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天津人必須吃合子!

2021-03-05 天津生活通

「初一的餃子、初二的面、初三的合子往家轉,初四烙餅炒雞蛋,初五捏上小人嘴,初七人日吃壽麵」。

作為地道的天津人,您絕對聽說過這句話。

初一吃餃子,取的是「更歲交子」的意思,「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初二家家戶戶吃撈麵,麵條長長的,寓意這一年順順噹噹。

那您知道,為嘛天津人大年初三一定要烙合子?除了吃合子,初三還有哪些老例兒嗎?

今兒正趕上正日子,咱好好聊聊這事。

正月初三,俗稱「赤狗日」。傳說中「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他的人一定會不吉利。

所以,整個初三的習俗,基本上都是圍繞躲避赤狗展開的:

初三通常不會外出拜年,都得在家睡懶覺,避免與人發生口角爭執。

「赤」字有「赤貧」的意思,所以民間也不在這天宴客,怕會衝犯「赤狗」,帶來貧窮。

還有個南方習俗,叫貼赤口。一般是用長七八寸、寬一寸的紅紙條,上面寫上一些吉利話,貼在前門和後門的門頂上,另外有一張是放在垃圾上面挑出外面倒掉。這些垃圾是初一初二兩天積下來的,一定要到初三才一起清理倒掉,否則,等於把家中的金銀財寶向外流一樣。

除此之外,初三最重要的一個年俗,就是吃合子,所謂合子,就是把兩張餃子皮捏在一起,中間填餡的一種吃食。

不過,很多人誤認為「合子」是下圖這種東西,其實不太準確。

初三吃的合子,應該是下面這樣的。

是不是你家每次包餃子餡不夠,皮趕多了,就包成合子?

合子以煮的最為常見,當然也有人愛吃烤烙的合子,俗稱「幹烙兒」,這就是咱們平時烙的合子的原始形態,半圓形的合子也是從它演變出來的。

那麼,這個東西為嘛叫「合子」呢?

合子,一開始並不是食物的名字,而是過去的一種金融術語。

合子這個詞,來源於「合子利」,也叫合子利錢。意思就是說經商獲取的利潤或者放債收取的利息,都能高到「一本一利、本利相當」,也可以引申為發大財的意思。

在以前,吃合子的日子並不是初三。

許多老天津人一定有印象,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每到大年初二,一大早就有挑水師傅肩上擔著筲,手裡拎著柴,高聲喊:

「進財水了!」

因為咱都知道,「柴」和「財」諧音,為嘛趙州橋上推車過的柴王爺會大受歡迎,關鍵就在這兒了,而且水也是主財的,由此形成了這個初二的標誌性口彩。

柴王爺

之所以大年初二要喊這句話,是因為在天津,初二是敬財神的日子(也有的地方是初五),老年間的天津人,特別是商人,一般都是正月初二講究吃合子,就是為了託財神爺的福,所以合子不能光自己吃,還要供財神。

您看,這就對上號了,初二敬財神、吃合子,合子利就往家裡轉(賺)。所以為了求財,整個正月吃合子的機會非常多:

正月初八、十八、二十八吃合子,叫「合子加八,越吃越發」;

正月初九、十九、二十九吃合子,叫「合子加九,越吃越有」;

正月初十、十一吃合子,叫「合子拐彎兒」。

這些民諺,比喻買賣獲利遠遠不止合子利,還要在合子利的基礎上再多上八九成才好,而「合子拐彎兒」更貪心,利潤過了整十都不知足,還盼著拐彎兒。

這些習俗看著囉嗦貧氣,但絕不是憑空捏造,清代詩人周楚良在《津門竹枝詞》中就說過這事:

潔敬財神杯盞羅,

朝餐攢餡是三和,

願郎今歲豐財貨,

合子拐彎得利多。

你看,這就是「衛嘴子」,不僅講究吃,還得給你把道理講出來,那是天津的煎餅果子——一套一套的。

吃合子,固然有求財的寓意,但絕對不是全部。

古代神話傳說裡有合和二仙,今天咱講究構建和諧社會……從古至今,在咱們中國人的觀念裡,「合和」二字最為要緊。

合和二仙,一個拿荷花,一個捧寶盒

春節期間包合子吃,其最重要的主題應該是取「和合」之意,平和、祥和,親和……借用合子寓意著一家和和美美、團團圓圓。

而且從「初三的合子往家轉」來看,同時也在寓意盼望家人團聚,歸心似箭的心情。因為「合」使家人之間更加「和氣」,更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這樣也能解釋,為什么正月裡,合子要常吃常新的包個不停。

