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的一天:起得比雞早,睡得比豬晚

2020-12-25 漫談歷史中

我們今天就以清朝皇帝為例,給大家說一說清朝皇帝的一天是怎麼度過的。說到這個就不得不說一份很重要的資料,那就是記錄清朝皇帝日常生活的《起居註冊》,由皇帝的貼身太監每天記錄,從上廁所等小事到國家大事均有記錄,成為了現在研究清朝皇帝日常作息的第一手資料。

在很多眼中皇帝這個工作是很舒服的,不僅享受著萬人的敬仰,並且還能夠後宮佳麗三千。但是歷史證明古代皇帝都是十分勞累的,所以古代皇帝只要是敬業類型的壽命都不長,因為當皇帝實在太耗精力了。

那就跟著小編一起看看清朝皇帝的一天是怎麼度過的吧。

首先皇帝不能夠睡懶覺,清晨五點就會有太監催你,「皇上,該上朝了」,所以賴床是不可能的。接著就是洗臉刷牙,穿上衣服。因為皇帝不同於普通人,他們的服飾更加複雜,每件衣服穿著都有規矩,所以這個步驟一般都會花很多時間。整理完畢之後就該出門了。古人重孝順,所以早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來到自己老媽住的慈寧宮,給老人家說聲早安。

慈寧宮回來之後已經接近六點,這個時候皇帝的晨讀計劃也開始了。看來「一日之計在於晨」這句話適用的人群還是很廣的。晨讀的內容是《聖訓》和《實錄》這兩本書。《聖訓》是皇帝的老爹在位時說的話,而《實錄》類似於清朝皇帝的統治史。所以希望皇帝在自己的先祖那裡學習治國安邦的策略,當一個明君。

晨讀一個小時後,肚子也差不多餓了,這也到進早膳的時候了。這個時候一群太監就會提著粥與點心來到皇帝的寢宮,而吃早飯這個事情皇帝幾十年都是一個人,祖宗定下的規矩。或許這就是真正的孤家寡人吧。

吃完早飯緩一會兒之後,時間來到九點鐘,就到了皇帝處理政務的時間。一般分為兩種,一種就是批閱奏摺,一種是接受官員的匯報。而這個過程一直會持續到十一點鐘。

這個時候大家已經看到雖然才過了一個上午,但是皇帝的事情還是很多的,也都是耗費精力的工作。所以中午之後皇帝都會小憩一會兒,到差不多下午兩點起床。而這個時候距離皇帝吃完早飯已經過去了七個小時,大家肯定以為小編把中午飯忘了,但事實上清朝皇帝一天的正餐只有兩頓,而不是我們現在的三頓。所以下午兩點鐘進行的就是一天中的第二頓餐,這頓餐比造早飯的粥和點心要豐富得多,菜品也非常豐富,類似於滿漢全席。而吃完這頓飯之後就沒有正餐了,所以要是皇帝餓了只能夠叫御膳房做點心吃。

吃完中飯後,就又要工作了,除去中途偶爾休息的時間,這個過程會一直持續到晚上九點,是一個十分考驗體力的事情。而九點鐘之後名義上皇帝才可以休息,但是一個國家的事情都交個皇帝一個人審批,怎麼會忙得過來。所以對權力把握得比較重的皇帝,比如康熙與雍正,不允許他人代筆批閱奏則,都是自己親力親為,所以一般都會在寢宮中批改奏摺到深夜,而早上五點又要按時起床,還是幾十年如一日,要是一天沒到,立刻會有大批官員跳出來指責,當皇帝也不容易啊。

