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39.8攝氏度!」46歲的張女士已持續發燒、咳嗽四個多月了,輾轉多家醫院就診,均診斷為有胸水和肺炎,「以前我也得過肺炎,吊幾次水就好了,但這次醫生給我用了各種藥,就是不見好,還有醫生說我是得了感染性心內膜炎……」使用了高級抗生素,每天費用近三千元,張女士症狀不僅不見好,還因為藥物副作用嘔吐不止。百般無奈下,她慕名同女兒一起,來到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感染病科求助。
感染病科主任胡必傑教授查看了張女士的各項檢查報告,認為不是普通的肺炎,為明確診斷便收治入院進一步完善檢查。在仔細詢問張女士的情況後,胡教授尋找到了病因突破口:張女士在寧波一家飯店做幫廚,平常店裡經常做醉蝦醉蟹,口感鮮嫩,她本人也十分愛吃。這個當地人愛吃的家常菜會是張女士此次發病的元兇嗎?
「可是一般寄生蟲感染的病人嗜酸性粒細胞和IgE都會升高啊,她的一點都不高。」床位醫生有些疑惑。「張女士肺裡的病灶呈現遊走性,不像是普通的肺炎。通過詢問病史,我們發現她喜歡吃醉蝦醉蟹這類未經煮熟的食物,結合她4次肺部CT影像,便高度懷疑她的肺炎是由於感染了寄生蟲所致,因為一般的抗感染藥物對寄生蟲是無效的,這也是她在用了普通抗感染藥物後症狀沒有緩解的原因。」 胡必傑教授還解釋說,針對之前有外院醫生做的心內膜炎的診斷,他通過張女士的心超檢查結果判斷應該是陳舊性的,與本次發熱原因無關。
在經歷了感染病科團隊「頭腦風暴」後,胡教授當機立斷,停用了張女士所有的抗感染藥物,並外送了寄生蟲抗體檢查。3天後,寄生蟲抗體報告出來了:肺吸蟲陽性!
根據檢測結果,醫生給張女士用了針對肺吸蟲的藥物,3天後,張女士就不發燒了,咳嗽也好轉了。複查CT後顯示:肺裡的炎症和胸水已吸收大半。2個月後已與正常人的胸部CT影像一樣了。「真的非常感謝胡教授團隊!」張女士感慨萬千。
寄生蟲感染聽起來像是上個世紀才有的病,但其實一直伴隨著人類;隨著人們飲食和生活環境的多樣化,我們更要提高對這類「古老疾病」的警惕。肺吸蟲又名並殖吸蟲,可寄生於淡水螺、貝類,以及淡水蟹和蝲蛄(小龍蝦的近親)。蟲體帶有吸盤,可以在人或其他動物的各個臟器間到處遊竄,以肺部為主;所到之處可引起各個臟器的急性炎症,積液、膿腫、出血,甚至穿孔等;蟲體在皮下移行時可導致此起彼伏的皮膚結節;進入腦組織中可導致頭痛、癲癇、失明甚至癱瘓。韓戰期間即有志願軍戰士取食山泉溪水中的溪蟹、蝲蛄而感染肺吸蟲,導致大咯血的記載。胡必傑教授提醒,很多人認為醉蝦醉蟹雖未煮熟、但經過酒精的浸泡「殺毒」已經很安全了。其實,飲用酒並不能完全殺死肺吸蟲的蟲卵或幼蟲,食用後就會感染。張女士遊走性的胸腔積液和肺炎就是由於肺吸蟲在肺部遊竄導致的。
專家介紹說,除肺吸蟲外,食用淡水魚蝦,螺蟹等還可感染很多其他寄生蟲,最突出的就是華支睪吸蟲,也就是常說的肝吸蟲。通過進食魚生、生滾魚片粥均可能感染。薄薄的魚片在滾熱的粥中燙過,若不幸其中含有肝吸蟲幼蟲,則幼蟲可能並未被殺死,進入人體後可聚集在膽管中,引起肝硬化、膽管炎、膽囊炎甚至膽管癌等等。野生的青蛙和蛇類可感染曼氏迭宮絛蟲的幼蟲即裂頭蚴,人吃了受感染的蛙肉、蛇肉、蛇膽等,甚至用活蛙剝皮溼敷的土方治療癰疽時,裂頭蚴會進入皮下,進而進入多種內臟器官,乃至大腦、眼睛當中。眼睛感染後,蟲體可在紅腫的眼瞼和結膜下遊動,偶爾表面結膜破潰,蟲體可主動逸出,活像恐怖片。
除了野生動物外,一些經過長期馴化、已經飼養成熟的動物體內也可能存在寄生蟲,未經煮熟而食用一樣可以感染人類,如豬帶絛蟲,其幼蟲豬囊尾蚴可寄生於人體的肌肉、眼睛,甚至腦內,引起肌肉疼痛、失明、癲癇等。另外,由於牛也會攜帶肥胖帶絛蟲即牛帶絛蟲的幼蟲,有些人在進食米線、火鍋時,為追求鮮嫩的口感,將生牛肉在滾水或湯底中燙過即食,就容易感染此類寄生蟲,而它的成蟲體長可達8米,會寄生在人的腸道中,引起營養不良,腹痛,闌尾炎,腸梗阻等。人類鍾情於各種食物鮮嫩的口感,但是可能已經被寄生蟲捷足先登。寄生蟲多種多樣,人感染之後的症狀也多種多樣。醫生建議:不管吃什麼,煮熟才是硬道理!
作者:黃英男、金曉璐
編輯:吳金嬌
責任編輯:姜澎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