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扶貧路上的「黃金搭檔」

2020-12-27 湘湘帶你看社會

2020年,是中國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新華社報導,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湧現出許多優秀的基層扶貧工作隊長和村幹部,他們在工作中互相幫助,互相配合,成為脫貧攻堅戰線上的「黃金搭檔」。

彭小剛和江小平

中國湖南省株洲市茶陵縣石衝村地處山區,2020年44歲的彭小剛是駐村扶貧工作隊長,56歲的江小平是村支書。兩人帶領村民大力發展臍橙產業,彭小剛出點子,江小平抓落實,努力提升臍橙品質,擴大臍橙銷量。今年,全村臍橙產值預計將超過500萬元人民幣。

12月3日,彭小剛(右)和江小平在石衝村臍橙種植基地裡忙碌。(圖片來源:本文圖片均自新華社)

彭小剛(中)和江小平(右)在石衝臍橙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選果廠查看臍橙選果情況。

喻文輝和黃伏新

中國湖南省瀏陽市炭棚村於2017年脫貧摘帽,但由於產業基礎相對薄弱、交通相對閉塞,存在返貧可能。

為鞏固扶貧成果,帶動村民致富,扶貧工作隊隊長喻文輝計劃繼續發展蔬菜產業集體經濟,幫助村民打造「開心農場」;村黨總支書記黃伏新則想先把路修好,方便蔬菜運輸。喻文輝挨家挨戶走訪,在對村裡的情況進行深入了解後,決定支持黃伏新的想法。

喻文輝和黃伏新相互分工又相互配合,進村路修好後,屬於村集體經濟的「開心農場」也緊隨其後進行建設,還在瀏陽市區開了生鮮直營店。如今,炭棚村以「公司+扶貧基地+農戶」模式發展集蔬菜產銷、觀光旅遊、田園生活體驗為一體的產業項目,讓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增收。

11月26日,喻文輝(左)和黃伏新在村裡的蔬菜產業基地討論「開心農場」第二期的建設規劃。

喻文輝(右)和黃伏新在炭棚村「開心農場」一期討論運營情況。

喻文輝(左一)和黃伏新(右一)到村民家中走訪。

朱建國和陳學林

在中國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區黃土店鎮紅巖嘴村,有這樣一對搭檔——他們一個是從湖南湘潭來的「外地隊長」陳學林,一個是土生土長的「本土支書」朱建國。

2019年5月陳學林初來紅巖嘴村時,村子在交通、飲水、用電等方面有諸多不便。這對搭檔便一個跑外,一個管內。之前在市扶貧辦工作的陳學林盡力為村裡爭取更多的扶貧項目資金,朱建國則用自己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為貧困群眾解決實際困難。

現在的紅巖嘴村修路、改水、興辦產業,全村109戶貧困戶395人已全部實現脫貧摘帽。

12月16日,朱建國(左一)和陳學林(左二)在脫貧戶家中交流。

朱建國(右一)和陳學林(右二)看望脫貧戶。

(編輯:彥寧)

