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坦克地雷密布,幾萬名童子軍上陣踩雷,真有這種殘忍戰術?

2021-01-11 熊熊評說

網上有這麼一種說法:在兩伊戰爭中,伊朗軍隊為了打破伊拉克軍隊的防線,以數萬名少年為前列,趟過了伊拉克軍設置的反坦克地雷陣,為本國的坦克開路,由此以重大傷亡為代價來獲取戰爭的勝利。

由於此種打法過於血腥和殘忍,因此多年來一直被人拿來談論,可我們似乎沒有懷疑過這種打法存在的真實性,本文咱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兩伊戰爭爆發於1980年,在開打的前一年,伊朗局勢大變,巴列維王朝被推翻,霍梅尼政權建立。伊拉克的薩達姆認為伊朗政權不穩,軍心不定,可以對其發動突襲,打敗這個體量遠比自己大的對手,從而取得海灣石油輸送的控制權。

1980年9月,伊拉克軍隊對伊朗發動了「閃擊戰」,希望通過空軍的雷厲攻勢一戰消滅伊朗的美式空軍(伊朗在巴列維時代購買了大量包括F14戰鬥機在內的美式武器),而後陸軍突襲,迅速蕩平伊朗。

薩達姆認為30天內可以解決戰爭。

然而,伊拉克空軍不是以色列空軍,伊拉克陸軍也不是納粹德國陸軍。伊朗空軍既沒有被徹底消滅,而伊拉克陸軍也沒有殺入伊朗縱深,佔據了部分城市和要點後就無法推進了。

被伊拉克的閃擊戰打醒的伊朗也做出了反應,開始暫停對舊軍的清洗,同時召回大量被清洗出軍隊的軍官和士兵;因為對軍隊還是有些不放心,伊朗還擴充了革命衛隊力量。

因此到1981年,伊拉克軍隊已經轉攻為守。而為了收復失地,伊朗軍隊開始部分反攻,1982年伊朗的反攻達到了高潮。

雖然是上世紀80年代了,兩伊軍隊也都購買了大批現代化的武器裝備,但是其戰術的運用卻停留在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水平。

當時伊拉克軍隊的守備方式是,在城市和據點外圍大量布設地雷,城市內卻不構造大量的永備工事,僅僅是以坦克為核心布置簡易防線,但是其坦克運用水平又比較差,只是充當固定火力點之用。

如果伊朗軍隊突破雷區,且兵力具有優勢的話,那麼伊拉克軍隊的防線往往就要崩潰。

而伊朗軍隊如何突破伊拉克的雷區呢?開頭的那種人海式的滾雷戰法由西方媒體報導後就開始流傳了,因為這種打法太過殘忍,因此伊朗遭到了世界輿論的普遍攻擊。

但其實,這種說法的問題很多。

最直觀的就是,青少年是無法踏響反坦克地雷的。因為與反步兵地雷相比,反坦克地雷通常裝填有有更多的炸藥,被大於180公斤時的力量觸發引信才可以引發爆炸,青少年即使負重也達不到這個觸發的力量。

反坦克地雷無法觸發,那又如何能為坦克部隊開路呢?

既然如此,當時,戰場上真實的情況是怎樣的呢?

其實真正去趟雷的就是伊朗的正規軍隊!

伊朗軍隊戰法肯定是愚笨的,但是笨人也有自己的考慮。伊朗軍隊當時認為,進攻要達成突然性,而預先掃雷則會暴露自己的作戰意圖,倒不如集中突擊力量於一個或幾個要點,以犧牲一定數量的裝甲武器為代價,發動不計傷亡式的突然進攻,以此來撕破伊拉克軍隊的防線。

這樣的戰法雖然有其考慮,但組織並不精細,也並不是次次都能成功,當損失過大的時候,進攻就會潰敗下來。

在這一過程中,有伊朗少年們的參與嗎?肯定是有的。因為戰爭爆發後,不少伊朗少年組成了類似童子軍的組織,他們會不同程度參戰,也會有所傷亡。

但是我們要明白,這與有組織地驅使上萬童子軍去為大部隊趟雷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任何國家遭遇外敵入侵,十多歲的小孩拿起武器投入戰鬥的情況也是很常見的,更何況是在當時狂熱的伊朗。

然而當時的大背景是,西方普遍支持的是伊拉克,而比較敵視伊朗,由此衍生出一個魔鬼化的伊朗符合其輿論宣傳的要求。

如果西方支持的是伊朗,恐怕滾雷少年的國籍就要改改了。

從人性和人權這個角度來入手向來是西方媒體的拿手菜,前有滾雷少年,今有白頭盔不是?

