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什麼設計殺掉魏延?並非魏延有反骨,真正原因是什麼?

2021-02-07 歷史天下聞

下文僅為三國演義分析,不涉及正史

三國演義中,一說到蜀漢大將魏延,很多人都會為其鳴不平。這麼一位為蜀漢大業立下了赫赫戰功的功臣,卻被諸葛亮認為其腦後有反骨的滑稽罪名,在諸葛亮的計劃下,把魏延處死了。那麼諸葛亮真的能看得見魏延所謂的反骨嗎?其實這只是掩飾之詞了,誰腦後有什麼反骨?完全是騙人的把戲。

那麼諸葛亮為什麼拿著「腦後有反骨」的罪名,把魏延給暗中處死了呢?其實還是有原因的,諸葛亮認為魏延有兩個缺點,或許會重蹈關羽的覆轍,讓蜀漢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魏延

在三國演義中魏延最早出場在劉備逃亡江夏的時候,當時魏延打算迎劉備入襄陽,但遇到文聘等人馬抵抗之後劉備棄襄陽直奔江夏地區了,而魏延因為被文聘人馬殺退了投靠長沙太守韓玄之處,在他手下為將,值得一提的是黃忠也在此處。

曹操大敗赤壁後關羽取長沙的過程中和黃忠大戰數次,後韓玄問罪黃忠對關羽心慈手軟,要將其問斬,魏延殺死長沙太守韓玄救下黃忠一起投降關羽。但是讓魏延沒有想到的是他在拜見劉備和諸葛亮的時候,諸葛亮直言要將其斬殺,其解釋是腦後有反骨。

三國演義中這樣描述諸葛亮要斬殺魏延:

「孔明曰:「食其祿而殺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獻其地,是不義也。吾觀魏延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故先斬之,以絕禍根。」

後來因為劉備對魏延比較看重,再加上投降之人被殺之後以後無人敢投靠自己。在劉備的一番勸說下諸葛亮饒了魏延,讓魏延欠劉備一個人情,好為劉備效力。其實諸葛亮認為魏延有反骨是假的,除掉魏延有兩個原因.

第一,魏延高傲堪比關羽

諸葛亮對關羽性格的評價是高傲,但關羽同樣武藝高強,還是劉備的嫡系將領,他高傲自然沒有什麼事情,只需要劉備在平時對其規勸一番就不去追究了。但魏延沒有什麼 資本也高傲了起來,這實屬不應該了。

魏延在入川之時和黃忠合作,但欺黃忠年老多次看不起黃忠。在葭門關單挑馬超之際,魏延也認為自己可以戰馬超,不比張飛差。從這一點來看,魏延沒有自知之明了。

魏延高傲的性格在蜀漢武將中沒有什麼朋友,即使位高權重也被排擠圈外。在諸葛亮去世之際,魏延和楊儀奪權,兩人互相向劉禪告對方的狀,劉禪問了身邊的大臣蔣琬等人,沒有一個人幫魏延說話,都認為楊儀不會反,而魏延會反,其實兩人都想奪權,從這裡看出魏延和同僚之間的關係有點差。

在諸葛亮去世之後,魏延還想親自領兵北伐,大呼不能因為諸葛亮死了就終止了北伐大業。還對他的對手楊儀進行了一番貶低,人物楊儀就是一個長史,不能統領大局,只需要他送諸葛亮的靈柩返回成都即可。通過這些時期足以說明魏延為人高傲,且不容易與他交友。

三國演義中這樣描述:

「延曰:「丞相雖亡,吾今現在。楊儀不過一長史,安能當此大任?他只宜扶柩入川安葬。我自率大兵攻司馬懿,務要成功。豈可因丞相一人而廢國家大事耶?」

第二,魏延雖有才但喜歡冒險,蜀國國力小不能這樣被他玩

魏延此人還是頗有才華的,不管是川蜀之戰中還是後來漢中之戰中,表現都是上佳,被劉備委以重任漢中太守足以見其能力。魏延在擔任漢中太守期間,也曾多次擊退了魏國來犯,有一種一將當關的能力。

雖然魏延軍事才能不錯,但與此同時喜歡冒險。魏延曾經向諸葛亮提出了子午谷的奇謀,用五千兵馬穿過子午谷線直插長安城,諸葛亮引大軍在前面誘敵的套路。但這個建議被諸葛亮否決了,原因就是過於冒險了,蜀國冒不起五千人馬有去無回的險境。

蜀國失去荊州之後國力大不如從前了,遠遠落後曹魏幾倍。諸葛亮每次北伐人數也就幾萬人馬,還得小心點用。而魏國就派往東線戰場上防備東吳的兵馬已經達到了十多萬了,在隴西,長安等地區的駐軍也不下於十萬人,要不然曹魏打街亭怎麼會有五萬人馬。

如果諸葛亮在死之前不除掉魏延的話,讓他帶兵兵行險招,很可能因為一次的冒進讓蜀國幾萬兵馬陷入萬劫不復,那時候蜀國的北伐就完全結束了,還會遭到滅國的危險,所以諸葛亮為了自己死後阻止魏延在蜀漢掌權,不得已將勞苦功高的魏延用計策殺害了。

猜你還想看

漢朝公主前往波斯和親,半路卻懷孕,索性就地建國,現成中國領土

古代知名採花大盜,手段太高被害人主動配合,最後為何栽了?

