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法國著名劇作家莫裡哀

2020-12-24 騰訊網

莫裡哀(MOLIERE1622—1673)法國喜劇作家、演員、戲劇活動家。

生平:

1622年1月15日生在巴黎一個具有「王室侍從」身份的宮廷室內陳設商家庭。本名讓-巴蒂斯特-波克蘭。青年時代曾受當時唯物主義哲學家加桑迪影響,喜愛古羅馬哲學家盧克萊修的詩作。中學受到良好的教育。1643年,他向父親宣稱放棄世襲權利,與貝雅爾兄妹等9個朋友組成「盛名劇團」,在巴黎演出。1644年取藝名為莫裡哀。1645年劇團倒閉,莫裡哀受到債主控告而被監禁。出獄後他加入老藝人杜弗萊斯納的劇團,到外省巡迴演出。1645—1658年的13年間,他們走遍了法國西南地區。這段流浪藝人的經歷使莫裡哀加深了對法國社會的觀察和理解,也磨鍊了他戲劇藝術的才華。返回巴黎後於1658年10月24日在羅浮宮為國王演出獨幕喜劇《多情的醫生》(失傳)。路易十四批准把王宮附近的小波旁劇場撥給他們使用。1660年,莫裡哀從死去的兄弟那裡收回「王室侍從」的頭銜,以便出入宮廷,接近路易十四,爭取得到保護。即使這樣,在等級森嚴的封建制國家裡,莫裡哀的創作道路仍然是極為坎坷。他的現實主義諷刺喜劇直接表現尖銳的社會矛盾,每次演出,在當時幾乎都成為了引起轟動的國家大事,遭到封建衛道者們一次次圍攻。為了爭取劇本上演,他不得不進行持久的艱苦鬥爭。

莫裡哀不僅是喜劇詩人、編劇、戲劇理論家,還是優秀的演員,

飾演了許多重要的角色,他的演技和嗓子為當時的人們所稱道。作為法國最早的「導演」,他在排練時嚴格要求,善於引導,為法國培養出一批有才能的青年演員。他的劇團成了今日法蘭西喜劇院(又名莫裡哀之家)的前身。作為劇團的領導和舞臺監督,他享有很高的威望,經常籌備大規模的宮廷慶典。長期緊張的工作使他積勞成疾,得了肺結核。1673年2月17日,在參加《沒病找病》演出後在巴黎去世。

創作活動:

莫裡哀共留下33部劇作(其中一部與高乃依、基諾合寫)和8首詩。他的戲劇創作活動分為三個時期。

1、1658—1664年。莫裡哀率劇團回到京城後,1659年公演了第一部重要的現實主義喜劇是《可笑的女才子》。該劇諷刺了矯揉造作的風氣,刺痛了貴族沙龍集團,他們趕緊指使文人編寫劇本進行回擊,一度還將它禁演,並以擴建羅浮宮為由將小波旁劇場拆毀,企圖使莫裡哀流落街頭。經過莫裡哀申訴,國王將王宮劇場修整後撥給他使用。從1661年起,莫裡哀劇團就一直在這個劇場演戲。

接著,莫裡哀演出反對封建夫權思想、歌頌戀愛自由的社會問題喜劇《丈夫學堂》(1661)和《太太學堂》(1662)後一部五幕詩體喜劇獲得巨大成功,有力地動搖了悲劇的體裁獨尊的地位,從而引起莫裡哀同以勃艮第府劇團為中心的保守派文人長達兩年以上的論戰,在文學史上稱之為「喜劇之戰「。《太太學堂》中的資產者阿爾諾耳弗把一個孤女送進修道院教育了十三年,想為自己培養一個「白痴」似的愚昧馴順的妻子,但阿涅斯一但同生活接觸之後,就衝破了封建道德的枷鎖。這個戲被對手們加上「有傷風化」、「詆毀宗教」等罪名。1663年6月莫裡哀寫出《〈太太學堂〉的批評》予以全面駁斥,同時提出演喜劇比悲劇更難的主張。保守派文人編寫了些劇本反擊,還對莫裡哀進行人身攻擊。在國王的授意下,同年10月莫裡哀又演出短劇《凡爾賽宮即興》,對當時悲劇表演中程式化的、誇張的腔調和姿勢盡情嘲笑。「喜劇之戰」在法國舞臺上開闢了喜劇以及歌舞劇的新時代。1663年,國王賜給莫裡哀「優秀的喜劇詩人」稱號和每年1000法郎津貼。後來,莫裡哀劇團成了「國王劇團」。

