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學是在廣東度過的。作為一個長沙吃貨,真的很想操著流利的粵語吃遍嶺南美食。
幾年下來我發現,這裡的美食似乎真的吃不完,也不一定能寫完;但我會把我所知道的值得一去的廣東美食,一一和大家分享。
別提什麼早茶腸粉雲吞蝦餃之類的,那些推薦網上隨便搜一大把。記得知乎上有一題是「哪怕為了吃也值得跑一趟的地方」,排名第一的就是潮汕。每當我和來自潮汕的朋友聊起「吃」這個話題,他們口中所述的場景已經足夠令我垂涎三尺;還有他們眼中真切的自豪,一定是對這片低調的美食勝地的熱愛。
如果只是吃過牛肉丸和潮汕砂鍋粥的你們,還未真正觸及潮汕的味道。潮汕的獨到之處在於,想真正讀懂它,就應該從味道開始。
(▲圖:@一本大民)
從主食開始說起。
粿條是用米漿做成的,口感有點兒像湖南的米粉。
我的潮汕朋友在我面前提的最多的就是粿條了。據她所說,潮汕地區的小吃是無米不成粿。千萬不要以為粿條只有一種口味(原味)!!!韭菜粿、牛肉粿條、紅粿、番薯粿、竹筍粿、樸枳粿、鹹水粿、糕粿、鱟粿……再這麼無知的話,我能用粿條砸死你。
1.牛雜粿條
每天早上5點多開始熬湯底,用最新鮮殺的牛骨、牛肚等放進生水,加入自製的配料,一直熬到10點左右;牛肉必須是最新鮮的,來源於附近的宰牛場,現殺現送過來,放在湯裡涮一下就好;加上豬油,蒜蓉,魚露等配料,最後灑下秘制特有的南姜,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牛雜粿條就做好了。
一不小心把做法都教給你們了,我真的是太善良。。
2.桃粿
桃粿是用糯米粉做皮,糯米飯入餡,一般潮汕地區拜神什麼的自己在家裡做的,煎後淋點滷汁非但不覺乏味,還清香可口。悠遊妹表示這種還沒吃過,先mark一下哈哈。
3.粿汁
一粿汁一滷味便是潮式早餐的日常,粿汁的好壞,主要由粿條和滷味兩個因素決定。將粿皮汁皮放入沸水中調入糯米粉漿煮熟,再淋上滷汁調味,配上豬雜、滷蛋、豆腐、臘腸等各式的滷料才成就一份完美的粿汁,而各種滷味也是潮汕地區別致的美味哦。
推薦店鋪:潮州市奎元老二特色粿汁、汕頭市老姿娘粿汁
4. 鹹水粿
長得似小碟子的粿皮搭配上菜脯幹,是潮汕一道特色的民間小吃,潮州的鹹水粿用的是單純爆香菜脯粒,與汕頭的菜脯粒加甜醬還略有不同。
推薦店鋪:潮州市湘橋區開元路棉德小學附近的鹹水粿、中山路與文星路交界處的鹹水粿
5.草粿
這好像是黑涼粉的即視感??哈哈~ 潮汕人把這稱作草粿,街邊頭戴草笠的伯伯吆喝著「賣豆花哦,賣草粿哦~」是潮汕人從小的美食記憶。一般會在草粿上面撒上糖,絕對是解暑必備甜品。
好嘛,我知道牛肉丸還只是潮汕美食入門級選手,可是我真的很想給大家安利一下牛肉/牛筋丸啊!!!第一次吃到這個,是和朋友們一起打邊爐,有個潮汕妹紙默默掏出了一袋從家鄉帶過來的牛肉丸。。然後,就給我打開了肉丸的新世界。
世界上原來還有這麼好吃的丸子!WTF,原來我以前吃的都是麵粉!講真,我在超市、小攤什麼的沒少買過丸子,但各種免費+香精兌出來的味道已經足夠令我吃到反胃。。從此我只認這種丸子▼
每一口下去都Q彈多汁,這是真正牛肉的味道。。
做牛丸做的好吃的地方真的很多,就不一一推薦了。
喜歡的還可以在當地買密封冷凍包裝的牛丸帶回來,或者可以上某寶淘一淘~
聽聽小攤販叫賣的吆喝,看看歲月流轉下的老城,嘗嘗百年老字號的出品,再呼吸一口鹹鹹的海風,走進一家名不經傳的小店,吃到的也是最地道的美食。
1.春卷
潮州春卷,也叫春餅,以胡榮泉家的最為著名,老字號,用料考究,主料綠豆瓣,配以時令鮮蔬、豬肉、蝦米、香菇絲等等佐料,搭配不固定。
胡榮泉家的春卷是上過《舌尖》的,自然有它的獨到之處。外皮金黃酥脆,個大,內餡豐富,飽滿綿密,咬一口,滿城春意便在這唇齒之間,本應屬立春時節的小吃,現在隨時可以吃得到,必須不能錯過。
2.腐乳餅
(▲圖:@小K)
我也很驚訝,竟然還有這種小吃,出於嘗鮮的心態一定要去試試! 腐乳餅用料奇特多樣,以精麵粉製成餅皮,餅餡中加入腐乳塊,名酒,白豬肉肉丁,粉糖,還有蒜頭等,配料總共在十四種以上。在製作上也十分考究,投料先後有序,烤焙也有章法。博香的腐乳餅確實不錯,外酥裡糯,相當美味,很香,但也很油,吃多了會膩,如果配上一杯濃茶來吃,消食解膩更能感受腐乳餅特有的風味。
