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點名推薦《嗝嗝老師》,這部治癒系的電影到底有什麼魅力?

2021-01-07 美劇集中營
《嗝嗝老師》海報

《嗝嗝老師》是一部印度的以教育為主題的影片,即一位好老師改變了一群「壞」學生的故事。很多人一看到這個就會瞬間失去新鮮感和興趣感,但殊不知其教育的「過程」才是教育的真正核心所在。影片關注的對象正是這樣一個普遍關注以外的邊緣群體—— 問題學生,他們都是生活在貧民窟的孩子,在學校裡一直沒有受到很好的重視和平等的對待,因為心理的不平衡以及家長和老師的不重視,導致他們越發的叛逆且不受管教。

拉妮·瑪克赫吉飾演的奈娜

影片中還有另一個對象,是嗝嗝老師這一個特殊群體,她因患有圖雷特綜合症,在生活中她無法抑制自己打嗝的頻率,總是在各種不適宜的情況下發出響聲,因此總是受到周遭人的嘲笑和排擠,就連他的父親也不是那麼地能夠接納這樣的女兒。

在一次學校演出中,她因為控制不住打嗝,而影響了大家的觀看體驗,大家都對她投之以制止和嫌棄的眼神,年幼的她只能非常惶恐的捂住了自己的嘴巴。可是可汗校長的一番話卻讓她萌生起了成為一名老師的責任感。

可汗校長給奈娜上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課

在那場演出的結束,可汗先生問大家在演出中有沒有聽到一些奇怪的聲音,讓發出這些噪音的人站到舞臺上去。奈娜打著嗝無奈而又忐忑地走向舞臺,可汗先生問他:能請你不要再打嗝了嗎?奈娜無助地答道:「我不能,老師」。她告訴了校長以及臺下所有的觀眾,自己不能打嗝的原因。

奈娜講述被歧視的經歷

這時可汗先生又問了奈娜同學們對她的反應以及老師們又是怎麼對待她的。

奈娜提出了自己要求

可汗先生答應了她的請求,向她承諾永遠會想對待其他學生那樣對待她。也正因此她才深深地明白——一般的老師傳授知識,而優秀的老師教人理解。如果更優秀,那他會教你如何運用它,有些老師還會激勵著他們。可汗先生對於奈娜就是這樣的老師,這也是他遭受了12家學校的拒絕,依然還是要堅持當老師的原因。

席瑞(右)

電影是來源於生活的,其實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類似的事情:在最新的一季奇葩說中,新奇葩席瑞在「太胖,被別人嘲笑,我要不要減肥」的辯題中講到了一個自己的故事:

他說他小時候被嘲笑說是娘炮。他是一個在小縣城裡讀完小學的人,那個時候他特別喜歡跳橡皮筋,然後就遭受到了非常多莫名其妙的嘲笑。他很不解,就問老師,老師邊改作業,便輕描淡寫地跟他說:「為什麼大家就嘲笑你呢,為什麼非要跟那群女孩子那樣地去跳橡皮筋呢,為什麼你不可以改變一下你自己」。

那一刻,他整個人全蒙了,蒙的原因是,他都還沒有問她我要不要放棄跳橡皮筋這個愛好,他只是想告訴她,他被嘲笑了。讓他不明白的是,那個課堂上反覆教我們不要嘲笑任何人的老師居然讓我去改變自己,去順應那些嘲笑我的小孩。也許我可以原諒當時嘲笑我的那群同學,但是我不能原諒那位輕描淡寫就讓我改改改的老師。因為她第一次在我的腦袋裡植入了這樣的觀念:

叫做以後凡是遇到慘事,你就得反省自己,因為,一個巴掌是拍不響的。後來我才知道這種做法說法,叫做譴責受害者。

席瑞講述那段經歷對自己的影響

在社會中的每一個成年人都是教育者的一方,那麼如何當好「教育者」是值得大家去思考的問題。被嘲笑和排擠的問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而當有人問起該怎麼辦的時候該怎麼解決?你會如何回答?

