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聽人彈琴,寫了一首詩,渾然天成,讀完醉在其中,可謂經典

2021-01-08 每天讀文史

唐詩中描寫音樂的佳篇很多。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賀的《李憑箜篌引》;李頎的《聽安萬善吹觱篥歌》等。大詩人李白也有一首聽音樂的詩歌,寫的是別具一格,不同尋常,頗具詩仙風範。今天,我們就一起欣賞李太白的這首《聽蜀僧濬彈琴》。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

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餘響入霜鍾。

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

詩題《聽蜀僧濬彈琴》,就是聽一位來自蜀地的、叫浚的僧人彈琴。

首聯:彈琴人出場,寫得既利落而又很有仙氣。

綠綺是天下名琴,當年西漢才子司馬相如,以一篇《如玉賦》,贏得梁王饋贈的綠綺琴;峨眉山是天下奇山,佛教聖地,曾經是普賢菩薩的道場。一位長袍寬袖的僧人,懷抱綠綺,從峨眉山飄然而下,那真是充滿仙氣,充滿神韻。

其實,一個僧人,他不太可能持有綠綺,這樣的天下名琴;他雖然是蜀地人,也不一定就來自峨眉山。但李白是四川人,巴山蜀水讓他魂牽夢繞,巴蜀文化已經融入他的血脈。因為僧人來自四川,司馬相如是四川名士,峨眉山是四川名山。那李白就認定,僧人來自峨眉山,彈的就是司馬相如的綠綺琴。

一位僧人,卻用名士、名山作襯託,表達了詩人對他的傾慕與敬佩,也給全詩罩上了仙氣,這就是詩仙的氣勢。

頷聯:寫彈琴。

按通常寫法,寫聽彈琴,必以彈琴人為主題。如白居易《琵琶行》,縱然是以詩人自己的活動開篇,但寫道「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後,彈奏著登場,舞臺立刻交給了琵琶女——她「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她「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么」。詩人自己則悄然隱後,演奏的琵琶女才是主體。

而李白卻不這樣,他在寫完僧人抱琴出現後,一句「為我一揮手」,一個「我」字的出現,把主題變成了自己。天地之間,唯我獨尊,這就是詩仙。當年「伯牙揮手,子期聽聲」,此時,「僧人揮手,太白聽聲」。聽出什麼聲音呢?——「如聽萬壑松」。

蜀僧一揮手,我仿佛聽見了大自然萬壑松濤之聲。僧人彈的是著名古琴曲《風入松》,琴聲清越悠遠,鏗鏘有力。簡簡單單,一筆而過,這就把彈琴寫完了。筆法洗鍊,很不尋常。

一般的寫聽音樂的作品,都會細緻入微,頗費筆墨地描摹演奏過程。如《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因為以奏樂者為主題,所以,必要極力表現演奏者的技巧和效果。

李白以自己為主體,只需寫出自己感受即可。高山深谷間,松濤陣陣,松風入耳,那風是清冽的。但穿越松林,卻有排山倒海之勢,一個

「如聽」猶如身臨其境,這是琴聲的莊嚴,這是琴聲的美妙。

頸聯:聽琴的感受。因為李白把自己做主體,他的重點就在彈者和聽者見的感情交流。

聽了蜀僧的琴聲,詩人的心仿佛被流水洗過一樣,變得純淨舒暢。是不是這麼簡單呢?不是,因為這一聯包含兩個典故——「流水」、「霜鍾」。「流水」是俞伯牙和鍾子期「高山流水」的故事,那是「知音」吶。那這句更確切的意思就是:我聽出了你琴聲的流水之意,我的心也像是被流水洗過一樣;「霜鍾」則是《山海經》「霜降則鐘鳴,故言之也」,就是霜和鍾是有感應的,也寓有「知音」之意。

《列子·湯問》中有「餘音繞梁,三日不絕」,蘇軾《前赤壁賦》寫「餘音嫋嫋,不絕於耳」,李白的「餘音」也是此意。音樂停止,餘音久久不絕,和薄暮時分寺廟的鐘聲融合在一起。聽者仍沉浸在藝術享受中,仍沉浸在藝術想像裡。

尾聯:順承上聯。

沉浸在琴聲中的詩人被鐘聲驚醒,抬眼四望,不覺發現:蒼翠的群山已經籠罩了暮色,層層疊疊的秋雲布滿天空。時間的飛快,詩人的忘神狀態,反襯琴藝的高超。

一首琴曲過去了,一天過去了,一年也到了秋天,美好的事物都是轉瞬即逝,一種淡淡的悵惘油然而起,細細品來,卻也意味深長。

律詩講究起承轉合,由「彈琴人」起,到「彈琴」的承,再到「聽琴感受」的轉,最後落在「琴聲高妙」的合,如行雲流水,一氣呵成。用典精道而渾然無痕,立意新穎,清新明快,在諸多的描寫音樂的作品中,可謂獨樹一幟。