相關焦點

  • 早釣魚晚釣蝦中午釣個空,為什麼釣魚要早,這些是起早釣魚的原因
    很多釣魚人都知道一個道理,早釣魚晚釣蝦中午釣場空,早上魚口好,晚上蝦子多,而神仙難釣中午魚,為什麼釣魚要早,聽過的釣魚人很多,但知道原因的人卻非常少。起早釣魚無非有下面這兩個原因:早釣太陽升,晚釣雞上籠。早晨釣魚為什麼會比中午好?起早去釣魚時間長,作釣時間長釣到魚的機率就大。
  • 皇帝一天怎麼過?乾隆4點起床,一天一頓大餐,晚7點就翻牌子
    古代的皇帝,每個朝代都有特色,比如宋朝的皇帝多仁慈,明朝的皇帝多昏君,清朝的皇帝多勤勞。有專家說清朝的皇帝是古代最勤勞的皇帝,也許在當時作為少數民族入主中原,警惕心時刻存在,所以清朝的皇帝都很勤勞,吟詩寫字也是不在話下。  比如雍正的每天睡眠時間不足4個小時,在短短的13年皇帝生涯中,他在數萬件奏摺上寫下的批語多達一千多萬字。此外每一年當中,雍正只在自己的生日那天才會休息一天。雍正不巡幸,不遊獵,日理政事,終年不息。
  • 農村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是啥意思?
    千百年來,我國在發展的過程中留下了大量的民俗俗語,雖然現在很多民俗俗語已經消失了,但是還有一部分還保留著,比如我們今天所說的「正月佔歲」習俗,以及與之相關的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雞犬豬羊牛馬,其實都是老鄉們稱之為六畜,早在遠古時代,先民根據自己的需要,根據對動物世界的認識程度,先後挑選了雞、狗、豬、羊、牛、馬,經過馴化,便成為現在的家畜。鄉下諺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就是根據這六種家畜在人們生活中所起的作用進行排序,並得出正月初一是雞日、正月初二是狗日、正月初三是豬日,以此類推,正月初六是馬日。
  • 皇帝的一天是怎樣度過的?一般人無法勝任,還不如常人活的輕鬆
    皇帝的一天是怎麼度過的呢?皇帝雖貴為「天子」,是九五之尊,雖然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利,但同樣也只是一個普通人,每天的生活和古代的平民百姓以及現今的我們也是一樣的,大多數每天的時間就是工作、吃飯、休息等,在一些時間也有一些娛樂活動,如出遊、狩獵等,和現今人們各種花樣般的旅遊差不多。
  • 為什麼古代的皇帝每天吃得那麼好,卻幾乎沒有胖子?
    本 文 約 1221 字 閱 讀 需 要 3 min 在中國古代,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 sleep late 可不是「睡得晚」!這些「睡覺」的知識你誤會了……
    有了手機的陪伴,古時候那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難以再有,更多的人都開始傾向於「睡得越來越晚,起得越來越晚」。那麼問題來了,每天睡得那麼晚,你知道「睡得晚」用英語怎麼說嗎?我們知道,sleep 是「睡覺」的意思,late 是「很晚地」,於是很多人就把 sleep late理解成「睡得很晚」或「晚睡」。但是,如果這麼理解就錯啦!
  • 西貝「715」工作制被怒懟,但哪個餐飲人不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
    03 有假不敢休,得學習,怕淘汰 孫師傅是商丘三家店的涼菜總監,因為店裡主要是接待高端宴會,所以他認為自己的工作算輕鬆了。
  • 為什麼存錢罐造型是豬?罵人笨的時候會罵人作豬頭?
    1、為什麼存錢罐一般是豬的造型?即piggy bank在古代,人們沒有支付寶,也沒有銀聯,賺來的銅板暫時不用總要存起來,於是就有人想到弄個陶罐,上面留條小縫隙方便放進去,等到真的要用錢的時候,就把罐子打破即可。所以便有了存錢罐這東西。不過古代把存錢罐叫做「撲滿」。
  • 清朝皇帝的作息時間表,皇帝一天都做什麼,看以後你還想當皇帝嗎
    你是不是也很好奇清朝皇帝一天都做些什麼呢?5:00 起床上朝清朝的皇帝大概十天才上一次朝,如果皇帝比較勤奮的話,上朝的頻率也會高一些。但無論上不上朝,皇帝的起床時間都是固定的,大約在每天早上五點左右。小太監會把皇帝叫起來,然後穿衣洗漱。
  • 古代皇帝一天都幹啥?看完再也不想當皇帝了
    皇帝的生活是枯燥的,對於那些奮發有為的皇帝來說尤其如此。一般人996就夠了,皇帝必須007。就拿最為勤奮的清朝皇帝為例。他們通常凌晨4點就要起床,在太監連喊三聲「皇上,該起床了」之後如果還賴著不起,那是要被太后責罵的。
  • 為什麼古代隨侍總是會提醒皇帝:辰時了;辰時是什麼時候?
