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芮「封麥」後將首次獻唱兩岸校園民歌35周年

2021-01-11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瀋陽8月24日電(記者 秦逸) 兩岸校園民歌經典名曲35周年演唱會主辦方負責人錢國榮24日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臺灣歌手蘇芮在「封麥」之後,9月8日首次來瀋陽獻歌;臺灣「情歌教父」李宗盛將與木吉他合唱團,在分開35年後再次合作;臺灣文化名人李敖作詞《忘了我是誰》也將首次由中國歌手天天演唱,兩岸歌手將校園經典歌曲重現。

  臺灣歌手蘇芮「封麥」之後首次獻歌

  作為本次兩岸校園民歌經典名曲35周年演唱會的重磅級嘉賓,已經「封麥「的歌手蘇芮也抵不住歌迷朋友的強烈呼喚,準備在晚會中高歌3首成名曲--《跟著感覺走》、《牽手》、《一樣的月光》。這對於喜歡蘇芮的歌迷無疑是一個天大的喜訊。

  錢國榮告訴記者,之前,蘇芮本人和她的兒子多次向媒體表示,蘇芮將不再登臺演唱,請她出面難度非常大。不過,由於大陸歌迷對她的喜愛,經過多次的協調,感動了蘇芮,才答應演唱。

  李宗盛與木吉他合唱團分開35年後再次合作

  1975年,幾個來自「風城」——臺灣新竹明新科技大學的學生,因志趣相投,憑著一股對音樂的熱忱,組成一支民歌合唱團——木吉他合唱團。

  簡單的音樂風格與淳樸的合聲,是臺灣唯一的鄉村樂團。此次李宗盛攜團友劉因國、張炳輝、江學世、黃慶元強勢歸來,是35年來第一次中國內地獻聲。

  錢國榮表示,李宗盛與木吉他合唱團的感情非常深厚,他們的成員中年紀都比較大了,但是,校園音樂將他們再一次的同臺演唱。

  李敖作詞《忘了我是誰》首次由中國歌手演唱

  臺灣校園歌手王夢麟曲以一曲《是誰忘了我》一炮走紅,成名兩岸。但許多的觀眾可能不知道,歌詞的作者是來自臺灣的文化學者李敖。其實,李敖的校園情結是非常豐富和浪漫。

  《忘了我是誰》是《是誰忘了我》的姐妹篇,這首詞被李敖埋在心裡5年之久。淡淡的憂傷、無盡的思緒、美好的希望等包含其中,但一直沒有譜曲。

  臺灣校園曲作家葉佳修為此加入了豐富的校園元素並進行了譜曲。用最純樸、最真誠、最善良、最樂觀等風格,將《忘了我是誰》譜成一首校園的流行歌曲,也將首次於歌迷見面。

  經過李敖和葉佳修的商量和授權。《忘了我是誰》將首唱定為中國新歌手天天演唱,這打破了之前由臺灣歌手先唱後傳大陸的一貫做法,這首新歌將先在大陸校園傳唱後傳回臺灣。

  兩岸強大歌手陣容經典原音重現帶回校園時代

  錢國榮介紹說,此次將臺灣校園民歌文化引入大陸,是基於2007年「兩岸校園民歌回顧經典演唱會」在北京、上海兩地演出,獲得了巨大反響後,力推瀋陽市作為35年以來第一次獨立大規模舉辦兩岸校園民歌經典名曲演唱會的內地城市,說明了瀋陽的歌迷對校園歌曲熱愛程度非常之高。臺灣歌壇知名的元老級歌手李宗盛、蘇芮、齊豫、葉佳修、潘越雲、王夢麟等登臺演唱。

  而內地民歌手成方圓、王潔實、老狼、葉蓓等人絕對是內地校園歌曲不可缺的重要人物。

  目前已經是國家一級演員的成方圓,在80年代帶著《童年》民歌唱遍的中國,也因此讓《童年》獲得內地地區的「十大金曲」獎。王潔實是用校園歌曲的方式向中國歌壇介紹並展示了「通俗」唱法的第一人,當年他與搭檔將校園民歌《外婆的澎湖灣》、《鄉間的小路》等歌曲四處演唱,在內地形成一股清新的風氣。演唱會上,王潔實將重現當年在內地唱起臺灣校園民歌的情景。(完)

