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稱明星為戲子

2020-09-05 心鑑閱讀



我一直稱明星為戲子,沒覺得有啥不對。一個娛樂界的朋友對我說:「不恰當吧?怎麼這樣侮辱明星啊!」


我有些茫然了。怎麼是侮辱呢?我這是拔高她們呀!說實話,她們沒資格得到如此褒獎!


知道中國人怎樣稱呼他們心中的聖人嗎?


文聖人孔丘,我們尊稱他為孔子;


武聖人孫武,我們尊稱他為孫子;


道家的開山鼻祖,我們尊稱他為老子;


一個唱戲的、唱歌的,我稱她為戲子,還侮辱她了?


唉,沒文化!這樣的人,她要自輕自賤,怪誰?



當然了,若是不拔高她們,最恰當的稱呼還是藝人。


其實在古人看來,除皇帝外,都是藝人。豈不聞:「學得文武藝,售與帝王家。」您看,文臣武將都是藝人啊。


其他如鐵匠、木匠、篾匠,他們憑手上功夫掙錢養家,被稱為手藝人。


那麼,唱唱歌,說說相聲,是不是該稱嘴藝人?


如果只會扭屁股,就該稱屁藝人。


如果總是讓替身來演,自己出場時只會念abc的,就只能稱b藝人。


有本事的藝人靠賣藝掙錢,b藝人啥本事沒有,只靠賣臉蛋掙錢,這就是潛規則能大行其道的根本原因。


演了一部戲,唱了一首歌,有人喜歡了,你規規矩矩自稱藝人,多好。有些人突然膨脹了,非要稱明星,就有點討厭了。



啥叫明星?


天上那些東西,最明亮的是太陽,其次是月亮,星星亮嗎?不亮吧。它只會眨眼睛呀!


當然,也有一顆星被稱為明星,那就是啟明星,又稱金星。那可是又老又醜的腦袋上鼓了一個大包的傢伙,想當嗎?


所以呀,星星就是那種忽明忽暗,既怕太陽又怕白雲的東西,它的本事就是對人晦澀地眨眼睛。


中國文化對它有很好的詮釋。請看中國文字對星的解釋。


如果這個星只會動手動腳,沒啥文化,像狗一樣,那它就是「猩」,一個雖然像人卻沒啥腦子的動物。


如果這個星被稱為肉,即便是鮮肉,也就是「腥」。一塊隨時散發出腥臭的玩意。


然而,最噁心的是那些對潛規則趨之若鶩的並以此為榮的「腥」。


中國的娛樂界爛掉了。為啥會這樣?是我們在價值觀的引領上出了問題。追根溯源,是腐敗。


腐敗的官員別看在場面上道貌岸然,私下裡卻男盜女娼。雄的離不開靚女,雌的離不開鮮肉。


為了投其所好,那些掌控資本的人自然會不惜巨資為他們培養玩物;掌握權力的自然會為他們敞開意識形態的大門;掌握輿論的自然會花大力氣吹捧。


於是,英雄、國士不見於報端,靚女鮮肉大行其道。花邊新聞滿天飛,腥聞爛事津津樂道。


這些人只需妖嬈於燈紅酒綠之中,風流於燈火闌珊之處,就能獲得青樓女望塵莫及的報酬。



是該控制這種歪風了。如果後人越來越鄙薄英雄、文豪、巨匠、科學家;輕視工人、農民、軍人、教師,把當明星當做自己人生的終極目標,中國還有前途嗎?


這種人的作用只能是提供各式各樣的娛樂,既不能靠他們建設國家,也沒本事保衛國家,這一點,所有人,包括戲子自己都必須搞明白。


不要再給他們戴什麼桂冠了,讓他們回歸本位吧。


希望李蘭娟院士的呼籲能得到全社會的響應!


