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色多彩 城就未來】「海陸空」立體開發 加快形成新能源發展新...

2020-12-27 騰訊網

今年以來,我市著眼將資源優勢、開發態勢轉化為產業競爭勝勢,堅持「風、光、漁、水」立體開發布局,拓展產業發展新模式、新業態,加快形成海陸空立體互補、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新能源發展新格局。

走進東臺中節能「風光漁」立體互補產業基地,眼前「上有風機飛舞、中有電板映日、下有魚蝦歡騰」的場面蔚為壯觀。中節能項目巧妙利用陸地灘涂風電場建設的巨大空間,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穿插發展光伏發電,並瞄準光伏發電板下的有效區域,大面積推廣鯔魚、脊尾白蝦等現代高效漁業生產。這一「風光漁」綜合利用模式系全國首創,實現了灘涂資源高效利用效益最大化。

中節能東臺太陽能發電有限公司運維工程師 蘇亞東:「在光伏區域裡進行大面積水產養殖的好處很多,它可以大大減少灰塵的產生,改善生態環境,另外,養殖用水對環境溫度有一定的改善,對光伏發電量有一定的提高,可以說是良性循環、相得益彰。」

中節能「風光漁」互補產業基地佔地面積約2600畝,現已累計完成投資近20億元。其中,區域內風力和光伏發電總裝機規模達150兆瓦,年均發電量超過2億千瓦時。

中節能東臺太陽能發電有限公司運維工程師 周華:「我們中節能「風光漁」互補產業基地,目前有一半左右的面積開發了高效水產養殖。而整個區域內每年的發電量,可滿足10萬左右家庭用戶的用電需求。」

培育新動能,多元化發展。東臺市同時把戰略眼光投向蒼茫大海,闊步進軍海上風電領域,持續實施國華、魯能等多個重點項目,在更大規模、更高層面上加快構建沿海「風光漁」互補產業大格局。其中,魯能東臺海上風場項目率先建成投運,達產達效。

魯能江蘇新能源公司東臺海上風場場長 張寧:「魯能江蘇東臺200兆瓦海上風電場共布置50臺4兆瓦風機、一座220千伏海上升壓站和一座陸上集控中心,設計年上網電量5.3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準煤20萬噸,減排二氧化硫788噸,自投產以來,已累計發電18億千瓦時。」

近年來,我市持續按照集約集聚開發的理念,除了東臺「風光漁」立體開發以外,還有「風電水」應用模式。鹽城每用100千瓦時電,就有60千瓦時左右來自新能源發電,新能源裝機規模和發電量均居全省首位。目前已核准海上風電項目26個,總裝機容量651.25萬千瓦,國家電投、龍源、華能、大唐、長江三峽等一批央企和大型國企參與開發建設。截至今年6月底,我市已經建成海上風電裝機容量291.25萬千瓦,陸上風電裝機容量347.33萬千瓦,預計2020年底海上風電裝機容量超430萬千瓦。按照集中式和分布式光伏發展並舉的原則,積極發展集中式光伏發電,加大分布式光伏推廣力度。我市建設地面集中式光伏電站76個,裝機容量119.86萬千瓦、分布式光伏裝機容量84.97萬千瓦,均居全省前列。

