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霾漸散,宏圖再展(上)——2021年度宏觀經濟形勢展望

2020-12-23 大河財立方

王軍 | 立方大家談專欄作者

一、2020年全國與河南宏觀經濟形勢回顧

(一)經濟增速逐漸走出疫霾,回歸潛在水平

回顧2020年,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人民勠力同心,取得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重大戰略成果。雖然一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速下降6.8%,創近30年來最大跌幅。但二季度以來,我國經濟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前三個季度累計增速0.7%,實現了累計增速的同比轉正。

河南省前三季度經濟運行同樣保持恢復改善態勢,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0.5%,低於全國0.2個百分點。主要原因在於:一方面,消費拉動經濟增長動能放緩,2019年河南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高於全國2.4個百分點,而2020年前三季度河南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較全國只高0.2個百分點;另一方面,前10個月全省出口2781.5億元,下降3.7%,進口1813億元,增長14.9%,導致全省淨出口增速低於全國水平,拖累全省經濟增長。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前三季度焦作市經濟增速為-21.2%,第二產業增速下降34.8%。

(二)工業增加值實現深「V」反轉,回歸正常水平

由於疫情的影響,2月工業增加值大幅萎縮,同比增長-25.87%,其中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增長-8.4%,較去年同期回落14.9個百分點。進入3月以來,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復工復產加速推進,工業同比增速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回升。其中1-10月份,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特別是9月和10月同比增長均為6.9%,達到去年同期水平,成功實現了深「V」反轉,我國經濟表現出了強大的韌性。

河南省方面,1-10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0.3%,低於全國1.5個百分點。其中,7、8、9、10月份,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分別低於全國2.1、3.8、1.7、1和2.1個百分點。10月份,分三大門類看,採礦業增加值同比下降5.3%,製造業增長5.4%,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8.1%。高技術製造業、戰略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4.7%、8.3%,分別高於規上工業9.9、3.5個百分點。

(三)三大需求復甦分化,消費弱於預期

1.消費復甦緩慢,弱於預期

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同比增長-19.0%,較去年全年下降27個百分點,隨著各項政策的實施,消費逐漸復甦。但在疫後修復中,消費的變化最為緩慢平穩,1-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5.9%。從單月的變化上看,消費的變化相較於生產和投資的修復來說,是斜率變化最平緩的一個變量。雖然今年消費整體疲弱,但線上消費的滲透率有明顯提升,特別是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佔比。截止10月份,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累計值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值的比例高達24%,比去年同期高出5個百分點,成為激發消費的新動能。

河南省方面,1-10月,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5.7%,增速降幅低於全國0.2個百分點。其中,10月份,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4.3%。限額以上單位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增長9.6%;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增長9.9%。消費升級類商品較快增長,限額以上單位新能源汽車、可穿戴智能設備零售額分別增長68.9%、14.4%。

2.投資逐步回歸正常水平,呈現結構性分化

一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16.1%,比去年全年下滑21.5個百分點,隨著疫霾漸散,經濟持續恢復,前10個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1.8%,逐步回歸正常水平,但呈現出結構性分化:一是房地產投資保持較高增速,整體強度超出市場預期。1-10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累計同比增長6.3%。從三季度的單月增速來看,房地產開發投資保持在12%左右的較高增速水平,整體強度超出市場預期。二是基建投資增速低於預期。1-10月全口徑基建投資累計增速為3.01%,低於此前市場對基建增長的高預期。三是製造業投資弱勢修復。1-10月份我國固定資產投資中製造業投資累計同比增速為-5.3%,全年或呈負增長。

河南省方面,1-10月,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8%,高於全國2個百分點。分領域看,工業投資增長1.4%,民間投資增長2.7%,基礎設施投資增長3.2%,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4.0%。全省商品房銷售面積10170.4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3%,商品房銷售額6734.85億元,增長1.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14.4%,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3%,第三產業投資增長4.3%。新開工項目投資保持快速增長。全省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增長26.6%,完成投資增長29.1%。

3.進出口表現強勁,大幅超預期

上半年受疫情影響,我國進出口總值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滑,但由於防疫物資對出口形成有力支撐,同時內需疲弱疊加大宗商品價格下跌,進口表現弱於出口。自6月份以來,我國外貿進出口已連續5個月實現正增長,外貿發展韌性強勁。三季度進出口總值、出口總值、進口總值均創下季度歷史新高。特別是11月出口大超預期,錄得21.1%的增長,增速創下2012年以來非春節前後月份的最大值。