2、1664—1666/1669年。1664年5月12日,莫裡哀在凡爾賽宮盛大節日晚會上演出《達爾杜》(初演時為三幕)。這部喜劇大膽諷刺了社會的基礎之一-----天主教會,以致一貫以詩人的保護者姿態出現的國王路易十四在教會的壓力下也急忙下令禁演。有個教士甚至要求對莫裡哀施火刑。莫裡哀沒有被威脅嚇倒。他加寫了兩幕,成了五幕詩體喜劇,把劇名改為《騙子》,劇終時偽君子被當眾拆穿、逮捕。1668年,由於天主教內部派系鬥爭加劇,教皇頒布「教會和平」的詔書,加之莫裡哀數次上書,經路易下十四批准,1669年2月5日《達爾杜弗》終於以定稿本的形式公演。演出盛況空前。《達爾杜弗》是一部思想深刻、藝術成熟的「政治喜劇」。在這部喜劇裡,莫裡哀塑造了一個性格突出而又有極大概括意義的典型形象騙子達爾杜弗。後來,這個名字就成了「偽君子」的同義語。

在《達爾杜弗》1664年首次遭到禁演之後,莫裡哀接連演出《唐璜》(或名《石宴》,1665)和《憤世嫉俗》(1666)兩部劇本,以示抗議。唐璜雖是西班牙傳說中人物,在莫裡哀筆下卻成了17世紀法國放蕩淫佚、玩世不恭的沒落貴族。通過他的嘴,莫裡哀把偽善作為封建統治階級所具有的時髦「惡習」再次加以揭露。

《憤世嫉俗》的主人公阿爾塞賽斯特對封建社會中橫行霸道、虛偽奸詐等醜惡的習俗作了直接的譴責。但他慷慨激昂地宣講的抽象道德原則是貴族們根本不會接受的,這就使他成為一個既可悲又可笑的人物。這齣喜劇偏重於哲學和心理的分析,深得古典主義理論家波瓦洛的讚賞。

3、1666—1673年。這個階段,莫裡哀對喜劇形式作了多方面的探索。《屈打成醫》(1666)歌頌一個樂於幫助一對青年戀人反抗封建家長的樵夫斯嘎納耐勒,取材於13世紀法國一首民間敘事詩。他還配合宮廷的慶典活動寫了幾齣歌舞劇。《昂分垂永》(1668)雖是一部大型機關布景神話喜劇,卻也不乏對凡爾賽宮廷的諷刺。

在莫裡哀一生的最後幾年中,他主要取笑的對象是上層資產階級,批判他們努力把自己貴族化的可笑企圖。他創造了形形色色的資產者形象,他們各自具有不同的性格。

《喬治-當丹》(1668)中的同名主人公是個富農。他花了大錢娶了一個貴族小姐,想以此抬高社會地位,結果不但被戴上了綠帽子,在貴族丈人的訓斥下不得不向老婆跪下求饒。

《吝嗇鬼》一譯《慳吝人》(1668),是莫裡哀最深刻的「性格喜劇」之一。放高利貸的阿巴貢老頭嗜錢如命,可又想娶一個妙齡女郎。這姑娘開門碰巧是他兒子的情人。他兒子的聽差偷走了他埋藏在花園裡的一箱金幣,使這個慳吝人痛不欲生。最後他寧可放棄姑娘,要回金幣。在《吝嗇鬼》中,致富的渴求和吝嗇強有力地支配著阿巴貢,在法語中他的名字已成為「吝嗇鬼」的同義語。

