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今天跟大家說說關於甘肅的非遺美食之一——蘭州清湯牛肉麵,縱使它現在被很多人褒貶不一,依然掩蓋不了這傳承百年的風味美食魅力。
甘肅地廣物博,歷史悠久,幾千年來誕生了很多衣食住行方面的民俗瑰寶,尤其是美食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更體現著中華民族的生命力與創造力。 甘肅非遺美食主要有蘭州清湯牛肉麵、岷縣點心、靜寧燒雞、河州黃酒、天水呱呱、隴西臘肉、會寧石磨炒麵、正寧王錄拉板糖、迭部青稞酒等,吃過的人很多,但是了解他們歷史的人應該不多,每一種傳承千百年的美食,都有其獨到的魅力。
今天我們說說蘭州清湯牛肉麵,以面品鑑甘肅絢麗。
蘭州清湯牛肉麵
對於蘭州清湯牛肉麵,甘肅蘭州人直接叫牛肉麵或者「牛大」,外地人叫蘭州拉麵或者蘭州牛肉拉麵,從稱呼上就可以分別出來對於此面的親疏遠近。
如果說,成都、重慶火鍋遍地,那在蘭州,牛肉麵便是十步一店,一街十店。說法雖然有點誇張,但是一個城市聚集了3700家的牛肉麵店,確實不是小規模了。
蘭州人對牛肉麵情有獨鍾,早飯大部分都是從一碗牛大開始的。
坊間傳說,蘭州牛肉麵起於唐代,不過史料有明確記載的則是始於清朝嘉慶年間。
時下東鄉族馬六七從河南省懷慶府清化人陳維精處學成帶入蘭州,後經後人陳和聲、馬寶仔等人以「一清(湯)、二白(蘿蔔)、三紅(辣子)、四綠(香菜蒜苗)、五黃(麵條黃亮)」統一了蘭州牛肉麵的標準,即牛肉湯色清氣香;蘿蔔片潔白純淨;辣椒油鮮紅漂浮;香菜、蒜苗新鮮翠綠;麵條則柔滑透黃。
牛肉麵看似容易,其實更講究
首先牛肉麵選用富含麵筋,韌性強的優質精粉,以蘭州當地的草木燒制的蓬灰和成軟面。
再由膀圓力大的小夥子先將大團軟面反覆搗、揉、抻、拉、摔、摜後,捋成長條,揪成茶杯粗、筷子長的一條條面節,隨食客的愛好,拉出大小粗細不同的麵條。
牛肉麵形狀各異,味道均不同
喜食圓麵條的,可以選擇粗、二細、三細、細、毛細5種款式;喜食扁面的,可以選擇大寬、寬、韭葉3種款式;
想吃出個稜角分明的,拉麵師傅會為你拉一碗特別的"蕎麥楞"。甚至有極個別的大師傅可以拉出中空牛肉麵,但是目前只聽聞,未吃過。
牛肉拉麵的優劣取決於清湯
蘭州人吃牛肉麵,先喝一口湯,便知是不是地道。熬湯時常選用草原上出產的肥嫩犛牛肉或黃牛肉,加大塊牛頭骨和腿骨,再按比例加入牛肝湯和雞湯,在特大罐形鐵鍋內熬成即可,則肉湯氣香味濃,清亮澄澈。
食用時只選用清湯,加入清煮蘿蔔片和調味料。煮熟的拉麵澆上蘿蔔清湯,佐以牛肉丁(或片)、香菜和蒜苗,調入紅亮的辣椒油即可食用。
很多計程車師傅或者夜場酒後,來一碗牛肉麵,那滋味別樣美麗。
蘭州人吃牛肉麵,多半不太講究斯文,就地一蹲,唏溜溜一碗麵即刻下肚。歷史如何說蘭州牛肉麵且不,當前,蘭州牛肉麵最正宗的也只能在蘭州本地吃到,外地的牛肉麵已經變樣了。
小編說結語
至於目前很多人說牛肉麵漲價了,牛肉麵沒肉了,其實只能歸於眾口難調。畢竟再如何說,也抵不住一個城市3700多家牛肉麵店的事實。
對此,你如何看呢?
走近你不知道的甘肅舌尖上的非遺美食:天水呱呱!你吃過嗎?
走近你不知道的甘肅舌尖上的非遺美食:靜寧燒雞!吃雞了嗎?
走近你不知道的甘肅舌尖上的非遺美食:隴西臘肉!你吃過嗎?
走進甘肅舌尖上的非遺美食:會寧石磨炒麵!你吃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