河南省方面,今年前10個月,出口下降3.7%,低於全國12.1個百分點;進口增長14.9%,高於全國10.2個百分點,整體而言,淨出口下降明顯。10月份當月,全省進出口值823.2億元,同比增長5.2%,環比增長53.5%,月度進出口值創歷史新高。出口方面,手機、農產品出口下降;進口方面,集成電路、礦產品進口增速較快。集成電路進口增長19.9%,金屬礦及礦砂進口增長16.3%。

(四)全年新增就業目標提前完成

2020年高校畢業生874萬,比去年同期相比增加40萬,創近年來新高,受疫情影響就業形勢嚴峻。為此政府對預期目標作了適當調整,預計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 城鎮調查失業率6%左右。4月以來,全國城鎮新增就業一路上升,調查失業率持續下行,前三季度全國城鎮新增就業898萬人,已完成年度任務的99.78%,前10個月城鎮新增就業1009萬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截止10月底,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3%,已低於兩會目標的5.5%。

河南省方面,前三季度全省城鎮新增就業84.95萬人,完成年度任務的77.23%,低於全國將近23個百分點。此外,河南省預計2020年全省高校畢業生人數將達到66萬,佔據全國畢業生人數的7.5%。上半年受經濟下行壓力和突發疫情等多種因素疊加影響,社會用工需求下滑,線下招聘活動停止,全省就業形勢比較嚴峻。三季度以來,隨著疫情形勢好轉及經濟恢復增長,全省就業市場正逐步復甦。

(五)CPI前高后低,PPI低位徘徊年終修復強勁

由於豬周期疊加去年低基數的影響,CPI在2月份走出了5.2%的高位。之後疫情衝擊蔓延,導致外需承壓、內需修復進程較為緩慢,物價水平持續走低。截止10月份,豬價同比首次出現下降,加之去年高基數影響,11月份CPI出現大幅下行至-0.5%的低位,全年走出了前高后低的態勢。受需求不足、國際原油價格暴跌等因素影響,PPI大幅下滑,5月同比下降3.7%,創近4來年新低。隨著經濟的復甦,PPI始終低位徘徊,9月和10月均維持在-2.1%的位置。但11月份以來工業原材料價格普遍上升,上遊價格普漲疊加下遊需求旺盛,11月中遊工業品價格表現強勢,螺紋鋼、線材、熱軋板價格大幅上漲,11月PPI強勁修復,同比下降1.5%。

10月份,全省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9%,比全國高0.4個百分點;其中城市上漲0.8%,農村上漲1.0%。分類別看,食品菸酒價格上漲1.4%,衣著下降1.3%,居住下降0.8%,生活用品及服務下降0.1%,交通和通信下降3.7%,教育文化和娛樂增長5.1%,醫療保健上漲3.6%。10月份,全省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1.4%,比全國高0.7個百分點。

(六)金融運行步入正規,利率先降後升,匯率波動明顯

1.M2增速大幅上行,維持高位

2020年上半年,隨著央行分別在1月、4月、5月三次降準,釋放1.75萬億元長期資金,M2出現了較快增長。自4月末M2增速同比11.1%,創近三年新高以來,一直維持在10%以上的高位。

2.社融存量同比一路攀升,創18年來新高

寬鬆貨幣政策疊加資管新規放緩,推高了社融規模。2020年2月以來,社融存量同比一路攀升,10月末社融存量破280萬億關口,同比增長13.7%,創18年來新高。但隨著10月地方政府債基本發行完畢,今年社融存量同比增速高點或已現。11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283.25萬億元,同比增長回落至13.6%。

3.存貸款先加速上行,後邊際放緩

2月以來,在寬貨幣、寬信用政策下,金融機構存貸款餘額止跌回升,以高斜率加速上行。但5月份以來,隨著政策邊際收緊,存貸款增速放緩並有所下行。

4.國債收益率全年呈「V」型走勢

疫情期間,隨著經濟增速放緩、避險情緒升溫、政策寬鬆,債市避險需求和配置需求旺盛,債券收益率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行,其中1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4月份更是出現了2.48%的低位,創2010年來新低。但自5月以來,隨著地方政府債和特別國債發行規模的增加以及貨幣政策的邊際收緊,國債收益率迎來熊市單邊上行。截止11月下旬,10年期國債收益率突破3.3%的高位,大幅高於疫情前水平,預計全年走出「V」字型。