當然了,我們這麼說也並不是去伊朗軍隊就多麼高明,實際上在其不計傷亡的打法中,該國軍隊的傷亡也是巨大的,在長達8年的戰爭中,伊朗軍隊的傷亡高達幾十萬人,超過了歷次中東戰爭作戰雙方的總損失,而伊拉克一方的傷亡也好不到哪裡去。

兩伊戰爭結束後,對這場戰爭最貼切的評價是用現代化武器打了一場非現代化的仗,雖然仗打得不怎麼樣,不過對於那些誇張化的傳說我們還是得看清楚些。

相關焦點

  • 步兵才到反坦克地雷會怎樣?原來是虛驚一場
    現在的反單兵地雷,故意裝藥量非常少,只能把人當場炸的不輕,卻不會炸死。這是因為美國軍事專家很早就認識到,經過計算,一個被反步兵地雷當即炸殘,而沒有炸死的傷員,至少需要3名同伴照顧才能生存下去,也就是2個同伴抬擔架,而1人在旁邊幫助止血。這樣一名被地雷殺傷的傷兵,就需要同時至少牽制另外3個完整的有生力量。如果反人員地雷威力太大,直接當場把踩雷的人炸死,只需要現場掩埋或者交給後續的人員來處置。
  • 一個不成問題的問題,踩到地雷怎麼辦?
    一看宇宙國人是比較會玩,靠踩地雷來泡馬子,腦殘得光吃藥都好不了了。 三期重症腦殘,這得打點滴了吧?寫這個東西總感覺有點彆扭,說是個知識吧,這種知識也太過冷門,並且就算真知道了也未必有用。其實任何武器出現都有其當時的戰術背景,在過去步兵隊形密集的時候,松發雷可以放過尖兵,在跟進人群中爆炸,明顯殺傷效果更好;而對反坦克雷來說,松發可以讓過掃雷滾或者坦克的第一負重輪,取得更好的效果。松發雷還可以設置成餌雷,壓在屍體、貴重物品、武器下方,搬動上方物品即引爆地雷。
  • 「不止遊戲」遊戲中的地雷 真實威力有多恐怖?
    明代兵書《武備志》裡就記載了十多款地雷。通過多次改進和創造,中國古代的地雷有較高的發展水平。但真正地雷走向制式化,由俄國在1903年開始研製。之後隨著兩次世界大戰,地雷有了快速的發展。最基本的地雷通常是反步兵的,就是埋於地下幾釐米處,通過人踩在上面觸發。結構有壓髮式和松髮式。壓發就是踩上去就炸,而松發則是踩上去後鬆開才炸。
  • 踩到地雷還有機會生還嗎?韓劇輕鬆排雷 坑你沒商量
    然而,現實生活中,排雷真的有那麼的「輕鬆」嗎?其實,排雷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並且有些地雷碰到了,根本就沒有給人以反應的時間,更別說去排雷了。目前世界上世界上這一類地雷的代表就是M18闊劍地雷,這種地雷內部裝有七百粒左右的鋼珠,而且爆炸範圍更是達到了五十米,因此,如果踩到了這種地雷,基本上只能等待成為人肉篩子了。
  • 裝5公斤炸藥的反坦克地雷可直接炸毀坦克?還是只能炸斷履帶?
    就是這輛壓發了地雷的坦克,是當即被完全炸毀了呢?還是只被炸斷了履帶?坦克裡面的成員還有生還的希望嗎?這些問題,可能只有作戰現場的人員最清楚。不過瀚海狼山(匈奴狼山)卻認為可以按照所知的武器性能,推斷一下這種壓上反坦克地雷之後的結局,大致可以判斷坦克成員有多大的生還可能性。反坦克地雷這種武器,比坦克晚了2年出現。
  • 地雷踩上了鬆開才炸?為何不把地雷設計成一踩上就炸呢?