    我們古代的計時跟如今的24小時不一樣,中國古代將一天分為12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當於現在的兩小時。的確,這十二時辰就是根據十二生肖的出沒時間而命名的,在更早的時候,他們其實有另外一系列名字,同樣從子時,也就是半夜開始算起,分別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
  • 古代皇帝在這天有哪些奇葩舉動?
    晴窗早覺愛朝曦,竹外秋聲漸作威。命僕安排新暖閣,呼童熨貼舊寒衣。葉浮嫩綠酒初熱,橙切香黃蟹正肥。蓉菊滿園皆可羨,賞心從此莫相違。晚秋初冬的清晨,窗外陽光正好,微風襲來,詩人吩咐下人準備暖閣與寒衣。許多家庭如果不是前往餐廳吃冬令進補菜品,也會在家燉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閩南地區:出嫁女兒表孝心在閩南地區,冬令時節的習俗有些別出心裁。到了立冬之日,該地區出嫁的女兒便會帶著雞、鴨、豬蹄、豬肚等回到娘家,讓父母補養身體,聊表孝心。
  • 「一日三餐」的由來,古代一天幾餐卻是由身份決定的
    早期的人們一天的進餐並不是三餐,古代一天幾餐是卻由身份決定的。在原始社會,人們不僅沒有「一日三餐」,甚至沒有「按時吃飯」的習慣,他們「飢則求食,飽則棄餘」,過著「食無定時」的生活。話說回來,古人的晚飯原本就不像現代人這麼晚,成語「旰食宵衣」(天晚才吃飯,天未亮就穿衣起床),便以天黑後吃飯來稱諛帝王勤勞政事。兩餐制其實是一種普遍的世界性情形。古代近東、希臘、印度的普通人一般也只吃兩頓。早上勞作,正式吃飯一般要到「晌午」。
  • 為避諱皇帝姓氏,明朝不準把豬叫「豬」,那該怎麼叫?新名還挺萌
    因為杜甫他老爸名為杜閒,古代關于姓名的避諱非常多,杜甫老爸一「閒」,他當然就得「忙」起來,於是他寫了一輩子的詩,光是流傳下來都有1500首之多,並且他詩文中一個「閒」字都沒出現過。這個名字上的忌諱不只是杜甫一個,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史學家司馬遷大家都知道吧,就是寫《史記》的那個,他的父親叫司馬談,所以在《史記》中沒有跟他父親同名,取名"談"都改了,"張孟談"成了"張孟同","趙談"成了"趙同"。在他之後,同樣寫歷史書的人看著看著,紛紛效仿。
  • 2018年立秋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
    2018年立秋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
  • 乾隆皇帝的火鍋搭配,有點奇葩
    本文經 紅小豆館主(ID:yangyuanandre) 授權轉載又到了一年的火鍋季,再溫暖的暖氣也抵不過圍爐而談的舒爽,天一入寒,吃火鍋實在是再好不過的美食了,其實不僅咱們老百姓喜歡,就是古代的皇帝也是一樣一樣的。
  • 朱元璋姓朱,那明朝人叫豬什麼?皇帝改了個名字,很多人都答錯了
    在漫長的冬天裡面,他們會殺掉家裡養了一年的豬,那一天還會叫上親朋好友來吃飯,隨後又將豬肉做成各種美食,煙燻肉就是其中能存放時間最長的一種。 而在十二生肖裡面,豬也有一席之地,豬雖然是大家都愛吃的一種肉類,不過在百姓心中,對豬沒有一點歧視的色彩,還認為豬年出生的寶寶很有福氣,會親切的稱他們為金豬寶寶。 在明朝以前,歷史上面鮮有姓朱的皇帝,到了公元1368年,朱元璋擊潰了各路人馬,成為大明的開國皇帝。在古代對於皇帝的名號都是十分尊敬的,一般人不可和皇帝同名,就連同音也可能受到牽連(不過同姓沒關係)。
  • 盤點古代那些荒淫的皇帝!荒淫方法五花八門!
    他常常醉得不省人事。宮廷內侍將一個大蜡燭扔在殿下,才能將其從夢中驚醒。靈帝讓內監學雞叫,還在裸遊館北側建了一座雞鳴堂。每當他久醉不醒時,內監們便爭相學雞叫,以假亂真來喚醒他。 公元189年,昏庸的漢靈帝在人民的一片怨聲中結束了荒淫腐朽的一生,終年34歲。
  • 古代皇帝所吃的美食,你都知道哪些,現在哪裡能買到
    相傳古代皇帝一天只吃兩餐,皇上都是要上早朝來處理一些事情,等下早朝後吃一餐,下午時分再吃一餐,這兩餐統稱為正餐,光菜的樣式就有108道菜,其中在皇上吃之前都要事先用銀針驗毒,同時還需要專門的人來試吃,從而確保萬無一失。這一點很多人都沒有想到,要是有些吃貨的朋友在古代作為皇上的試吃,那什麼樣的山珍海味都可以嘗個變。
  • 古代皇帝的大便叫什麼?
    1.古代皇帝被稱為真龍天子,所以他們的大便被稱為龍遺。 現在才知道竟然還有專門收集龍遺,專門做藥材的。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皇帝的x也是香的嗎? 不過要說藥效是長生不老,我尋思古代的皇帝長壽的也沒多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