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冬至丨聽一曲《梅花酒》: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2020-12-23 騰訊網

琴譜 | 課程 | 演奏 | 欣賞

古琴音樂

冬至又名「一陽生」,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

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古人認為自冬至起,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天地陽氣開始興做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

冬至作為一個傳統節日,至今已有2500年以上的歷史,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又被稱為「小年」,一是說明年關將近,餘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時間最短的一天。過了冬至以後,白天逐漸變長,夜間逐漸變短。

冬至日是「數九」的第一天。關於「數九」,民間流傳著的歌謠是這樣說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 至 節 日

把冬至作為節日來過源於周代,盛於唐宋,並相沿至今。周曆的正月為夏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等於如今的十一月,所以拜歲和賀冬並沒有分別。

漢代,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官方例行放假,官場流行互賀的「拜冬」禮俗。

魏晉六朝時,冬至稱為「亞歲」,民眾要向父母長輩拜節;宋朝以後,冬至逐漸成為祭祀祖先和神靈的節慶活動。

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

明、清兩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謂之「冬至郊天」。宮內有百官向皇帝呈遞賀表的儀式,而且還要互相投刺祝賀,就像元旦一樣。

冬 至 三 侯

一候蚯蚓結

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

二候麋角解

麋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麋的角朝後生,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麋感陰氣漸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動

由於陽氣初生,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並且溫熱。

冬 至 習 俗

祈福

《周禮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於祈求與消除國中的疫疾,減少荒年與人民的飢餓與死亡。

賀冬

《後漢書禮儀》:「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還要挑選「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黃鐘之律」,以示慶賀。所以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祭祀

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明、清兩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謂之「冬至郊天」。宮內有百官向皇帝呈遞賀表的儀式,而且還要互相投刺祝賀,就像元旦一樣。

九九消寒

入九以後,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謂消寒活動,擇一"九"日,相約九人飲酒("酒"與"九"諧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九九消寒圖

民間還流行填九九消寒圖以供消遣。九九消寒圖通常是一幅雙鉤描紅書法,上有繁的"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字,每字九劃,共八十一划。

從冬至開始每天按照筆劃順序填充一個筆劃,每過一九填充好一個字,直到九九之後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圖才算大功告成。

此外,還有採用圖畫版的九九消寒圖,是在白紙上繪製九枝寒梅,每枝九朵,一枝對應一九,一朵對應一天,每天根據天氣實況用特定的顏色填充一朵梅花。

最雅致的九九消寒圖是作九體對聯。每聯九字,每字九劃,每天在上下聯各填一筆,如上聯寫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聯對以"秋院掛秋柿秋送秋香",稱為九九消寒迎春聯。

冬 至 飲 食

湯圓

湯圓是冬至的必備食品。這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 著團圓、圓滿,冬至吃的湯圓又叫「冬至團」。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

南方地區民諺云:「冬節大如年」、「冬節沒返沒祖宗」。意思是外出的人,到冬至這一天無論如何要趕回家敬拜祖宗,否則就是沒有祖家觀念。海峽兩岸的同胞,都很看重冬至,把冬至當作團圓節。

江南米飯

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蘇州釀酒

姑蘇地區有俗語云:「冬至如大年」。傳統的姑蘇人家,會在冬至夜喝冬釀酒,冬釀酒是一種米酒,加入桂花釀造,香氣宜人。姑蘇百姓在冬至夜暢飲冬釀酒的同時,還會配以滷牛肉、滷羊肉等各式各樣的滷菜。在寒冷的冬天,冬釀酒不僅能夠驅寒,更是寄託了姑蘇人對生活的一種美好的祈願。

江西麻餈

麻餈,是浙江、江西的特產,也是福建人的傳統小吃、福建人祭祀時的供品。麻滋陰乾後蒸、煎、火烤、砂炒皆宜。麻餈香甜可口,食後耐餓,有著甜、滑的口感,且軟韌、微冰。成品色澤鮮白,滑韌透明。

臺灣糯糕

在我國臺灣還保存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用糯米粉捏成雞、鴨、龜、豬、牛、羊等象徵吉祥中意福祿壽的動物,然後用蒸籠分層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

