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做好「直男式」綜藝?兩檔機器人網綜的三點心得

2021-03-03 影視獨舌


什麼時候起,男性已經被排除在綜藝節目的受眾之外了?又或者這麼說,絕大多數國內的綜藝節目目標受眾都是以女性為主。別告訴我男性也對《爸爸去哪兒》《媽媽是超人》感興趣,或者定期要追看《花樣姐姐》《花兒與少年》。

其實,去年已經出現了一檔很多男性觀眾都吃得進、吃得歡的綜藝——《中國有嘻哈》了。在該節目熱播時,筆者身邊很多男性朋友都表示期期不落,進一步了解,就會發現大家對選手及導師的表現分析得頭頭是道,甚至有人已經給部分選手投票了,還是復活票。相信《中國有嘻哈》的火爆,離不開男性觀眾在線上線下的助推。

今年,優酷、愛奇藝相繼推出了四檔「撞臉」節目,街舞類《這!就是街舞》《熱血街舞團》,科技類《這!就是鐵甲》《機器人爭霸》,街舞類節目並沒有複製《中國有嘻哈》在話題方面的火爆,而是默默在明星粉絲圈內流行,其中原因有很多,這裡不做分析。而科技類的兩檔節目則與《中國有嘻哈》有部分重合點,就是吸納了相當一部分男性觀眾的點擊量,這點從彈幕的風格和節目的屬性上就可以看出。

這是兩檔「直男式」綜藝,在許多方面可以與現在市場上的大部分綜藝節目劃分開。

這兩檔節目的出現,其實可以讓很多人聯想到多年前英國TNN電視臺的《機器人大擂臺》,從1998年開始,截至2017年3月至4月,《機器人大擂臺》已經播出到第9季。這是一檔什麼節目呢?看一看它的另一個譯名——《超暴力激鬥》就一目了然,機器人打架。目的就是這樣簡單、粗暴、直接,但是該節目第一季在豆瓣評分高達9.5分。


三檔節目的屬性一樣,形式也幾乎相同,連場地的布置和主持人的風格都如出一轍。但是對比來看,《這!就是鐵甲》在豆瓣拿到了8.3分,《機器人爭霸》目前則是7.2分,仔細分析三者的區別,就可以得出以下製作這類「直男式」綜藝的要領。


無論是人工智慧的發展還是機器人對抗賽的形式,英國都比中國要先走了幾步,而且一個節目做到第九季,足見它的成功。對於機器人對抗賽這類節目來說,保證其科技含量和激烈程度是大前提。而傳統綜藝節目的套路則是藉助劇情和明星嘉賓之間的火花來拉動流量,《這!就是鐵甲》《機器人爭霸》均沒有脫離這種老方法。

雖然這種方式對於一檔綜藝節目來說無可厚非,但英國的《機器人爭霸》是完全沒有明星加入的,如果非要明星加入,那麼《最強大腦》是一個典型不突出明星的案例。《最強大腦》的明星嘉賓從來都是退居其後,專心觀看高智商的角逐,無論是天王巨星,還是影視紅人,來到這個場地都是以膜拜智力大神的心情來的,而不是指揮大神,更不能搶掉場上選手的風頭。

而《最強大腦》的收視率從來都沒下過同檔綜藝的第一名。

想要看強專業性和競技性節目的觀眾,無論是不是直男,都對明星的過多劇情和討論無感,尤其是在不具備專業性的前提下。如果使大力氣去討好明星粉絲,那就必然會傷害節目的真正受眾。畢竟,如果我要看李晨和Angelababy,完全可以去看《奔跑吧兄弟》,沒必要來看《機器人爭霸》啊。

而對於刻意製造的劇情,就更顯多餘,在《機器人爭霸》中,李晨不斷強調,每一次的比賽結果都是出乎意料的,那麼就可以證明,劇情上無需做多餘的「架空」和「臆想」,就可以達到播出效果。


前面說到,「直男式」綜藝有一項很重要的屬性,就是簡單、粗暴、直接,除了冗餘而刻意的劇情沒有必要之外,比賽屬性也是需要更加極致化的。

從《機器人爭霸》的解說員請來《英雄聯盟》的人氣電競解說管澤元與娃娃,就可以看出節目對於比賽性質的貫徹,而兩位解說員對比賽激情而生動的解說,也的確給此節目的競技性和燃點做出了很大貢獻,保證了《機器人爭霸》的「直男」屬性。同樣,《這!就是鐵甲》也有著可圈可點的解說。

