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罪之最》:悲慘、仇恨和救贖

2021-12-09 青年範兒

懸疑劇近年來在市場上頗受歡迎,但要製作一個爆款懸疑劇,並不容易。它首先要求有一個一流劇本,構思巧妙、邏輯縝密、情節緊湊;還需要一個高水準製作團隊,完成從文字到視覺的完美演繹。4月30日登陸網飛的西班牙懸疑劇《無罪之最》顯然是年度「爆款」之一。該劇一開播就被觀眾捧為「燒腦神劇」,在各大網絡平臺得到力薦並引發熱議,豆瓣上也拿到了8.6的高分。

《無》劇改編自驚悚大師哈蘭·科本的同名小說,由西班牙知名導演奧裡奧爾·保羅執導。保羅的代表作之一是懸疑電影《看不見的客人》,2017年在中國上映時獲得了票房口碑雙豐收。

《無罪之最》的故事,從一個悲催的男人馬特開始。法律系大學生馬特本有著美好前程,未想某天在酒吧捲入一場無聊打鬥。糾纏中他不小心將大學生丹尼推倒致死,最終因過失殺人而鋃鐺入獄。馬特服刑期間,父母出車禍喪生;出獄後與哥哥組建事務所,哥哥不久因病離世,簡直衰到了極致。

將馬特從人生谷底拉出的,是奧利維亞,一個他曾經邂逅又因機緣巧合而重逢的魅力女性。墜入愛河,結婚買房,即將迎來新生命……馬特欣喜地發現,上天還是仁慈地給了他重啟人生的機會。但就在這時,他的手機響了。

馬特收到了一個陌生男人的自拍照,是從出差的奧利維亞的手機發出的。緊接著收到的視頻更讓馬特震驚,昏睡的妻子,赤裸的男人,可疑的酒店房號。奧利維亞為何失聯?這個莫名陰險的男人是誰?背後隱藏著什麼秘密?

第一集在觀眾滿腦的問號中戛然而止,第二集竟直接跳到了女警洛蕾娜的故事。洛蕾娜幼時經歷過父親自殺,在修道院長大,為當一個好刑警犧牲良多。這一天,她被派去調查一起修女自殺案。

「我是誰?我在哪兒?這兩集有啥關係啊?」看似獨立的兩個故事令一頭霧水的觀眾不禁發出「靈魂拷問」。直到第二集結尾,馬特打開房門,外面站著的是來查案的洛蕾娜,觀眾頓時雞皮疙瘩都起來了:兩個故事連上了!

這是《無罪之最》的獨到之處。它採用多線推進的方式,每集從一個重要人物的第二人稱旁白開始。自殺的修女、被僱傭的陰險男、背負秘密過往的惡警、丹尼的父親……在緩緩道出的「你」的故事裡,這些配角成為某個時段的主角,人物形象逐漸豐滿,來龍去脈慢慢清晰。

一層層抽絲剝繭之後,觀眾驚訝地發現,原來每一集都像一塊拼圖,看似不重要的情節、貌似不起眼的人物,都可能是另一處的關鍵。各種線索交匯,直到所有碎片拼到了一起,你才終於明白,原來這是個環環相扣,交織著過去和現在好幾段愛恨情仇的複雜故事,而連接起所有故事的關鍵人物,不是馬特,是奧利維亞!

如果只是講一個精彩故事,《無罪之最》並不會獲得如此多的掌聲。它的另一出彩之處,是在懸疑中揉入了對人性,對善惡以及關於自我救贖的深度探討,令觀眾在觀劇時不僅更有代入感,還能激發強烈的共鳴。

比如馬特和丹尼父母。當你失誤傷害他人時,除了懺悔還能做什麼?當別人無意傷害到你時,你會選擇原諒還是報復?劇中馬特出獄後和丹尼母親定期會面並叫她「媽媽」,一度令觀眾毛骨悚然。但隨著劇情發展,大家會發現,這兩個人是直面人生,在諒解和慰藉中互相救贖。丹尼的父親則在痛失愛子的悔恨中固守仇恨,人生陷入毀滅。

又比如奧利維亞和她相依為命的姐妹們。命運悲慘的脫衣舞娘為了逃離人間煉獄孤注一擲。但過去真的可以就此埋葬嗎?因為命運捉弄而人生截然不同的姐妹們,是依舊相依相愛還是暗生仇恨?劇中姐妹基米用報復來表達她被拋棄的恨意,奧利維亞則用飛身擋槍來表達自己的愧疚,兩人最終在生死攸關中完成自我救贖。

