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民歌手VS好聲音歌手 兩岸三代將同臺演繹校園民歌

2021-01-11 川北在線網

臺灣民歌手VS好聲音歌手 兩岸三代將同臺演繹校園民歌

時間:2015-05-14 17:46   來源:華東在線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臺灣民歌手VS好聲音歌手 兩岸三代將同臺演繹校園民歌來源:東方網-東方網 作者:張力韻 圖片說明:兩岸三代歌手將同臺演唱經典校園民歌 在同濟大學大禮堂舉辦民歌、名曲、名師人文薈座談會 今年正逢臺灣校園民歌40年,7月18日,兩岸校園民歌經典名曲演唱會將在

    原標題:臺灣民歌手VS好聲音歌手 兩岸三代將同臺演繹校園民歌——來源:東方網-東方網 作者:張力韻

    圖片說明:兩岸三代歌手將同臺演唱經典校園民歌

    在同濟大學大禮堂舉辦「民歌、名曲、名師人文薈」座談會

    今年正逢臺灣校園民歌40年,7月18日,「兩岸校園民歌經典名曲」演唱會將在上海大舞臺舉辦。蘇芮、齊豫、潘越雲、葉佳修、李建復、王夢麟、南方二重唱、吳楚楚等多位臺灣 歌手,民歌早期鄉音四重唱的鄧志鴻、楊耀東、黃仲昆,以及中國好聲音三位 歌手及二位傑出的大學生,將共同現身上海民歌舞臺。

    據悉,為傳承校園民歌原創精神,主辦方特別邀請中國好聲音第二季總冠軍李琦、季軍萱萱、2013年擔任尋找好聲音評委的趙露,並另外挑選了上海校園好聲音同濟大學的溫凱藍同學及復旦大學的沈殷怡同學,與臺灣 歌手一起,共築由老、中、青三代歌手同臺演唱經典校園民歌的珍貴畫面。

    5月13日晚,主辦單位特別在同濟大學大禮堂舉辦「民歌、名曲、名師人文薈」座談會。齊豫、葉佳修、方文山、資深音樂人王祥基、資深媒體樂評人及主持人王祖壽、臺灣金曲獎 二重唱歌手南方二重唱、內地資深樂評人金兆鈞與學生對談,3000人的禮堂內座無虛席。齊豫、葉佳修、南方二重唱更是現場演唱經典民歌,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雖然出道多年,齊豫在大學校園中仍然頗具人氣,創作和演唱了多年校園民歌的她,忍不住感嘆回到校園的感覺真好。「學生時代是最純真的,我作為音樂人也時常提醒自己,要保持在校園裡面的赤子之心,擁有如此心境,才能創作和演唱出最動人的歌曲。」而作擅長中國風歌曲的作詞人,方文山特別分享了「青花瓷」的創作歷程,幽默風趣的語言為現場營造出輕鬆的氛圍。「校園民歌是某一個時代的共同記憶,年輕的時候和誰一起看過演唱會,十年二十年後都會記憶猶新。」

    本次活動由上海市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上海文化聯誼會、臺北演藝經紀文化交流協會、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共同主辦。