歷史解密:張靈甫44歲被擊斃,60年後妻子來到孟良崮,留下4字

相關焦點

  • 諸葛亮說魏延腦後有反骨其後必反,反骨是什麼
    魏延剛剛投靠劉備的時候,諸葛亮便要將他拉出去咔嚓了。劉備問其原因的時候,諸葛亮說魏延腦後有反骨,其後必反,說的劉備和在場的人都一愣一愣的。那麼諸葛亮說的反骨是什麼呢?難道魏延的腦袋和別人的腦袋長得不一樣嗎?諸葛亮已經不在世了,沒法詢問,其也沒有留下關於腦袋長反骨的具體描述。
  • 揭秘:魏延是真有反骨還是被人誤解?不怪諸葛亮
    隨著諸葛亮的離世,魏延之死就成了所謂的千古謎案。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中說魏延是因為諸葛亮早就看出了有反骨,所以臨死前吩咐楊儀和馬岱殺掉魏延,一句魏延反,馬岱斬的話影響了多少人的判斷,那麼魏延是真有反骨還是被人誤解?
  • 歷史探秘:魏延腦後真有「反骨」嗎?諸葛亮死前是否設計殺害他?
    而魏延之死,更是三國時期的一大看點。很多人受演義的影響,認為魏延是腦後生有「反骨」,對蜀漢不忠。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第一次見到魏延的時候,就對魏延印象不好,暗地裡對劉備說:「此人腦後生有反骨,日後必然會反。」反倒是劉備對此不以為然,一直對魏延信任有加,十分重用。這可能和魏延投靠劉備的方式有關。在《三國演義》中,魏延第一次出現的時候,是在劉備攜民渡江敗走襄陽的時候。
  • 為何諸葛亮給魏延穿小鞋?還說魏延天生反骨
    很多人提及魏延都會嘲諷「天生反骨」,此乃無法證實的笑言。歷史不可追憶,是否「反叛」不可定論,但村中老者對石馬與書生的介紹卻頗有意味。兩個石馬分別是馬岱和楊儀的化身,而書生則是羽扇綸巾的眉目。沒錯,正是諸葛亮。在文史界有一句笑話:馬岱,字丁啉,專治魏延。這雖然是玩笑話,但是在三國史確實有所依據。
  • 諸葛亮:魏延你腦後有反骨!陳壽:孔明你胡說!
    三國時期有一個令人費解的老梗,即魏延腦後長有反骨。我時常在想,一個忠於蜀漢的國士,腦袋後面為什麼會生出反骨呢?羅貫中或許只是隨便一說,但他萬萬沒想到的是,他這是一部歷史演義小說。更想不到的是,這部歷史演義小說,在後世的影響力甚至超越了正史。而他強加的反骨,影響了後世幾百年對魏延的認知。
  • 諸葛亮臨死前,為什麼要斬殺麾下能力最出色的魏延還說魏延有反骨
    魏延是一代出色的名將,先是替劉備把守漢中國若金湯15年,後跟隨北伐大軍,更是戰功卓著,論武堪比五虎將,論智更是賽諸葛,沒想到在蜀國後期因諸葛亮一句魏延有反骨
  • 魏延的反骨
    諸葛亮第一眼見到魏延就欲殺之,理由是魏延腦後有反骨。    魏延字文長,蜀漢大將,排名僅在五虎將之後。
  • 魏延的「反骨」
    一是他從長沙歸降時,諸葛亮一見他,就號令將他推出斬首,理由是他腦後有反骨;另外一個就是諸葛亮剛剛去世屍骨未寒,魏延就發動叛亂,結果被馬岱誅殺,印證了「反骨」的說法。這個位置有多重要呢,當時的人們有個普遍看法,叫「無漢中則無蜀」,想想看,沒有漢中就沒有蜀國,魏延當時的位置,就相當於是京畿戍衛隊對北京的重要性啊。當時人都都以為這個位置非張飛莫屬,誰也沒想到會落到魏延這個小角色身上。這說明什麼?說明劉備非常信任魏延,反過來,也說明魏延有能力,要不然劉備也不會這麼信任他。
  • 諸葛亮臨終前為何執意要殺魏延,難道就只是因為有「反骨」嗎
    魏延最初在長沙歸順劉備的時候,諸葛亮看出魏延腦背後有"反骨"料,到此人日後就會造反, 本想著除之而後快,最後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後魏延果真造反了。以降服葛亮逝世 ,沒有人可以那他怎麼辦 ?很典型的"老虎不在家,猴子稱霸王"當時幸運的是諸葛亮提前授予馬岱的計劃, 才殺了魏延。
  • 腦有反骨卻不知權臣術,魏延是諸葛亮最佳繼承者,為何反遭猜忌