「與過去一點點斷開聯繫,幫助那些想重新開始的人 ……你就會知道,你不需要任何其他東西,就能感到快樂。」《無》劇的結尾有一大段的「雞湯」旁白,配合馬特和奧利維亞新生活的場景,非常治癒。但人稱「反轉王」的導演仍然在彩蛋裡埋下了一個小小的反轉。馬特曾跟奧利維亞許諾,以後彼此坦白不再隱瞞,但是,「也許,你只是把某些事埋在了心裡!」

這是《無罪之最》的高明之處——人生裡哪有百分百的雞湯,這世間的善惡黑白,也從來不是涇渭分明。(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出品)撰文:林蔚

相關焦點

  • 無罪之最
    五一假期,看了一部電影《懸崖之上》,看了一部高分劇《無罪之最》。《無罪之最》是一部網飛製作的西班牙犯罪懸疑劇,共八集,我幾乎是用了通宵看完它(五一假期優越性)。近幾年,西班牙的懸疑電影在國內聲名鵲起,跌宕起伏的劇情、人物的多面性和複雜性以及氛圍的塑造,都讓觀眾們意猶未盡。
  • 悲慘世界的救贖之路
    當冉阿讓如釋重負地將標誌著罪和恥辱的假釋證明撕碎拋向空中的那一刻,就像歌詞裡說的:「Another story must begin!」[8]新的故事開始展開:前面是冉阿讓的救贖故事,之後就是這悲慘世界的救贖故事。
  • 兒童劇 | 一個救贖與被救贖、誠實與坦蕩的故事——《悲慘世界》
    面對衝突時心靈的豐富層次展示,才是一個劇最精彩的內核。無論是卡西莫多內心的掙扎,還是冉阿讓的心靈救贖,在舞臺上能夠絲絲入扣地呈現,讓大小觀眾一起感動,實在是完全的實力展現。原本比較擔心,原著悲慘世界的架構過大,複雜的背景和錯綜的關係能否被小朋友接受——哪怕是截取一個部分,其中的文化宗教背景也有許多複雜的地方。
  • 電影《悲慘世界》 裡的希望之光
    即使在生活悲慘到這個地步,家人也沒有得到他們篤信的上帝的絲毫眷顧,在悲慘境遇的路上,他陷得越來越深。萬般無奈下,為了養活姐姐的孩子,他選擇了偷盜,卻在第一次偷麵包時就被當場捉住,關進了監獄,被判刑十九年。監獄中悲慘的生活在他性格上留下了鮮明得烙印:殘酷的生活榨乾了他身上所有的善良與真誠,他變得孤僻、冷漠、仇恨這悲慘社會中的一切存在。
  • 《悲慘世界》——人類苦難的「百科全書」
    中年時再讀《悲慘世界》,它的厚重令人震撼。帶著敬畏之心去讀這部著作。它是對一個時代的描述,揭示了人間的苦難,為我們呈現了一個完整的世界。在呈現苦難的同時,字裡行間又充滿慈悲和愛。既有詩歌的美妙,又有歷史的深邃。這部長篇小說是蛛網式結構,所有的故事情節匯聚在巨大的巴黎城。
  • 《無罪之日》她的無罪之日,是所有人的有罪之日
    「WOWOW」的新劇《無罪之日》終於完結了。這也是導演石川慶和主演妻夫木聰繼電影《愚行錄》之後的再次合作。《無罪之日》改編自早見和真的小說(早見和真另一部有名的改編作品是石井裕也導演的《我們的家族》),不知道原著如何,但從呈現出的結果來看,《無罪之日》在大致的脈絡上倒是和《愚行錄》有些相似。
  • 《悲慘世界》:愛和善良可以救贖黑暗中苦苦掙扎的靈魂
    《悲慘世界》這部小說一面世,就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歡迎。到了20世紀,它又多次被改編成電影,同樣吸引了無數的觀眾。讓我們一起走進這本人類苦難的「百科全書」——《悲慘世界》,感受主人公冉阿讓的悲慘遭遇,感受人在苦難中愛和善良帶來的偉大力量。01,為了一塊麵包,搭進去自己19年的青春。
  • 《無罪之最》已更
    收錄於話題 #無罪之最
  • 經典的魅力—電影《悲慘世界》
    雨果雖然對自己的作品很自信,但饒是如此,他也想不到在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現在居然還每天上演《悲慘世界》,依然感動著每一個人。這與其說是三種悲慘的人物打動了觀眾,不如說是雨果的浪漫主義精神使之超越時代。雨果的浪漫主義是一種直面現實的理想主義,和美化現實的浪漫主義有本質的不同,前者是對人的精神世界的守護,而後者是一種自欺欺人。
  • 詹明歐|《悲慘世界》:引人入勝的劇情和衝突
    我所看的電影《悲慘世界》是1998年版的,由挪威導演比爾·奧古斯特執導。奧古斯特不僅是位出色的導演,也是相當有能耐的編劇,年輕時就喜歡寫些東西。他在這部電影裡把雨果那部輝煌動人小說的精髓——浩博的精神和充沛的激情,演繹得非常到位。
  • 《悲慘世界》:良心是首要的司法
