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客家人拿什麼來祭祖?這組老照片告訴你真相……

2021-01-13 懷舊一刻

梅州客家民居

(福德伯公伯婆廟攝於1904-1920年間) 客家人口中的"敬神"有兩種含義,一是敬伯公(土地神、門神、灶神、農神等),二是祭祀祖先。

客家人對土地的崇拜,已從自然神崇拜轉化為對保護神的崇拜,稱土地神"公王"、"社官"、"龍神伯公"、"福德伯公"等。 "伯公"神位隨處可見,伯公廟的對聯是"神恩施大化,厚德載群生",有些廟有祀伯公偶像,但大部分僅有一塊石碑或木牌,或一張紅紙,或一塊石頭,有些連廟都沒有,乾脆就是幾塊石頭。

(客家婦女在拜祭山神伯公廟,攝於1905-1930年間) 仙人叔婆、河神伯公、塘頭伯公、水打伯公、井神伯公等都是水神的別稱,只是供奉的位置不同而已

清末,梅州的客家人在清明節祭祖敬神 攝於1895-1907年間

敬神—敬祖先。 源於"百善孝為先"和"慎終追遠"的傳統觀念,客家人把祭祀祖先也叫做"敬神",祖先就是客家人心目中的神。

(字紙爐,攝於1896-1903年間) "敬惜字紙"提醒人們對寫有字的紙張要心懷敬畏,凡寫有字的紙不能亂丟,更不能隨意褻瀆,要誠心敬意將收集到的字紙放在字紙庫內集中焚化,然後,將字紙灰送入河溪或埋至清靜的山林。