不過這時候,如果將鏡頭轉移至明星怎樣組隊,操作者修機器有多麼苦惱,突然地分散了如火如荼的比賽焦點,就會削弱比賽觀感,重回到傳統的綜藝套路上,造成重點失焦。反觀《機器人大擂臺》,全程高燃,全程激烈,反而會最大程度地提高收視粘性,將目標受眾留住。

其實綜藝性完全可以在比賽的步驟和環節上面表現,要做競技性,就不如做到徹底。


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節目的主角一定得是機器人,沒有之一,既不是高價請來的明星嘉賓,甚至也不是操作者。首先,參與比賽的是機器人本人,如果不是把最閃耀的聚光燈都對準這些參賽選手,那跟遊泳比賽不看泳池而看教練,足球比賽不看賽場而看解說員一樣,重點放錯。《機器人爭霸》第四集把明星討論分組的內容和操作者心境的更迭作為重點,本末倒置,勢必會損失收視黏性。

其次,機器人作為高精尖的科技產物,無論是為了攻擊力做出的武器設計,還是保證防禦力而使用的製作材料,都是經過精密計算和精挑細選的。有一些外觀上也設計精妙的機器人,其本身就相當於一件藝術品,極具觀賞和收藏價值,是不應該被忽視或輕易對待的。再加上每個機器人都會有它特別的名字和風格,使得機器人也有了自己的性格和情懷,完全可以在後期上做到擬人化。而當兩個或者幾個機器人共處一室進行對戰時,就能產生更加了不得的化學反應。


《機器人大擂臺》中,著重渲染機器人各自的獨特性能和作戰方式,全方位地展示每個機器人的唯一性,不但沒有顯得乏味,而且會讓觀眾不斷從專業角度領會機器人的性能與區別。當一個機器人因獲勝而得意地原地旋轉,展示自己的神秘武器時,所散發出的魅力簡直和賽場上撕衣服的張繼科別無二致。

《機器人大擂臺》第六季中的機器人

這一點,《這!就是鐵甲》做得還不錯。從給機器人的特寫鏡頭和主持人的解說方式上可以看出,節目確實是尊重機器人選手的。

其實,從《變形金剛》《鐵甲鋼拳》這類電影的票房和口碑上就可以看出,進擊中的機器人是很受大眾歡迎的內容,但首先是要把拳拳到鐵的屬性貫徹到底。能否讓直男們買帳,是驗證這類節目成功與否的最直接指標。

【文/唐小仙兒】

掃一掃更進一步接觸影視行當!