相關焦點

  • 加快推進龍頭企業上市!海鹽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鏈邁入新時代!
    加快推進龍頭企業上市!海鹽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鏈邁入新時代!10月6日起,縣傳媒中心推出系列報導《提升六大產業鏈 打造先進位造業集群》,今天來看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鏈。01先來了解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鏈情況海鹽目前已形成了以氫能、化工新材料、環保纖維、新型建材、特種鋼材五大領域為主的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已擁有三江新材料、協和首信等龍頭企業,並成功引進氫能行業國際龍頭美國AP公司。
  • 佳遠鈷業吳理覺:不負新能源增長良機加快發展
    最近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進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措施,以結構優化推動綠色發展。會議提出,加快實現動力電池革命性突破,推動大中小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組建協同攻關、開放共享的動力電池創新平臺,在關鍵材料、電池系統等共性、基礎技術研發上集中發力。中央財政採取以獎代補方式,根據動力電池性能、銷量等指標對企業給予獎勵,並加大對動力電池數位化製造成套裝備的支持。業內人士預測,在政策不斷加碼的形勢之下,新能源汽車全年產銷有望衝擊70萬輛大關。
  • 專家解讀|從三大關鍵詞看中新廣州知識城未來發展之路
    12月19日,由市委宣傳部與知識城管委會聯合舉辦的《中新廣州知識城總體發展規劃(2020—2035年)》政策解讀會(廣東專場)在知識城國際合作交流中心舉辦。專家學者、重點企業及科研機構代表為新發展格局下的知識城未來發展建言獻策。
  •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全解讀
    11月2日晚間,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這不僅是對《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的政策延續,也是未來15年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戰略性方針指引,明確了發展規劃與目標,為行業和市場帶來發展定力與信心。
  • 「奮力開創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構建高質量發展工業...
    今年1至11月,全省95個工業園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約佔全省工業總產值的80%,承載十大工業產業發展的作用愈發凸顯,為全省經濟保持快速發展態勢提供了強力支撐。  筋骨強,動力足。貴州在新型工業化大道上闊步前進,深層著力、釋放動能、直面挑戰,始終堅持高端化、綠色化、集約化原則,加快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構建高質量發展工業產業體系。
  • 同翔高新城片區加快公建配套建設 加速產城人融合
    「汙水處理站的設計處理規模為日均1.6萬噸,目前實際處理量為日均8000噸,汙水處理站提前預留發展空間,隨著高新城片區的開發建設,未來將持續提升汙水處理規模,更好服務園區企業。」布塘再生水處理站代建單位現場負責人李午智介紹。  無論是拉開高新城「骨架」的道路,還是隨企業需求彈性擴容的汙水處理站,這些配套項目都是為了更好地服務產業發展。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的通知
    相互賦能、協同發展成為各類市場主體發展壯大的內在需求,跨行業、跨領域融合創新和更加開放包容的國際合作成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時代特徵,極大地增強了產業發展動力,激發了市場活力,推動形成互融共生、合作共贏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 塘廈東益新能源汽車產業項目開工
    一期重點開發新能源汽車項目記者了解到,凱利東益(東莞)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位於東深二路旁林村汽車產業城,項目分三期開發,一期規劃用地111畝,建築面積約41萬平方米,計劃引入合作企業100餘家,依託粵港澳大灣區在新能源汽車研發、電子信息、創新科技轉換及汽車終端產品等方面的產業基礎和優勢,重點開發新能源汽車項目
  • 珠海金灣「十四五」:加快構建大產業大交通大城市體系
    金灣區委書記陽化冰代表區委常委會做工作報告,總結「十三五」的發展成績,部署「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全會指出,邁向「十四五」,金灣進入發展新階段,必須以前瞻思維和改革舉措加快構建大產業大交通大城市體系,真正成為珠海新一輪發展的希望所在、潛力所在。
  • 國家能源局表態新能源發展無需補貼,2030年碳達峰投資劃重點
    國家能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還要將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納入地方考核體系等。非化石能源將貢獻投資增量的70%《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顯示,我國能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能源消費結構也在加快向清潔低碳轉變。2012年至2019年,我國以能源消費年均2.8%的增長,支撐了國民經濟年均7%的增長。
  • 愛爾威電動平衡車:新能源,新趨勢,新發展
    能源是現代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傳統的燃料能源正在日益減少,對環境造成的危害也日益突出,清潔燃料,也就是新能源的開發將成為未來能源開發的重要方向。新能源產業對世界經濟和產業結構調整極具重要意義,發展新能源產業已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
  • 動力電池打造新能源汽車「強心臟」
    隨著造車「新勢力」相繼登臺亮相,傳統車企加快探索轉型之路,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勢頭強勁。   近期,備受關注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印發,提出到2035年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的目標,為下一階段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指明具體路徑,也為行業發展注入動能和信心。
  • 產城人融合,廈門同翔高新城崛起
    同翔高新技術產業基地(以下簡稱「同翔高新城」)經過五年的開發建設,已初具規模。截至8月底,片區開發面積近5平方公裡,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75.76億元,已落地產業項目37個,已竣工10個項目……「同翔高新城的開發建設,將為先進位造業發展提供產業空間,是未來五年火炬高新區重點引進產業項目的園區。」
  • 國家電力調度控制中心董昱:新能源超常規發展給儲能帶來新機遇
    ,但新能源超常規發展過程中產生的電網平衡難度加大、故障形態複雜等一系列新的問題,對電力系統靈活調節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這就給儲能發展帶來了新機遇。加強儲能統籌規劃和科學布局,加快儲能有效融入電力系統發、輸、用各環節的進程,對於保障電力可靠供應與新能源高效利用具有重大意義。
  • 華晨未來三年向遼寧地區提供500臺新能源巴士
    華晨純電動巴士代表了東北新能源產品的發展方向,走在行業技術發展的前沿。此次雙方合作符合國家政策導向和產業發展方向,500臺只是雙方合作的開始,未來將不斷拓展合作領域,趕超純電動產業發展的大潮。 作為華晨專用車綠色發展理念的代表性產品,10.5m純電動巴士車由華晨客車自主研發生產。
  • 「倍增計劃」新晉試點企業開足馬力加快發展
    「倍增計劃」新晉試點企業開足馬力加快發展 2018年02月24日 23:04
  • 專訪合眾方運舟:放開新能源汽車限購會形成良性循環
    帶著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深思,全國人大代表、浙江合眾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方運舟,在今年兩會提出了關於加快出臺新能源汽車一攬子支持政策建議,以期望促進新能源汽車穩定健康發展。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等被寫入報告中,這對於車企尤其是新能源車企是極大利好。在方運舟看來,作為「新基建」的一部分,充電樁會越來越受到重視,推進速度也會越來越快。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將推動促進新基建的發展,反過來,新基建等各種設施的完善也將加快新能源汽車的普及。
  • 赫榮亮:對「新能源汽車下鄉」的五個建議
    來源:新浪財經意見領袖丨赫榮亮 (賽迪智庫研究員)15日,我國出臺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或一條探索新能源汽車發展道路的嘗試,建議繼續細化相關政策,突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規模化應用瓶頸,形成銷量十萬乃至百萬級暢銷車型,提高新能源汽車產業成熟程度。
  • 專家學者齊聚貴州,多角度詮釋「多彩貴州·山地公園」未來發展
    2015「多彩貴州·山地公園」旅遊品牌媒體分享匯上,著名主持人、新聞評論人曹景行先生,臺灣旅報社長兼總編輯吳學銘先生等5位嘉賓分別從「媒體人」、「新聞人」、「旅遊人」、「貴州人」等角度,對他們眼中「多彩貴州·山地公園」的未來發展進行了詮釋。
  • 茂名水東灣新城 樹文旅標杆 造未來城市
    杜才良 攝  水東灣大橋全線貫通,「港業城」聯動發展有了新支撐;高地智慧城「兩縱三橫」路網已具規模,城市能級躍升新臺階;華僑城歌美海景區、虎頭山景區開發建設全面提速,文旅產業「組團式」崛起……「十三五」以來,水東灣新城「一島兩灣三岸四產業五景區」格局日漸清晰,南海旅遊島和高地智慧城開發建設蹄疾步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