拜託了。


相關焦點

  • 明星與戲子:中國的娛樂明星再紅,為什麼卻總被嘲笑為戲子?
    現代社會是流量社會、粉絲經濟,明星一舉一動都能夠引發一波波的熱搜,讓網際網路震動,讓無數粉絲失眠。明星的號召力,在現代網際網路的推動下,得到了最大的效應。相比於其他經濟學家、作家、官員,乃至科學家,在娛樂明星面前,都黯然失色。不但中國如此,外國也是一樣。
  • 明星、演員,其實,算不上戲子
    古代的時候,人們所指的戲子,是指那些到處走街串巷,還有被請到各家各戶表演的。這些被稱作戲子。那時候只是一種稱呼。現代,戲子這個詞是貶義的。但是,其實,明星、演員本身並不具有那些破壞力。有破壞力的是明星、演員那個職位和代表性。而這職位和代表性極容易被不良利用賺取利益。而利用這一點的往往不是明星、演員本人。這不止明星、演員,還包括很多招牌。那個招牌既然存在,總得有人佔。誰佔了那個招牌,誰就做了哪些不良了嗎。顯然不可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木偶一樣按照招牌活著呢。
  • 先正雜評:戲子當道,擋戲子道如何?也說說吳亦凡的事
    有個圈子,叫娛樂圈,包含歌手、演員,現在又多了什麼綜藝咖,統稱明星,舊稱戲子。有人認為當今戲子當道,屬於娛樂誤國,這一點上筆者覺得有些矯枉過正。明星本來就是靠著熱度吃飯,頻頻見報才是常態。況且百姓也樂於討論一些娛樂八卦,茶前飯後說說誰誰離婚了,某某某整容了,才是百姓生活。
  • 戲子誤國?
    其中,最惹眼球的當屬觀點為「戲子誤國」的帖子,其點擊率、轉發率高得簡直不要不要的。這表明,絕大多數網民認同「戲子誤國」這個觀點。此帖持戲子誤國論,主要根據有兩個方面:一是在較長時期內,中國戲子當道,是社會的「主角」,收入高,名聲響,極大地影響著國民;二是他們宣傳的價值觀以追求金錢、奢侈、享樂為核心,成為引領社會價值觀的主導,同樣極大地影響著國民。
  • 于謙自曝最討厭被叫做「戲子」,嶽雲鵬為明星職業鳴不平
    于謙不假思索的就回答了兩個字「戲子」,看得出來于謙的態度還是非常明確的。 于謙在節目中做出了解釋,他表示「戲子如今舊社會的時代早已經過去,明星藝人也是一個正規並值得尊重的職業了,不該還用舊社會的蔑稱來形容他們這一行的人。
  • 你口中的「戲子」,為這個世界做了什麼
    「戲子當道」,這四個字成了現代人對影視行業的印象詞。每每有社會事件突發,就會有人冒出這一句,於是義憤填膺的眾人一同湧上去痛罵一頓,發洩完了繼續看著娛樂綜藝,影視作品消解自己的怒氣。可是這個現象真的對嗎?你口中的戲子,為這個世界付出過什麼呢?
  • 批「戲子誤國論」
    民國時那些出名的演員被稱為「角」「名伶」,一個戲子一旦成了角,那就榮華富貴都來了。地位再高點的被稱為「大師」,新中國成立後戲曲演藝工作者地位迎來了春天,不再稱戲子了,統稱為演員。表現突出或者有特別貢獻的被稱為「藝術家」。老舍,齊白石,常香玉等前後就被評為「人民藝術家」。那個時代湧現了一大批德藝雙馨的大師級人物。
  • 「戲子無情,婊子無義」新議
    婊子合該在床上有情,戲子只能在臺上有義。      光怪陸離紙醉金迷的娛樂圈生活,一直是各種花邊新聞層出不窮,大家早已習以為常,也不關老百姓的啥事,當然,娛樂圈最有亮點的話題和最能引人注目的東西,無外乎兩大件,性和緋聞。而性又是引爆一切焦點的關鍵。最近PGone,李小璐,賈乃亮的事情引起了全民關注。
  •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趕走範冰冰的華師副教授何苦與「戲子」為敵
    俗話說婊子無情,戲子無義,這句話也常用來貶損那些娛樂圈的明星。畢竟,和「婊子」並列,總不算什麼好事情。
  • 戲子和明星對國家的貢獻巨大?該醒醒了!
    我聽不下去了,就問她們幾個:「如果哪天天災大難,明星、小鮮肉能救你們嗎?到時候能救你們的只有勇敢的軍人和警察吧?」沒想到她們一致回我個白眼:「大叔,跟你說不清楚,聊不下去。」然後個個不再理我。唉,真的是悲哀啊,現在社會上很多很多的人,非常追捧明星,卻對國家的英雄和傑出人物不問,那些明星無非就是在舞臺上、屏幕上擺擺腰姿、扭扭屁股、賣弄幾下風騷,竟然得到全國那麼多人的瘋狂追捧
  • 就「戲子誤國」一說談幾點看法
    於是,「戲子誤國」一說再度流行起來。我的大學教授夏元明先生最近也在他的微信公眾號裡面發了一篇《也說「戲子誤國」》。老人家本意是好的,只是理性地談一點自己的看法,希望大家不要人云亦云。誰知,這下壞了。有幾個偏激的網友留言指責夏老師,說他不該發這篇文章,有為範冰冰開脫的意味。夏老師胸懷坦蕩,不管是支持的還是反對的言論,一概公布出來。最終,這篇文章還是被屏蔽了,這當然是一大遺憾。