過年過的是什麼?不是穿多好的衣服,吃多好的東西,現在老百姓不缺那些。

說白了,現在過年,過的是個心氣兒。

而天津人初三吃合子等等老例兒,看似是一些簡單的民俗,但實際上,這是天津人為民俗賦予的吉祥與意趣,天津人借用合子,期盼生活的和美、社會的和諧。

有了盼頭,新的一年,心氣更足。

相關焦點

  • 大年初三,天津人為嘛吃合子?
    「初一的餃子、初二的面、初三的合子往家轉,初四烙餅炒雞蛋,初五捏上小人嘴,初七人日吃壽麵」。作為地道的天津人,您絕對聽說過這句話。初一吃餃子,取的是「更歲交子」的意思,「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初二家家戶戶吃撈麵,麵條長長的,寓意這一年順順噹噹。
  • 初三的合子團團轉
    在北京,春節大年初三老北京平民百姓有吃「合子」的習俗,這烙合子是一種純粹的北方麵食,是平民百姓的一種家常便飯。據說大年初三吃合子,就取個「合」字,即和和美美的「和」的諧音。但是真正烙合子應該使的是「支爐」,其形狀像一個倒扣的砂鍋,頂部圓面兒上全是一個個小圓形透空洞眼兒,據說這支爐是北京門頭溝區齋堂地區的特產,是用當地一種細鋼砂燒制而成。用支爐烙餅,尤其是烙合子真是別有風味。用支爐烙合子,那合子上不能抹油,這樣吃起來才爽口。如今這支爐基本從各個家庭消失了。
  • 大年初三足不出戶,安睡遲起規律作息 | 春節特輯
    編者按:各位糖友們,大家好,今天是大年初三。正月初三又稱小年朝,也稱赤狗日,作為古老的中國傳統節日,相傳這一天女媧娘娘創造出了豬。民間的大年初三同樣也有很多有意思的習俗,我們來看看吧!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官員等休假五日。清顧祿《清嘉錄·小年朝》裡記載:「初三日為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同。」是說這天不掃地、不生火、不在井裡打水,和過年那天一樣。根據我國古代的傳說,大年初三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以相傳入夜後,就必須早早熄燈就寢,避免打擾了老鼠的婚禮,不然來年就會家裡鬧耗子。
  • 大年初三鼠嫁女,風調雨順好收成!
    今天是農曆正月初三。      在中國的年節民俗藝術中,「鼠」是個重要的文化符號,其形象隨處可見。巧手的農婦們用剪紙剪出老鼠咬破合碗或頂開合碗,以合碗象徵天地,陰陽交合,宇宙遂成。
  • 【過大年】大年初三為什麼不能拜年?大年初三的秘密,你知道嗎?
    大年初三話習俗:從除夕到正月初二,大伙兒都忙著拜年,而正月初三則是調養生息的好日子。       大年初三,這一天的漢族傳統年俗有回娘家,燒門神紙,穀日忌食米飯等。大年初三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為防招惹口舌是非,各人均不出外向親友拜年,只留在家中祭祀神明。
  • 大年初三,老鼠娶親,人早睡!
    今天是農曆正月初三。在中國的年節民俗藝術中,「鼠」是個重要的文化符號,其形象隨處可見。巧手的農婦們用剪紙剪出老鼠咬破合碗或頂開合碗,以合碗象徵天地,陰陽交合,宇宙遂成。 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大年初三又叫「小年朝」。清顧祿《清嘉錄·小年朝》中有記載:「(正月)初三日為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同。」 這一天的漢族傳統年俗有燒門神紙,穀日忌食米飯等。
  • 大年初三
    今天是大年初三,相傳這一天是赤狗日,有些地方又稱之為「赤口日」。
  • 正月初三
    因為自大年三十除夕夜到初二期間大夥大多都守夜勞累,所以到了初三這天便可以安睡遲起,好好調理調理身體,養足精神,以備新年裡精神抖擻。經歷了除夕和初一的熱鬧不免勞累,所以到了初三這天不宜外出或宴客,必須早點熄燈睡覺。
  • 天津人必須吃這口!
    天津人必須得吃用新小麥磨成麵粉煮湯吃,吃後出一身汗,新糧營養豐富,發汗可以驅病,六月食湯餅是有科學道理的。伏天除了喝熱湯麵,還可以吃過水麵。將煮好的麵條用涼水過出,拌上蒜泥,澆上滷子,不僅刺激食慾,而且「敗心火」。伏裡還可以吃「炒麵」。所謂炒麵,是用鍋將麵粉炒幹、炒熟,然後用水加糖拌著吃。
  • 正月初三 | 「赤狗日」,安睡晚起.
    那麼大年初三有哪些習俗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大年初三的習俗吧。初三晚上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燈睡覺,以免騷亂了鼠輩,並在屋角灑落一些米粒、糕餅,供老鼠食用,稱為【老鼠分錢】,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豐收。