冬 至 養 生

從冬季開始,生命活動開始由衰轉盛,由靜轉動。冬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主要是因為「氣始於冬至」。

冬至時節飲食宜多樣,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適當選用高鈣食品。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節,要及時增添衣服,注意防寒保暖。

時值冬至時節,

聽一曲《梅花酒》,

寄追憶之情,

於泠泠七弦之上。

來源:古琴曲大全

相關焦點

  • 白居易的一首冬至詩,通篇沒有一個「思」字,卻字裡行間都是深情
    所以說,冬至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還是一個團圓的節日。而此刻,33歲的白居易卻獨居驛館,孤單寂寞冷,想起家中熱鬧的燈火,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於是就寫下了這首《邯鄲冬至夜思家》詩。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 我愛記詩歌|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
    #一、說文解字在記憶《邯鄲冬至夜思家》時,第一步是理解《邯鄲冬至夜思家》全文的意思。冬至: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在十二月下旬,這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長。冬至有全家團聚的習俗。驛:驛站。4.全文意思我在邯鄲驛站的時候剛好遇到冬至日,抱著膝蓋在燈火前只能和影子陪伴。
  • 主播說新聞丨冬至已至 與詩相會
    趙玲:   今天,我們迎來2020年最後一個節氣—冬至。「至」有極致的意思,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各地都是一年中晝最短、夜最長的一天。    冬至既是節氣又是節日,這一天也吸引了許多文人墨客為它留下動人詩句。嘆光陰飛逝,思念親友家人。白居易在《邯鄲冬至夜思家》一詩中寫道:「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詩歌雖沒有華麗的辭藻,卻是以直率質樸的語言,道出了人們常有的一種生活體驗,孤寂之感,思家之情,已溢於言表。
  • 白居易最經典的一首冬至詩,初讀不知詩中意,讀懂已是斷腸人
    《邯鄲冬至夜思家》唐·白居易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從題目「邯鄲冬至夜思家」就可以知道這是白居易在邯鄲冬至的夜裡思念家人寫下的一首詩。我們說過詩人取標題絕不是隨便取的,而是在標題裡面已經就蘊含了他的情感,像李白的《靜夜思》一讀就知道是思鄉之情;再比如王維的《相思》、李商隱的《嫦娥》,這些標題裡面已經注入了詩人的情感。
  • 冬至詩句古詩名句,精選25句有關冬至的古詩詞請欣賞
    ——白居易 二、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白居易 白話文意思:我居住在邯鄲客棧的時候正好是冬至佳節、我抱著雙膝坐在燈前只有影子與我相伴。 三、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 唐詩宋詞中的冬至
    《邯鄲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冬至夜》 (唐)白居易 老去襟懷常濩落,病來須鬢轉蒼浪。 心灰不及爐中火,鬢雪多於砌下霜。 三峽南賓城最遠,一年冬至夜偏長。
  • 白居易在寒冷的冬至寫一詩,短短28字,無一思字,卻句句是思念
    離家再遠,思念更深,望著窗外的車水馬龍,繁華熱鬧的街市,自己的家鄉雖然很渺小,房子很破舊,可依舊都抵擋了不了對家鄉的思念,那是生身故土,無論在外多久,多遠,都會令自己魂牽夢縈。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白居易的一首詩《邯鄲冬至夜思家》。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 冬至日白居易寫了一首詩,短短28個字,表達了濃濃的思念之情
    每逢佳節倍思親,冬至是24節氣之一,在古代這一天有全家團聚的習俗,對於遠在他鄉的遊子,總是渴望回家團聚,落葉歸根,每當寒冷的冬天,特別是冬至本應該闔家團圓的時候,這種離愁別緒為明顯。公元804年歲末冬至日這一天,唐代詩人白居易宦遊在外,恰好客宿邯鄲一站,孤單寂寞之時中想起家中熱鬧的場景,一家人圍著燈火的樣子,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於是就寫了一首詩,全詩短短28個字,表達了濃濃的思念之情,至今讀來仍令人感動。《邯鄲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 冬至的來歷及和冬至有關的詩句
