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海東的拉麵傳奇:在全國開了兩三萬家店

2020-12-23 新華社客戶端

海東的拉麵傳奇:在全國開了兩三萬家店

半月談記者 馬千裡 駱曉飛

從「一口鍋、兩口子、三張桌子」起步,青海省海東市以回族、撒拉族為代表的各族群眾經過30年的打拼,17.8萬拉麵人在全國280個大中城市開辦了2.78萬家拉麵店,年均經營性收入超過150億元。如今,拉麵產業已經成為海東市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民生支柱產業和脫貧攻堅重點產業。

來自青海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這碗面,何以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蹚出了一條行之有效的脫貧致富之路,進而改變了一方人的生活?又是如何化繭成蝶,成為中國餐飲文化的代表之一?

1

脫貧致富「一碗麵」

海東市位於青海省東部,全市173萬人,轄兩區4縣,是國家六盤山片區和「三區三州」脫貧攻堅重點地區,也是青海省貧困面積最大、貧困人口最多、貧困程度最深的地區,2015年底精準識別貧困人口4.48萬戶,17.57萬人。

「吃了上頓沒下頓」「春耕時節連化肥都買不起」……這一度是當地不少群眾窘困生活的真實寫照。

上個世紀80年代,一些懷揣致富夢想的海東農民開始嘗試外出尋求商機,並敏銳地抓住了「開拉麵店」這門生意。在各級政府強力助推下,三代拉麵人藉助「親幫親、鄰幫鄰」的經營方式,讓拉麵產業如雨後春筍般發展壯大於全國各地。

一名工人正在往一家牛肉麵館配送麵粉 張宏祥 攝

今年50歲出頭的海東市循化撒拉族自治縣白莊鎮山根村村民馬維林,是走出大山創業的第一代拉麵人。打拼了20多年的他,如今在長沙開了3家「撒拉人家」拉麵連鎖店。馬維林說:「山根村現在90%以上的人家都在外開拉麵店或者在拉麵店務工,依靠拉麵,整個村子都脫了貧。」

10多年前在深圳、天津開拉麵店掙得「第一桶金」,而後成功轉型回鄉辦企業的化隆回族自治縣農民馬勇告訴半月談記者,剛出去開店的時候,為了找合適的店面,他每天騎自行車頂著炎炎烈日沿街尋訪,有時一天要騎五六十公裡,屁股都磨出了泡。

馬勇在養殖場的包裝車間內查看流水線 張宏祥 攝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拉麵產業讓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在化隆縣群科鎮的荒山上,馬勇創辦的青海綠禽養殖場一年一個樣。從2015年開辦現代化養雞場到現在,他已經累計投資了近1億元,計劃將養雞場的規模擴大到30萬隻。

馬勇在自己創辦的青海綠禽養殖場內 張宏祥 攝

據了解,海東市拉麵產業從業人員返鄉創辦的企業有460多家,吸納就業人員近7000人。拉麵產業正在開創一條帶動農業農村發展和農民增收的新路子。

「海東市有1.28萬戶,7.26萬名貧困人口通過拉麵產業實現了穩定脫貧,佔全市近10年累計脫貧人口的37%。」海東市地方品牌產業培育促進局調研員馬金星說,拉麵產業收入已經佔到海東市勞務總收入的57%,特別在以勞務增收為主的化隆縣和循化縣,拉麵產業帶來的人均收入已經佔到農民人均純收入的70%以上。

青海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海東市委書記鳥成雲說:「拉麵產業已經成為海東群眾擺脫貧困的『致富面』、促進社會穩定的『和諧面』、民族團結進步的『幸福面』、提升生活品質的『小康面』。」

2

拉麵人在哪裡,服務就在哪裡

上世紀90年代以來,青海省各級政府出臺了上百項政策措施扶持拉麵產業。從以縣級政府的名義為拉麵務工人員開具外出經營介紹信,到與40多個大中城市建立協商共管機制,政府部門的服務從未缺位。