笠嫲用竹篾編成,夾以寬大的箬竹葉,外形有尖篤與圓頂之分

(攝於1904-1920年間,帶笠嫲的客家婦女) 客家婦女戴的笠嫲,部分區域在罩沿上縫有輕飄的褶疊黑紗或黑布。

相關焦點

  • 化為千風 從客家人節日祭祖禮俗說起
    寫到這裡,客名君是想引出客家人的祭祖習俗。而我小時候許願往往有些笨拙,一來怕漏了,二來怕說太多給神明負擔了反而不成。媽媽說香一燃,「上代人」和「天地神明」就從天上來享用供品了。客名君描述的唱喏家祭過程,是作為當年一個梅州客家孩童看到的普通人家祭祖的日常,這叫「家祭」;如果是大戶人家或者圍屋,還需要在祠堂裡面拜祭,這叫「公祭」,儀式非常隆重、講究,除了牲醴財帛、香燭喜爆、作揖唱喏,之前可能還有三跪九叩吧。
  • 梅州風味 | 落在客家人手裡的食物,一言不合就會被炸!
    對於客家人來說,如果家裡開始準備炸油角了,說明要過年了,或者家裡一定有什麼值得慶祝的事情。一塊塊小小的炸油角嘗起來是喜慶的味道。芋頭刨皮刷絲,姜剁成蓉加入麵粉,加入調味料後攪拌,用筷子夾成鬆散的形狀,放入油鍋炸至金黃,隔壁家的小孩都饞哭了。
  • 《我和我的家鄉》:離家359公裡,梅州,生我養我的家鄉
    迫不得已,他用畫筆布置了一間大學宿舍樣板間,虛擬了一系列俄羅斯風貌,力圖掩蓋事實的真相。村民們戴著金黃色的假髮,穿著異國風情的服飾在田間勞作,他們很熱情的向馬書記問好,說道:「這個時間段,不是你媳婦打電話的高發期嗎,俺們自發的正在幫你哄媳婦呢。」
  • 舌尖上的客家菜,這就來說說梅州客家的美食小吃,都很美味
    梅州,是客家人的聚居區,客家菜以口味醇重、火候老到著稱,與潮州菜、廣州菜一起,並稱為廣東三大菜系。最具代表性的美食有:鹽焗雞、釀豆腐和梅菜扣肉,被稱為傳統的客家三大菜餚。此外,客家醃面也是梅州地區非常有特色的美食。所以呀,舌尖上的客家菜,這就來說說梅州客家的美食小吃,都很美味!
  • 廣東梅州客家話Rap,十分頂願!
    這首 十分頂願,是 HKBsing 為自己所在的城市梅州(0753)寫的一首客家話Rap,「十分頂願」的意思是十分過癮!希望你可以跟隨這首唱腔、洗腦俱佳的Trap,一起搖擺~十分頂願(吃醃面帶你去非常方便)來梅州打電話唔使當面(來了梅州就打電話過來不用等到實際見面)你滴得客家人十分笑面(你知道客家人都非常友善)特別是涯莫紋身莫刀疤莫得gold chain(特別是我沒紋身沒刀疤沒有金鍊)打叮叮ho梅江區(帶你在梅江區裡兜兜圈)莫相信哇梅城不好的鬼話沒人聽
  • 51歲泰國前總理英拉,兄妹祖籍廣東梅州……
    1967年6月21日出生於泰國清邁府,第四代泰國華裔,祖籍廣東省梅州市豐順縣塔下村,梅州客家人後裔,是泰國前總理他信·西那瓦最小的妹妹,比他信小18歲。英拉先後在泰國清邁大學和美國肯塔基州立大學取得政治學學士和政治學碩士學位。
  • 梅州藏著一個千年古鎮,這裡曾經是明末客家人下南洋的第一站
    廣東梅州有一個1200年歷史的古鎮,這裡曾經商業貿易繁榮,這裡曾經是客家人下南洋的起點。 明朝末年時期,很多客家人選擇到南洋謀生,位於粵閩贛三省交匯處的鬆口是必經之處,這裡也成為客家人下南洋的起點
  • 客家人從哪裡來?他們是中原人嗎?你的祖先是客家人嗎?
    說到「客家人」,大家也許都聽過這個詞,作為漢族八大民系中唯一只不以地域命名的民系,由於方言和習俗都相當特立獨行,有時甚至會被誤認為是少數民族,那麼客家人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又是從哪來的名字?為啥這麼奇怪?
  • 童謠《月光光》——客家人心靈深處的樂曲
    作為客家人耳熟能詳的童謠之一,《月光光》是客家童謠中的典型代表。童謠《月光光》源於何時,史無記載,它卻通過口口相傳、代代相承,已經成為幾十代客家人的童年樂曲。  在廣東梅州的老城區,經常可以看到幾位上了年紀的老人拿著蒲扇,坐在大榕樹下,教孩子們一字一句地唱《月光光》。孩子們你一句我一句,很快就把這首童謠學會了。
  • 發現梅州之美:客家人的番薯
    從這句諺語也可以看出,番薯,與客家人的生活曾經息息相關。從明朝後期,番薯被引進國內以後,也被客家人帶入了自己的遷徙旅途。客家人定居的家園,大多屬於偏僻而貧瘠的,這樣的環境讓許多農作物都不宜生長,但是番薯卻不挑剔環境,不管是沙石上,還是黃泥土,都能堅強地生長。
  • 尋根系列(序):漂泊的客家人,孩子知道自己為什麼叫客家人嗎?