接著,莫裡哀又寫了幾齣芭蕾舞喜劇。《浦爾首雅克先生》(1669)塑造了一個外省土地主滑稽可笑的形象,他以為有錢就能娶到美麗的姑娘而在巴黎受盡捉弄。《貴人迷》(1670)則是莫裡哀「世態喜劇」代表作,描寫庸俗的資產者想依仗金錢的勢力躋身貴族貴族行列的醜態,對當時的社會生活作了現實主義的反映。

1673年莫裡哀寫出了最後一部傑作《沒病找病》,譴責自私自利的資產者為了自己的的健康而犧牲兒女的愛情。

藝術特點

莫裡哀的喜劇種類和樣式是多樣化的,已超越古典主義的範圍。他寫了亞歷山大體的或自由體的詩劇,也寫了散文劇。他演出的一些符合當時「大型喜劇」規格的五幕詩體劇,也演出了不少比較靈活的三幕散文體劇。對古典主義至高無尚的「三一律」和其他戲劇規則,莫裡哀並不墨守,他用散文寫成的《唐璜》就有明顯的違背:每幕的地點都作了改變,各種等級的人物和生活場景互相對照,喜劇中有悲劇因素,在真實的生活場景中夾雜著超自然的景象。

莫裡哀是法國芭蕾舞喜劇的創始人,他把這種體裁叫作「新的混合品種」。從《討厭鬼》(1661)、《逼婚》(1664)至《貴人迷》《沒病找病》,莫裡哀總共寫了10幾部把音樂、舞蹈與喜劇情節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喜劇,演出時特別受到歡迎。

從整體來看,莫裡哀的所有喜劇幾乎都具有鬧劇的因素,後期創作尤為明顯,說明他堅持平民的趣味。但莫裡哀革新了民間的鬧劇,他的喜劇在風趣、粗獷之中表現出嚴肅的態度。他採用漫畫式的手法不僅僅在於逗笑,而是為了鮮明突出地塑造人物形象。他擺脫庸俗的滑稽和無聊的噱頭,從生活本身發掘喜劇性。他揶揄的「滑稽人」越自作聰明,實際上就越醜態百出,也就越使人發笑。

莫裡哀的喜劇都是直接為舞臺演出而寫作的。他把日常生活用語提煉後搬上舞臺,顯得自然、生動。劇中人物講話的語氣都恰如其分。對話俏皮、機智、緊湊,本身就是動作。莫裡哀在喜劇中還運用了豐富多彩有民間語彙、諺語、格言等。他的喜劇閃耀著人民智慧的光芒。

莫裡哀自覺地站在人民大眾一邊。他的喜劇裡,飛揚跋扈,外強中乾的貴族人物總是被諷刺取笑的丑角,而熱情正直、機智勇敢的僕人則是歌頌的對象。《司卡潘的詭計》(1671)中的「下等人」司卡潘是全劇的主角,把主人騙到一條口袋裡用棍子痛打,以致布瓦洛看不過去《詩的藝術》中要求莫裡哀「少和人民來往」。但正是這種民主主義的精神,反映了莫裡哀具有法國社會第三等級的反封建傾向。

喜劇理論

莫裡哀通過他的一些序言、論戰性劇本等,闡述了一套有創見的現實主義喜劇理論和編導經驗。他強調喜劇要反映現實、寓教於樂。在《太太學堂》的批評中,他指出喜劇要是「公眾的鏡子」。「必須照自然描畫」,「要求形象逼真」。又說喜劇是直接針對世風習俗的「諷刺」、「一般性的批評」。在1664年的「陳情表」中,他進一步說:「喜劇的責任既是在娛樂中改正人們的弊病,我認為執行這個任務最莫過於通過令人發笑的描繪抨擊本世紀的惡習。「在《達爾杜弗-序》中,他闡明「惡習變成人人的笑柄,對惡習就是重大的打擊」。他一向認為觀眾是喜劇的「唯一裁判」,觀眾的笑聲就是對喪失理性的滑稽人最好的輿論制裁,迫使他們改正惡習,並使別人引以為戒。他主張作品要自然、合理,把「常識」定為文藝批評的標準,強調對作品和演出須以社會效果進行批評。

