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計劃:新中國工業化的奠基之作

2020-12-25 騰訊網

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的時候,雖然我國的工業已經恢復並且超過歷史上的最高水平,但是工業化的起點仍然很低。1952年現代工業在我國工農業總產值中的比重只有26.6%,重工業在工業總產值中的比重只有35.5%。特別是經過抗美援朝戰爭後,我國領導人對於工業的認識更加深刻,因此改變我國工業特別是重工業極端落後狀況的客觀要求顯得更為緊迫。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中國參照蘇聯的經驗,選擇了一條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工業化道路。

「一五」計劃規定,5年內國家用於經濟和文化建設的投資總額達766.4億元,折合黃金7億多兩。這在我國的歷史上是空前的。全部基本建設投資的58.2%用於工業,其中又把88.8%用於重工業建設。計劃的制訂和實施,雖然得到蘇聯政府的很大幫助,但是,黨仍然堅持和強調自力更生為主,凡能自己解決的儘量自己解決。1956年,中央進一步明確提出建立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的方針。

正是由於中央領導集體的謙虛和謹慎,以及蘇聯的大力幫助,在全國人民的辛勤努力下,到1957年年底,第一個五年建設計劃的主要指標大都提前完成了。

從投資方面來看:5年間,國家對經濟和文教衛生的基本建設投資共達493億元,超過原定計劃的15.3%,加上企業和地方自籌資金,全國實際完成基本建設投資總額588億元。施工限額以上的工礦建設項目921個,到1957年年底,全部投入生產的428個,部分投入生產的109個。重工業生產在工業總產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提高到45%,舊中國重工業過分落後的面貌有所改變。

就工業布局來看:一大批舊中國沒有的基礎工業部門,開始一個個建立起來。1953年年底,鞍山鋼鐵公司大型軋鋼廠等三大工程建成投產,成為最為重要的鋼鐵工業基地。1956年,中國第一個生產載重汽車的工廠——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生產出第一輛汽車,長春也由此成為我國的汽車城;中國第一個飛機製造廠試製成功第一架噴氣式飛機。1957年,飛架南北的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連接了長江南北的交通。青藏、康藏、新藏公路也建成通車,溝通了西藏和內地的聯繫。由於基本建設投資半數以上投放內地,一大批工礦企業在內地興辦,使舊中國工業過分偏於沿海的不合理布局初步得到改進。

從建設速度來看,大大小小的施工項目不勝枚舉。僅是限額以上較大的項目,平均每天就有一個開工或者竣工。「一五」期間工業生產所取得的成就,遠遠超過了舊中國的100年,同世界其他國家工業起飛時期的增長速度相比,也是名列前茅的。

總之,「一五」計劃所取得的成就,不僅堅定了中國人民走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也為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持續推進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同時,它也為世界範圍內其他民族國家的解放鬥爭和經濟建設起到了良好的示範作用。據《北京日報》

3

第一個五年計劃,簡稱「一五」計劃(1953年~1957年),實現了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並為我國的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制定與實施標誌著系統建設社會主義的開始。

1953年7月15日,「一五」計劃重點項目——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開工。該廠生產出了第一輛國產汽車。

黨中央著手 「一五」計劃編制工作

新中國成立後,周總理和陳雲同志具體負責組織領導我國國民經濟的恢復和建設工作。1951年2月,中央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毛澤東提出「三年準備、十年計劃經濟建設」的思想。決定自1953年起,實行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並要求立即著手進行編制五年計劃的各項準備工作。經周恩來同志提議,成立了一個6人領導小組加強領導。小組成員有:周恩來、陳雲、薄一波、李富春、聶榮臻、宋劭文。

1952年5月,抗美援朝戰爭還在繼續進行,黨中央根據中財委提出的建議,確定了「邊打、邊穩、邊建」的方針,並積極組織力量著手第一個五年計劃的編制工作。中央指出,今後的五年,是我國長期建設的第一階段,其基本任務是:為國家工業化打下基礎,以鞏固國防,提高人民的物質與文化生活,並保證我國經濟沿著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1952年6月,中財委匯總各大區和工業部門上報的經濟建設指標,試編出按部門和行業劃分的《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七年計劃輪廓(草案)》及其《總說明》。這個計劃輪廓(草案),實際上只有國營工業(特別是重工業)、鐵路運輸、重大水利工程是直接計劃,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都是間接計劃,也就是說直接計劃在「一五」計劃中大約只佔40%左右。在這個草案中,對我國鋼鐵、機械、煤炭、石油、電力、化學、電器製造、輕紡、航空、坦克、汽車、造船等工業,提出了具體建設指標和要求,對重大水利、鐵路、橋梁建設也做出總體規劃。