    客家圍龍屋去年十一,安昕媽媽帶Cathy姐妹倆回湖南,Cathy經歷過幾次和鄰居朋友這樣的對話:「小妹妹,你從哪裡來的啊「我從深圳來啊。」「你是深圳人,為什麼來我們湖南呢?」「因為湖南是我媽媽的老家啊,我們跟媽媽回老家的。」「湖南是你媽媽的老家,那你的老家在哪裡啊?」「我的老家在梅州,我是客家人。」
  • 看完這組老照片,就知道真相了
    看完這組老照片,就知道真相了古裝劇中講述中國古代皇帝的生活,在劇中我們了解他的後宮生活故事,其生活也著實讓我們羨慕不已。不是因為別的,她坐擁有著天下,所有人都敬仰他,所有人都會圍繞著他轉。看完這組老照片,你就知道真相了。後宮總體分為了兩大部分,總共有十二個主要的宮殿,分為了東六宮和西六宮。
  • 在深圳,客家人讓人心服口服!
    或許你對客家還很陌生,但你一定吃過鹽焗雞,看過大圍屋,讀過文天祥,聽過張國榮,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曾和客家人擦肩而過。 要知道300多年前,就已經有一支族群從遙遠的地方徙來拓荒,這便是客家人。
  • 惠州客家人
    所以,河源是客家人最早居住的地方,是名符其實的「客家古邑」,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起源地之一,也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第二徙:是在公元317—879年間,東晉懷帝妥朝時,由於西北方少數民族入侵中原,形成對漢民族影響深遠的「五胡亂華」之局,中原地區的不少官員和平民,也紛紛隨著渡過黃河南下。為了避免和原戶籍者發生混淆,便把這些新來的戶籍稱為「客」。這是「客」字第一次在中華民旅上出現。
  • 廣東梅州的特色美食和特色小吃來了哦
    噔噔噔噔,小七又來了哦,小七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梅州的特色美食和特色小吃啦,有興趣的朋友跟小七一起來看看吧!小七寫了那麼多地區的美食,發現每一個地區都幾乎有一道用雞做的美食,那麼小七為大家介紹一下梅州的一道美食吧!
  • 原來這些家喻戶曉的大明星都是客家人!
    曾志偉,祖籍梅州五華客家人,出生於香港,影視演員、編劇、導演、監製、主持人。4、羅大佑彭于晏,出生於臺灣澎湖,祖籍梅州梅縣客家人。臺灣男演員、歌手。7、光良林好,出生於梅州梅縣區石扇鎮的客家人 。影視演員,廣告演員。13、饒威
  • 客家人看過來!客家電影即將全國公映,來看看你的童年吧!
    客家人是漢族的一個分支,對中華民族的影響不可小覷。從宋朝開始,到現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穩定客家文化。客家人主要分布在我國廣東、廣西、四川、福建、臺灣、江西等省市,以及東南亞的許多國家和地區,而且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客家生活是許多人小時候的回憶,讓人憧憬。
  • 「胞衣跡」在客家人的心裡有著怎樣特殊的含義?
    文化研究最有意思的地方在於,當你找到了它的源頭,再順著源頭溯流而下,你會發現,各種表現不一的形式,其實都有著同樣的根源,就像是一根無形的線,將所有的珍珠串聯成一串項鍊,這串項鍊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文化」!而每一顆珍珠,都有著各自不同的構成與色彩。關於客家文化,因為我們所倡導的客語音樂革命,而一腳踏進了這個門,了解的越多,不斷在客搖君面前打開的未知世界就更廣。
  • 員工專欄 | 香港客家人印象
    香港的客家人擁有深厚的中華情懷。客家人不管何時來港,對祖國和家鄉的眷戀,對中華文化的認同,都自發於心,充滿情感。今年3月,我受邀參加香港梅州聯會組織的聯誼活動,參觀了吳家村。吳家村為梅州蕉嶺籍僑居印尼的吳鬱青先生於上世紀20年代開發、建設和經營,住民幾乎都是從蕉嶺、梅縣、興寧等地遷徒而來。隨著客籍人士越聚越多,遂成為客家村落。
  • 孝——客家人真正的圖騰!
    中華民族,正是通過這種愛的形式與方式來維持著一個個家庭與部族的,也正是這一個個的家庭與部族的組合,才有了國家的統一。孝雖不是客家人的專利,但客家人對孝文化的感悟是最為深刻的,對孝文化的運用是最為普遍的!客家人把孝文化發揮到了極致!我們不妨回望一下歷史,有這麼一道悲壯的神驚鬼嘆的場景——遠處烽煙滾滾殺聲陣陣,戰鼓如雷、刀戈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