海東市近年先後在拉麵從業人員比較集中的城市建立了14個流動黨支部,市縣兩級在全國設立了102個辦事處和服務站,加強與輸入地政府聯絡互動,指導拉麵店規範經營,協調解決拉麵人子女上學、看病就醫、用工社保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

今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分布在各地的拉麵店幾乎全部關門停業,絕大多數海東拉麵人在疫情防控期間積極響應政府號召,減少跨區域流動,選擇留在拉麵店經營地。海東市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每年春節期間,海東市在外拉麵人員返鄉高達14萬人左右,而今年只有1.47萬人返鄉,只佔這個群體的8.2%。在廣大拉麵從業人員的支持下,海東市疫情防控實現了「零輸入、零感染、零報告」。

不少海東拉麵人還積極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線,樹立起海東人勇於擔當、團結友愛的良好形象。

位於化隆縣綠洲生態園內的拉麵雕像 吳剛 攝

在武漢經營拉麵店的馬文德,自發組織20多人的志願服務隊,為火神山醫院運送物資、為援鄂少數民族醫護人員開辦食堂,一個月內為防疫工作人員送餐1萬多份;同在武漢經營拉麵店的武漢市化隆商會會長韓索力麼乃免費為防疫人員送牛奶,還帶頭捐款……

黨中央做出復工復產決策部署後,海東市針對返崗復工後的用工難、進料難、資金難等問題,及時派出工作組到拉麵人比較集中的城市協調解決。同時,海東市政府出臺連續3年、每年籌集1億元資金扶持拉麵產業的政策,將「拉麵貸」在2019年發放3.5億元的基礎上又增加了3億元。

2017年以來,海東市委市政府連續3年持續開展送政策法規進拉麵店活動,通過政策解讀引導廣大拉麵從業人員遵紀守法、誠信經營、顧全大局,積極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使得群眾的政策認同感大大提升,融入當地社會的理念進一步增強。而隨著拉麵人守法經營、團結友愛形象的樹立,這個群體所代表的海東地方形象和城市形象也得到了提升。

3

在傳承中「華麗轉身」

第一代拉麵人以苦幹創業,第二代拉麵人讓拉麵店在全國落地開花,而在城市成長起來的第三代拉麵人,已經不再滿足於做好一碗拉麵,而是利用網際網路發展電商,推動拉麵產業做大做強。

今年27歲的韓曉峰2014年大學畢業後考上了公務員,但幹了不到一年,就辭職回到了拉麵行業,如今,他已是化隆縣都市綠洲生態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韓曉峰給自家的拉麵店註冊了「諾爾曼」商標,初步實現了連鎖經營。「我們不能固守於拉麵,還要想辦法通過拉麵把青海高原的綠色農牧產品都帶出去。」韓曉峰說。

「諾爾曼」拉麵店面匠韓玉龍在錄製拉麵培訓節目 張宏祥 攝

上海姌碧邇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馬福龍是「80後」,他從化隆老家出來後在拉麵店從跑堂幹起,現已在上海開了4家拉麵連鎖店,並用現代物流理念建立起食材配送鏈,吸納了近30人就業。

「經過三代人的努力,青海拉麵產業正實現從數量型向質量型的轉變。」化隆縣地方品牌產業培育促進局局長馬玉忠說,化隆縣搭建的中國拉麵網電商平臺註冊企業和個人用戶超過了5.5萬,依託拉麵網建設的電商服務中心覆蓋包括42個貧困村在內的全部鄉鎮。

化隆縣拉麵產業服務中心主任馬春雲介紹,到2020年底,網上商城將連接全國3000家拉麵店,提供一鍵下單購買拉麵廚具、食材等服務。「面對在線經濟的新機遇,從拉麵產業供應體系、運營服務體系到人才培訓體系,『網際網路+拉麵』已覆蓋到產業鏈條的各個環節。」