    (原題:臺灣民歌手VS好聲音歌手 兩岸三代將同臺演繹校園民歌——來源:東方網-東方網 作者:張力韻)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臺灣民謠歌手VS好聲音歌手共譜民歌新樂章
    萱萱奮鬥烏託邦/文新浪娛樂訊 5月13日,兩岸校園民歌經典名曲演唱會在上海召開媒體見面會。據悉,今年正逢臺灣校園民歌40年,為了讓這些優質的民歌手及經典詞曲能延續被傳承傳唱,主辦單位上海市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等將於7月18日在上海大舞臺舉辦演唱會。這場由老、中、青三代歌手同臺演唱經典校園名歌珍貴難逢的畫面,將寫下兩岸校園民歌世代傳承的歷史記錄。
  • 「民歌42高峰會」再唱經典 冀兩岸創作歌手面對面交流
    「民歌42高峰會」再唱經典 冀兩岸創作歌手面對面交流  【解說】5月24日,「民歌42高峰會」在臺北舉行記者會,施孝榮、王夢麟等13名歌手到場,並現場彈奏起用臺灣相思木特製的吉他,為27日、28日在高雄和臺北開唱的「民歌42」造勢。
  • ❹.臺灣「民歌 40 」深圳演唱會 十年一次的民歌盛會
    「《龍的傳人》的原唱李建復,作為幕後推手推出過小虎隊等歌手的吳楚楚,用一曲《漂洋過海來看你》講述自己故事的娃娃(金智娟)……」吳楚楚與胡德夫同為第一代民歌手與胡德夫、楊祖珺、楊弦等人同被譽為 " 第一代民歌手 "。
  • 蘇芮「封麥」後將首次獻唱兩岸校園民歌35周年
    中新網瀋陽8月24日電(記者 秦逸) 兩岸校園民歌經典名曲35周年演唱會主辦方負責人錢國榮24日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臺灣歌手蘇芮在「封麥」之後,9月8日首次來瀋陽獻歌;臺灣「情歌教父」李宗盛將與木吉他合唱團,在分開35年後再次合作;臺灣文化名人李敖作詞《忘了我是誰》也將首次由中國歌手天天演唱,兩岸歌手將校園經典歌曲重現。
  • 音樂故事|臺灣校園民歌時代
    直到1975年6月6日那一天,歌手楊弦和他的朋友胡德夫,在臺北中山堂舉辦了第一場」中國現代民歌之夜」,用民歌敲開了臺灣民眾的視聽之門,之後他發行的專輯《現代中國民謠集》,更是掀起了一場臺灣音樂的革命浪潮,帶動一群戰後第一批出生於臺灣的年輕人,喊出「唱自己的歌」的口號,要自己寫歌自己唱,這一波洶湧澎湃的青春熱情,臺灣人叫作「民歌」熱潮。
  • 民歌四十,三個多小時不僅僅是民歌,更是屬於幾代人的情懷
    臺灣重量級音樂人傾巢而出,兩岸樂迷奔走相告,無數大陸民歌和流行音樂愛好者也專程漂洋過海,去看望四十不惑的臺灣校園民歌。——陶曉清 如今,站在橄欖樹下,用著校園歌手那顆純真的心,她努力唱著……希望還有恍如昨日有歌可唱的明天!——齊豫 臺灣「民歌40年——再唱一段思想起」不僅是一場經典演唱會,更是一場三個多小時的青春「回憶殺」。
  • 2016臺灣「民歌40年」 深圳站演唱會
    ,臺灣「民歌40——再唱一段思想起「」演唱會接連三個晚上在臺北小巨蛋和高雄舉行。臺灣重量級音樂人傾巢而出,兩岸樂迷奔走相告,無數大陸民歌和流行音樂愛好者也專程漂洋過海,去看望四十不惑的臺灣校園民歌。時隔一年,臺灣「民歌40-再唱一段思想起」演唱會在深圳開唱。這也是「民歌40」第一次大規模登陸內地,有近30組歌手參與演出。除齊豫、潘越雲、胡德夫、李建復、萬芳等資深民歌手外,還有陳綺貞、韋禮安兩位年輕創作歌手獻唱。
  • 中國好聲音深入臺灣南北校園 唱響兩岸青春天籟
    這場演唱會早在2014年末就被國臺辦發言人作為2015年春節之前的兩岸重要的文化交流活動進行了推介,而演出的盛大成功也引起臺灣媒體廣泛關注,使各界對「中國好聲音」品牌的持續運作產生了極高期待。2015年6月,繼「中國好聲音」臺北演唱會成功舉辦以後,「中國好聲音」將以「校園行」的方式再次深入臺灣,揭開兩岸音樂文化交流的新篇章。
  • 【轉】2016臺灣「民歌40年」 深圳站演唱會 開票了!
    臺灣重量級音樂人傾巢而出,兩岸樂迷奔走相告,無數大陸民歌和流行音樂愛好者也專程漂洋過海,去看望四十不惑的臺灣校園民歌。時隔一年,臺灣「民歌40-再唱一段思想起」演唱會在深圳開唱。這也是「民歌40」第一次大規模登陸內地,有近30組歌手參與演出。除齊豫、潘越雲、胡德夫、李建復、萬芳等資深民歌手外,還有陳綺貞、韋禮安兩位年輕創作歌手獻唱。
  • 2016臺灣「民歌40年」深圳站演唱會今日開票!
