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子」是什麼意思?別再吃了沒文化的虧!

2021-03-05 非常歷史

  一大批香港「警匪片」傳來了怪異的秘密,原來,多麼俊美、多麼難看的女人,都有另外一個有趣的說法,叫做「馬子」。可是,誰也不清楚,所謂「馬子」究竟是尊稱,還是一種開玩笑的稱呼呢?

  有趣的是,香港人嘴裡流行的「馬子」,居然源自唐初,可惜,意思很奇特,並不專指漂亮姑娘,反倒是「夜壺」的意思。敢情盛唐時代,人們對「夜壺」最早的稱謂恰恰是「虎子」,因其形狀似伏虎,夜晚對虎口撒尿,故稱其為「虎子」。


馬子

  漢高祖劉邦以後,「虎子」才剛剛問世。由於尚未有「虎子」這種小巧方便的尿壺,小便還是個問題。據說,劉邦在群臣面前,很想撒尿,他為了保住面子,竟讓一名文官把帽子遞過來,他背過身去,把帽子倒過來,一會兒,半帽子熱氣騰騰的尿呈現在眾人面前了。為了迎合聖意,好事者發明了「虎子」這個名詞,也就是後來的「便器」或者「便壺」。

  漢代以來,「虎子」在民間十分盛行,銅、鐵、瓦、陶、泥等各種材質都有。

  《西京雜記》說,漢朝宮廷用玉製成「虎子」,由皇帝的侍從人員拿著,以備皇上隨時方便。為什麼對「夜壺」稱為「虎子」呢?《西京雜記》記載道:「李廣與兄弟共獵於冥山之北。見臥虎焉。射之。一矢即斃斷其髑髏以為枕。示服猛也。鑄銅象其形為溲器。示厭辱之也。」這就是夜壺稱為「虎子」的最早來源,李廣向老虎嘴裡撒尿,人間沒有懼怕的事,自此,民間才流行了虎狀的「夜壺」。

  唐初,因為唐高祖李淵父親名字中有虎字(其父名為李虎),為尊者諱,遂改夜壺名為「馬子」。宋人趙彥衛著的《雲麓漫抄》云:「馬子,溲便之器也,唐人諱虎,始改為馬。」

  北宋時,對一些只能提供性服務、不能彈詞唱曲的妓女,則稱其為「馬子」。意思很明確,專指那些只能痛快一時的女人們。


  古代把女人稱為「馬子」,還有另一種解釋,「馬子」指「暗娼或不正經的女子」,這種女人如馬,「可任人騎」。「騎」不但是性關係的粗俗比喻,更是指男性對女性的欺侮與辱沒。

  看來,「馬子」的這兩種來歷,都充分反映了封建思想對女人的侮辱和蔑視,因為這意味著女人和「馬子」一樣,屬於專門承載男人排洩汙穢的工具。看來馬子不能隨便亂叫,這也反應了現代人對歷史知識了解的太少,只能說沒文化真可怕。

【相關文章導讀】

♦ 「哇塞」一詞的真正含義,你還好意思再說嗎?

♦ 「寺」和「廟」究竟有什麼區別?

♦ 豫東永城縣流傳的「永不留回」是怎麼一回事?