    接下來的排雷劇情就十分有意思,十有八九這顆地雷都不會傷害到踩到地雷的主角人物,因為總會有一個英雄人物出現,排除這顆地雷。如果戰爭中都是這種踩上鬆開以後才爆炸的地雷,那豈不是給了敵人逃脫時間,地雷為何不設計成一踩就炸的模式呢?
  • 地雷種類很多,踩上能否生還?答案竟是這樣的
    地雷的種類很多,踩上能否生還,運氣成分很大。如果是踩上反坦克地雷,那麼基本不用擔心生還問題,因為正常士兵的體重,連引爆都引爆不了。如果是踩到反步兵地雷,就很難說了,因為反步兵地雷形形色色,威力差別很大。
  • 漫畫教你埋(排)地雷:工兵有幾種辦法排雷?地雷又有哪些分類?
    目前地雷主要分為反步兵地雷和反坦克地雷兩大類。與反步兵地雷相比,反坦克地雷通常擁有更多的炸藥,並且引信被改造成只會被車輛觸發。比如反坦克地雷的壓發引信,必須在承受一定噸位的碾壓後才會爆炸,普通士兵踩上去不會有反應。那麼電影中的那個陳年老梗,踩中地雷為什麼一定要等鬆開腳才爆?
  • 被譽為最惡毒武器的地雷,究竟是個什麼東西呢?
    在電影中,配角踩上的都是壓發的,主角踩上的基本都是松發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松髮式地雷更多地被當成詭雷使用。不僅僅是松髮式地雷,拔了保險銷的手榴彈加上一根細線也可以實現和其相同的操作。而壓髮式地雷則更多地用於反步兵和反坦克。其實在坦克裝甲不是那麼厚重的年代,地雷是真的可以通過猴子摘桃式的操作,從地下給坦克開個大洞的。但是隨著坦克的裝甲越來越厚,很多反坦克地雷已經力不從心。
  • 踩到地雷還能跑?抬腳就炸,別被電影中排雷給騙了
    在眾多意圖殲滅對方有生力量的武器中,以地雷為主的反步兵武器殺傷力最為兇殘,給步兵在成了大量的傷亡,這種傷亡非死即殘,因此,地雷成為步兵們揮之不去的陰影。那麼,如果步兵踩上地雷,地雷被安全拆除的機率有多大呢?我們大家看到的影視劇《集結號》,鄧超踩到了法國反步兵地雷上面,張涵予抽著煙用匕首壓住地雷然後幫助鄧超脫險,千萬不要被這些影視劇情節給騙了。
  • 二戰日本專造「自殺式」反坦克武器
    這種武器頗具「神風」風格,一根長長的竹竿盡頭有一個三角圓錐形戰鬥部,底部有三根長刺。至於為什麼設計成這個形狀,還要從破甲的原理說起。這種竹竿雷還有水下版本,專門用來對付美軍兩棲車輛與登陸艇有趣的是,美軍坦克倒是沒嘗到刺雷的滋味,法國坦克卻倒黴了,越南遊擊隊把當年日軍遺留下來的刺雷用在了抗法戰爭中,多次使用這種刺雷給法軍坦克造成損失
  • 二戰日本專造「自殺式」反坦克武器|輕武專欄
    這種武器頗具「神風」風格,一根長長的竹竿盡頭有一個三角圓錐形戰鬥部,底部有三根長刺。至於為什麼設計成這個形狀,還要從破甲的原理說起。▲錐形空心裝藥破甲原理被蘇軍在諾門坎教訓了一通的日本陸軍,根據錐形空心裝藥破甲原理開發了三式反坦克手榴彈,這種手榴彈外形就像是一枚迫擊炮彈,後部有一圈繩子方便士兵甩投,但由於重量原因
  • 並不是所有地雷踩了鬆開就爆炸,還要分種類,具體地雷具體分析
    在影視中,我們常常看到一些地雷踩了之後,鬆開就會爆炸,令觀眾誤以為所有的地雷都是如此,但是真實情況並不是這樣的,因為地雷的種類也分很多種,各種各樣都有,在影視中,之所以採用那種踩住鬆開就一次的地雷,都是為了營造一種緊張的氛圍,如果是戰友踩住了,可以彰顯戰友的冷靜,在危險面前依舊臨危不懼,而敵人踩了