5.人民幣匯率全年呈倒「V」型走勢

2020年年初以來美方取消中國「匯率操縱」指控,疊加春節前剛性結匯需求,人民幣相對美元延續2019年底的升值行情。但今年5月底以來,受國內經濟復甦情況較好的推動,資本流入的動力增強,市場上對人民幣的信心不斷強化,致使人民幣匯率一路高歌,漲幅已超過8%,尤其在RCEP正式籤署的利好消息刺激下,人民幣匯率步入「6.5時代」。

二、2021年全國與河南宏觀經濟形勢展望

(一)經濟從「過高」增速逐步回到正常運行軌道

2021年作為「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我國疫情之後「宏圖再展」的新起點。2021年消費和製造業投資將成為需求側的主要推動力,中國將繼續擔當全球經濟恢復的「發動機」。預計2021年經濟增長在8.5-9.5%左右。分季度看,由於2020年低基數因素,2021年前兩季度會出現「過高」增速,特別是一季度,增速可能高達20%左右。隨著低基數效應退去,三、四季度經濟增速將回到正常運行軌道。

河南省方面,明年隨著疫苗大規模接種和疫情的有效控制,市場銷售將持續回暖,多數商品的零售額將實現積極增長,同時,固定資產投資也將加快落地。不過受制於焦作、周口等地市經濟增速放緩的影響。預計明年河南省經濟增速繼續延續恢復增長態勢,全年GDP增速維持8%-9%的區間,略低於全國增速。

(二)工業增加值回歸常態

2021年工業生產將繼續加快,考慮到低基數效應,預計全年有望同比增長8%。首先,從內需來看,全球經濟復甦共振,房地產開發投資在高施工率的帶動下仍然保持韌性,消費在就業和收入好轉之後將會繼續反彈;其次,外需逐漸好轉繼續對出口形成支撐,相關製造業仍能保持較高景氣,內外需共振將會對工業生產形成支撐。

河南省方面,預計明年工業增加值繼續穩步回升。2021年全省持續圍繞「三大改造」、省定重點產業轉型、產業集聚區提效「三項任務」,在智能製造引領、重點技術攻堅、傳統產業提質、新興產業培育「四大行動」上求突破,發揮工業對支撐全省經濟發展的壓艙石作用。

(三)投資動力切換,消費選擇分化,外貿穩定增長

1.增長動力切換,製造業投資內生修復

考慮到基數因素影響,預計2021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將為6.5%。從分項來看,在「三條紅線」政策調控下,房地產投資或將有所回落,但總體將保持韌性;隨著經濟向常態化回歸,作為逆周期政策調節抓手的基礎設施建設的節奏也將回歸常態化;而製造業投資將受益於內需企穩以及外需復甦,在製造業企業盈利狀況趨於穩定後,相關企業或將加大投資力度。

河南省方面,預計明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有望回升至7%左右。河南城鎮化發展潛力大,蘊含「新」「老」基建投資空間。此外,2020年河南省重點建設項目名單共列項目980個,總投資3.3萬億元,2020年計劃完成投資8372億元,涵蓋產業轉型發展、創新驅動、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生態環保、民生和社會事業六大領域。2021年省級重點建設項目投資力度將進一步加強。

2.消費明顯好轉,呈現前高后低走勢

預計202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5%左右,且呈現明顯的前高后低走勢。首先,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平穩可控,社會環境進一步正常化,餐飲等服務消費好轉。其次,為暢通國民經濟循環,促進「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政策將會進一步加力。各部門、各地區會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繼續出臺政策措施,助力新型消費發展壯大,促進傳統消費增長。

河南省方面,預計明年同比增速有望升至13%左右。全省總人口約1億人,新出生人口120萬,高於全國人口出生率。隨著疫情的有效控制,消費升級類商品將保持較快增長,以及隨著2021年新一輪汽車和家電下鄉持續落地,全省的消費活力和消費潛力將逐漸恢復和釋放。

3.外需共振支撐韌性,進出口穩定增長

預計2021年出口和進口都將維持5-10%的增速。考慮到基數效應,2021年全球需求將出現比較明顯的同比增長,上半年出口將呈現較高同比增速;下半年隨著海外供給能力增強,出口有望高位回落。需要注意的是,明年若人民幣繼續溫和升值可能會對我國出口帶來一定壓力。對於進口,考慮到疫情衝擊逐漸消退之後,各國生產能力逐漸修復;全球經濟觸底回升和美元處於低位,已經並將繼續帶動大宗商品價格走高;人民幣2020年下半年來的持續升值,將有利於促進進口;中國經濟表現好於其他經濟體,內需強勁。這四方面因素將會刺激2021年進口增速的明顯反彈。