《非常歷史》

verydaily

長按右圖識別二維碼一鍵關注

敬畏 · 求真 · 鑑今

相關焦點

  • 馬子狗是什麼意思有何梗 說男生是馬子狗意思
    馬子狗是什麼梗?這是什麼意思呢?本篇文章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馬子狗梗介紹,對此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可以來看看。  馬子狗最開始火起來是因為很火網友說說唱歌手ty是馬子狗,後來這個詞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和使用。馬子狗其實可以說是男友狗是反義詞,男友狗是形容女孩子的。馬子狗則是形容男孩子的,指那些什麼事都以女朋友為主,怕老婆的男生們。
  • 香港人叫馬子是什麼意思?
    歷史上的馬子有趣的是,香港人嘴裡流行的「馬子」,居然源自唐初,可惜,意思很奇特,並不專指漂亮姑娘,反倒是「夜壺」的意思。唐初,因為唐高祖李淵父親名字中有虎字(其父名為李虎),為尊者諱,遂改夜壺名為「馬子」。宋人趙彥衛著的《雲麓漫抄》云:「馬子,溲便之器也,唐人諱虎,始改為馬。」(下圖:眼下,極為開放的「現代馬子」。)
  • 吃了沒文化的虧啊!
    吃了沒文化的虧啊!對於大家來說,路虎是一款豪華越野車,曾經在一段時間風靡中國,許多國內土豪也在爭相搶購,那麼你知道路虎究竟是誰家的汽車嗎?其實,路虎的大股東是塔塔集團,大家似乎沒有聽說過,其實,塔塔集團是印度的一家車企,沒有錯,路虎的國籍其實是印度!大家都驚呆了,印度路虎,怎麼聽著這麼不靠譜!
  • 別喊你女朋友為「馬子」,這個詞很骯髒
    我們一般稱自己的戀愛對象為女朋友,可在一些警匪片裡面,經常聽到這樣的臺詞:你敢動我馬子,你死定了。或者:你別過來,我是你老大的馬子。這個詞慢慢地在內地就有了些市場,一些趕時髦的年輕人給別人介紹時也說:這是我馬子。當然,大部分不會這麼說,因為我們從心理上感覺這不是個好詞。
  • 歸根到底還是吃了沒文化的虧
    如果真要說嶽雲鵬遭遇的口碑危機,倒不如說歸根結底還是吃了沒文化的虧。對比嶽雲鵬,再看看郭麒麟說話的巧妙。郭麒麟跑贏後說:得虧我是跟我姐,這要換成任何一個我都不行。對德雲社稍微了解一點的都知道,郭德綱對郭麒麟的教育理念就是,可以沒學歷,但是不能沒有文化。
  • 八三夭《馬子狗》LIVE - 滾石現場 ROCK LIVE
    馬子狗詞:阿璞 + 陳皓宇 + 廖建至曲:阿璞 + 陳皓宇 + 廖建至 為你做只馬子狗 汪汪汪 好兄弟揪我都沒空馬子狗 汪汪汪只跟你走 陪你遛 和你蹦蹦蹦 喲我的北鼻 愛高檔餐廳 我開的雙B 做你一輩子吳伯義喲我的北鼻 別貸款買GUCCI 我去買給你 還是你要寶格麗 曾經派對鬼見愁 變身虔誠女友控手機都開誠布公 朋友說腦袋有洞 為你做只馬子狗 汪汪汪 好兄弟揪我都沒空馬子狗 汪汪汪 只跟你走 陪你遛
  • 記蘭州馬子祿牛肉麵拉麵師張學良
    今年36歲的張學良從小跟著父母做牛羊肉生意,對肉質有深入的了解,那個部位的肉質鮮嫩、那個部位的肉質結實,煮燉需要多大火候、多少時長、什麼時間下料他都十分在行。後來在其兄長開辦的牛肉麵館開始學習牛肉拉麵技術。那個時候的他玩心較大,根本受不了學習拉麵的枯燥乏味,同時由於初學沒有掌握技巧,一天練習下來腰酸腿困,想放棄另謀他職,受到父母和兄長的嚴厲斥責後便硬著頭皮繼續學習。
  • 蘭州人十分火爆馬子祿牛肉麵,這些年主要賣了個名聲?
    曾經,馬子祿牛肉拉麵號稱天下第一面,其大名在蘭州如雷貫耳,僅舉一例。1954年「馬子祿牛肉麵」正式掛牌。以貨真價實,童叟無欺的經營理念,贏得了廣大人民的厚愛。馬子祿牛肉麵幾年前十分火爆,每天光顧品嘗的人滿為患!不僅在當地名氣很大,外地遊客也慕名而來。作為蘭州的老鄰居,最愛吃的就是蘭州的牛肉麵,尤其是一些小街小巷裡的牛肉麵,味道地道好吃。一天三頓牛肉麵都吃不煩。
  • 排隊才能吃到的馬子祿牛肉麵,為啥任性只開半天,是飢餓營銷嗎?
    到了蘭州,才發現不是那麼回事,你就算拿著錢,錯過時間,照樣吃不上,只能等到開門營業的時候,才能吃上聲名遠播的一碗麵。大家可能已經猜出來了,我說的就是大名鼎鼎的中華老字號馬子祿牛肉麵,它是一家百年老店,是蘭州的一張名片。馬子祿牛肉麵,都開到了日本東京,就在千代田區神田神保町,許多人高喊著喜大普奔。
  • 適當閉嘴,別再吃嘴官司的虧了
    唐一菲雖然已經出道17年,可出演的作品卻是寥寥少數,比較有知名度作品只有《紅樓夢》,且戲份還沒多少。 而前段時間,因吃冰激凌屢上熱搜的「林有有」,也就是演員張月,卻拿到了S級。
  • 為什麼現在一些蘭州人不認可馬子祿牛肉麵了?
