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新中國曆次五年規劃(計劃)

2020-12-24 澎湃新聞

圖解新中國曆次五年規劃(計劃)

2020-10-29 11:5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10月26日至29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在北京召開。會議將審議通過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及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編制和實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要方式。五年規劃編制涉及經濟和社會發展方方面面,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

從1953年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至今我國已經編制10個五年計劃和3個五年規劃。我們根據權威媒體相關報導,主要從制定背景、典型成就等方面對十三個五年規劃(計劃)進行梳理,以期使大家更加全面系統地了解我們黨五年規劃(計劃)治國理政方式的基本精神和內涵,從而更好地學習貫徹「十四五」規劃。

我國五年規劃(計劃)制定實施的歷程大致可劃分為三個階段。

一、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五年計劃(從「一五」至「五五」)

這一階段,我國制定實施了5個五年計劃,由此奠定了我國工業化、現代化的基礎,基本形成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為開展社會主義建設積累了經驗。

一五計劃(1953—1957)

二五計劃(1958—1962)

三五計劃(1966—1970)

四五計劃(1971—1975)

五五計劃(1976—1980)

二、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軌時期的五年計劃(從「 六五」至「九五」)

這一階段,我國制定實施了4個五年計劃,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本框架,基本解決了人民生活的溫飽問題,實現了總體小康的戰略目標。

六五計劃(1981—1985)

七五計劃(1986—1990)

八五計劃(1991—1995)

九五計劃(1996—2000)

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本建立後的五年規劃(計劃)(從「十五」至「十三五」)

這一階段,我國制定實施了4個五年規劃(計劃),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十五計劃(2001—2005)

十一五規劃(2006—2010)

十二五規劃(2011—2015)

十三五規劃(2016—2020)