河南省方面,預計明年出口繼續延續恢復增長態勢,同比增長5-8%左右。隨著明年疫苗的大規模應用,美國、東協、歐盟等主要海外貿易夥伴經濟將進一步好轉,手機等電子產品需求可能會上升,手機作為我省最大的單項出口商品,佔據全省出口之一半以上,因而整體上出口將出現一定反彈。

(四)就業形勢進一步好轉,但就業壓力依舊不小

預計2021年就業形勢會逐步得到改善,其中服務業的就業有望在明年回到疫情前水平。新冠疫情屬於外生性衝擊,而非內生性經濟失衡,對經濟與社會的影響仍屬短期可控範疇。此外,出口產業鏈在2020年下半年已經啟動,隨著出口強勁以及經濟形勢進一步好轉,製造業也會對相關服務業就業帶來溢出效應,一度嚴峻的就業形勢已經明顯好轉。但考慮到明年大學畢業生預計達1000萬人左右,這會給就業增加一定的壓力。

河南省方面,全省疫情防控形勢良好,現階段所有企業已經復工復產。同時,在政策層面,針對大學生、農民工和弱勢群體三大就業主體,河南採取了創業就業補貼等多種措施穩定就業。預計明年全省就業形勢總體穩定,但依然嚴峻。同時經濟下行壓力不容忽視,影響就業的不確定因素增多,面臨的風險和挑戰較大。

(五)CPI溫和上漲,PPI同比轉正

預計2021年CPI的中樞水平在1.1%左右。伴隨豬周期下行,豬肉價格春節後繼續回落以及油價回升和消費復甦,CPI全年料將呈溫和回升之勢,高點可能出現在二季度;在基數影響下,1-2月份可能出現階段性負值情況。預計PPI全年中樞在1.0%左右。整體走勢為「先回升、出現回落、再走平」,高點出現在二季度。考慮到近期外需加速上行、國際油價及工業品價格的回升勢頭,將帶動PPI至少在上半年保持上行,同比將會轉正。但預計疫情陰霾對海外經濟的負面拖累不會迅速消退,同時國內逆周期政策均將謝幕,地產及基建投資增速整體弱於今年,PPI走勢難以持續過熱。

河南省方面,隨著疫情的控制以及保障供給措施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價格的回落。預計明年CPI增速維持在1%-2%之間。此外,隨著2021年有效需求逐漸釋放,預計明年PPI有望企穩回升,維持在0-1%之間。

(六)金融運行保持穩健,利率先升後降

1.社融和M2高位回落至疫情前水平

預計整體社融和M2增速均將逐步回落至疫情前的水平,其中社融增速預計回落2-3個百分點左右,2021年末回落至11%附近;M2增速或將降至9-10%。明年隨著經濟日趨好轉,信貸需求和信貸供給將逐步趨穩。在貨幣政策回歸穩健後, 金融機構資產擴張速度將有所放緩,主要金融數據增速將高位回落,加之2020年基數較高,預計2021年M2和社融增速大概率會穩中趨降,逐步回落至疫情前水平。

2.債市高位運行,走勢偏弱

預計全年10年期國債或在3-3.5%區間運行,年中高點或達3.5%左右。明年一季度經濟「過快」增長,以及供給壓力的緩解,會帶動收益率的上行,考慮到通脹高點大概率會出現在二季度,10年期國債收益率的高點或在年中顯現,下半年隨著通脹緩解而有所下行,全年大致呈倒「V」型走勢。

3.人民幣匯率高位震蕩,貶值壓力較小但不排除溫和升值的可能

預計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多數時間在6.5—6.7區間內高位震蕩。雖然美國大選後的中美關係存在一定不確定性,外部環境依然複雜,但中國經濟持續恢復,未來人民幣匯率將保持在高位波動,貶值壓力較小。未來人民幣匯率走勢也將面臨一定的不確定性:一是前期升值幅度較大。匯市已充分反映前期利好消息,疊加逆周期政策對人民幣單邊升值趨勢有所應對,未來人民幣匯率將保持溫和波動態勢。二是中美經貿摩擦的不確定性。未來美國對中國貿易、科技等領域的遏制存在進一步加強的可能,極端事件的爆發易導致人民幣匯率超預期波動。

[ 摘自中原銀行課題組《2021年度宏觀經濟報告》,課題組組長:王軍、張怡,課題組成員:袁偉鵬、楊偉明、王明偉、孫瑞立、盛慧芳。]