7月9日,化隆縣拉麵產業發展服務中心內,一名拉麵師傅正在演播室內直播拉麵製作 吳剛 攝

今年45歲的韓光遠也從拉麵產業的快速發展中找到了新商機,從拉麵店轉行做起了拉麵相關配送項目。「我們現在面向廣州、上海、北京等10多個省市的拉麵店做餐飲食材、地方特產等配送服務,將來我們還要向以農副產品加工銷售為主的大型綜合貿易企業發展。」韓光遠說,拉麵產業已經將許多產業串聯起來,基本形成了一條種植、養殖、加工、物流和銷售產業鏈。

韓光遠在自家的食用油配送點查看配送狀況 張宏祥 攝

據了解,截至目前,僅化隆縣已經圍繞拉麵產業形成了400餘家以公司化方式運行的合作社和380多家企業,經營餐飲服務、牛羊肉冷鏈配送、調味品加工等20多個行業細分領域,帶動逾1.5萬貧困戶從事油菜、飼草種植和牛羊養殖等。

7月7日,海東市政府與阿里巴巴集團「青海拉麵產業數位化平臺」框架合作協議如期籤約,雙方將共同打造拉麵產業數位化平臺,推動拉麵產業全鏈路數位化升級,培育青海拉麵產業總部經濟,促進拉麵產業高質量發展。

海東市委副書記朱向峰說,下一步,海東市計劃組建青海拉麵品牌運營管理公司,設計註冊體現青海拉麵整體形象的商標,培育一批品牌形象俱佳、輻射帶動明顯、發展後勁充足的「龍頭企業」。

(完)