來源:共產黨員 秘書工作

微信號:CQZGZTC

投稿信箱:476395789@qq.com

重慶組工直通車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圖解新中國曆次五年規劃(計劃)》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新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是怎麼來的?(一圖讀懂13個五年計劃和規劃)
    新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是怎麼來的?第一個五年計劃面臨怎樣的國際國內背景?新中國成立時,面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孤立和封鎖。從「一五」計劃到「十三五」規劃,編制和實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已成為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要方式。
  •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計劃)
    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計劃)的主要歷程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已制定和實施了13個五年規劃(計劃),從體制變革和發展階段相結合的維度,我國五年規劃(計劃)制定實施的歷程大致可劃分為三個階段。三、五年規劃(計劃)的寶貴經驗與啟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13個五年規劃制定和實施的歷史過程,充分體現出中國共產黨領導新中國建設社會主義事業的積極探索,積累了許多寶貴的中國特色的國家治理經驗,對我們進一步做好規劃制定工作具有重要的啟示。
  • ...勇立潮頭再出發——上財改革開放以來歷次規劃回顧展》開展
    學校的「五年規劃」是學校發展的戰略性、綱領性文件,在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凝聚發展共識、引領發展方向、實現戰略目標等方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020年12月25日, 在學校總結「十三五」,擘畫「十四五」發展藍圖的重要時點,由檔案館、發展規劃處主辦《乘風破浪鑄輝煌 勇立潮頭再出發——上財改革開放以來歷次規劃回顧展》在創業中心一樓開幕。
  • ...五年規劃(計劃)制定和實施的主要歷程、重要作用、寶貴經驗與建議
    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計劃)的主要歷程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已制定和實施了13個五年規劃(計劃),從體制變革和發展階段相結合的維度,我國五年規劃(計劃)制定實施的歷程大致可劃分為三個階段。三、五年規劃(計劃)的寶貴經驗與啟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13個五年規劃制定和實施的歷史過程,充分體現出中國共產黨領導新中國建設社會主義事業的積極探索,積累了許多寶貴的中國特色的國家治理經驗,對我們進一步做好規劃制定工作具有重要的啟示。
  • 編制和實施五年規劃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要方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用五年規劃引領經濟社會發展,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個重要方式。」新中國成立以來,從「一五」計劃到「十四五」規劃,時間跨越近70年,對於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一考察近70年歷史過程,可以看出五年規划具有幾個顯著特點:這一治理方式是與我國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相生相伴的,從一開始就是新中國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 科學全面認識五年規劃和遠景目標的演變和內涵
    梳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和遠景目標」的由來及其基本內涵,對我們認識五年規劃和《建議》無疑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由此,他們設想無產階級取得政權後,通過有計劃發展國民經濟,實現人力、物力、財力與自然資源會最合理最有效利用。   十月革命的勝利,在人類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列寧逝世後,史達林領導蘇聯在探索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問題時明確提出:「社會主義是按計劃進行的」,其後在1929年4月舉行的聯共(布)十六大上制定並通過了1928-1932年國民經濟計劃,標誌著五年計劃在蘇聯的誕生。
  • 【線上宣講】五年規劃:「中國之治」的獨特優勢
    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未來1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以及「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為中國未來發展勾畫了新圖景。
  • 五年規劃編制和實施的寶貴經驗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編制和實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要方式。從1953年開始,我國已經編制實施了13個五年規劃(計劃),其中改革開放以來編制實施了8個,有力推動了經濟社會發展、綜合國力提升、人民生活改善,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蹟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蹟。五年規劃作用的充分發揮,得益於我們在長期發展實踐中形成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經驗。
  • 「一五」計劃:新中國工業化的奠基之作
    正是由於中央領導集體的謙虛和謹慎,以及蘇聯的大力幫助,在全國人民的辛勤努力下,到1957年年底,第一個五年建設計劃的主要指標大都提前完成了。從投資方面來看:5年間,國家對經濟和文教衛生的基本建設投資共達493億元,超過原定計劃的15.3%,加上企業和地方自籌資金,全國實際完成基本建設投資總額588億元。
  • 丹宸永固: 故宮的歷次重修
    新中國成立後,又在建國初期、1974年、2002年三次進行重修。   人有生老病死,建築也有衰老的一天,需要修繕和修復才能讓它們重現金碧輝煌。 正統五年(1440年),重建前三殿及乾清宮。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紫禁城又發生大火,前三殿、奉天門、文武樓、午門全部被焚毀。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六月「火起歸極門,延至皇極等殿」損失最為慘重,三大殿因此重修。故宮的第二次修繕復建和新建隨即展開,歷時20年,直至天啟七年(1627年)才完工,其中營建西苑,經歷了永樂、洪熙、宣德、正統四代的修繕才完成,可見工程之浩大。
  • 「五年規劃」進行到什麼階段開始討論下一輪?
    在12月21日播出的《這就是中國》節目中,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和研究員唐毅南先生就「中國五年規劃的力量」展開了演講與討論。主持人何婕替觀眾提出了關於「五年規劃」的一個好奇:「五年規劃」它是在上一輪「五年規劃」大概進行到什麼階段的時候就開始討論下一輪了?
  • 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六集紀錄片《五年規劃》簡介
    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六集紀錄片《五年規劃》簡介 滾動 央視網 2016年02月24日 11:10 A-A+   緣起於1953年的「五年計劃」,是佔世界總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國開始的一項前所未有的偉大實驗。它是中國經濟的設計藍圖,對中國的政治、經濟、安全、文化、社會變革產生著巨大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中國的發展方向和未來命運。
  • 新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誕生記 - 人民周刊
    2月14日,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提出了「三年準備,十年計劃經濟建設」的思想,首次明確提出編制國民經濟發展計劃的設想。會議決定,自1953年起實行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並要求立即開始編制五年計劃的準備工作。會議決定,由周恩來、陳雲、薄一波、李富春、聶榮臻、宋邵文6人組成領導小組,負責這項工作。    編制五年計劃,是學習蘇聯經驗的做法。
  • 中國為何要制定「一五」計劃?
    中國軍網 圖「五年計劃」是蘇聯經濟建設的經驗,這一經驗對新中國產生了明顯影響。中國「一五」計劃即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1957),是在黨中央的直接領導下,由周恩來、陳雲同志主持制定的。從「一五」計劃到「十三五」規劃的「變」與「不變」中國從1953年開始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現在是第十三個五年規劃時期。其中「五年計劃」的名稱先後發生兩次重要的變化。
  • 付子堂:法治中國建設規劃開啟全面依法治國新篇章
    二、《規劃》標誌著依法治國推進方式的轉型升級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用五年規劃引領經濟社會發展,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個重要方式。」「五年規劃」治理方式是與我國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相生相伴的,從一開始就是新中國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伴隨著社會主義建設一同起步,為推動新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發揮了重要作用,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體現著我們黨獨特的國家治理經驗。
  • 啄木鳥教育「換裝」,樸新國際教育業務的五年規劃
    無論是業務之間的聯動如生源導流等,還是線上線下業務的融合推進上,樸新國際教育事業群都有自己的想法,其在留學行業受疫情、中美關係等多重因素影響處於低迷狀態的當下,對外發布了未來五年規劃。樸新國際教育事業群總裁賴寒向芥末堆透露,未來隨著業務規模的擴大和利潤的增長,該板塊會有獨立IPO的計劃。
  • 歷次通曆次黃!修好近四年,濟南歷黃路北段通車又黃了
    網友調侃說:歷次答應開通,歷次黃,真是「歷黃路」啊!11日,濟南城市建設集團回應,他們正在與有關部門修改道路建設方案,爭取儘快開通。修好快4年的歷黃路北段成了停車場。濟南城市建設集團工作人員對記者再次做出了解釋,歷黃路已經修好,但是有關部門對綠化帶做了新的規劃,需要按照新規劃來建設,他們正與有關部門進行溝通,得溝通完了才能開通。「目前正在協商,制定一個滿足新規劃的方案,儘快開通,但沒有具體時間。」該工作人員說。歷黃路附近正在進行北湖片區的開發,北湖片區將被作為北部城區的城市副中心加以重點規劃建設。
  • 放棄數十億元營收 廈門國貿將「退房」寫入五年戰略規劃
    五年規劃裡的「退房」思路   在這份新的五年規劃裡,廈門國貿表示將積極轉型,突破創新,以供應鏈管理綜合考量後,該公司計劃逐步退出房地產行業,實現地產板塊獨立發展,同時集中資源專注核心主業的轉型升級,拓展戰略新興產業,充分利用資本市場平臺做優做強。   作為老牌地方國企,廈門國貿早在1987年便已涉足地產行業,至今已有33年發展歷史,地產也一直是該公司重要的業務板塊之一。在該公司的上一輪五年規劃中,還強調要做大做優地產。
  • 圖解丨一圖讀懂雅安「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建議
    附全文內容: 中共雅安市委關於制定雅安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十三五」規劃即將勝利收官,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呈現良好態勢,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雅安新徵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五年砥礪奮進,啟示彌足珍貴。
  • ...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
    受市委常委會委託,我就《中共徐州市委關於制定徐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起草的有關情況向全會作說明。一、建議稿起草過程「十四五」時期是徐州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上開啟基本實現現代化新徵程的起步期,也是全面打造貫徹新發展理念區域樣板、加快建設「強富美高」新徐州的關鍵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