相關焦點

  • 臺灣民歌手VS好聲音歌手 兩岸三代將同臺演繹校園民歌
    臺灣民歌手VS好聲音歌手 兩岸三代將同臺演繹校園民歌時間:2015-05-14 17:46   來源:華東在線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臺灣民歌手VS好聲音歌手 兩岸三代將同臺演繹校園民歌來源:東方網-東方網 作者:張力韻 圖片說明:兩岸三代歌手將同臺演唱經典校園民歌 在同濟大學大禮堂舉辦民歌、名曲、
  • 民歌四十,三個多小時不僅僅是民歌,更是屬於幾代人的情懷
    臺灣重量級音樂人傾巢而出,兩岸樂迷奔走相告,無數大陸民歌和流行音樂愛好者也專程漂洋過海,去看望四十不惑的臺灣校園民歌。這也是「民歌40」第一次大規模登陸內地,有近30組歌手參與演出。除齊豫、潘越雲、胡德夫、李建復、萬芳等資深民歌手外,還有陳綺貞、韋禮安兩位年輕創作歌手獻唱。這也是「文藝女神」陳綺貞首次加入「民歌40」演唱會。今日再唱一段思想起 這樣的聚會多美好!特別是我們臉上都有歲月的痕跡,心中都有了生活的感悟的時候。
  • 搶票 走,一起去聽校園民謠演唱會!
    齊豫,蘇芮,潘越雲,南方二重唱,鄧志鴻,王夢麟,葉佳修,黃仲崐,楊耀東等諸多老師將於7月18日在上海大舞臺(萬體館)舉辦「兩岸校園民歌經典名曲演唱會」,而我們將於6月29日(周一)免費發放200張演唱會門票,小夥伴們不要錯過哦。
  • 2016臺灣「民歌40年」 深圳站演唱會
    臺灣重量級音樂人傾巢而出,兩岸樂迷奔走相告,無數大陸民歌和流行音樂愛好者也專程漂洋過海,去看望四十不惑的臺灣校園民歌。時隔一年,臺灣「民歌40-再唱一段思想起」演唱會在深圳開唱。這也是「民歌40」第一次大規模登陸內地,有近30組歌手參與演出。除齊豫、潘越雲、胡德夫、李建復、萬芳等資深民歌手外,還有陳綺貞、韋禮安兩位年輕創作歌手獻唱。
  • 「民歌42高峰會」再唱經典 冀兩岸創作歌手面對面交流
    「民歌42高峰會」再唱經典 冀兩岸創作歌手面對面交流  【解說】5月24日,「民歌42高峰會」在臺北舉行記者會,施孝榮、王夢麟等13名歌手到場,並現場彈奏起用臺灣相思木特製的吉他,為27日、28日在高雄和臺北開唱的「民歌42」造勢。
  • 臺灣民謠歌手VS好聲音歌手共譜民歌新樂章
    萱萱奮鬥烏託邦/文新浪娛樂訊 5月13日,兩岸校園民歌經典名曲演唱會在上海召開媒體見面會。據悉,今年正逢臺灣校園民歌40年,為了讓這些優質的民歌手及經典詞曲能延續被傳承傳唱,主辦單位上海市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等將於7月18日在上海大舞臺舉辦演唱會。這場由老、中、青三代歌手同臺演唱經典校園名歌珍貴難逢的畫面,將寫下兩岸校園民歌世代傳承的歷史記錄。
  • 【轉】2016臺灣「民歌40年」 深圳站演唱會 開票了!
    臺灣重量級音樂人傾巢而出,兩岸樂迷奔走相告,無數大陸民歌和流行音樂愛好者也專程漂洋過海,去看望四十不惑的臺灣校園民歌。時隔一年,臺灣「民歌40-再唱一段思想起」演唱會在深圳開唱。這也是「民歌40」第一次大規模登陸內地,有近30組歌手參與演出。除齊豫、潘越雲、胡德夫、李建復、萬芳等資深民歌手外,還有陳綺貞、韋禮安兩位年輕創作歌手獻唱。
  • 2016臺灣「民歌40年」深圳站演唱會今日開票!
    臺灣重量級音樂人傾巢而出,兩岸樂迷奔走相告,無數大陸民歌和流行音樂愛好者也專程漂洋過海,去看望四十不惑的臺灣校園民歌。時隔一年,臺灣「民歌40-再唱一段思想起」演唱會在深圳開唱。這也是「民歌40」第一次大規模登陸內地,有近30組歌手參與演出。除齊豫、潘越雲、胡德夫、李建復、萬芳等資深民歌手外,還有陳綺貞、韋禮安兩位年輕創作歌手獻唱。
  • 音樂故事|臺灣校園民歌時代
    當時的民歌多為學生自行創作,或是改編知名詩人作品,以簡單的吉他、鋼琴、鈴鼓伴奏。早期內容偏清新自然、樸素甜美,在歌詠山水青春的同時,也帶有濃厚的中國風與校園氣息,後期則因社會環境的影響,更添人文關懷與社會責任的強烈使命感。這是民歌的故事,也是光陰的故事。