相關焦點

  • 詩仙李白寫了一首懟人詩,詩聖杜甫也寫了一首,兩首讓人無言以對
    當然詩仙之名也是名副其實,千古絕句朗朗上口,只不過詩仙也有情緒,有情緒就會喝酒,喝酒之後詩意就會大發,比如那一首「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將進酒》氣勢磅礴,不過也有時候,也會因為一些心煩之事,遇到一些看不慣的人,醉意上了梢頭,一時不爽,寫了一手懟人的詩,以此表達自己的憤懣之情。
  • 蒙曼:李白《聽蜀僧濬彈琴》
    先看題目《聽蜀僧濬彈琴》,蜀僧濬,自然是來自蜀地的名叫濬的和尚;那「彈琴」也就是彈奏古琴。很多人可能會覺得,這跟白居易聽長安娼女彈琵琶、李賀聽梨園弟子李憑彈箜篌沒有什麼區別,其實不是這樣,為什麼呢?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 古詩詞賞析 | 李白《聽蜀僧濬彈琴》
    這首五律寫的是聽琴,聽蜀地一位法名叫濬的和尚彈琴。開頭兩句:「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說明這位琴師是從四川峨眉山下來的。李白是在四川長大的,四川綺麗的山水培育了他的壯闊胸懷,激發了他的藝術想像。峨眉山月不止一次地出現在他的詩裡。他對故鄉一直很懷戀,對於來自故鄉的琴師當然也格外感到親切。所以詩一開頭就說明彈琴的人是自己的同鄉。
  • 李白最愜意的一首詩,隨心所欲,恣情縱飲,後2句更讓人佩服不已
    中國歷史悠久,在漫長的歲月中,湧現出了不少的優秀人物,他們用自己的智慧為後世的我們留下了不少的經典作品,比如李白便是其中之一。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
  • 《將進酒》:李白最狂放的一首詩,無人之境,經典名句,震撼古今
    李白的詩中有這樣的一首名篇:《飲中八仙歌》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李白這個人,跟其他的才子還不太一樣,歷史上大多數的才子,基本都是後來才出名的,但是李白,在25歲的時候開始週遊天下,他的名聲就開始慢慢大震天下了。不然,為何皇家的人都會親自去邀請李白為愛妃題詩呢,要說李白的這麼多的詩中,拿一首詩是最狂放的,那就是《將進酒》了。
  • 李白很肉麻的3首詩,全都赤裸裸地吹捧楊貴妃,其中一首更是經典
    中國歷史2000多年,出現過無數首經典的詩詞,辭賦的代表人物是蘇軾,而詩的代表人物毋庸置疑是李白。李白對於中國古代文化的影響十分巨大,甚至是今天,我們還能受到他的影響。李白這樣的"仙才",2000多年的歷史只出現了三個,由此可見他在文學上的地位登峰造極。
  • 李白與人「鬥詩」失敗一直不服,19年後又寫一首,到底誰更勝一籌
    那是開元十六年(公元728年)的夏天,李白和好友韋冰、孟浩然遊玩江夏,並一同來到了黃鶴樓。當時的李白可是名滿天下,身後跟隨的粉絲也是摩肩接踵,李白此次來黃鶴樓,就是想為黃鶴樓題一首代言詩。那麼有的人會問,什麼是代言詩?
  • 孟浩然最經典的一首詩,渾然天成,最後兩句更是妙絕古今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李白的這兩句詩直白的表達了對孟浩然的敬慕之情。孟浩然比李白大十二歲,在李白尚未成名之前,孟浩然已名動天下,但是他倆一見如故,志趣相投,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也成為唐代詩壇的一段佳話。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造詣非凡。
  • 是莽夫也是歪詩奇才,曾主動挑戰李白,一首打油詩讓人從頭笑到尾
    有人寫詩,不為其它,僅為抒發自己心中所想,這種人是詩壇高手,他們寫出了絕大多數經典;有人寫詩,是為了功名利祿,不少應試詩、應詔詩就是此類,這種詩很難有佳作;還有人寫詩,純粹是為了顯得自己有文化,這種人多數如「跳梁小丑」,不但難以成就,反而貽笑大方,他們生產出了大量的「歪詩」。
  • 一周一詩:《聽蜀僧彈琴》
    先白話直譯這首詩:四川僧人抱彈名琴綠綺,他是來自巴蜀的峨嵋峰。現在再說詩題。題目:聽蜀僧濬彈琴。很喜歡李白的直白,題目就是聽一個叫濬的四川僧人彈琴。「濬」讀音jùn,動詞為疏通或鑿深水道,形容詞為水深的意思。
  • 李白最搞笑的一首詩:美女看見李白就跑,假裝害羞!
    唐代大詩人李白在中國是家喻戶曉的名人,上至頭髮斑白的耄耋老人,下至稚氣未脫的少年兒童,都會背幾句李白的詩,「床前明月光」幾乎是許多人的啟蒙詩歌。詩人之間的逸聞趣事古來不少,可是要說李白寫了900多首詩,哪一首詩最搞笑?許多人可能一時半會兒也不知道是哪一首?