責編:劉贇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相關焦點

  • 陳昌盛:2021宏觀經濟形勢與政策展望
    二是整個經濟的韌性,特別是在場的企業為代表體現了頑強的韌性,總的來說就是化危為機,逆勢而上。2020年12月19日-20日,2021中國鋼鐵市場展望暨「我的鋼鐵」年會於上海跨國採購會展中心隆重召開。19日主題大會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部長陳昌盛發表了題為《2021宏觀經濟形勢與政策展望》的主題演講。
  • 王軍:2021年宏觀經濟政策展望
    世界格局的重大調整對中國宏觀調控政策提出新的要求,兼顧短期波動與長期發展,以解決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結構性、長期性問題為目標的跨周期調控成為新時期的施政框架。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把握好政策時度效。
  • 2020年全球經濟形勢分析及2021年展望
    原標題:【新華財經年報】2020年全球經濟形勢分析及2021年展望   2020年,百年一遇的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全球經濟。
  • 乾貨| 畢馬威:2021年中國宏觀經濟十大趨勢展望
    乾貨 | 畢馬威:2021年中國宏觀經濟十大趨勢展望 2020-12-24 18: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華財經年報|2020年國內宏觀經濟分析及2021年展望
    展望2021年,經濟繼續修復的動能較強,投資有望恢復至疫情前水平,消費有望顯著改善,而在出口常態回歸和進口回升帶動下淨出口貢獻或有所弱化。整體看,2021年GDP增速有望在2020年低基數效應基礎之上出現較大反彈。
  • 天風證券:從交易預期到回到現實 2021年中國宏觀經濟和投資展望
    來源:金融界網站原標題:從交易預期到回到現實:2021年中國宏觀經濟和投資展望(天風宏觀宋雪濤)一、2021年宏觀展望人類歷史就是一部和瘟疫抗爭、共存的歷史。瘟疫不僅改造了人類的基因組,也構成了人類社會演化的動力學機制之一。
  • 趙偉:抱樸守真——2021年宏觀形勢展望(開源證券
    報告要點 認清經濟加速轉型的本質,是釐清當下宏觀形勢的前提。從經濟「抗疫」到政策「退潮」,傳統框架對2021年解釋力或進一步下降,建議回歸本源、抱樸守真。
  • 用楹聯展望2021年十佳十優作品閃亮登場 王家祥主評
    用一副楹聯展望2021年 主評 王家祥 主審 方留聚    主評綜述:歲月流轉,時光飛逝,轉眼就迎來2021,過去的一年,是特殊的一年,我們經歷了太多困苦。告別2020,擁抱2021之際,我們發起用楹聯展望新的一年,廣大聯友積極參與,展望的是未來,展現的是家國情懷,本期收到同題聯作217副,選出佳作10副,優秀10副,入選170副,淘汰27副。聯作大多從國家、社會宏觀方面詮釋主題,而本次評選偏重於從個人層面,也就是「小我」中展望2021年的作品中選取優秀作品。評選過程中,因本人水平所限,有些不錯的作品拿捏不準未能選優。
  • 政企學界齊聚上海展望2021中國鋼鐵市場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部長陳昌盛闡述了當前中國所處的時代背景、展望了2021年宏觀形勢及經濟運行特點,並提出了鋼鐵行業需要關注的幾個重點。展望整個2021年宏觀經濟形勢。陳昌盛共提出六點看法:一是國際經濟將實現恢復性增長;二是疫情不會因疫苗短期消失;三是中美關係可能小緩和;四是國內經濟逐步回歸常態;五是後延風險將有所暴露;六是需要把握政策調整的節奏力度。
  • 2021中國鋼鐵市場展望暨「我的鋼鐵」年會在滬召開
    邯鄲市正大制管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 姜海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部長陳昌盛發表了題為《2021宏觀經濟經濟形勢及政策展望》的精彩演講。陳昌盛闡述了當前中國所處的時代背景、展望了2021年宏觀形勢及經濟運行特點,並提出了鋼鐵行業需要關注的幾個重點。展望整個2021年宏觀經濟形勢,陳昌盛共提出六點看法:一是國際經濟將實現恢復性增長;二是疫情不會因疫苗短期消失;三是中美關係可能小緩和;四是國內經濟逐步回歸常態;五是後延風險將有所暴露;六是需要把握政策調整的節奏力度。
  • 國泰君安證券2021年中國宏觀經濟與政策展望:紅日東升 其道大光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國泰君安證券2021年,後疫情階段的復甦邏輯和「十四五」開年政策紅利將構成宏觀經濟運行主線,全年經濟節奏前高后低,環比動能上半年強於下半年,全年實際增速在9%左右。預計全年CPI同比+1.7%,PPI同比+2.0%,形態上在Q2達到高點,Q3出現回落,Q4再現小反彈。2021年金融條件將呈現信貸趨緊,流動性中性。我國宏觀槓桿率在2020年上升約25個百分點,2021年穩槓桿要求下,我們預計M2增速維持在8%-10%之間,社融增速大約放緩至11%-12%,新增社融34萬億左右,結構上信貸趨緊,政府債券小幅回落,表外有所壓降。