外甥女曾經也跟我說過,上體育課的時候,同學都不跟她玩,每次都是一個人坐在那裡,所以她很討厭上體育課。當時我聽完第一反應就是,外甥女心思太敏感,所以放不開。於是我就跟她說,沒關係啊,下次你就大膽一點跟他們交朋友,有好吃的好玩的跟他們的分享就好了,這其實跟希瑞的小學老師的方法並沒多大的差別,她無法理解我說的,也沒有辦法按我說的去做,更不要說激勵她變得更加勇敢。

那麼我們看看影片中的嗝嗝老師奈娜的做法,或許有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地方。

1.無條件的積極關注

據馮忠良等編著的《教育心理學》,所謂無條件的積極關注,是指「治療者對當事人應該表現出真誠的熱情、尊重、關心、喜歡和接納,即使在當事人敘述某些可恥的感受時。

奈娜堅信沒有壞的學生,只有壞的老師

在影片當中,奈娜的學校都是不被學校所接納的學生,他們滿口的淫言穢語,賭博,喜歡搞惡作劇等,但是因為自身經歷的原因,奈娜堅信沒有壞的學生,只有壞的老師。所以無論學生用什麼惡意的方式對她,她都依然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這些孩子。所以我們在給出建議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去關注這個學生究竟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關注他們的行為,了解他們,才能真正的對症下藥採取相應的措施。

2.真誠一致

「治療者的想法與他對當事人的態度和行為應該是相一致的,不能虛偽做作。」

奈娜用真誠打動了學生

我一直覺得教師和醫生都是一個充滿情懷和信仰的職業,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直秉承著「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的信條用真誠和尊重來贏得了學生們的喜愛。如果教育對一個老師來說僅僅是謀生的手段的話,他是無法真正的打動學生的。這也是為什麼最後奈娜能獲得學生信任感的原因。

3.移情性理解

「治療者要深入了解當事人的感情和想法,設身處地地理解和體會當事人的內心世界。 」

奈娜老師在家訪後,得知了每個學生所擅長的事,以及他們各自的性格特點,並且在看到學生賭博時,她並沒有一味地「恨鐵不成鋼」。而是設身處地去理解孩子的處境以及他的內心世界。從而用讓孩子們能夠發現自身是有優點的,是值得被認可以及肯定的。然後引導學生怎麼去克服恐懼,以及思考應該用什麼樣的方式去長大。

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人類五大基本需求,按層次逐級遞升,分別為: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交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最高的是自我實現的需求。由此可見,要讓你一個孩子改變的最關鍵便是要讓他找到自我實現的價值,這需要每一個家長和老師有很大的耐心和細心去引導孩子。但是在此的前提是——你要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視和被關注到的,這才能有效地拾起他們的自信心。

有一個辦法就是——要經常跟孩子說「我愛你」,特別是在他遇到挫折失敗的時候,當他做得特別好的時候,當他所處的環境快速轉變的時候!

後來我有問的外甥女,我說,那你在學校都跟誰在一起玩?他們是一直不跟你玩嗎?還是只是體育課不跟你玩。

她回答我說,有的同學在不上體育課的時候會跟我玩。

然後我又問她,那你為什麼體育課不跟他們玩?

經過一系列地問題,我發現,她其實還是自卑的心理在作祟,這種內向的性格也就造成了她平時都喜靜不好動,在體育上自然也沒有太出彩的地方,而且再加上體育老師曾經批評過她,這會讓她一味地想要遠離那個令她難堪的群體。所以並不是說她性格不好沒有朋友,而是她會給自己設下一個「生人勿進」的屏障。

後來我除了讓她認識到自己的原因外,我讓姐姐去跟她聊了,最後姐姐給她報了一個演講班。她如今上體育課有沒有朋友,我不知道,但是你能看得到她站在講臺前發光的樣子是在以前看不到的。

(完)

