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沒有人不喜歡甜品吧?特別是女孩子。我相信,應該世界上的每一個女生,對甜品都是沒有抵抗力的。說起甜品,法式甜品作為甜品屆的始祖,不僅好吃,而且好看!話不多說,趕快跟小圖一起來雲品嘗一下吧:
「傳說奶油和蛋糕結婚了,於是有了奶油蛋糕,麵包便從此失戀了,於是它把對奶油的愛深深的藏在心底,於是便有了泡芙。」 這個故事恐怕也是只有法國人才能做到的浪漫。
閃電泡芙的由來,有兩個說法:其一是因為這道甜品太過於美味,吃到它的人忍不住飛快吃完就像閃電一樣;二則是由於它外面那層醬閃光透亮,就像閃電一樣絢麗。閃電泡芙口感鬆脆,且厚實飽滿,再加上奶油的香醇,吃上一口滿嘴留香。
提起這個甜點的另一個名字,或許大家更為熟悉--拿破崙。拿破崙是法國人民心中的英雄人物,可想而知這款蛋糕被命名為拿破崙蛋糕,應該要有一定的好吃程度,才配得起如此出色名字吧!Millefeuille其實就是酥皮蛋糕,它是由多層酥皮夾以吉士醬組合而成,口感集鬆化和嫩滑於一身,繁雜的起酥工藝的加入,使得Millefeuille雖然材料很簡單,但是造價卻不菲,它也被譽為世界上最難做的甜點之一。
可麗餅起源於法國布列塔尼省(Brittany),Brittany是海島城市,除了因地利之便出產美味的海鮮外,最具特色的就是風靡全世界的可麗餅。在法國不同城市的大街小巷你都看到可麗餅的流動推車,它操作簡單方便,又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隨心所欲的搭配不同食材,因此倍受歡迎。後來,又有了千層可麗餅蛋糕,再度滿足了甜品控們的小欲望。
它分有鹹、甜兩種口味:鹹可麗餅內陷會用到雞蛋、火腿、奶酪、洋蔥、西紅柿、鮭魚、牛肉等等;而作為甜點時,法國人喜歡塗上又甜又濃的巧克力醬口味,或者是抹果醬、檸檬糖漿等。
歐培拉是有著數百年歷史的法國知名甜品。對歐培拉的起源,有很多種不同的說法。其中一種較為可靠的說法,是說歐培拉蛋糕由一家1890年開業的甜點店Dalloyau研發,由於形狀方方正正,表面淋著一層薄薄的巧克力,看起來十分像歌劇院內的舞臺,餅面上點綴的金箔片,則代表著歌劇院加尼葉(原巴黎著名歌劇院的名字),它才因此而得名。
歐培拉的口感很濃鬱,它一共有六層,有三層是浸過咖啡糖漿的杏仁海綿蛋糕、還有兩層咖啡奶油餡和一層巧克力奶油餡,最後還要淋上鏡面巧克力醬,香氣馥鬱,入口即化。
Soufflé一字來自法語中一個動詞souffler的過去分詞,意思是「使充氣」或簡略地指「疏鬆地脹起來」。
剛剛烘烤出來的舒芙蕾蓬鬆輕盈、入口即化,然而在出爐幾分鐘後,外形就會隨熱氣的散去迅速塌陷,獨特的輕盈口感也不復存在,所以趁熱吃是最棒的。
這是一件看上去就幸福感爆棚的甜點,在法國每家甜品店都有居高不下的人氣。海綿蛋糕、鮮奶油以及新鮮草莓組合而成的法式草莓蛋糕。表面鋪上一層高雅的粉紅色糖杏仁膏(pate d』amande),塞滿草莓的蛋糕斷面,資深吃貨都表示難以抗拒。除了傳統草莓奶油蛋糕,現在還加入不同元素的Fraisier,比如慄子、抹茶等等。
這是一種被製作成積雪山峰形狀的慄子蛋糕,在世界各國的咖啡館中都歸於受歡迎的經典甜品一席。據說起源於邊境相鄰的法國薩瓦和義大利皮埃蒙特,名稱來自與其形神相似的阿爾卑斯山勃朗峰,因此它的法國名字也是含義相同的「Mont Blanc」
修女泡芙由一大一小的圓形泡芙組成,小圓泡芙作為罩袍帽,用糖霜或奶油擠出像罩袍的領口的糖花和大圓泡芙連接在一起,像極了修女罩袍,所以叫做修女泡芙。
修女泡芙俗稱是「身著高定的女人們」。之所以這樣稱呼,是因為甜品師們常常為它們創造各種「高級定製時裝」,有的會在上面放花瓣或巧克力,看起來就像是為她們戴上了一頂優雅的帽子。
國王餅是法國的傳統糕點,也是小編每年最期待的法國甜點之一。每年在新年後的第一個星期日的三聖節,是屬於法國人特有的節日。這一天家人或朋友會聚集在一起,分享國王餅,為新的一年祈福。餅中藏著一個小皇冠,吃到小皇冠的人就是今年幸運兒,在宴會上他就是今日的國王,享有國王般的權利。
羊角包誕生在奧地利維也納,但由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將其引進皇室,成為她的最愛之一,因為羊角麵包讓她回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及故鄉:維也納。所以羊角包慢慢成為法國麵包店的經典款。每天早晨品嘗羊角包,配一杯咖啡或熱巧克力牛奶,這就是法國人的早安生活吧。
Pain au chocolat和Crossiant應該可以以「姐妹」相稱吧,你會在法國每個麵包店裡看到他們排排站的身影。陽光明媚、風和日麗的周末睡到自然醒,然後到街對面的法式蛋糕店喝杯café crème(牛奶咖啡),再配上一個pain au chocolat,就是一天最完美的開始。
在經典的法式甜撻中,檸檬撻(Tarte Citron)絕對是必試的,完美的檸檬撻內餡是烘烤而成,酥脆的塔皮搭配布丁一樣細緻的酸甜檸檬蛋奶餡,用法國人的話講就是「Le flan au citron」,入口即化。
蘋果撻的歷史可追溯到19世紀後期,它的誕生恰巧來自一場「烘培意外」,運營自家旅館的Tartin姐妹在烘培蘋果派的時候不小心將其翻倒,使蘋果派在烤箱中反面朝上地完成了烘烤,出爐後竟然是出其不意的美味。因此,蘋果塔在法語中也以Tartin姐妹而命名為Tarte Tartin。但後來,Tarte Tartin也不僅僅再限於使用蘋果,用類似水果以相同的烘焙方式都可以叫做Tarte Tartin。
熔巖巧克力蛋糕(Fondant au chocolat)
熔巖巧克力蛋糕,在中文世界裡,它有一個更浪漫微妙的名字:心太軟。
這款甜品1981年由法國廚師Michel Bras發明,並於90年代風靡於紐約的餐廳,繼而走向世界。製作熔巖巧克力只需要雞蛋、糖、麵粉、黑巧克力和黃油,再普通不過的烘焙食材卻做出了讓人吃一口就欲罷不能的甜品。像熔巖巧克力這樣會「爆漿」的食物,給生活壓力大的都市人視覺和味蕾上的快速高潮,當一旁再附上一粒香草冰淇淋球時,冷熱交融,被法國人視為心頭最愛當之無愧。
了解完這些比戀愛還甜的法式甜品之後,哪怕熱量高,你是否也像小編一樣心甘情願淪陷在這份甜蜜誘惑裡呢?
屏幕前的你最想品嘗哪一款?留言告訴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