典禮
    坐床是藏傳佛教寺院中的重大宗教儀式,是活佛傳承過程中,轉世者由轉世靈童正式繼任活佛並改稱活佛名號的必要儀式。當小活佛被尋訪到並確定其身份後,要進行隆重莊嚴的坐床儀式。坐床典禮也是繼位典禮,根據活佛的地位可以分為大、中、小。按清廷規定,舉行坐床儀式是標誌著能以「前世活佛」的地位公開與外界往來,正式成為有權的活佛。
  • 阿雅嫁給轉世活佛,這才是人生贏家!
    而2013年年底,正好是活佛先生把房子轉讓給上一任妻子再改名的時間。同時,阿雅號稱「和圈外男友相戀多年」,那就是她懷孕後,活佛才結束和上一任妻子關係?2012年阿雅對媒體這樣談起自己的圈外男友,說婚姻不重要,當時已經相戀5年.
  • 推薦電影:《小活佛》
    1993年,義大利導演貝納多貝託魯齊(Bernardo Bertolucci)一位以《末代皇帝》而被中國觀眾熟知的外國導演攜手好萊塢巨星基努裡維斯開啟了對「轉世」 和佛陀事跡的描述。這是一部純粹的宗教電影,顛覆了貝託魯齊以往的電影風格,但由於是小眾題材使這部類似紀錄性質的影片並未得到廣泛傳播,即使在今天它也是靜靜的隱匿於網絡資源的一角等待和它有緣的人將它開啟,感受它的神奇色彩。
  • 當年著名歌手火風,竟是藏地活佛轉世
    【霍尊不離頸項的天珠透出濃鬱藏風】     火風很少會去教導霍尊該如何唱歌,但他會把不少實用的表演經驗傳授給兒子他還告誡兒子:「必須堅持原創,唱別人的歌會死得很快。」 火風被藏地認證為轉世活佛     7年前,藏傳佛教的人士到北京找到了火風並告訴他:「我們在尋找一個轉世活佛,可能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