相關焦點

  • 溫暖勵志的治癒系電影《嗝嗝老師》:沒有差學生,只有差老師
    看了《嗝嗝老師》,溫暖勵志的治癒系電影,回想起自己的學生時代,是否也有過高光時刻,不得不承認日常生活的平庸,無法遇到戲裡的傳奇故事,也沒有機緣碰上明燈般的老師,可以一輩子記得,懷念,感恩。所以,很多時候,電影真的只能歸於電影,而生活依然如故。
  • 《嗝嗝老師》高分治癒電影,患有圖雷特綜合症的老師改變學生一生
    最近一直在看治癒系的電影,經一個妹子推薦,據說她看完後哭得稀裡譁啦。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部高分印度電影《嗝嗝老師》影片改編自小說《叫我第一名》,而且美國也翻拍過《叫我第一名》的同名作品。《嗝嗝老師》則將故事融入到了印度本土,對印度的教育體制進行批判。影片講述了患有圖雷特綜合症的老師奈娜改變了學校問題學生的勵志故事。雖然說類似的情節比較老套,但依然不失精彩,主要原因是電影的真實。
  • 《嗝嗝老師》將話題聚焦在了教學或教學方法本身
    印度電影再次祭出大招,《嗝嗝老師》此番直面教育體制問題,教育的本質是什麼,劣等生該不該放棄,這些需要深度討論的敏感話題在影片中找到了答案。雖然在某些橋段上過於常規,尤其帶領劣等生最終逆襲的勵志在之前似曾相識,但依然還是能夠被影片所打動。而影片所傳遞的普世價值能夠與國內完美的匹配。
  • 看完《嗝嗝老師》這部電影,有哪些情節打動了你?
    因為一個特殊的機會她回到了當年的學校成了F班的代課老師,誰都不看好的F班在他的特殊教育溫暖下,差班的孩子也有了好成績。沒有差學生,只有差老師。在他的影響下老師、同學們都改觀了對差生動看法。而F班們的學生人生也因此改變。看這部電影的時候覺得很戳中內心,很感恩人生中遇到的這些老師,是他們讓我知道自己可以變得更優秀,人生也因為他們而發生著改變。
  • 一名教師眼中的《嗝嗝老師》電影影評
    說實話,剛剛開始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會有一點不適應,因為女主角奈娜(即嗝嗝老師)患有妥瑞氏症(即不能自制地發出怪叫),她在整部電影中都會時不時地發出
  • 又一部印度電影《嗝嗝老師》火了
    印度電影《嗝嗝老師》正在熱映中,電影延續了近一兩年印度電影的上佳口碑,印度電影在中國電影市場屢屢創下佳績,《小蘿莉的猴神大叔》《神秘巨星》《起跑線》等每部都值得二刷,這次的《嗝嗝老師》也是如此,勵志溫情,又貼近現實生活,引發中國觀眾強烈的情感共鳴。
  • 觀電影《嗝嗝老師》有感
    電影《嗝嗝老師》講述了,印度女孩奈娜患有妥瑞氏綜合症,並時不時地伴有響亮的打嗝聲,這種無法自我控制,無法根治的疾病使奈娜本人及家人都遭受到周圍人很多異樣的眼光
  • 《嗝嗝老師》:教育的作用,是喚起孩子的良善之心
    當這些學生遇到一個語言有障礙的老師,會發生什麼樣的碰撞?可能在很多人看來,這就是一場災難,但嗝嗝老師卻把這場災難,變成了一場讓人感動的人性轉化。反思教育類型的電影,印度國寶阿米爾·汗曾經就拍過《心中的小星星》《三傻大鬧寶萊塢》,還有去年引起不少討論的《起跑線》,我們甚至能從這些影片中,看到國內如出一轍的教育現狀。
  • 《嗝嗝老師》,印度電影教學
    有很多和老師有關的經典電影,比如《死亡詩社》《心靈捕手》《放牛班的春天》……然而當我們談到教師時,我們不得不說,每個國家,甚至每個地區和每個學校的教育都是不同的,不同的人受教育,不同的教育資源導致不同的教育。
  • 《嗝嗝老師》:有些理想主義,但勝在真誠
    觀眾再一次為印度電影買單,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但也再次證明現實主義題材影片的觀影市場不容小覷,也是有待國內電影工作者繼續開發的富礦。《嗝嗝老師》海報《嗝嗝老師》的劇情架構,讓觀眾聯想到法國電影《放牛班的春天》,也讓觀眾聯想到8月底上映、由甄子丹主演的《大師兄》。
  • 印度電影《嗝嗝老師》,值得一看
    昨天偶然間看到朋友圈有人說這電影好看,夜晚就找出來看完了。真的很不錯,很感人的故事。印度電影給我們的感覺一直是穿插著歌舞,像《幻影車神》系列的。近年來印度電影傳到我們這幾部代表作還是口碑不錯的。《摔跤吧,爸爸》我還沒看,不過看過別人推薦的一部《誤殺瞞天記》,還是很不錯的,當然這種結局在我們這是不允許的。孫紅雷的《全民目擊》結局倒是很大膽,不過還有第二部,所以真相還是會水落石出,為了彰顯正義,犯錯犯罪都是需要懲罰的。《嗝嗝老師》帶給大家什麼感覺呢,我想大部分人都是會感動,然而之後就是極力吐槽老師的種種不是。