影響

莫裡哀的喜劇已成為典範性作品,影響了許多國家喜劇事業的發展。如,博馬舍、哥爾多尼、歌德、果戈裡等。在法國,人們認為莫裡哀代表了「法蘭西精神」。僅法國法蘭西喜劇院,從1680年10月21日創立到1980年的三百多年間,就上演過莫的喜劇29783場。拉辛的戲8697場,高乃依的戲7019場。莫裡哀的戲已譯成各國的文字出版,並經常被各國上演。中國也出版了《達爾杜弗》(也譯為《偽君子》)、《吝嗇鬼》《貴人迷》(譯為《醉心貴族的小市民》)、《司卡班的詭計》《太太學堂》等等。著名的譯者有李健吾、趙少侯等。

莫裡哀的喜劇是世界文學和戲劇寶庫中的珍貴遺產。

羅錦鱗:原中央戲劇學院副院長、導演系主任,博士生導師,著名導演藝術家。

相關焦點

  • 【音樂百科】法國輕音樂大師--保羅.莫裡哀(Paul Mauriat)
    1965年他組建了自己的樂團,也就是後來成為世界著名三大輕音樂團之一的保羅·莫裡哀輕音樂團(保羅·莫裡哀樂團與德國詹姆斯·拉斯特樂團、義大利曼託瓦尼樂團並稱為三大輕音樂樂團。)的創始人和首席指揮。曾分別為法國著名的歌星夏而-亞茲納弗(C.Aznayour)、米洛依-馬締歐(M.Mathieo)、達莉妲(Dida)及莫利斯-西瓦利耶(M.Chevaier)等作曲、伴奏。除為歌星伴奏外,他也寫過多首當時曾流行的歌曲,如《懷念的約會》(Rendez-Vous Au avandou)、《賭命》(Sur Ma Vir)、《浪漫行程》(a ongue Marche)等。
  • 絕美輕音樂 | 法國音樂之神:保羅·莫裡哀,動人樂曲,傳世經典
    (Paul Mauriat),法國輕音樂大師,世界著名三大輕音樂團之一的保羅·莫裡哀輕音樂團的創始人和首席指揮,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聲譽,極富浪漫的風情,因而被譽為「情調音樂的使者」、「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法國音樂之神」。
  • 「世界級」喜劇人莫裡哀,而《無病呻吟》是他最後的一部作品
    莫裡哀畫像出身富貴,但喜愛舞臺「莫裡哀」,法國著名的喜劇作家他曾是法國17世紀,芭蕾舞喜劇的創始人,而且還是古典主義文學的作家。1622年,莫裡哀出生於相對富裕的家庭,父親曾是掛毯商和宮廷室陳設商,莫裡哀從小接受了貴族一般的教育。1645年時,他就帶領一個劇團,在法國外省各地演出。因為喜歡創作,曾創作出的喜劇劇本《冒失鬼》受到廣大的好評。
  • 20個著名外國作家及代表作簡介
    (相關閱讀:《哈姆雷特》節選、簡介、簡答) 四、塞萬提斯與《堂吉訶德》 塞萬提斯是西班牙文藝復興時期最傑出的作家,代表作是《堂吉訶德》。他以騎士小說的寫法描寫堂吉訶德和他的侍從桑丘的冒險經歷,達到諷刺騎士制度和騎士文學的目的。
  • 《法國古典戲劇三傑》愛情創造平等,但不追求平等
    01讓·拉辛讓·拉辛(法語:Jean Racine,1639年12月22日-1699年4月21日),法國劇作家,與高乃依和莫裡哀合稱十七世紀最偉大的三位法國劇作家。,是十七世紀上半葉法國古典主義悲劇的代表作家,法國古典主義悲劇的奠基人,與莫裡哀、拉辛並稱法國古典戲劇三傑。
  • 今日上演|法國十八世紀古典喜劇大師馬裡沃代表作《愛情偶遇遊戲》【獨家視頻】