  • 大年初三為何不能外出拜年?
    「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飽」,就像民謠中說的那樣,一連幾天的忙碌到了初三總算告一段落。因為不宜外出,所以這一天人們可以安睡遲起,養足精神,以備新年裡精神抖擻。可以說,老輩正月初三的習俗也恰恰順應了人的作息規律。
  • 大年初三拜年圖片 春節拜年祝福語
    大年初三拜年圖片 春節拜年祝福語時間:2020-01-26 21:5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年初三拜年圖片 春節拜年祝福語 大年初三,問個好。福神到,喜氣繞。財神罩,財源翹。家和諧,煩惱少。前程美,收入高。事業興,仕途高。風雨順,收成好。事如願,樂逍遙。
  • 天津人的大餅裡,卷的到底都是嘛?
    提起天津人的吃,多數人第一反應就是煎餅果子、包子、炸糕、麻花……這些美食知名度高,外地人來天津是非吃不可。可真要提起天津衛的麵食,還得從烙大餅講起,雖然它看似普通,也沒有網紅身份加持,可這東西絕對算得上是天津衛的「美食祖宗」。這話說出來肯定有人說是小題大做。
  • 初一早,初二早,大年初三睡到飽
    據說在初三跟誰拜年,就會跟誰吵架,因此不宜外出。另外「赤」字有「赤貧」的意思,所以民間也不在這天宴客,以免衝犯「赤狗」,帶來貧窮。     「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飽」,就像民謠中說的那樣,一連幾天的忙碌到了初三總算告一段落。因為不宜外出,所以這一天人們可以安睡遲起,養足精神,以備新年裡精神抖擻。可以說,老輩正月初三的習俗也恰恰順應了人的作息規律。
  • 楊紫大年初三曬豪華家庭大餐,並表示:再吃下去就要退出娛樂圈了
    楊紫大年初三曬豪華家庭大餐,並表示:再吃下去就要退出娛樂圈了,2月7日(大年初三),楊紫發文「初三啦,臉眼看著像氣吹起來一樣,剛吃完兩盤餃子的我告訴自己,年後一定要減肥」。不僅如此,楊紫還表示自己再這樣吃下去,就要暫時退出娛樂圈了,而且她還透露自己每天都在家吃飯,甚至完全沒有出去放鞭炮。如此看來楊紫真的是吃貨一枚,不過楊紫本來就是屬於可愛類型的女生,相信胖一點點也會有更多人喜歡的。
  • 大年初三微信拜年祝福語,適合發朋友圈的祝福語句子!
    今天是大年初三,把最美的花送給你,把最暖和的陽光送給你,把你最燦爛的笑臉送給你遇見的每個人,願所有的人和你一樣開心快樂!新的一年,願每一天的陽光都能給你帶來平安幸福,開心快樂!下面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大年初三微信拜年祝福語,適合發朋友圈的祝福語句子,希望大家會喜歡。
  • 年俗 | 今兒個「姑爺節」,天津人有這麼多講究!
    天津人好面子,講究禮尚往來。這一天,姑爺們不管多忙,都要提著點心盒子帶著妻子兒女去嶽父嶽母家過節。姑爺行如此「大禮」,丈母娘自然也得有所表示。就算家境一般,也得由丈母娘挑頭兒,中午全家一塊兒下個館子。所以,每逢大年初二早晨,天津街頭便會出現類似景象——丈夫雙手拎著各式各樣的禮品,妻子帶著孩子,一家子奔赴女方家。
  • 楊紫大年初三曬豪華家庭大餐,並表示:再吃下去就要退出娛樂圈了
    楊紫大年初三曬豪華家庭大餐,並表示:再吃下去就要退出娛樂圈了,2月7日(大年初三),楊紫發文「初三啦,臉眼看著像氣吹起來一樣,剛吃完兩盤餃子的我告訴自己,年後一定要減肥」。不僅如此,楊紫還表示自己再這樣吃下去,就要暫時退出娛樂圈了,而且她還透露自己每天都在家吃飯,甚至完全沒有出去放鞭炮。如此看來楊紫真的是吃貨一枚,不過楊紫本來就是屬於可愛類型的女生,相信胖一點點也會有更多人喜歡的。
  • 天津人的撈麵情結
    天津人和面的緣分就十分深厚。常有老人戲言:「天津人未出娘胎就吃了幾頓撈麵了。」天津人逢喜事,娶媳婦、出門子、過生日、聘閨女、喬遷新居都會吃撈麵。在機器壓制麵條出現以前,天津的主婦還是自己擀麵條。天津人每逢喜壽大事就愛吃撈麵,特別是大年初二迎接姑爺款待女婿時,一定要擺上一桌配四碟菜的打滷面。「四碟」指的是一碟海鮮菜、一碟酸甜口的菜、一碟炒雞蛋和一碟菜碼。
  • 別老問我天津過年都吃嘛了,真的全在這兒了!吃全了這個年才算完整!
    那可就是沒有統一的答案了畢竟對於「衛嘴子」而言年夜飯必須要充滿儀式感上桌的東西種類堪比一場小型的「滿漢全席」是不是聽著都流口水了?趕緊來看看今夜要吃點嘛天津人過年吃素餃子,用天津話就是「素素靜靜過一年」,天津素餃子主要可分為素韭菜餡和天津素兩大種類,其中的素韭菜餡又稱老素餡,用料有韭菜、紅白粉皮、油條、麻醬、醬豆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