  • 蘇芮還是程琳?那些年關於《酒幹倘賣無》的爭議……
    視頻:程琳《酒幹倘賣無》那時,兩岸關係還未像今天這般開放,所以電影《搭錯車》和主題曲《酒幹倘賣無》儘管火爆港臺,卻還沒在大陸產生多少影響。這種情況,直到程琳從歌曲作者手中拿到這首《酒幹倘賣無》後才開始改變。
  • 30年 兩岸歌飛血脈親(看臺灣)
    臺灣歌手蘇芮在兩岸交流紀念晚會上獻唱。   「我們隔著迢遙的山河/去看望祖國的土地/你用你的足跡/我用我遊子的鄉愁……」臺灣民歌手楊祖珺懷抱吉他,在兩岸開放交流30周年紀念晚會上動情唱道。上世紀80年代,楊祖珺作為首個在大陸開演唱會的臺灣籍歌手,曾在北京唱響這首《少年中國》。   在那時,來大陸開唱是需要些冒險犯難精神的。全面封殺、限制自由,種種代價可能接踵而來。
  • 大學城開啟校園民歌新紀元
    1983年「大學城」開播,其中的「校園歌唱」單元推出後,受到的好評與迴響直接反應在節目的收視率上,「大學城」變成了後校園民歌的代名詞,校園民歌的火又被重新熊熊燃燒起來。1984年3月29日,「大學城」製作中心更是破天荒地舉辦了第一屆大專創作歌謠比賽,讓校園裡那從不曾中斷的創作能量,因此有了一個發聲的管道。
  • 蘇芮:永遠的偶像,永遠的巨星
    1983年,蘇芮憑《搭錯車電影原聲大碟》大器晚成,一躍成為華語歌壇「黑衣歌后」、搖滾女神,街頭巷尾到處都迴旋著她攝人心魄的歌聲。毫無疑問,蘇芮的"搭錯車"電影原聲大碟是華語流行音樂史上裡程碑式的作品,內容上兼容並蓄,形式上承前啟後,它和羅大佑的"之乎者也"一起被視為之前青春校園的民歌時代與之後都市男女抒情時期的分界線。
  • 陳樂:臺灣政治生態與校園民歌_智庫報告_澎湃新聞-The Paper
    一些年輕的聽眾在厭倦了日式哭腔發展而來的臺語歌和舊上海式的燈紅酒綠後,在西方音樂中找到了全新的情感釋放方式。青年們狂熱地收聽電臺播放的西洋流行音樂,從1950年代開始,不斷有年輕人組建樂隊,但主要都是翻唱英文流行歌曲。       1960年代末,臺灣出現了西洋音樂大熱潮,一些本土歌手如蘇芮、黃鶯鶯也相繼推出了英文專輯為主的唱片。
  • 民歌大師梁弘志:一個不能被忘懷的臺灣音樂人
    ---【新朋友】↑點擊標題下方的藍色字「民歌中國」關注我們。【老朋友】點擊右上角,轉發或分享本頁內容。
  • 是否,記得蘇芮?
    1984年 蘇芮《驀然回首》專輯偶然的機會得到了這張專輯的高仿CD就視為珍寶,聽完整張專輯後,最中意的就是這首《心痛的感覺》,這首歌曲是民歌手邰肇玫所寫,她大四時失戀後走在臺北市的西門町,飛碟唱片公司顯然對於蘇芮的回歸給予了高度重視,蘇芮重回飛碟唱片後的首張專輯《牽手》由她的老搭檔李壽全製作,專輯融合了溫馨、傷感、哀傷等多種感情。
  • 《奉獻》---蘇芮
    蘇芮原名蘇瑞芬,祖籍山東,母親是福建人。後以蘇君麗名字出道,源於英文名JULIE的音譯,出生於臺灣臺北的一個小康之家。
  • 曾經紅遍大江南北的唱將蘇芮,今日變成了這樣
    從臺灣到香港,從新加坡到馬來西亞,從大陸到美國,從金鼎獎到金鐘獎,從金嗓獎到金碟獎,從金曲獎到金像獎,大大小小50來個獎項,見證了蘇芮巔峰時期的榮耀與輝煌。如今的蘇芮正以頑強的鬥志頻繁奔波於兩岸三地的舞臺上,像個新人一樣真誠而執著地對待自己的事業和歌迷。「黑色旋風」雖已青春不在,但她坎坷的人生歷程以及非凡的個人成就,必將成為歌迷和後輩歌手心中永恆的榜樣和標杆。
  • 費玉清將封麥,稱看電視會心痒痒,網友:身體最要緊!
    今年大年初一,小哥費玉清還會登上東方衛視春節聯歡晚會獻唱。錄製時,費玉清接受採訪,回應封麥一事,今年結束告別演唱會後將正式封麥,享受退休生活。並稱:「一開始封麥肯定不習慣,看到電視和歌唱節目都會心痒痒。」但是小哥之前已經說過正式封麥的事,坦言:「復出也覺得不要意思,好像說話不算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