通過「一五」計劃,擬擴(改)建與新建若干個重工業區,即以鋼鐵和機器製造工業為中心的鞍山、武漢、包頭三個區域,以石油化工、有色金屬和機器製造工業為中心的蘭州區域,以動力設備、重型機械製造工業為中心的哈爾濱、瀋陽、齊齊哈爾、西安區域,以化學工業為中心的吉林區域,以煤炭和採礦設備製造為中心的撫順、大同區域,以機器製造工業為中心的洛陽、成都區域,以初步形成我國工業建設的新框架與大致合理的布局。

「一五」計劃輪廓(草案)儘管比較粗略,但作為我國第一個中長期經濟發展計劃的雛形,不僅為我國政府與蘇聯政府談判援助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項目提供了基本依據,而且也為我國即將展開的有計劃的大規模經濟建設,勾畫出一幅宏偉的藍圖。

「一五」計劃得到蘇聯的大力幫助

1952年8月下旬,以周恩來為團長,陳雲、李富春為副團長的中國政府代表團,應邀前往莫斯科,與蘇聯政府商談援助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建設問題。到莫斯科後過了兩三天,史達林在克裡姆林宮設晚宴招待了以周總理為首的中國代表團。9月中旬,史達林會見周恩來、陳雲和李富春,就援助中國的「一五」計劃問題,談了3點意見:(1)經過第一個五年計劃,中國應當能夠製造汽車、飛機、軍艦;(2)中國工業的發展速度一定很快,但是做計劃應留有餘地,要有後備;(3)蘇聯對中國的援助,價格便宜,技術也是頭等的。

史達林的意見實際上表達了蘇聯政府援助我國「一五」計劃的總方針。現在看來,在當時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陣營對我國封鎖禁運,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不久,蘇聯的重建工作任務很重,再加上蘇聯還從來沒有搞過這樣大規模的對外援助的歷史條件下,他們對我國的援助,確實是盡了努力的。

1953年3月8日,周恩來專程趕赴莫斯科,代表中國黨和政府參加史達林的葬禮。周總理利用工作間隙,抽出時間,聽取了李富春同志關於同蘇方商談「一五」計劃輪廓(草案)的情況匯報和意見。總理聽得非常認真,親自做記錄,回國後又整理成文,分送有關領導同志徵求意見。

3月中下旬,蘇聯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米高揚代表蘇聯政府,對中國政府的《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七年計劃輪廓(草案)》,提出了一些意見:如關於工業發展速度,原定每年遞增20%,但由於建設時期與恢復時期情況不同,速度定高了,攤子就鋪得很大,力量分散。因此,計劃每年遞增14%或15%就可以了。中國工業發展的主要障礙,是缺乏自己的專家和地質資料。這兩項工作,必須做在其他工作之前。設備不能完全依賴進口,能生產的要自己生產,這樣,既可節省資金,又培養了技術力量。中國「一五」計劃,需要大力發展手工業、小工業。手工業是增加財政收入和國民經濟積累的來源之一。要注意考慮農業。過去3年,中國實行土改,農業收穫很大。但今後這樣的重要條件沒有了,就要另想辦法保證農業的繼續發展。

隨後,中共中央表示同意蘇聯政府對我國「一五」計劃所提建議,中國代表團赴蘇談判援助中國的「一五」計劃,歷時8個多月,取得了圓滿成功。

2

2

1

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通車。

■相關連結

「一五」計劃在河南

1953年9月,選定焦作礦區中馬村礦為蘇聯幫助中國建設的156個重點項目之一。

1953年年底,國務院副總理李富春帶領由國家計委、國家基本建設委員會和蘇聯專家組成的聯合選廠組到河南選廠。經反覆討論、比較,先後確定將拖拉機廠、滾珠軸承廠、礦山機器廠、熱電廠、有色金屬加工廠等5個「一五」計劃重點工程安排在洛陽澗西,並確定了廠址。

