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活佛》是貝託魯奇「東方三部曲」之一,一部帶有宗教色彩的西方主流影片,畫面的基調主要為落日黃、餘暉紅和冷夜藍,《遮蔽的天空》中,異域的塵土般的黃色靜謐在《小活佛》裡變為一種動態的追尋,流動中的感悟,藏傳佛教喇嘛的紅色僧服一樣不斷脈動著的因果輪迴。
多傑喇嘛(藏語中雷電的意思),曾經是嘉華仁波切的上師,晚年時,覺得需要到西方弘揚佛法,宣揚佛祖的道理,隻身來到美國的西雅圖,並於9年前過世,這期間人們一直在世界各地尋找他的轉世肉身。英若誠飾演的諾布喇嘛輾轉美國和尼泊爾,最終相信多傑喇嘛如今託身於三個孩子的身上:一個受過教育的西方男孩、一個在街頭流浪賣藝的東方男孩,最後是講起故事來繪聲繪色,可以夢囈梵文的東方女孩。分別代表一、語、形三者的結合。
另一條線是基努裡維斯飾演的悉達多的悟道成佛之旅,可以作為尋找多傑喇嘛轉世的前傳來看,這部分奇幻而華美。相傳悉達多的意思是帶好東西來的人,小太子走過的地方,便有蓮花開發,他為悟道而生,並會普渡眾生。貝託魯奇沒有複雜的設計悉達多的探尋之旅,只是一首曲子喚醒了他對外面世界的渴望,外面的痛苦和憂慮,他人的疾病、貧窮、年老和死亡,親眼看見這些後,他明白唯有度己才能度人。
弦收的太緊會斷,但放得太松卻不能奏出音來。苦行僧的生活無法讓悉達多感悟出更多的道,即便弟子離他而去,他仍決定開始啟程另外的道路。《心經》中「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所有驕傲、貪婪、恐懼、無明、慾念都在淨悟過程中化為空無。宇宙間所有的事物,有因必有果,前因今果,今因後果,萬事萬物輪迴轉向,唯有悲智雙運,才能濟度眾生。悉達多之然為佛祖,是覺者。
不得不說,導演貝託魯奇一直試圖加之於影片始終一種唯美的魔幻,以至於悉達多在尋求自我,覺悟超然的過程當中,納西索斯般的情節設計和畫面構圖並不能從本質上將活佛的悟道之旅以一種影像的方式升華,反而更增添了西方價值觀的功利主義。黑塞的《悉達多》描繪了很多其凡夫俗子後的情節,沒有探索便沒有徹悟,而外向探索同內向探索一樣重要。探索的終結也是自我的終結,更是超我的實現。諾布喇嘛給白人父親做的比喻恰如其分,器皿碎了,精神一樣還在。
諾布喇嘛因找到三位小活佛而業力完滿,廟裡,五彩流沙堆制的曼陀羅也終必隨風而散。萬事萬物,因無常而需要尋求解脫,要知道諸法因緣而生,因緣異變,又轉而壞滅,如夢幻泡影,皆為虛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