    臺灣重量級音樂人傾巢而出,兩岸樂迷奔走相告,無數大陸民歌和流行音樂愛好者也專程漂洋過海,去看望四十不惑的臺灣校園民歌。時隔一年,臺灣「民歌40-再唱一段思想起」演唱會在深圳開唱。這也是「民歌40」第一次大規模登陸內地,有近30組歌手參與演出。除齊豫、潘越雲、胡德夫、李建復、萬芳等資深民歌手外,還有陳綺貞、韋禮安兩位年輕創作歌手獻唱。
  • 齊豫潘越雲陳綺貞 領銜「臺灣民歌40」演唱會
    深圳特區報訊 (記者 孟迷)備受期待的「臺灣民歌40——再唱一段思想起」深圳演唱會將於11月19日晚登陸深圳灣體育館「春繭」。據悉,這是「臺灣民歌40」目前在大陸的唯一一場演出。 屆時,齊豫、潘越雲、陳綺貞、萬芳、胡德夫、吳楚楚、李建復、娃娃(金智娟)、陳明韶、王夢麟、趙樹海、南方二重唱、韋禮安等幾代臺灣民歌手將同臺唱響經典,「臺灣民歌之母」陶曉清和她的兒子馬世芳將擔任引言人。
  • 【純粹聽音樂】奇樂的私房歌單(臺灣校園民歌)
    本周「奇樂的私房歌」會跟大家分享一張我珍藏的CD專輯——《校園民歌1》,當時大陸引進版名稱是《臺灣校園民謠》。裡面收錄了蔡琴、葉佳修、羅吉鎮、李碧華、陳淑華等當時一批知名校園民歌手一共14首歌曲。希望這些老歌能將大家回到45年前那個轟轟烈烈的民歌時代,感受那些最純真的記憶。
  • 《民歌40》,臺灣民歌百科式珍藏檔案
    你也許知道他們都屬於七八十年代的金曲,也許還聽說過「校園民謠」這個詞。但這些耳熟能詳的金曲背後,都有同一個源流:臺灣民歌運動。長大以後,我寫的那些所謂'中國風'的歌曲很多都是受這些民歌的影響。」陳綺貞的說法則更為文藝:「民歌是陪伴我成長的聲音,民歌是情書。
  • 「再唱一段思想起」——臺灣民歌 40 深圳站見面會
    深圳晚報昨天40 年前,民歌從臺灣的校園萌芽,一群穿著 T 恤牛仔褲、背著吉他、自己寫歌自己唱的年輕人,改變了臺灣流行音樂的樣貌,
  • 民歌手祖海:唱民歌不是比力氣拼「飆高音」
    民歌的發展空間到底有多大?記者面對面採訪了歌手祖海。  唱民歌不是比力氣  接受記者採訪時,祖海透露,作為一位民歌手,去年她就注意到了《一聲所愛》,「這檔節目擁有創新的賽制和民歌編曲,當我接收到邀請的時候,毫不猶豫就答應來參加這一次新民歌的音樂挑戰,希望儘自己所能為民歌的推廣貢獻一份綿力。」
  • 你所不知道的臺灣民謠大咖(1)
    《龍的傳人》的原唱李建復,作為幕後推手推出過小虎隊等歌手的吳楚楚,用一曲《漂洋過海來看你》講述自己故事的娃娃(金智娟)…… 今天,就讓深晚,把這些響噹噹的名字背後的故事,講給你聽。 吳楚楚 與胡德夫 同為第一代民歌手 與胡德夫、楊祖珺、楊弦等人同被譽為「第一代民歌手」。
  • 倪本初專欄:臺灣校園民謠講座與沙龍(文字記錄)
    此次臺灣校園民謠沙龍,重點不在講歷史,而是說故事。主講者將分享他精選的十首歌曲,並講述它們背後的趣聞軼事,有些旋律也許熟悉,也許陌生,但聽完故事後再聽歌,相信不會有比這樣更好的方式來聆聽所有音樂形式中最單純的形式民歌了。
  • 臺灣民歌四十年:潮起潮落 不忘初心
    臺灣民歌鼎盛時期的歌手們。   資料圖片   「給我一張鏗鏗的吉他 一肩風裡飄飄的長髮 ……我是一個民歌手 歲月牽得多長 歌就牽得多長……」2015,臺灣民歌運動興起40年。從年初到歲末,從臺北、高雄、臺中,到北京、上海、武漢、廣州……出現在一個個紀念活動現場,回望臺灣民歌的斑駁背影、致敬華語流行音樂的光輝歲月,是兩岸文化交流「最浪漫的事」。
  • 【民歌40專題·壹】「民歌40」:再笑一笑,一笑就老了
    很多中國大陸的朋友在第一時間買下了演唱會的門票,並訂好了機票,雖然對於加演放在之前還有些抱怨,「原想要第一夜的,更有多年後重聚的味道,結果變成了二手。」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奔赴「民歌40」的決心。2005年「民歌30」的時候,還沒有開放臺灣的自由行,大多數的大陸文青們是通過之後找人在臺灣代購《民歌30:永遠的未央歌》DVD看到了那場盛會。
  • 臺灣民歌四十年:夢中橄欖樹溫柔四十年
    據我所知,也有很多和我一樣從大陸輾轉過來的歌迷,有的甚至要連看三場。燈暗,螢光棒亮起,「民歌之母」陶曉清上臺,宣布演唱會開始。她的聲音很悅耳,清亮有力,我聽著也就是位二三十歲的女生。演出並不是平鋪直敘型的一個歌手上一個歌手下,如果是那樣,六十多組歌手得演到第二天早上。演出結構為板塊遞進式,一組歌手上臺、演唱、合作、穿針引線引出下一組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