  • 戲子誤不了國,能誤國的也一定不是戲子
    楊冪的人氣不是蓋的,一直都是女王級別的,最近的扶搖一直都是非常火爆,楊冪的努力相信大家都是看在眼裡的,從一個小演員,慢慢成為女主角再成為老闆,再到頂級流量明星,手下的藝人更是厲害,培養了很多的娛樂圈的大腕,楊冪曾說過一句話「你只看到螢火蟲身上閃爍著光芒,卻沒有看見它身後拼命扇動的翅膀」也被被列為題材,作為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中的題目,這樣的影響力牛不牛!
  • 戲子,男權世界最無力的詆毀
    電影《我不是潘金蓮》還未面世,主演範冰冰卻先回應了一位華師副教授的歧視:我不是戲子!「戲子」之稱之所以具有如此殺傷,是因為它從一開始就不是對某種職業的客觀定義,而是一種自帶歧視的蔑稱。古時,戲子是屬於在官吏、士族、平民之下的最低等人,和娼妓、奴婢屬同一等級,沒有人身自由,如物品畜生一般隨意被販賣。自古就有「婊子無情,戲子無意」,在這樣的刻板印象下,在以家世門第為基礎的婚姻繁衍中,戲子的命運可想而知。範冰冰是一名演員,但她不是戲子。
  • 日報|黃子韜自稱戲子;李亞鵬曾為借錢要下跪;女模醉酒直播激吻已婚男子
    1、黃子韜深夜感慨音樂不出圈   稱失去私心好好當戲子從韓國頂級男團EXO回國發展的「歸國四子」,如今在演藝圈都拼出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誒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黃子韜口中的「戲子」之稱,難免有點傷害同行的自尊心。與其做些無畏的抱怨,不如繼續為自己的音樂夢想努力。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加油!
  • 「戲子誤國」休矣
    戲子,古指唱戲或演戲的人,是三教九流中的下九流的最低等人,俗話說「婊子無情,戲子無義」,戲子與娼妓,奴婢,一個等級,沒有人身自由,最為卑賤。新社會沒有這個職業,這個稱呼,戲子誤國,這不是變相罵人嗎?這是侮辱,演員、明星沒有愛聽的。現在的中國人都知道,明星都有天價片酬、出場費,明星幾天掙的錢比普通人幾輩子的都多,可是這能怪明星嗎?咱們講講這個理,市場經濟人家願意賣藝,有人樂意出錢買單,買門票,怨別人嗎?你有本領,也使勁多掙。再如紅顏禍水,到底是怨紅顏呢,還是怨沉迷紅顏的人呢?
  • 戲子誤國?好大盆髒水
    在表妹看來,「戲子誤國」是年度第一蠢話。且看她如何辯。我是出來浪依然熱愛工作的良心表妹出場分割線戲子這篇文章,表妹憋了很久。憋了好幾年。原因是這句話,「將軍孤墳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上周,這話又夾卷著某些爆款文,刷屏了表妹的朋友圈。
  • 戲子誤國?年度第一蠢話
    我以為終於有人來講述這些名字背後蘊藏的瑰麗與汗水。然而文章大筆一揮,卻是又再次,套路式地把問題轉向攻擊流量明星。作為娛樂向的自媒體,第一次看到這將炮火對準「戲子」的文章,我是困惑的。表妹不禁想問:如果「將軍孤墳無人問」真是「戲子」之過,那討論「戲子」的公眾號的我們又算什麼?每天關心並且喜聞樂見「戲子家事」的大眾,又算什麼?
  • 「戲子」二字要慎用!
    「戲子」在傳統社會特指藝術表演者,因為傳統社會藝人身居底邊社會階層,其藝,被人玩賞;其人,被人貶損,觀念中的極度分裂造成了表演在社會審美中堪為獨具特色的邊界藝術。因此,「戲子」一詞在特指表演藝術專職者外,被賦予了極度的道德汙損的意味。這正是這一詞彙在五十年代戲曲改革進程中,最先被時代所拋棄的必然。本人最不接受這一詞彙,也最不願看到一個進步的時代對這一詞彙的重新使用。
  • 淺析「戲子誤國」論
    有些人甚至常把「將軍枯骨無人知,戲子家事天下聞。」掛著嘴邊,悲嘆道現在的世風日下,戲子誤國。「戲子誤國論」真的是正確的嗎?我覺得一錘定音的做法多少有些欠妥。  首先,要知道,「戲子誤國」在開始指的是慈禧的重戲輕工,所以有很多人說「清朝的衰敗不就是因為慈老太太的重戲輕工,那現在的現狀豈不是就是對晚清的延續?戲子誤國說法又有什麼錯?」
  • 戲子圈的無聊
    原本以為這次疫病面前所謂明星的他們捐款捐物確實出於愛心!(當然有些明星文藝工作者確實低調行善,也不張揚)但是這幾天忽然發現,有個別戲子是拿捐物當噱頭!慫恿一些殘粉上平臺打廣告來了,真是內涵素質格局決定境界!任你百般折騰戲子永遠成不了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