由媒體人李星文創辦的影視行業垂直媒體。我們的四項基本原則:堅持原創,咬定採訪,革新文體,民間立場。

點擊「閱讀原文」獲得更多信息

相關焦點

  • 非常規性操作,《機器人爭霸》其實是一場熱血電競綜藝
    四位綜藝明星帶隊,兩位電競圈大神wAwa和管澤元的解說,以及和來自世界各地的選手們共同經營之下,熱血、競技是這檔綜藝節目營造給觀眾的最直接的感受。作為愛奇藝在今年推出的第3檔s+級綜藝,《機器人爭霸》所承載的壓力不小,偶像先行,街舞隨後,機器人的亮相是否能收割一批與前兩檔節目旗鼓相當的用戶數據,是所有人都觀望著的事。
  • 2018烹小鮮影視價值實力榜|綜藝:網綜野蠻生長,臺綜創新迭代
    《嚮往的生活第二季》與《歌手第二季》兩檔綜二代以微弱之差位居榜單前2位,而《聲臨其境》《幻樂之城》《中餐廳第二季》《聲如人心》一舉攬獲了第六到第九的位置,彰顯了極強的內容生命力。而2018年一線衛視綜藝節目中,製作超過三代的綜藝,浙江衛視有7檔,北京衛視有4檔,東方、江蘇衛視各有3檔,湖南衛視有2檔,而二代綜藝,湖南衛視有4檔,浙江、江蘇、北京衛視各有3檔,東方衛視2檔。可見,無論是臺方,還是觀眾方,對於綜N代的期待值還是相當高漲的。
  • 2020年Q4網綜前瞻:新老廠牌競技,觀察類綜藝受寵
    面對品類齊全、受眾分散的網綜市場,全新的《潮流合伙人2》身上存在許多疑問點,潮流節目主打年輕並且熱愛亞文化的受眾,但如何突破圈層、在市場上站定屬於自己的一隅?明星經營店鋪是否要繼續對實際營收負責?新的節目嘉賓和形式能否鞏固這個新生品牌?都等待第二季節目來回答。
  • 百餘檔綜藝角逐2020下半場,網臺都有哪些節目值得期待?
    網綜方面,上半年偶像選秀類綜藝表現出色,《青春有你2》《乘風破浪的姐姐》《創造營2020》三檔女團選秀節目撐足了網絡綜藝播放數據量和話題度。其中,《運動吧少年》聚集了33名運動少年,在籃球、拳擊、擊劍、泰拳、羽毛球、排球等多個運動項目進行選拔;《聲計劃》則把選拔的重心聚焦在二次元題材,當選拔、偶像、二次元這三個元素結合在一起,不知會給觀眾帶來怎樣的驚喜。
  • 百餘檔綜藝角逐2020下半場,網臺都有哪些節目值得期待?
    電視綜藝方面,多檔節目成績喜人,根據CSM59城收視數據顯示,上半年7檔電視綜藝平均收視率破2%,《歌手當打之年》《奔跑吧4》《極限挑戰6》《王牌對王牌5》等老牌綜藝仍舊佔據收視率榜單前列。網綜方面,上半年偶像選秀類綜藝表現出色,《青春有你2》《乘風破浪的姐姐》《創造營2020》三檔女團選秀節目撐足了網絡綜藝播放數據量和話題度。
  • 2018年上半年綜藝市場:選秀再度火爆,綜N代難挽頹勢
    生活類:《嚮往的生活2》繼續引領「慢綜藝」熱潮,詩和遠方不但打動觀眾,也滿足了大家回歸生活、回歸自然的情感渴求。 機械類:當《機器人爭霸》遇見《這!就是鐵甲》,機器人競技綜藝將科幻的機甲想像化為現實,讓人熱血沸騰。
  • 《平行時空遇見你》開啟高甜追劇式綜藝
    當現實世界與平行時空交錯,當藝人自編自演偶像劇,會是一種怎樣的浪漫體驗?將真人秀與偶像劇雙線結合,又將帶來怎樣的劇綜雙重享受?10月27日,騰訊視頻V視界大會發布了全新綜藝信息,國內首檔高甜追劇式綜藝《平行時空遇見你》即將上線。
  • 《偶滴歌神啊》開啟純網綜藝現象級時代 愛奇藝見證三段式網綜跨越發展 自製類內容駛入「快車道」
    《偶滴歌神啊》就是這樣混搭綜藝的新嘗試。「愛奇藝出品,非大型、不靠譜、偽音樂、純網綜藝——《偶滴歌神啊》」首度擔任純網綜藝主持人的太陽女神謝娜用流利的主持串詞為這檔看上去從來都沒有見過更不用說是何種模式的全新網綜《偶滴歌神啊》貼上了標籤!
  • 2018熱門綜藝製作公司盤點:這些爆款網綜原來都是他們做的
    2018熱門綜藝製作公司盤點:這些爆款網綜原來都是他們做的 提起2018年的熱門網綜,時下觀眾恐怕都耳熟能詳,但大多數人卻對一個關鍵的群體選擇了忽視,這個群體就是綜藝節目製作公司及其團隊。
  • 愛奇藝、優酷、浙江衛視入局「鐵甲」之戰,三檔綜藝能夠碰撞出什麼火花?
    傳媒內參導讀:三檔綜藝如此密集地出現,不禁讓人好奇:機器人格鬥綜藝有何魅力吸引到三家平臺?機器人格鬥能否從小眾狂歡引發大眾熱情?此次雖然撞了題材,但《機器人爭霸》和《這!就是鐵甲》兩檔網綜所承載的視頻平臺的希望確實是電視綜藝不能比的。
  • Q3綜藝:「綜N代」持續高熱,小眾文化與慢綜藝勢頭迅猛