    馬裡沃一改引領至今的莫裡哀流派的喜劇風格,創始了一派以分析女性戀愛心理為特色的喜劇。當然法國古典的風俗劇和性格劇在馬裡沃之前早都已經深入人心,莫裡哀的不少喜劇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典型的性格劇(如《憤世嫉俗者》、《吝嗇人》),他的很多喜劇也都起到了風俗劇的功用。然而馬裡沃的喜劇卻不像莫裡哀的喜劇那樣尖刻入骨,令人棒腹大笑,他所帶給人們的是一種輕淡的微笑,精巧雅致,而不是哈哈大笑,甚至在微笑的背後還多少帶有一絲哀傷。
  • 演出 內心之戰:《愛的落幕 》法國天才劇作家朗貝爾作品中國首演
    ——唐吉·維耶爾(法國小說家)帕斯卡爾·朗貝爾法國當代著名戲劇作家、編舞、戲劇及電影導演,被法國及歐洲戲劇屆譽為文本可以傳世的寫作天才他的寫作方式是特別為某位演員(法國電影演員艾曼紐•貝阿等)或者國家劇院(莫斯科藝術劇院《女演員》等)而創作劇本。其作品(包括戲劇,小說和詩歌)陸續發表在法國les Solitaires Intempestifs出版社並已被翻譯為20種語言而相繼上演。本劇《愛的落幕》於 2011 年第65屆阿維尼翁戲劇節期間創作。
  • 與著名劇作家面對面!駐馬店這裡舉辦名家專場活動!時間就在...
    與著名劇作家面對面!駐馬店這裡舉辦名家專場活動!時間就在...活動持續時間為兩天分別有兩位著名劇作家來到現場哦~具體都有誰?一起往下看吧!12月22日上午9點↓↓↓【齊飛專場】齊飛,著名劇作家,省管優秀專家、省文史館館員。
  • 莫裡哀《偽君子》:娶了別人女兒,繼承了家產,又惦記起來嶽母
    引言:莫裡哀本名叫約翰·巴狄斯特·波克蘭,作為在世界戲劇創作史上唯一一位可以與莎士比亞抗衡的戲劇家,他代表了法國古典主義創作時期最先進前衛的創作理念與思想,在他的很多作品中我們都可以感受得到當時社會矛盾的發展狀況。
  • 與著名劇作家面對面!駐馬店這裡舉辦名家專場活動!時間就在……
    活動持續時間為兩天,分別有兩位著名劇作家來到現場哦~具體都有誰?一起往下看吧!12月22日上午9點↓↓↓【齊飛專場】齊飛,著名劇作家,省管優秀專家、省文史館館員。12月23日上午九點↓↓↓陳湧泉專場陳湧泉,一級編劇,當代著名劇作家,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 現代版《吝嗇鬼》來了,我們想懷念一下為舞臺而生的莫裡哀
    莫裡哀之於法國,就如同莎士比亞之於英國。能把Molière這個名字翻譯成「莫裡哀」的學者,真是匠心獨運啊!名字中帶有一個「哀」字,卻是法國古典喜劇的開創者,在歐洲戲劇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代表作有《無病呻吟》《偽君子》《吝嗇鬼》等。
  • 著名劇作家習志淦重陽節長沙開講 分享我國當代戲曲的藝術魅力
    (10月25日下午,眾多文學愛好者和戲迷們滿懷期待相聚長沙音樂廳,聆聽應長沙藝術講堂邀請、由著名劇作家習志淦主講的10月25日下午,眾多文學愛好者和戲迷們滿懷期待相聚長沙音樂廳,聆聽應長沙藝術講堂邀請、由著名劇作家習志淦主講的《中國當代戲曲的藝術魅力》。  講座濃縮了習志淦老師幾十年創作生涯的人生體驗,有不為人知的幕後創作背景,也有一部作品從取材、構思創作、修改到最後成功的艱辛歷程。
