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保護視力,大家都知道其重要性。
但在保護視力的過程中,許多家長和同學們仍有一些認識上的誤區,讓眼睛受到了傷害。
這些保護視力的方法是錯的!
誤區一
保護視力就要常滴眼藥水
許多沒有眼病的人也常點眼藥水,不經醫生診斷就隨便點眼藥水,這是錯誤的。
使用眼藥水要遵醫囑,眼藥水雖對緩解眼疲勞有一定作用,但不等同能保護視力,部分眼藥水含有防腐劑,經常滴會對眼睛造成傷害。
誤區二
晚上看書寫字燈光要足夠亮
很多學生晚上在自己的房間寫作業,往往只開檯燈,把周圍的燈都關掉,忽視環境光照的設置對眼睛的影響,這樣做是不可取的。
只開檯燈而沒有環境照明或環境照明過暗,容易造成視疲勞,而且並不是燈光光源越亮越好,眼睛看得清楚、舒服、持久才是最好。
誤區三
視力不好就一定要戴眼鏡
事實上,並不是所有近視或視力不好的孩子都需要配眼鏡。
近視有真假之分,真性近視必須戴鏡矯治、定期複查,控制近視度數加深;假性近視多是用眼過度或視疲勞引起,一般不需要戴鏡治療。
發現孩子視力不好時,不要盲目地戴眼鏡,需要家長帶孩子到專業的眼科醫院或視光門診進行科學的醫學驗光檢查。
誤區四
散瞳會對眼睛造成不良影響
不少家長反對散瞳,認為散瞳時間較長,會對眼睛造成不良影響,這是錯誤的認識。
正確的護眼認識
散瞳是檢查青少年眼睛屈光狀態的重要檢查步驟之一,將專用的睫狀肌麻痺眼藥水滴入眼睛,使眼睛的睫狀肌完全麻痺。
達到最放鬆狀態後,再進行驗光,在醫生科學合理指導下進行,不會對眼睛造成損害。
溫馨提示
人眼的視力狀態和屈光狀態,會隨年齡的增長而呈現動態變化,因此要定期進行眼視光檢查。
0—6歲 視覺發育黃金期。3歲開始建立屈光發育檔案,定期檢測視力發育狀況,發現問題及早幹預,確保孩子眼睛健康。
6—18歲是近視防控的關鍵期。兒童青少年處於生長發育階段,也是用眼高峰期,度數變化特別快。長期近距離用眼,眼球會出現睫狀肌調節痙攣,近視容易加深。所以,每3個月或半年進行一次眼視光檢查,及時發現孩子的視力和視功能問題,了解孩子近視增長的原因、近視發展的速度,並有效的進行幹預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