    Q3的綜藝榜單依然是「綜N代」的天下。儘管《乘風破浪的姐姐》在網綜榜單中位列首位,但是依然難掩新內容綜藝乏匱的現象,其它上榜的僅有網綜《少年之名》《夏日衝浪店》和臺網綜《元氣滿滿的哥哥》《說唱聽我的》。然而,新內容並非完全創新。
  • 《吃光全宇宙》| 這檔網綜的表現配得上野心嗎
    當知著君向主編報上這檔綜藝的名字時,主編的反應是——知著君對吃向來無欲無求,嗯……咳咳,我們還是來看一下這檔網綜吧。首先——這檔網綜剛剛上線,就取得了不俗的成績▼那麼,《吃光全宇宙》究竟有著怎樣的綜藝基因呢?火了很多年的真人秀直到今天都沒有降溫,反而開始悄無聲息地滲透到各種節目樣態中。
  • 2020下半年,72檔待播網綜一覽
    傳媒內參導讀:2020年網絡綜藝市場正式進入下半年競爭賽道,從目前騰訊視頻、愛奇藝、芒果TV、優酷公開的72檔綜藝片單來看,競爭仍很激烈。帶貨綜藝成網綜「新流量」喜劇和情感仍是屹立不倒的大熱品類實際上,網絡綜藝真正競賽應該從下半年算起,尤其是主流視頻網站相繼公布了綜藝新品
  • Q3綜藝:「綜N代」持續高熱,小眾文化與慢綜藝勢頭迅猛|鮮榜
    Q3的綜藝榜單依然是「綜N代」的天下。 儘管《乘風破浪的姐姐》在網綜榜單中位列首位,但是依然難掩新內容綜藝乏匱的現象,其它上榜的僅有網綜《少年之名》《夏日衝浪店》和臺網綜《元氣滿滿的哥哥》《說唱聽我的》。 然而,新內容並非完全創新。
  • 百餘檔角逐2020下半場,細數九大平臺臺網綜藝新風向
    五大衛視下半年計劃推出的節目中,綜N代數量15檔,佔比為29.4%,其中湖南衛視3檔、浙江衛視3檔、江蘇衛視5檔、東方衛視3檔以及北京衛視1檔;上線新綜藝數量為36檔,整體佔比高達70.6%,各平臺的創新力度明顯加大
  • 進擊·網絡綜藝 愛奇藝:打造網綜「頭部內容矩陣」
    據愛奇藝銷售副總裁陳瀟介紹,2015年愛奇藝用戶觀看總時長392億小時,愛奇藝播出的綜藝總檢索量在綜藝市場平臺覆蓋超過59%,兩項指標均位於行業第一。自製綜藝方面,達到億元招商量級的節目有4檔,2000萬元到1億元間的有12檔。
  • 奇妙的節目《松子機器人》:全球首檔機器人主持的綜藝
    騰訊娛樂專稿(文/彭侃 肖冥思)(視頻《松子不知道的泡芙世界》,約14分鐘)相信關注日本綜藝的朋友們這位體重超過140kg的「異裝癖大漢」,已經成為了日本電視節目的「門面」和收視保障,他手上的常規節目最多時達到10檔,冠名節目就有4檔,而今天要介紹的《松子機器人》可謂其中最特別的一檔。因為這是全球首檔由擬真機器人擔任主持的綜藝節目。節目組打造了一位和松子一模一樣的機器人,並取名為「松子機器人」。松子機器人除了在演播室內擔任主持和松子進行對談外,還展開各種室外挑戰。
  • 小S首檔純網綜藝《姐姐好餓》即將上線愛奇藝
    7月21日開始,該檔由愛奇藝出品、《康熙來了》原班人馬製作的節目即將在愛奇藝重磅播出,每周四晚9點上線。作為小S的網絡綜藝首秀,同樣也是她首次獨挑大梁展示「S」態度的網綜,愛奇藝《姐姐好餓》牽手小S將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引發期待。值得一提的是,《姐姐好餓》也是一檔集合了美食料理和熱辣話題的互動式綜藝,成為愛奇藝打造的國內首檔「美食脫口秀」純網綜藝。
  • 2018年第二季度綜藝展望 | 王牌「綜N代」《奔跑吧2》《極限挑戰4》即將來襲,街舞、慢綜藝、偶像養成節目繼續「攪局」
    經歷過這三個月的綜藝「混戰」,我們不免會把目光放在了即將到來的第二季度節目編排上。王牌「綜N代」《奔跑吧2》《極限挑戰4》要回歸螢屏,兩者形成正面對決之勢;芒果臺推出的國內「慢綜藝始祖」《嚮往的生活》也要重磅播出第二季了;網綜領域,優愛騰將圍繞著街舞、偶像養成、機器人爭霸等題材展開「廝殺」。
  • 復盤2020網綜|社會情緒成為「源頭活水」,誰在製造娛樂流行
    網劇、網綜、網大、短視頻、直播組成最重要的線上娛樂內容。數娛也已經針對長視頻平臺的亮點網生內容發布了年度媒體觀察。此次,數娛將基於雲合數據,更加細緻、全面地復盤全年(2020.1.1—2020.12.20)網綜市場的表現。一方面,以網綜為代表的長視頻需要面對短視頻、直播搶奪注意力的外患,另一方面,網綜自身也存在更新換代、突破桎梏的內部競爭。縱觀全年,網綜市場變化諸多、驚喜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