    因此後來一般春節期間的祭祖、家庭聚餐等習俗,也往往出現在冬至。冬至又被稱為「小年」,一是說明年關將近,餘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把冬至作為節日來過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周曆的正月為夏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等於我們現在的十一月,所以拜歲和賀冬並沒有分別。直到漢武帝採用夏曆後,才把正月和冬至分開。
  • 悅讀丨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俗話說:「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冬至也意味著一年中最冷的「數九」嚴寒天氣即將到來。古人認為,從冬至起,每數九天算一個「九」,數到九個「九」,共計八十一天後,春天便翩然而至。思念沉沉抱膝燈前影伴身許多文人墨客常在冬至感嘆光陰飛逝,思念親友家人。白居易在《邯鄲冬至夜思家》一詩中寫道:「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 古詩詞裡的冬至,冰封雪壓中自有春意萌動,艱難困境中不忘初心
    在杜甫的這首《冬至》裡,很顯然他只感受到了冬至三候的「一候蚯蚓結」。在腐朽的封建社會,他確實是無法看到「二候麋角解」,更無法體會到「三候水泉動」。詩人的悲劇,是那個時代的局限。白居易: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 今日冬至:晝最短,夜最長;一陽復生,祝君安寧
    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便借土圭法測出了一年中「日影」最長的日子,即今天的冬至,並將其定為「歲首」。在那時候,冬至就相當於現在的新年。在這一天,朝廷休息,商旅停業,遊子返鄉,更有祭祖、祭天、聚餐等習俗。
  • 冬至吃湯圓餃子?古人可比你會玩多了
    圖片出自網絡  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   每逢佳節倍思親,這句話是每一個遠離家鄉,遠離親人在外打拼的人的節日真實寫照。     圖片出自網際網路  正如白居易的詩中所講,本該是闔家團圓的冬至佳節,而我只能抱著膝坐在燈前,唯有影子與我相伴,此情此景不免想起心心念念的故鄉以及最愛的親人。
  • 冬至已至,暖春可期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庚子鼠年的第二十二個節氣——冬至,已經悄然而至。 《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冬至至,日至短,冬至以後晝漸長夜漸短。因此古人認為此時陽氣回升,是一個吉日,應當慶賀,故被稱為「亞歲」的冬至既是四時八節之一又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在我國南方更有「冬至大如年」之稱。 冬至是「數九」嚴寒天氣的第一天,標誌著寒冷時節的真正到來。從冬至算起,每九日一記。
  • 邂逅最美、最經典的10首冬至詩詞!冬日嚴寒,願你有溫暖入心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我國古代,很重視冬至,並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那麼,在文人墨客心裡,冬至又是如何一番模樣呢?今天就為大家提供幾首古代冬至,讓大家在寒冬過節之際,也能感受到文化韻味的薰陶。
  • 上海齊白石藝術研究會會長-少白湯發周解味冬至·宋人的冬夜!
    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冬至,又名「亞歲」、「小年」,是冬日裡最重要的節氣,意味著真正的寒冬即將來臨。在北半球,這也是一年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日子。作為四時八節之一,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在冬至日祭祀祖先、宴飲團聚的風俗傳統。
  • 汴梁文化|今日冬至:已有岸旁迎臘柳,參差又欲領春來
    在寒冷的日子裡,親朋圍坐在一起,暖暖和和、熱熱鬧鬧地吃,一個節氣,一個節慶。 北有餃子暖心 在北京,乃至絕大多數北方地區的習俗裡,餃子是根深蒂固的節氣食物。
  • 今日冬至|已有岸旁迎臘柳,參差又欲領春來
    冬至食俗冬至日自古以來就被作為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民間流傳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中國人在這一天都要和家人團聚,祭祖祈福,這樣可以來年運氣順遂。在寒冷的日子裡,親朋圍坐在一起,暖暖和和、熱熱鬧鬧地吃,一個節氣,一個節慶。
  • 冬至詩詞|心向暖陽,無懼悲傷
    今天冬至, 在數九寒天裡, 詩人們在做些什麼呢? 一起領略古人詩詞裡的冬至情懷吧!
  • 十首冬至詩詞,冬日嚴寒,願你有溫暖入心
    今日冬至, 在數九寒天裡, 詩人們在做些什麼呢? 一起領略古人詩詞裡的冬至情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