    這番敘述,煥發著人性被喚醒的光輝,是悲慘世界裡最溫暖最有希望的地方。電影的敘事卻在冉·阿讓救了那個小夥子後就戛然而止,那個一直想把冉·阿讓送回監獄的警察,因為冉·阿讓曾救過自己的命,以自己投河自盡的方式,放了他一條生路。結局是冉·阿讓臉上的陽光,預示著新生活的美好。然而,這並不符合雨果筆下冉·阿讓靈魂的形象。
  • 肖申克的監獄人人無罪,真正的救贖是救贖人心
    這兩部電影的關係就像是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和周瑜,有人說,《阿甘正傳》就像是一壺度數很高的烈酒直擊人的內心,而《肖申克的救贖》卻像是一杯濃茶,回味悠長。那《肖申克的救贖》是怎樣的一部電影,能得到全世界人民的青睞,在各國榜單上都名列前茅,打動觀影者的到底是什麼?
  • 《悲慘世界》悲慘的世界真的悲慘嗎?
    除了初中時淺顯粗略地讀過原版《悲慘世界》,2012版的《悲慘世界》是我第一次接觸影視劇版的。當時認為這是一個逃亡者就算洗心革面也抵不過被繩之以法的故事,反應當時社會黑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抨擊資本主義的故事。但這次的電影又給了我不一樣的感覺。列夫·託爾斯泰曾說「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卻各有各有的不幸。」
  • 談談電影《悲慘世界》是人性的救贖還是人性的弱點?
    閒著無聊,今早把《悲慘世界》的電影看了一遍,有很深的感悟,這些感悟只是我個人的觀點,有什麼不同的觀點勿噴可以留言大家一起聊一聊~這部電影是名著改編,電影的畫面感很強 就談談我對這部電影的整體感受。這部電影有很強的救贖感,是人性的救贖也是心靈的救贖。
  • 板鴨反轉神劇《無罪之最》火出圈,李現也瘋狂安利!(附資源)
    《無罪之最》改編自暢銷書作家哈蘭·科本的同名小說。全劇共8集,幾乎是集集高能,沒有一句廢話。敘事採用的是多線並進,人物眾多,但每個人物都最終被完美地利用並契入到故事中,讓人驚嘆於導演的超強敘事能力。 「不到最後一刻,真相你永遠猜不到。」
  • 《無罪之最》背後的懸疑小說家哈蘭·科本
    《無罪之最》正改編自科本2005年的同名小說(The Innocent),同時他也擔當了本劇的編劇。哈蘭·科本寫有「米隆·波利塔系列小說」和眾多獨立的懸疑小說,這些作品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在全球發行量超過6000萬冊,並數次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榜榜首。
  •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救贖的來源故事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的臺詞電影片名的「救贖」含義來源於聖經 背景和故事脈絡是按著聖經「出埃及記」來展開的。先說一下聖經中創世記-出埃及記的故事概述:「約瑟是雅各的兒子,被賣到埃及為奴,一生無罪,但成為以色列民族的救星。
  • 電影《你給的仇恨》:告訴我們仇恨是怎麼來的
    仇恨怎麼來,如何產生的?電影《你給的仇恨》告訴我們。 說起種族歧視,相信大家一點都不陌生。一部描寫美國種族歧視的電影,《你給的仇恨》很好地詮釋了仇恨是因為一種對過去經歷中被剝奪,被攻擊,被迫害後不能釋懷的一種強烈而待久的情感,因此,仇恨的種子就將深埋心底,在未來將會結出無數個仇恨的果子。 1.
  • 天生歌姬A-Lin,教會我們獨身萬歲,失戀無罪
    無論是她自己的歌,還是翻唱別人的歌曲,她都有種別人無可模仿,無法超越她的感覺,就是給人一種只有她A-lin,才會有的味道和魅力。《以前,以後》、《給我一個理由忘記》、《拿走了什麼》、《幸福了然後呢》、《忘記擁抱》、《P.S我愛你》等等一系列歌曲,都是十分受到廣大的小夥伴喜愛。
  • 自古英雄多磨難:盤點英雄聯盟背景故事裡身世最悲慘的五大英雄
    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有的讓我們歡喜鼓舞,有的讓我們扼腕嘆息,有的讓我們暗自垂淚無一例外,這些英雄的故事都讓我們為之感動。作為英雄聯盟的忠實粉絲,孤存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那些在英雄聯盟背景故事裡身世悲慘的英雄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