  • 【招商宏觀劉亞欣】中國債市國際資本流入:回顧與展望
    原標題:【招商宏觀劉亞欣】中國債市國際資本流入:回顧與展望 摘要 【招商宏觀:國際資本流入對國內債市的影響】展望2021年,預計外資將增持人民幣債券9000億元
  • 年終投資寶典:A股分化行情下,新財富最新入圍宏觀/策略分析師如何...
    (5)疫後中國經濟已經歷了兩輪上行脈衝,第三輪脈衝將來自於服務業修復、全球貿易共振和製造業補庫存。(6)名義增長擴張的周期一般是PPI、核心CPI都會上升的再通脹周期,通脹預期也會有所升溫,但我們並未把高通脹當作一個核心假設,主要基於三個理由。
  • 「招商銀行|2021年展望②」全球經濟:靜待花開終有時
    從今天起,我們將連續3天,分章節為您推送招商銀行研究《從頭越——2021年宏觀經濟與資本市場展望》。本篇為文章第二部分,全球經濟:靜待花開終有時。更多精彩之後將陸續推送,敬請期待。若疫苗快速起效,將提振明年美歐經濟增速2-3個百分點。基準情形下,明年美國經濟增速為4.3%,歐元區為5.3%。但若剔除基數影響,僅考慮增長動能,美歐經濟或再度呈現出「美強歐弱」的格局。■中國經濟「守得雲開見月明」。在疫苗問世、宏觀政策回歸中性的基準情形下,2021年GDP增速預計將達8.8%。
  • 閆衍:中國經濟復甦中債務風險將逐步顯化
    12月17日,由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舉辦的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的中國信用市場展望」為主題的2021年信用展望研討會在上海舉行。中誠信國際董事長、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聯席副所長閆衍在會上發表了題為《雙循環下中國經濟復甦的風險與政策應對》的主旨演講。
  • 2021年展望:經濟穩步復甦,改革蓄勢而發
    本報告是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光華思想力」宏觀經濟預測課題組2021年發布的關於中國經濟形勢分析的第一篇報告《經濟穩步復甦,改革蓄勢而發》。本報告由劉俏和顏色執筆。一、我國2021年GDP增速有望接近9%世界經濟短期內仍將承壓。
  • 回顧與展望:中國經濟,你關心的都在這裡→
    2020年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中國經濟表現如何?在2021年,中國經濟又有哪些機遇和挑戰?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教授 方芳:「未來改革更注重在供需兩端發力,更強調暢通二字。」要提升供給體系質量和適配性,同時加強需求側管理、打通堵點,形成供需之間更高水平的動態平衡。2021,宏觀政策有哪些調整?
  • 政治局會議定調2021年經濟工作
    本報記者 譚志娟 北京報導據新華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11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1年經濟工作。在業界看來,每年12月召開的政治局會議,主要是為隨後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受訪專家認為,從此次會議來看,在艱苦而又圓滿地完成各項經濟任務之後,明年經濟工作的重心可能將放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上。此次會議認為:「今年是新中國歷史上很不平凡的一年。面對嚴峻挑戰和重大困難,我們保持戰略定力,準確判斷形勢,精心謀劃部署,果斷採取行動,付出艱苦努力,交出了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的答卷。
  • 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如何理解2021年中國的宏觀政策取向?
    摘要 【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如何理解2021年中國的宏觀政策取向?】據新華社消息,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
  • 天風證券首席展望2021:經濟增長如何走、資本市場怎麼投?
    天風證券首席展望2021:經濟增長如何走、資本市場怎麼投?,2021年宏觀經濟走勢如何、實體經濟融資環境如何、如何尋找合適的投資方向也頗受市場關注。12月22日,天風證券2021資本市場年度策略會首次在武漢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