  • 李白寫雪的詩,一首絕美,一首悽美,謫仙人帶你看一場最大的雪
    古人描寫雪的詩詞不計其數,」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都是寫雪的名句。這裡想要推薦給大家的,是李白的二首寫雪的詩。李白天馬行空,瑰麗奇絕的想像,大筆一揮,又會有怎樣不同凡響的詩篇呢。
  • 李白最肉麻的一首詩,為追求楊貴妃所寫,如今已廣為流傳
    說到李白,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從我們小學開始,就在不斷學習他寫的詩。可以說李白的詩歌伴隨著每一代中國人的成長,他是我國歷史上詩歌成就最高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幾乎每一首詩都能譜成千古絕唱。在很多人的眼中,李白是狂傲的,「我本楚狂人」;李白也是自信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同時也是灑脫的,「明朝散發弄扁舟」但是你知道嗎?他還寫了一首很肉麻的「情詩」,而這首詩正是為追求楊貴妃所寫,如今已廣為流傳。眾所周知,唐玄宗有一寵妃名叫楊玉環。她可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美人兒,因此深受唐玄宗的喜愛。
  • 李白最狂的一首詩,嘲笑了當時的婦女,最後兩句更是狂得無人能及
    李白是盛唐最具有氣質的一位詩人,同時個性鮮明,他的很多詩都很張狂,其中最經典的要數這首《南陵別兒童入京》,這也是他在剛剛出門時的一首作品,也就是說是他年輕時的一首詩。從這麼一首詩中,我們最是能夠感受到他獨特的個性,還有骨子裡的張狂,這也正是李白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
  • 李白聽和尚彈琴寫首妙詩,如行雲流水,流傳1000多年
    王維在竹林裡彈琴,寫下「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顯出內心的清靈澄澈;孟浩然深切思念老友,發出了「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的感嘆;嶽飛有滿腹心事無從訴說,只好說「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透出多少失意與無奈啊。琴聲悠揚,音樂能尋訪到知己,令彼此心靈相通,也能給人以足夠的享受。
  • 唐伯虎五十知天命,寫一首俗詩,疏狂如李白,讓人唏噓不已
    而華太師是無錫人,要比唐伯虎小27歲。因而,唐伯虎的「三笑」姻緣可謂是後人的杜撰。唐伯虎名寅,字伯虎,是明代著名的畫家、書法家、詩人,他與祝枝山、文徵明、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其實真實的唐伯虎雖然有才,但並不是傳說的風流才子。唐伯虎的一生懷才不遇,而且生活貧困,非常的曲折坎坷。
  • 李白送給偶像的一首詩,極盡讚美之詞但卻不切實際!
    在和李白同時代的人當中,能讓李白崇拜的那真是鳳毛麟角,但是孟浩然卻是其中一個,李白對孟浩然的崇拜之情不亞於杜甫對他的崇拜,從李白贈給孟浩然的這首詩中就能看得出來。贈孟浩然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 李白被人譏笑,寫了一首詩,成了千年以來的誓歌
    李白是中國古代著名的詩人。現在的課本裡,很多詩都是李白的。李白出生於唐代,作為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李白被譽為"詩仙"。作為古代一位非常優秀的詩人,李白在當時並不是很有名。唐朝在歷史上是一個非常開放的朝代,大詩人李白接受了非常好的教育,唐朝主要是儒家教育。
  • 李白的一幅書法真跡,也是一首勸酒詩,短短40字盡顯豪邁大氣
    但其實李白還有一幅詩帖,很多專家都曾鑑定過,確實是他的真跡,這幅詩帖就是《嘲王歷陽不肯飲酒》,是李白寫的一首「勸酒詩」。 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 笑殺陶淵明,不飲杯中酒。 浪撫一張琴,虛栽五株柳。
  • 淺析李白飲酒詩
    在詩歌創作過程中,酒是李白進行詩歌創作的重要靈感來源,他借酒這一載體將抽象的情感具體化,借酒將膨脹的個性意識表現得淋漓盡致。他時而借酒銷愁,以詩寫酒,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和超脫;時而在酒中縱情歡樂,揮灑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