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題目是食材君自己寫的,但它說明了啥,食材君自己也搞不懂。不過,在韓國小館裡嚼著明太魚乾,喝著小酒的感腳真是讓人意猶未盡。日韓兩國,雖然有很多相似之處,但若論吃魚,日本真的比韓國豐富得太多,好在韓國還有明!太!魚!
「魚子做明卵醬,內臟做腸卵醬,魚嘴做魚嘴醬,眼睛烤來下酒、肉煮湯,油入藥用啊沒什麼可扔……」 這是來自韓國流行歌手GANGSANE的一首歌叫《明太》,歌詞中所描述的這種特色魚正是明太魚。
明太魚是朝鮮、韓國、以及我國東北的朝鮮族最愛吃的魚,韓語是명태어。關於名字的來歷,特地查了下,覺著都不大靠譜。不過朝鮮民族真的太愛吃明太魚了,據說一個朝鮮族主婦可以用明太魚變換出近50種菜式。
對於韓國人,明太魚具有特殊的意義。自古以來,明太魚與韓國人的祈福信仰有著密切的關係,這種風俗一直流傳至今,很多韓國人在搬進新房子或新開張的店鋪裡掛上用線條捆綁的幹明太魚。
在古代朝鮮,人們認為奉獻給神明的祭品必須全部可以入口,禁止扔掉任何部分,而朝鮮的魚類中只有明太魚符合條件,所以,每逢祭祀和節日,尤其在清明節,幹明太魚是少不了的祭祀食品。
明太魚其實是好幾種明太魚製品的統稱,「生太」是指新鮮的明太魚,韓國人用鮮魚來煲湯,味道特別鮮美;冷凍的明太魚叫「凍太」;但明太魚一般是曬乾的,直接曬乾的叫「幹太」,幹太很硬,需要用扁平的鐵錘頭敲至疏鬆才好入口;還有一種是曬得半乾,叫「黃太」,可以做紅燒黃太。
黃太最出名,它是經過數月反覆晾曬而呈黃色的明太魚,黃太色澤鮮黃、肉質鬆散,卻有著牛筋一般的嚼頭,撕下一塊蘸上調了味的辣椒醬,是鮮辣的美味。
把新鮮的明太魚製成黃太,非常講究。把得洗淨的明太魚,掛在風能吹到的地方,冬季的韓國,氣溫足夠冷,明太魚晚上被凍上而白天又能融化,這樣反覆折騰一個多月,明太魚的肉質才能變得蓬鬆且有韌勁的口感。成條狀的魚肉,撕下來一條條放嘴裡嚼,滿口生香。
明太魚的學名是黃線狹鱈,是鱈形目鱈亞目鱈科狹鱈屬的一種魚類,勉強可以算作鱈魚的一種。分布於朝鮮半島東岸及日本本州西側中部以北、日本海、韃靼海峽、鄂霍次克海與白令海周緣、到美國加利福尼亞中部以及分布於北太平洋北部、我國黃海東部等海域。
黃線狹鱈是目前全球商業捕撈規模第二大的魚類,2008年全球共捕撈了270萬噸黃線狹鱈。像KFC和麥當勞的鱈魚產品,都是用的這種魚。但其實,它的大部分都被做成了碎肉和肉糜,我們最熟悉的蟹棒就是用狹鱈的碎肉做的,當然,上面的紅色用的是色素。
▲明太魚湯
▲烤乾明太魚是將黃太切開分成兩半,去掉脊骨、鰭和魚刺,現烤現吃的料理。
▲明太魚大雜燴,包含有魚肉、魚肚和魚籽
▲魚頭裡塞進糯米和小米,上屜蒸出獨具朝鮮族風味的魚頭包飯。
▲辣燜明太魚
▲明太魚豆腐
明太子
明太魚籽在日本店叫做明太子,明太子是加工過了的明太魚籽,經過加工處理後有很多風味,例如辛味、辣味、甘味、鹹味等。明太魚籽不管是燒湯、生食或者鐵板、炒食都很合適。魚卵經辣椒等香料醃製後,日本稱為「辛辣明太子」。
魚白
明太魚油看起來像是魚油,其實並不是,這玩意就是魚白,有些地方叫它明太魚花、大頭魚花、明太魚腸等。其實是明太魚的精囊,只有雄性的鱈魚才有這個。魚白適合燒湯、炒食、做色拉,煮火鍋的多種食法。
明太魚肚
魚肚是明太魚的胃,魚肚做鐵板、炒食非常的Q脆,超級好吃。
了解更多食材
點擊本頁左下角「閱讀原文」
或在首頁輸入數字「1」
看食材君為您匯總的精選文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