1955年8月,國營鄭州第三棉紡廠建成投產,是國家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興建的大型棉紡織企業。

1955年9月,焦作中馬村礦施工建設。這是第一個五年國民經濟計劃期間建設的156項重點工程之一。

1955年11月,信陽南灣水庫建成。南灣水庫位於信陽縣境內淮河上遊支流溮河上,是國家第一個五年計劃水庫建設項目中的一座大型水庫。據《河南日報》

位於洛陽的中國一拖,大門和兩旁建築依舊保持著蘇式風格原貌。

1957年4月13日,舉國矚目的治理和開發黃河的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正式開工了。

相關焦點

  • 中國為何要制定「一五」計劃?
    中國軍網 圖「五年計劃」是蘇聯經濟建設的經驗,這一經驗對新中國產生了明顯影響。中國「一五」計劃即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1957),是在黨中央的直接領導下,由周恩來、陳雲同志主持制定的。該計劃1955年7月經全國人大一屆二次會議審議通過,為我國的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也是實行由農業國向工業國轉變的重要開端。「一五」計劃五次編制,歷時四年「一五」計劃採取邊制定、邊執行的辦法,不斷進行修訂、調整、補充,經過五次編制,歷時四年。
  • 新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是怎麼來的?(一圖讀懂13個五年計劃和規劃)
    新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是怎麼來的?至此,「一五」計劃歷時四年之久、五易其稿,終於編制完成。 「一五」計劃留下了哪些寶貴經驗?到1957年底,「一五」計劃全面提前超額完成。
  • 圖解新中國曆次五年規劃(計劃)
    圖解新中國曆次五年規劃(計劃) 2020-10-29 11:5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新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誕生記 - 人民周刊
    新中國成立時,面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孤立和封鎖。當時,工業基礎特別是重工業基礎十分薄弱,現代工業不到國民經濟的10%,鋼產量只有15.8萬噸,且相關人才匱乏。如何在短時間內改變貧窮落後面貌,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工業化的富強的社會主義國家,是共和國領導人殫精竭慮思考和解決的主要問題。
  • 【旅發倒計時8天】為新中國奠基的開國第一廣播電臺 ——創建礦區...
    【旅發倒計時8天】為新中國奠基的開國第一廣播電臺 ——創建礦區天戶陝北新華廣播電臺紀實(二) 2019-09-02 08: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奧瑞斯提亞》:古希臘悲劇的奠基之作 | 薦書
    [英]西蒙·戈德希爾 著 顏荻 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8-02ISBN: 9787108060471 定價:42.00元埃斯庫羅斯的三連劇《奧瑞斯提亞》是古希臘悲劇的奠基之作
  • 首個「禾麗希望小學」在革命老區安徽金寨奠基
    5月10日,由禾麗醫美集團2000位員工集體捐建的「禾麗第一希望小學」在革命老區安徽金寨縣天堂寨鎮正式奠基。以此開始,禾麗醫美將舉全集團之力,深度融入國家精準扶貧計劃,以更大力度、更大擔當參與美麗中國的社會治理與脫貧攻堅戰中,踐行企業的社會責任。安徽省金寨縣是鄂豫皖革命老區,是全國排名第二的將軍縣,後走出過新中國59位開國將軍。因轄區山地、丘陵居多,農民平均收入不高,2017年全縣仍有4萬多貧困人口,因此金寨也是國家首批重點貧困縣。
  • 《唐山大兄》:李小龍動作片奠基之作,電影故事背後是華工血淚史
    電影《唐山大兄》作為李小龍動作片的風格奠基之作,不似後來的《精武門》那般將「民族性」思考提升至一個高度,卻是對「暴力」行為的正義性闡釋提供了一個經典的模板。片名「唐山大兄」中的「唐山」,並非是現代人熟悉的河北省的唐山市,而是海外華人對「原鄉」中國的稱謂。李小龍飾演的鄭朝安的稱號「唐山大兄」,是一個很富時代特色的稱謂。