相關焦點

  • 產業提檔升級 海東拉麵崛起
    這對在疫情中面臨困境的海東拉麵產業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針;對18萬遍布全國的海東拉麵人來說,是這個春天最令人振奮的福音。身處武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點地區的馬啟龍,看到政府出臺應對疫情扶持拉麵產業的政策後,深深感受到了家鄉黨委和政府對拉麵產業的關心。「一直想優化資源,創新發展,合力打造一家獨具特色、獨樹一幟的拉麵企業。」
  • 青海海東民族團結故事:一碗拉麵連萬家
    央廣網海東6月22日消息(記者張雷 劉澤耕) 青海省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是一個回、漢、藏、土、撒拉等12個民族聚居的自治縣,屬國家和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是海東市貧困人口多、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的縣。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不甘貧窮的化隆人順應改革開放時代潮流,走出深溝大山,到全國各地開辦拉麵店。
  • 青海「拉麵之鄉」千人共享幸福面 1.7萬餘家拉麵店創造130億年產值
    青海「拉麵之鄉」千人共享幸福面 1.7萬餘家拉麵店創造130億年產值 2020-01-20 21:19:23」青海省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20日組織了100家拉麵店的265位面匠現場製作化隆拉麵,並邀請2020名建檔立卡貧困對象及群眾共享幸福面。
  • 青海海東市與阿里巴巴集團共建拉麵產業數位化聯盟
    魯丹陽攝&nbsp&nbsp&nbsp&nbsp中新網青海海東7月7日電 (魯丹陽)「青海拉麵產業數位化」平臺合作框架協議籤約暨阿里巴巴本地生活「中國小吃產業帶」全國首發儀式7日在青海省海東市召開。
  • 夏至吃麵|青海拉麵又「拍了拍」武漢熱乾麵
    長期以來,青海拉麵與武漢熱乾麵結下了千絲萬縷的深厚情緣。「數」說青海拉面上世紀80年代至今,青海省已有近20萬名拉麵從業人員,在全國各地經營了近3萬家拉麵店,每年產值達上百億元。鼎鼎有名的「拉麵經濟」,助力青海各族群眾創造美好生活,功莫大焉!
  • 國內明星都開起了拉麵店,經營拉麵店賺嗎?
    還有名人開店最後倒閉的,拿韓寒來說,他在2014年與他人合夥創建了「很高興遇見你」餐飲店,當時首家開在浙江寧波,可能韓少開的不是麵店吧,最終遺憾的是,關門大吉。  之後,傳統的拉麵經過日本人不斷地研究改良與創造,成為了現今所見,日本獨有風味的一種麵食,拉麵不但被日本人發揚光大,其影響力更擴展到全世界。  一碗正宗的日本拉麵,可以分解為:面料、配菜、湯底、調味。       在日本東京有一家叫「面屋雷神」的拉麵連鎖店,目前擁有25家連鎖店,老闆是一位華裔,其創辦的福生株式會社,幫助大家在日本創業。
  • 日本拉麵店難抵疫情 已有34家拉麵店倒閉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日本拉麵店難抵疫情,已有34家拉麵店倒閉【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拉麵是日本美食的一張名片。由於競爭激烈和疫情打擊,一些老牌知名的拉麵店也面臨淘汰。據日本雅虎網站11日報導,根據市場調查公司「日本帝國數據銀行」的調查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已有34家拉麵店倒閉。這是2000年後,首次有超過30家拉麵店在不到一年內倒閉。這一情況若持續下去,日本今年倒閉的拉麵店數量將創歷史新高。在拉麵店倒閉的眾多原因中,最主要的就是「與其他店競爭激烈」。
  • 日本拉麵店難抵疫情,已有34家拉麵店倒閉
    拉麵是日本美食的一張名片。由於競爭激烈和疫情打擊,一些老牌知名的拉麵店也面臨淘汰。據日本雅虎網站11日報導,根據市場調查公司「日本帝國數據銀行」的調查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已有34家拉麵店倒閉。這是2000年後,首次有超過30家拉麵店在不到一年內倒閉。這一情況若持續下去,日本今年倒閉的拉麵店數量將創歷史新高。
  • 一個八零後拉麵人的「創富記」
    從跑堂、面匠,到店長、老闆,是大多數拉麵從業人員的成長之路。韓海明也不例外,在學會拉麵手藝後,他慢慢攢起開拉麵館的本錢。第一家館開了7個月,就賺了50萬元左右,這是韓海明從拉麵中淘到的「第一桶金」。信心大增的他,又接連開了第二家、第三家……7年時間,韓海明在上海的店越開越多,逐漸形成了規模。