    蘭州牛肉麵被當地人親暱稱為「牛大」,也是傳播度最為廣遠的麵條了,但是盛名之下的馬子祿牛肉麵的情況有點另類。有些地方的老店、特色美食可能是外來者吃不太慣,所以有些微詞,比如豆汁、臭豆腐之類的東西,但馬子祿牛肉麵是連本地人都看不過去了。
  • 黃子韜曬聊天記錄,詞語不認識遭好友嘲笑,粉絲:吃了沒文化的虧
    翻看黃子韜的微博其實可以發現,他如今真的很真性情,微博沒有關注任何人,遇到讓自己不爽的事會耿直的懟回去,想發什麼就發什麼,相比於很多明星塑造各種人設,這點還挺圈粉的。隨後他問到那兩個是什麼字,沒明白!好友看到後哈哈大笑,給黃子韜標出了拼音「guozao」,隨後還不忘嘲笑到:「聒噪都不知道哈哈哈哈哈,就是吵鬧」黃子韜看到後直接氣到爆粗口,表示:「直接說吵不行嗎,給我打個聒噪?」緊接著好友又大笑不已。從聊天中可以感受到兩人的關係很好,說話也是大大咧咧的,原來明星私下的聊天方式也跟我們一樣啊。
  • 終究吃了沒文化的虧:淺析張雲雷們的無知和趙立新們的「有知」
    一言以蔽之,都是沒文化惹的禍。到底什麼是有文化?什麼又叫沒文化? 首先,文化是需要一定的知識量積累為基礎的。 例如相聲這門傳統文藝形式,在過去很長時間裡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從業者也多半是窮苦人家出身,多半沒讀過什麼書,知識量相當有限;即便是今天如日中天的德雲社,也相當大程度上延續了這種局面;當紅門面嶽雲鵬,十四歲就開始打工生涯;張雲雷,十一歲即跟著拜師郭德綱,跟著他學習相聲。
  • 母老虎敏哥&馬子狗歪哥の羅曼蒂克史
    好的藥都要苦些再寬的路也堵車麵不是蒸的是煮的最兇的老虎都是母的惹毛了收拾你像收拾土鱉想唱起那首歌的開頭是一二三四五的我把錢包耍掉了鑰匙耍掉了手機耍掉了就差人沒耍掉了婆娘說我該背時睡個覺她都不給我蓋被子(她拽錘子)你把錢包耍掉了
  • 「不走心爸爸」火了,送女兒蛋糕寫錯關鍵字,網友:吃了沒文化的虧
    但是小孩子與大人不同,要說他們最期待的日子是什麼,除了寒暑假和過年外,那肯定就是自己的生日了,因為孩子畢竟年紀還小,對過生日充滿了好奇與期待。而作為父母,也會在孩子生日時,精心為孩子做準備。但是有些家長反而好心辦壞事,讓人哭笑不得。
  • 「擦亮『金字招牌』煥發『老字號』新活力」系列報導之馬子祿 從...
    2001年3月底,馬子祿退出承包,於同年4月8日,正式創建「蘭州馬子祿牛肉麵有限責任公司」,由獨子馬繼祖擔任董事長。公司選址在久負盛名的美食一條街大眾巷,牛肉麵館上下兩層,經營面積700餘平方米,一層經營優質牛肉麵,二樓經營套餐並設包廂、雅座。至此,這座老店將蘭州傳統牛肉麵提升了一個檔次,促進了蘭州傳統飲食文化的發展。
  • 柯瀅展開反擊計劃,封瀟聲真是吃了沒文化的虧
    沒想到卻看到反派殺害上線陳瑾巖,恨透了反派的小武,決定繼續做臥底為警方提供強有力的證據。不過臥底又豈是那麼容易就能當得?封瀟聲一直對小武存有懷疑,在刀尖逃跑時,小武就被懷疑。讓老油槍等人,一頓胖揍小武。好不容易洗清懷疑,為了救柯瀅性命,假扮清潔工。使得封瀟聲又有懷疑,不過還好沒有找到小武丟棄的工作服,而是找了一套別人的工作服試探,結果衣服不合適,打消疑慮。
  • 農村老話說人不虧地,地不虧人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
    在農村,種了一輩子地的人對土地都有者一種特殊的情感,我的爺爺還在世的時候,到了每年莊稼豐收的時候,看著豐收的場景也會跟我嘮叨一句「人不虧地,地不虧人」,那麼爺爺這句在農忙收穫時的嘮叨是什麼意思呢?其實也沒有什麼,種地的人都知道,那就是冬天深耕土地、施肥要足量、除草要及時,就拿種玉米來說,有的人的玉米地只鋤一次,而有的人家的玉米地鋤三次,功夫沒有白出的,收穫的時候肯定是鋤的次數多,上的肥量夠的地裡的玉米收成好,而這個過程就是農村莊稼人口中的「人不虧地,地不虧人」。
  • 郭麒麟被張若昀調侃「吃了文化的虧」,但有趣的靈魂卻藏不住
    郭麒麟面對張若昀比沈騰還要抽象的比劃中,能夠猜到「明月幾時有,把酒問蒼天」已經很不容易了,但是一字之差,被張若昀調侃「你還是吃了文化的虧」,郭麒麟也是非常尷尬的說:「我是應該問問蒼天,這是什麼隊友啊」。
  • 上陽賦二皇子結局是什麼揭秘解析 馬子律是怎樣的一個人
    二皇子馬子律是個深藏不露的人,表面上無心皇位雲淡風輕,但實際上卻一直在暗中謀劃,傷害了很多的人,那麼上陽賦二皇子結局是什麼?馬子律是怎樣的一個人?下面小編帶來介紹。上陽賦二皇子結局是什麼  二皇子馬子律最後被處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