  • 《唐山大兄》:李小龍動作片奠基之作,電影故事背後是華工血淚史
    電影《唐山大兄》作為李小龍動作片的風格奠基之作,不似後來的《精武門》那般將「民族性」思考提升至一個高度,卻是對「暴力」行為的正義性闡釋提供了一個經典的模板。由此可見,電影《唐山大兄》作為李小龍動作片風格奠基之作,不僅給予動作本身以美感,更是將暴力行為賦予一種正義與現實意義
  • 哪吒重生,中國神話宇宙奠基之作
    一、《哪吒重生》嘗試為中國神話宇宙奠基。中國魔幻文化要走向全世界,靠一部電影是不可能的,必須依賴源源不斷的作品產出。這些作品必須擁有共同的宇宙,才能形成合力,才不至於讓人越看越糊塗。如好萊塢的《魔戒》系列、《復仇者聯盟》系列,它們形成了一個神話宇宙。在神話宇宙方面,中國的底蘊深不可測,西方望塵莫及。
  • 你需要這本「溝通理論領域的奠基之作」
    本書期望幫助家庭治療師以一種新的思考方式來看待人類行為及行為的改變因此,本書被視為「溝通理論領域的奠基之作」、「家庭治療領域的殿堂級教科書」、「彰顯心理治療理論和實踐基石的革命性著作」。本書是溝通理論領域的奠基之作。本書的一些概念誕生于格雷戈裡·貝特森在加利福尼亞州的帕洛阿多心理研究所帶領的研究團隊,其中包括一些非常有影響力的思想者,比如保羅·瓦茲拉維克、唐·傑克遜、傑·海利、約翰·威克蘭德和珍妮特·比溫·貝勒斯。這些傑出人物在思想王國中作出了他們各自獨特的貢獻,並且協助奠定了家庭治療在西方世界的疆土。
  • 抗美援朝70周年|徐焰:抗美援朝戰爭為中國國防現代化奠基
    《參考消息》特別策劃:致敬最可愛的人——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專家縱橫談(8)【原標題】抗美援朝戰爭為中國國防現代化奠基文/徐焰●經過這場戰爭,中國陸軍有光榮傳統的步兵學會了打現代化戰爭抗美援朝戰爭可謂新中國的立國之戰,這一仗不僅打出了中國的世界軍事強國的地位,並通過引進蘇聯的裝備和技術,使過去「小米加步槍」的人民軍隊走向現代化,同時中國還通過得到「156項」重大援助為工業化奠基。今天的人們仍能感受到這一仗給我國帶來的重大政治、經濟和軍事利益。
  • 【黨史、新中國史上的今天】9月25日大事記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作出的關於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學習黨史、新中國史的重要指示精神,組織引導黨員、幹部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了解黨史、新中國史的重大事件、重要會議、重要文件、重要人物,了解我們黨98年的奮鬥史、新中國70年的發展史,了解我們黨的光榮傳統、寶貴經驗和偉大成就。
  • 電視劇《外交風雲》揭開新中國外交神秘面紗
    本劇不僅真實再現了共和國外交的風雲變幻,而且熱情謳歌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新中國走向國際舞臺,使新中國開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奠基之功。該劇一開篇展現的就是收繳美國駐瀋陽總領事館電臺、炮擊英國"紫石英號"戰艦的精彩事件,故事環環相扣,引人入勝。
  • ——探元計劃「視頻新物種與工業化升級」研討會給...
    ——探元計劃「視頻新物種與工業化升級」研討會給出這些答案   視頻是內容消費最重要的承載形態之一,在技術力和工業化的雙重驅動下,未來視頻將有什麼新變化,帶來哪些機遇與挑戰?   2020年10月10日下午,由騰訊研究院與清華大學文化創意發展研究院共同舉辦的「探元計劃研討會——視頻新物種與工業化升級」在騰訊深圳濱海大廈舉行,匯聚學界、業界、投資界及媒體嘉賓,以嚴肅活潑的分組研討PK形式,共同交流視頻行業的工業化難點,洞悉未來視頻物種與視頻化社會形態。   騰訊研究院產經研究中心主任劉瓊介紹了此次研討的背景。
  • 米墅全國共享營地營長培訓中心奠基,百城千營計劃加速
    2020年6月30日是廣東扶貧濟困日,米墅全國共享營地營長培訓中心奠基儀式在清遠米墅稻田野舍舉行。當天,米墅與廣東三坑布坑村籤約鄉村振興發展集體經濟合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