  • 「海東市」實現拉麵經營收入131億元
    來自海東市政府的消息,截至10月底,海東市拉麵產業實現經營收入131億元,利潤46億元,拉麵從業人員工資性收入53億元。從海東市走出去的拉麵店遍布全世界,為青海拉麵開創了一片新天地。數據顯示,海東籍拉麵人在國內279座大中城市開辦拉麵店2.83萬家,在20多個境外國家開設拉麵店39家,註冊登記拉麵自主品牌81個,品牌門店有1685家,拉麵勞務從業人員達17.96萬人,拉麵產業已成為海東市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民生支柱產業和脫貧攻堅重點產業,7萬多名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
  • 最佳日式拉麵,帝都值得去的幾家店!
    日本的拉麵店裡,常常擠滿了各種各樣的上班族。吃麵的時候,會發出哧溜哧溜的響聲,來表示自己對這碗面的熱愛。
  • 日本小哥上班第一天遭遇車禍下身癱瘓,坐在輪椅上開了一家拉麵店
    原本坂內的愛好就是接客業和吃吃喝喝,過去他也一直希望開家餐飲店。「要不要開一家拉麵店呢?」就在他模模糊糊有這個想法的時候,他碰巧得到了一個工作機會,在老家栃木的一家烤雞連鎖店上班。烤雞店的老闆是個善良的人,對坂內的情況非常理解。坂內在這裡一工作就是6年,但36歲的坂內,仍然想開一家拉麵店。
  • 日本7家超人氣拉麵在春熙路PK,全國冠軍、味噌拉麵鼻祖...都來了!
    中國第二家「拉麵競技館」來成都啦它帶來了7家在日本各有特色的頂尖拉麵店讓成都人能一次性將它們一網打盡▼▼▼全國冠軍、幾十年老字號、味噌拉麵鼻祖...都來了,而且個個大有來頭 現在就跟著潮妹兒一一去解鎖這7家拉麵店他們都有著哪些絕技,能打敗眾多對手來到成都
  • 上海·青海兩省市職工拉麵技能競賽在滬舉行拉麵飄香 共築小康
    去年,省總工會提出舉辦省際間拉麵技能競賽的建議,得到中華全國總工會的高度重視,安排勞動和經濟工作部加強指導;上海市總工會積極響應,抽調骨幹力量精心籌備,為競賽成功舉辦提供有力保障。西寧、海東、海北、海南、黃南等市州總工會組織在上海、浙江、江蘇等地從事拉麵產業的27支代表隊,上海市總工會組織5支代表隊,共有128名選手參加競賽和廚藝展示活動。
  • 第一家野郎拉麵店在北京東方新天地開業
    來源標題:第一家野郎拉麵店在北京東方新天地開業 野郎拉麵是日本東京最美味的豚骨拉麵之一,如今終於來到北京,今天正式向這個城市說一聲「ようこそ(你好),北京!」,而這個故事還要從去年的7月開始!
  • 【豚王】2店通用|爆款回歸!人氣拉麵你還沒吃過嗎?一家來自香港的傳奇拉麵店!68元雙人套餐!匠心打造!
    [豚王]淮海路+靜安寺2店通用|爆款回歸!人氣拉麵你還沒吃過嗎?一家來自香港的傳奇拉麵店!68元搶門市價199元雙人套餐!拉麵+小吃+飲料!
  • 青海拉麵產業開辦拉麵店達3.3萬家 人均年收入3萬元以上
    記者28日從青海省人社廳獲悉,截至目前,青海籍務工人員已在全國各地及境外地區開辦拉麵店達3.3萬家,從業人員約19.5萬人,年經營性收入近200億元,從業人員工資性總收入達70億元,人均年收入3萬元以上。20世紀80年代開始,青海東部農區的農民,走出貧瘠大山,親幫親、鄰幫鄰,開起拉麵店。
  • 味千拉麵距千店夢還有多遠
    如今味千拉麵雖然有加快布局開店的意圖,但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味千拉麵現在所面臨的市場環境和之前已經不同,日料品類在全國範圍內的興起以及日式拉麵品牌的增加正在不斷稀釋著味千拉麵的市場空間。與此同時,味千拉麵的高客單價定位對於其發力下沉市場有一定的阻礙,這也是目前味千拉麵難以加速擴張的主要原因。
  • 【日本拉麵店倒閉數量或創新高 日本34家拉麵店倒閉】你喜歡吃日式...
    【日本拉麵店倒閉數量或創新高 日本34家拉麵店倒閉】你喜歡吃日式拉麵嗎拉麵是日本美食的一張名片。由於競爭激烈和疫情打擊,一些老牌知名的拉麵店也面臨淘汰。調查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已有34家拉麵店倒閉。這是2000年後,首次有超過30家拉麵店在不到一年內倒閉。
  • 日本拉麵痴們最愛的三家東京拉麵店究竟好在哪裡
    (圖片來自網絡)所以,在日本拉麵的問題上似乎看拉麵資料庫更靠譜些吧。這個網站的排名是時時變化的,現在top 10東京拉麵店名單是這樣的。還會在特定時間或每周特定日期推出限定拉麵,比如鴨脂與蛤汁拉麵(晚餐限定)、煮幹拉麵(周四限定)、牛肉湯味噌拉麵和雞湯拉麵(周五限定)等等,而且當日還會更換店名為「裡不如帰」(周四)或「中華そば金色不如帰覇」(周五),從菜單安排也可以看出店主的創意和進取心(老闆,給一個店起這麼多名字,你你你其實是人格分裂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