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魏延就兩個字,謀逆!
是真的嗎?其實未必。
關張趙馬黃,五虎上將,魏延沒有在其中,這不代表魏延的能力不如這五位,而是魏延這個人不討喜。在五虎上將相繼死去之後,劉備代表的蜀國實力也隨之衰弱不少,不是有一句諺語流傳很廣,「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這其實就代表了後五虎將時代,蜀國軍事力量的薄弱,可以這麼說,在後五虎將時期,魏延就是蜀國軍事將領的牌面。
可是這個牌面,為什麼下場如此悽慘?
最主要的原因其實有一個,
上級諸葛亮還是對他有著不信任,說魏延有反骨,遲早有一天會反。那魏延扛著這麼大的責任,還要受著上級的猜疑,他為什麼不去投奔魏國呢,憑藉著自己在蜀國的地位和自己的一身本領,在魏國也可以混不錯,那魏延為什麼沒有這樣做?
魏延在劉備入川的時候就跟隨了他,可以說是功勳元老,一生徵戰無數,而且戰績不菲,章武元年的時候,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王朝,魏延也在這時被封為鎮北將軍。後來劉備去世,劉禪登基,魏延被封侯。
魏延這麼多年,劉家待他不薄,但是魏延也值得這些獎賞,魏延自始至終也沒有對不起劉家。
所以就算諸葛亮再說自己有反骨,他還是沒有背叛蜀漢。就算當下處境再難,自己也不會反叛,一是為了報答劉備的恩情,二也是不想讓諸葛亮說的話成真,不能讓他的污衊變成事實,到時候諸葛亮背上了神機妙算的好名聲,而自己則背上了叛徒的千古罵名。這樣不值當。
還有一點就是,當時的蜀國已經是強弩之末,無論再怎麼反抗也會被魏國吞掉,所以不管魏延投不投降自己,魏國已經不在乎了。是敵人,魏國不在乎,是友軍,魏國也不需要。而且這個時候的魏國已經不是曹家的天下了,各處暗流湧動,司馬家族已經覬覦已久,自己這時候橫插進去,肯定會被淪為政治的炮灰。魏延自己帶兵打仗還行,搞政治是一點不懂。所以哪怕自己到了魏國,也不會落下一個好下場。搞不好魏國更看不起背叛的人,直接就像當初砍呂布那樣,也把自己砍了。
說了這麼多,其實大家都明白了,魏延沒有一絲可能會謀反,哪怕蜀國氣數已盡,哪怕上級對自己不夠信任,哪怕朝堂之上有同僚排擠,他依舊沒有主動投奔魏國,他臨死之前,跑往的方向都是川蜀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