  • 法國劇團北京上演莫裡哀喜劇《貴人迷》 收入捐助中國貧困兒童
    法國人善婷帶領她的燈籠劇團為中外觀眾帶來了她的最新創作——莫裡哀經典喜劇《貴人迷》。該劇還將於4日下午和5日晚繼續演出兩場,演出收入將捐助中國貧困兒童。《貴人迷》講述了法國商人汝爾丹在做布匹生意發家致富後,一心想擠入貴族階級,為此附庸風雅,學習貴人們言談舉止、穿衣打扮而鬧出一系列笑話的故事。
  • 《Love Is Blue(憂鬱的愛情)》:這首世界上最流行情歌,因莫裡哀而走紅
    >這首歌真的太好聽了,樂聲響起,感覺在溫柔似水的湖面,平靜的傾訴著愛的絮語。這首歌是因為莫裡哀紅的,很多人也都以為原作者就是莫裡哀。其實不是。《Love Is Blue》原名叫《L'Amour est bleu"》,是一首法文歌曲。
  • 世界戲劇日,盤點那些影響時代的世界著名劇作家!
    在世界戲劇日當天,向大家介紹一些世界著名的劇作家,一起來體驗戲劇的魅力。· 易卜生(挪威)1828年3月20日——1906年5月23日,影響深遠的挪威劇作家,被認為是現代現實主義戲劇的創始人。據說,易卜生是繼莎士比亞之後在世界上被上演最多的劇作家。代表作品:易卜生共出版過26部戲劇和一部詩集,其作品常被劃分為四個部分。
  • 莫裡哀《偽君子》:偽君子都逃不開偽善
    ——《偽君子》莫裡哀是十七世紀法國著名喜劇作家,被贊為可以和莎士比亞齊名的戲劇家。他的作品多次登上法蘭西戲劇院,其中《偽君子》的演出次數常年排在首位。「喜劇就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撕毀給別人看。」莫裡哀在敘述故事的時候冷靜地像一個旁觀者,看起來不摻雜一絲半點個人情感,事實上他卻巧妙地運用細節描寫,把人物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可以說莫裡哀的《偽君子》打破了傳統古典主義的循規蹈矩,用大膽誇張的手法向世人展示了一場偽善的鬧劇,詼諧幽默的背後發人深省。
  • 法國「鐵面人」 法國歷史懸案揭秘
    這些有趣的故事並非全部是作家們的虛構,而是根據法國歷史上一件著名的懸案改編成的。  1661年,聖瑪格麗特島上的一座城堡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那是一個身材修長、舉止高雅的年輕人,他的頭上不知被誰罩上了一個特製的鐵皮面罩,無論是做什麼都被嚴令禁止摘下來。
  • 夫妻間的「真相」和「謊言」,這個法國編劇用兩部劇剖析了
    夫妻間的「真相」和「謊言」,這個法國編劇用兩部劇剖析了 澎湃新聞記者 潘妤 2020-06-11 12:03 來源:澎湃新聞
  • 尤金·奧尼爾:現代著名劇作家,美國現代戲劇的奠基人
    大家好,今天來給大家講下美國現代著名的劇作家尤金·奧尼爾,他是美國現代著名劇作家,美國現代戲劇的奠基人。尤金·奧尼爾(1888-1953)是美國現代著名劇作家,美國現代戲劇的奠基人,表現主義戲劇的代表作家。父親詹姆斯·奧尼爾是頗負盛名的演員,以扮演基度山伯爵而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