【來源:歐洲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扶貧路上,你是我的「黃金搭檔」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湧現出許多優秀的基層扶貧工作隊長和村幹部,他們在工作中互相幫助,互相配合,成為脫貧攻堅戰線上的「黃金搭檔」。  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湧現出許多優秀的基層扶貧工作隊長和村幹部,他們在工作中互相幫助,互相配合,成為脫貧攻堅戰線上的「黃金搭檔」。  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 紀錄片|中國扶貧在路上
    人民日報社推出三集紀錄片《中國扶貧在路上》。歷時3年拍攝,行走46845公裡,採集1326個扶貧故事,最終收錄11省21個扶貧案例,展開了中國扶貧工作波瀾壯闊的時代畫卷。
  • 【地評線】讀懂《中國扶貧在路上》背後的擔當與情懷
    近日,由人民日報社出品的扶貧紀錄片《中國扶貧在路上》,在人民日報全媒體平臺首發。紀錄片攝製歷時3年,行走46845公裡,採集1326個扶貧故事,從全國近1000個扶貧典型中篩選出21個典型案例,分為《減貧之路》《扶貧智慧》《志啟未來》3個篇章。
  • 【地評線】「中國扶貧在路上」記錄了人類社會裡程碑式的成就
    近日,由人民日報社出品的扶貧紀錄片《中國扶貧在路上》,在人民日報全媒體平臺首發,並將在全球多家媒體播出。紀錄片攝製歷時3年,從全國近1000個扶貧典型中篩選出21個典型案例,分為《減貧之路》《扶貧智慧》《志啟未來》3個篇章。
  • 【地評線】桂聲網評:中國扶貧在路上描繪時代畫卷
    《中國扶貧在路上》,在人民日報全媒體平臺首發,並將在全球多家媒體播出。《中國扶貧在路上》歷時3年拍攝,行走46845公裡,採集1326個扶貧故事,最終收錄11省21個扶貧案例,展開了中國扶貧工作波瀾壯闊的時代畫卷。這是一幅描在中國藍天下的逐夢畫卷,這是一幅繪在中國大地上的奮鬥畫卷,這是一幅畫在廣大人民心中的幸福畫卷。《中國扶貧在路上》用樸實的畫面、真實的故事、動人的旋律,記錄了中國拼搏奮鬥的歷程,為世界減貧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人類社會裡程碑式的成就。
  • 【地評線】多彩時評:讀懂《中國扶貧在路上》背後的擔當與情懷
    近日,由人民日報社出品的扶貧紀錄片《中國扶貧在路上》,在人民日報全媒體平臺首發。紀錄片攝製歷時3年,行走46845公裡,採集1326個扶貧故事,從全國近1000個扶貧典型中篩選出21個典型案例,分為《減貧之路》《扶貧智慧》《志啟未來》3個篇章。
  • 歌劇《扶貧路上》表演質樸感人,田沁鑫:要讓中國故事和世界對話
    10月17日、18日歌劇《扶貧路上》在國家大劇院歌劇廳演出;10月22日至11月1日話劇《北京法源寺》在國家大劇院戲劇場演出……短短時間兩部田沁鑫作品連續上演,從這兩部截然不同,但又同樣植根於中國土地的作品中
  • 扶貧故事丨累倒在扶貧路上的「第一書記」
    扶貧故事丨累倒在扶貧路上的「第一書記」 2020-12-15 1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故事裡的中國》首期節目《扶貧路上》的誕生之路
    10月2日,《故事裡的中國》第二季動人回歸,首期節目《扶貧路上》展現了新時代扶貧幹部黃文秀的樂觀勇敢和無私奉獻,再次引發廣泛關注。這一動人故事是如何呈現的? 「2019年6月17日,新聞報導了廣西百色宣傳部選派的在樂業縣百坭村扶貧的黃文秀書記罹難的事跡,這次《故事裡的中國》便將以基層幹部的視角,來展現這場感天動地的脫貧攻堅戰的故事,向他們致敬。」
  • 扶貧路上的楷模
    她敢於擔當、務實勤勉,專業本領強、業務水平高,成為當地扶貧事業「離不開的人」,為舟曲全縣脫貧摘帽作出重要貢獻。她舍小家顧大家,為山區群眾脫貧致富奔走,無暇照顧年邁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卻成為百姓心中牽掛的「乖女兒」。她就是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扶貧辦原副主任張小娟。 2020年12月3日,中共中央追授張小娟「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 劉龍霏總導演指導的扶貧慈善巡演《扶貧在路上》啟動儀式盛大開幕