3.魚餃
(▲圖:@大民)
要吃魚皮餃一定要到滿是小吃的西馬路上,這裡有兩家現做現賣的魚皮餃,一個是十八曲老二魚餃,另一個是十八曲老尾魚餃店。用魚肉做皮的餃子餡料也很豐富,淡淡魚香在舌尖跳躍的感覺很是美妙~
4.鎮記牛雜
(▲圖:@Eveline- )
當地人都強烈推薦的鎮記牛雜店在西湖邊環城西路上有兩家,店主是兄弟,都是多年老店。一碗牛雜裡,不同部位,牛雜或脆、或嫩、或韌、或筋道,再配上一碟蒜蓉辣醬,味道香濃而有口感。
地址:湘橋區環城西路103號
5.胡榮泉鴨母捻
胡榮泉是潮州的百年老字號,鴨母捻最出名,之前也介紹過他家的春捲兒。話說鴨母捻其實就是湯圓,餡料有綠豆沙,紅豆沙,芋泥,芝麻等等。因為煮好的湯圓浮起來,有如白色的鴨蛋。鴨蛋的潮州話叫鴨母卵,故稱鴨母捻。這裡的鴨母捻嫩滑,餡飽滿,還添加了銀耳,紅棗,蓮子,百合等材料,大概是最傳統的潮州糖水啦。
推薦:春卷,鴨母捻,腐乳餅
地址:牌坊街太平路136-144號
每去到一個地方,我都會找一天,向當地人一樣過日子。你可以在潮汕老城區的街坊小巷,悠哉悠哉地逛著,去探尋一天五餐都吃不完的美味,吃到扶牆~
1.廣場老牌豆花甜湯
廣場豆花總是排著長長的隊就可見其在當地人心中的地位了,汕頭人愛吃甜而鎮店之寶當屬最為經典的「潮式豆腐花」。這種豆腐花有幾種不同的口味,可以選擇單獨添加紅糖、白糖以及花生末,也可選擇自由搭配以上任意兩種或三種一起。豆香味蠻足的,在口感上,會覺得硬實些,甚是有些韌感。
而與豆花猛烈熱情的甜膩濃稠比起來,甜湯是清淡微甜的口味,在這酷熱的夏天喝起來仍然覺得清甜溫潤。
地址:汕頭金平區公園路匯濤花園1樓(近人民廣場)
2.老媽宮粽球
藏在巷弄裡的老字號店鋪把鹹甜黨的矛盾之爭融合進粽球裡,這裡的粽子一半鹹一半甜,包裹著鹹蛋黃、板慄、叉燒、白果、花生、蝦米、乾貝、香菇、蓮蓉等五花八門的餡料,包羅萬象勝似一段豐滿的人生。淋上少許醬汁,在口腔裡混合得完全不突兀。
地址:汕頭市金平區新關街2號
3.飄香小食店
飄香小食店被譽為汕頭很有歷史、小吃又很齊全的小吃店,作為當地50多年的的老字號,人氣一直很旺。
從各種粿到蠔烙、粽球、牛肉丸,應有盡有,似乎已經包羅了絕大多數能想到的潮汕特色小食。
地址:汕頭金平區國平路39號
4.丘淑英蠔烙
(▲圖:lofter@會飛的美少羊)
凡沿海地區都盛產蠔,而將蠔做成美味小吃——「蠔烙」的,卻只有潮汕了。1960年開始經營蠔烙至今的邱奶奶,在這窄窄的西天巷裡烙蠔烙,一站就是五十個年頭。出鍋的蠔烙要配上一碟重口味的魚露、一碟辣醬,還有功夫茶,蠔仔啵啵地在嘴裡爆漿,魚露霸道的香氣和雞蛋豬油香混在嘴裡膩在心裡,一口咬下去,心滿意足。
地址:汕頭市金平區華山南路(近長平路)
5.楊記杏仁茶
在汕頭,最不可錯過的下午茶便是一碗杏仁茶。楊記也是汕頭很出名的一家老字號,滿滿一碗杏仁的甘香,絲滑潤喉非常正,現磨的芝麻糊熱氣騰騰的,香氣濃鬱味道很不錯~
地址:汕頭金平區龍眼路62號
1.即使夏天也要搓一頓牛肉火鍋
我第一次吃到這種火鍋是兩年前,那時候在珠海開了第一家八合裏海記牛肉火鍋店。去了才知道,原來在充斥著牛肉味的喧囂中也是可以精緻地吃火鍋的——菜單上全是我看不太懂的牛肉品類(根據牛的不同部位劃分)。人們吃牛肉火鍋的時候,會一個部位一個部位地吃,真真把牛肉吃出了學問。說到鍋底,幾乎都是比較清淡的湯,重口味的我表示剛開始吃真有點兒不習慣,但為了那原汁原味的鮮香,我也甘願忍了這沒有辣椒的痛苦。
推薦店鋪:海記牛肉店、福合埕牛肉店、阿彬牛肉火鍋
2.夜越深越愛白粥的深夜食堂
秉承對飲食精益求精的態度,小小一碗粥,當地人依然極為講究。即便是白粥但配菜可豐富了,滷味、生醃海鮮、小炒……應有盡有,足有上百個品種。除了早餐吃粥,夜宵更是粥大展拳腳的舞臺。隨著夜幕降臨,路邊開始擺上大大小小的桌子,攤販開始營業,伴隨著一碗白粥,雜鹹、小炒、魚飯、海鮮等紛紛登臺,奏響氣勢磅礴的潮汕宵夜交響曲,也只有吃過之後才知美妙。
推薦:富苑飲食、東海酒家
抱著一顆視撐死如歸的吃貨心,走上尋味潮汕的美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