  • 這種地雷外形酷似蝴蝶,是士兵眼中的噩夢,毀了無數兒童的人生
    蝴蝶在人們眼中是一種外觀很美麗的生物,在戰爭中也有這樣一種「蝴蝶」,但其實它們的內裡卻很陰毒,這種「蝴蝶」實際上是一種地雷。也是士兵眼中的噩夢,這種外觀美麗的東西向來對孩子們擁有致命的吸引力,而這款武器讓無數幼孩因此缺胳膊斷腿。這種地雷的攻擊力並不強,而是產生小範圍的傷害。
  • 中國有兩種最可怕的地雷:一個能起跳,一個探不到!
    上圖是軍事博物館的土地雷展品,左一的地雷殼體是陶土燒制的,上面寫著」去死「兩個字,能看出來八路軍對日本鬼子多有愛。右一的地雷也是陶製,但外表有預製刻槽,像是採用了先進的預製破片技術。新中國成立以後,地雷成為解放軍陸軍的制式武器。在幾十年裡,中國軍隊裝備了數以千萬計的各種地雷。隨著探雷排雷技術的提高,老式的淺埋式的地雷越來越不適應戰爭要求。
  • 泰菲新武器隱形感應雷該怎麼玩?看一看泰菲實戰玩法「地雷戰」
    共研服正在測試泰菲的第二武器「隱形感應雷」,從武器名我們不難看出這個新武器具備了兩個特點:隱形和感應,直白點說就相當於一枚「地雷」,這枚「地雷」還有自動追蹤的功能,在實戰上非常給力,本期戲蟲就帶大家看一看泰菲新武器的實戰玩法「地雷戰」。
  • 在真實的戰爭中,一不小心踩到地雷該怎麼辦?
    壓髮式地雷踩上之後,地雷內部會有一個類似馬達的裝置,如果這時抬腳的話,地雷會在一秒內就發生爆炸,殺傷力驚人,輕則失去一條腿,重則失去生命。那在真實的戰爭中,一不小心踩到地雷該怎麼辦呢?
  • 步兵在戰場上踩到地雷有沒有活下來的概率?真的能像電視上那樣脫鞋...
    步兵在戰場上踩雷活下來的概率還是很大的,因為很多地雷控制了威力,踩中後故意致殘不致死,讓傷兵拖累整個部隊的後勤系統,戰爭就是這樣殘酷。至於電視、電影裡那種踩上地雷後,只要不松腿也不會炸,實在要松腿的話就在邊上挖一個坑快速跳進去,夠快的話甚至連皮毛都傷不了,比如《戰狼1》中吳京踩上地雷,邊上就有一個天然的坑幫助他逃過一劫。
  • 絕地求生地:雷是什麼意思,絕地求生地雷是什麼?
    眾所周知,絕地求生這款遊戲的武器系統是以日常生活中的單兵武器為基礎創造出來的,不存在高科技武器,例如裝甲車或坦克,所以遊戲中自然就不會推出反坦克地雷,而是推出了常見的反步兵地雷,這種地雷威力巨大,爆炸後彈到空中還能進行二次爆炸,對周圍的敵人有非常強的殺傷力,可謂一款神器。
  • 現代地雷一踩就炸!士兵還能死裡逃生嗎?老兵告訴你真實答案
    拋開那些抗日神劇不談,現代軍旅片中往往會圍繞地雷而突出某一個故事情節,《戰狼》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看過這部影片的朋友們一定記得,當冷鋒在追捕僱傭兵的時候,曾經誤踩了一枚地雷,不過,冷鋒機智聰明,最終死裡逃生。排雷那麼,現實生活中,這種情況到底會出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