  • 《嗝嗝老師》:我打的不是嗝,是心靈的吶喊,智慧的樂章
    《嗝嗝老師》:我打的不是嗝,是心靈的吶喊,智慧的樂章繼印度神片《起跑線》在中國大陸熱映後,近期又一部佳作《嗝嗝老師》踏著「教育公平」的這股浪潮橫空出世,大有將前部拍在沙灘上的感覺。如果說上部主要討論的是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那麼這一部電影所討論的問題就更加尖銳,那就是就算讓貧困階層的孩子享受到一流的教育資源,他們是否能夠成才,實現父母心中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望,同時又帶出社會對於罹患病症人群的平等就業權的深刻話題。《嗝嗝老師》這部電影以一種輕鬆搞笑的方式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閒話少敘,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部電影吧。
  • 《我的嗝嗝老師》:每個成功孩子的背後,都有老師教育的縮影!
    《我的嗝嗝老師》是一部關於教育的影片,同時這是一部印度電影,從這部影片背後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思考,教育是我們共同的話題,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教育方式,每個孩子都有接受教育的義務,如何進行教育是一門學問,而老師的教育方法是各種各樣的,不可能適合所有人,但是每個成功孩子的背後必定有一個優秀的老師,在孩子的身上體現的是教育的縮影
  • 【電影】《嗝嗝老師》
    剛剛上映的一部印度電影《嗝嗝老師》,話題就與此相關。這部電影豆瓣評分7.5,一些看過的老師感慨:「原來,師生關係從來都不應是單向傳授,而是一種良性互動、互相影響、共同成長的結果。」「真戳心呀,道出了教育的真諦,仿佛讓人觸摸到了教育的溫度。「我想,您若可以在繁忙工作中抽出一點時間來看看這部電影,或許會有意外的收穫。
  • 印度大片《嗝嗝老師》,一部直擊教育痛點的電影!
    《嗝嗝老師》是一部沒有懸念就能猜中結局的電影,但豆瓣評分是8.9。秉承著「沒有壞學生,只有差老師」的理念,奈娜包容了孩子們的頑劣叛逆,引導每個人發現自己的長處所在,努力重燃他們對學習的熱情。她用一碗很有料的「雞湯」,使他們懂得寒門出身不是墮落的藉口,只有出色的成績才是對上流社會最有力的反擊。
  • 永不言棄---電影《嗝嗝老師》觀後感
    永不言棄---電影《嗝嗝老師》觀後感 2020-09-28 16: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嗝嗝老師》圖雷特版預告 呼籲拒絕歧視尊重差異
    《嗝嗝老師》曝圖雷特版預告 呼籲拒絕歧視尊重差異 時長:02:23 來源:電影網
  • 《嗝嗝老師》:好的老師終將給我們好的教育
    在《摔跤吧爸爸》、《廁所英雄》之後而印度電影也真實的再現在我們的眼前,仿佛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相信大家都是非常喜歡最近上映的這些印度電影的,畢竟無論是內容還是現實都讓我們難以忘記,以及知道了關於印度的文化。然而今天小編也要來講一講一部最近新上映的印度電音《嗝嗝老師》。
  • 一個關於「嗝嗝老師」的故事
    今天分享一個關於老師的電影,一個關於「嗝嗝老師」的故事.
  • 影評:《我的嗝嗝老師》從心改變一個人,而不是從腦袋
    影評:《我的嗝嗝老師》 從心改變一個人,而不是從腦袋文 / 雁峰娛樂原創首發,轉載請註明《我的嗝嗝老師》是一部談教育的印度電影,教育這個題材,好像蠻硬的?但電影用輕鬆幽默又帶著溫馨的方式,從一個自己有無法控制的抽蓄問題的老師帶一個放牛班,來讓觀眾對「教」與「學」有不同的感受。說到印度的教育電影,就會想到《三個傻瓜》,《我的嗝嗝老師》雖然沒有到那麼感人,但還是兼顧商業性跟很好的訊息,蠻容易消化,看完也可以帶走一些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