    劉龍霏總導演指導《扶貧在路上》​5月17日下午,由劉龍霏總導演指導的中國文化扶貧慈善巡演和《扶貧在路上》攝製啟動儀式暨新聞發布會在星光梅地亞演播大廳盛大開幕,本次活動主辦單位全國文化扶貧慈善演藝活動組委會,中視玖翔影業傳媒集團公司。
  • 扶貧路上的酸甜苦樂——記湖南永州聯通扶貧專幹陸佳華_中國工信...
    駐村扶貧路中的酸甜苦樂也顯得意義非凡。扶貧路上的「酸」與「甜」 2019年1月剛到大坪村扶貧時,陸佳華的兒子剛剛滿月,帶著對妻兒的愧疚和家人背後的支持,陸佳華下定決心,一定要圓滿完成任務。陸佳華聽聞後,立即在扶貧工作隊微信群中倡議大家捐款,希望能幫助李之向家人渡過難關。短短的一個小時之內,就得到公司同事們的積極響應,共收到捐款4000餘元。事後,李之向的家人李之純親自登門感謝陸佳華,鎮、村兩委領導和村民們對陸佳華也是高度的讚揚和肯定。 扶貧工作中最基本的就是要為村民排憂解難。
  • 扶貧路上 有你同行 愛滿人間
    扶貧路上 有你同行 愛滿人間 2020-10-17 20: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數字電影《扶貧路上》即將公映
    阜平縣當地百姓自編自導自演數字電影《扶貧路上》即將公映2020年8月,電影《扶貧路上》拍攝製作全部完成,11月取得國家電影局頒發的《電影公映許可證》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李連成)2020年12月30日,阜平縣在駱駝灣村人民劇場舉行觀摩會,觀看當地百姓自編自導自演的數字電影
  • 3年,4.6萬公裡,1326個故事,紀錄片《中國扶貧在路上》一定要看
    人民日報社推出三集紀錄片《中國扶貧在路上》。歷時3年拍攝,行走46845公裡,採集1326個扶貧故事,最終收錄11省21個扶貧案例,展開了中國扶貧工作波瀾壯闊的時代畫卷。1984年9月,也就是王紹據寫信的那年,黨中央、國務院下發了《關於幫助貧困地區儘快改變面貌的通知》,由此拉開了中國大規模扶貧工作的序幕。隨後,一場跨世紀的「挪窮窩」「拔窮根」的脫貧行動,在八閩大地全面展開。被命名為「中國扶貧第一村」的赤溪村,改寫了扶貧開發的歷史。
  • 扶貧路上的「家宴」
    落木風霜十月寒,精準扶貧人心暖。12月9日上午,湘潭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隊第一黨支部在支隊總支,組織委員,副支隊長 鄧勇的帶領下,前往湘鄉市山棗鎮新元村的陳嗲嗲家舉辦一場別出心裁的「家庭會宴」,並邀請新元村村幹部參加。
  • 《中國扶貧人物故事》重磅推出,看「小人物」匯聚大能量
    該系列短視頻通過人物訪談這一主要表現形式,加入大量的航拍、跟拍與人物特寫,在真實、細緻地記錄了數個扶貧一線人物典型的同時,也全面、立體地展現了脫貧攻堅這一宏大主題。脫貧戰場上的波瀾壯闊、追夢路上的砥礪前行,在數位主人公繪聲繪色的動情敘述中盡顯,「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般引發了觀眾的共情共鳴,讓那些歷盡磨難與考驗的歲月化作一股無形的力量,震撼著每個人的心靈。
  • 扶貧路上說調解
    扶貧路上說調解 2020-12-15 15: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扶貧路上的格桑花」愛在扶貧路上(報告文學)
    【扶貧路上的格桑花】愛在扶貧路上(報告文學)城馬村 閔貴平李白雲2019年10月11日。一大早,舟曲縣老城區的街道兩邊,就擠滿了各族各界幹部群眾。人們靜靜地站立著,相對無語。今天,他們是來為舟曲人民的好女兒張小娟送行的。
  • 《扶貧路上》:走出劇場便可哼唱的民族歌劇
    決勝小康之年,該以怎樣的藝術作品去致敬時代——大型民族歌劇《扶貧路上》用走出劇場便可哼唱的旋律給出了答案。經過了在劇中故事發生地廣西百色以及省會南寧的試演之後,這部題材、體量、主題皆厚重的作品,將於10月17日、18日登臺國家大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