    三國名將魏延從加入蜀漢陣營開始,一直就是飽受爭議的角色,諸葛亮認為魏延此人腦後有反骨,不適合委以重任,的確魏延從參軍開始,一系列做法讓堅守道德情操的劉備和諸葛亮都是十分不滿。 但是即使魏延表現這樣,在前期為何不趁早殺掉他,為反而還是給他重要的職位呢?
  • 腦後有反骨的魏延,後來果然造反了,是諸葛亮將他逼反的嗎?
    說到魏延,可能大家印象中最深的莫過於「腦後有反骨」了。魏延最後也沒有「辜負」腦袋上的反骨,在諸葛亮死後終於謀反,最後死於亂軍之中。有人說魏延的死諸葛亮有非常大的責任,因為諸葛亮不重用魏延,導致他懷才不遇,最後才憤而造反,所以說是諸葛亮逼反了魏延。
  • 魏延真的「腦有反骨」嗎,諸葛亮為何要殺他?忠心還是暗藏禍心?
    魏延之死真是「腦有反骨」?諸葛亮為何一定要除掉他,有何私心? 提起《三國演義》中最為熟知的人,莫過於被後世譽為「多智近於妖」的諸葛亮,然而,諸葛亮身上卻也有抹不去的汙點,比如劉備死後六出祁山寸功未建、識人不明導致街亭失守、設計殺魏延致使蜀中無大將……
  • 魏延有反骨?哥哥心裡苦
    在五虎上將相繼死去之後,劉備代表的蜀國實力也隨之衰弱不少,不是有一句諺語流傳很廣,「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這其實就代表了後五虎將時代,蜀國軍事力量的薄弱,可以這麼說,在後五虎將時期,魏延就是蜀國軍事將領的牌面。可是這個牌面,為什麼下場如此悽慘?
  • 魏延腦後的反骨,這個人也有!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一見到魏延就喝令刀斧手推出斬之,理由是「吾觀魏延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故先斬之。」
  • 諸葛亮要殺死魏延是因為他腦後有反骨嗎?
    「意思就是:諸葛亮已經考慮到了魏延可能會拒絕聽從命令,因此安排了兩人斷後。魏延在最後面斷後,姜維次之。換句話說,即使魏延有什麼想法,姜維在後面還可以抵擋一陣。當時楊儀為丞相府參軍長史,加綏軍將軍,魏延為徵西大將軍。楊儀精於軍務,魏延驍勇無敵。兩人一文一武,堪稱絕配。
  • 魏延腦後有反骨?這一說法有無科學依據?
    又看魏延,『賢德也』。言:『不若吾弟關公。』」並沒提及反骨。顯然,這塊反骨是羅貫中按上去的,又經毛宗崗添油加醋,坐成事實。魏延的形象很可能是說書藝人們最早創造出來的,目的是和關羽對應。劉備為什麼重用魏延?
  • 諸葛亮為何非要魏延死?並非他真的有反骨,而是不該有這一個想法
    01  在三國演義裡面,諸葛亮死前看到了魏延必然會謀反,因此他就讓馬岱設計,在魏延謀反的時候將其誅殺,這個布置堪稱神來之筆,化解了蜀漢內部的一場大危機。  在正史中,魏延也確實有過異動,他在諸葛亮死後,與楊儀不和,因此就帶兵焚毀棧道,打算要制止撤兵,想要自己帶兵北伐。
  • 蜀漢大將魏延真的「天生反骨」死於造反?魏延真正的死因令人遺憾
    關於蜀國大將魏延的死,熟讀《三國演義》的人應該都知道。諸葛亮臨死前告訴姜維:魏延天生反骨,我死後魏延必反。於是留下遺計,殺死了反叛的魏延。可歷史上,魏延真是死於造反麼?
  • 魏延之死撲朔迷離,真的是因為「腦後有反骨」?真相終於被說出
    魏延在《三國演義》中成功地被描述成為一個反面角色,因為謀反伏誅,當初手刃長沙太守韓玄迎接關羽入城,作為最大的功臣,諸葛亮見他第一面就給個下馬威,當眾要殺了他,認為他為人殘暴不仁,弒主不忠,說他腦後有「反骨」,還是劉備求情才存下性命。
  • 古人所說的反骨究竟是怎麼看的?史上有反骨的人除了魏延還有仨
    反骨第一人:魏延很多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應該都了解,魏延與黃忠一道歸降劉備,卻受到不同的待遇,書上寫「玄德待黃忠甚厚」。等到關羽帶魏延進來時,諸葛亮卻要斬了他,列出的一眾理由中就有「反骨」一項。也正是因為這,魏延幾乎在後世成了反骨的代名詞,提起魏延,人們就想到「反骨」、「造反」。可謂是「反骨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