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蹤30年的蘇維埃大印

2021-02-23 盛世文玩

▲關注盛世文玩 因為盛世 所以文玩

微信又㕛叒叕改版啦,

不少粉絲反映時常找不到盛世文玩,

為了讓大家能第一時間瀏覽到盛世美文,

請大家不要客氣地置頂吧。

點擊上方 「盛世文玩 」  → 點擊右上角「...」 → 點選「設為星標 ★ 」

這樣就能每天準時相約啦

    在江西宜春市萬載縣的湘鄂贛革命紀念館的展廳裡,一枚「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湘鄂贛省蘇維埃執行委員會」公章,被陳列在中央展櫃最醒目的位置。此印章1994年被認定為國家一級文物,是該館的鎮館之寶。鮮為人知的是,這枚大印在1934~1964年間整整「失蹤」了30年。而說起它的失而復得,就不能不提到發生在湖南平江縣兩個老伐木工人身上一段有趣的故事。

    1958年秋,年輕力壯的郭桃仁,從湖南平江縣來到相鄰的江西萬載縣官元山林場做伐木工人。1963年秋,郭桃仁的弟弟郭興仁也從平江老家來到官元山檢坑伐木隊做小工。當年10月的一天,郭桃仁帶著弟弟上山找杉條。幹了一會兒,弟弟郭興仁去山中解大便。忽然,從厚厚的腐葉下,發現一隻已腐爛不堪的黑色牛皮包,郭興仁用手一提箱子,早已腐朽的皮箱子頃刻裂成數塊,提手上只剩下幾隻鏽跡斑斑的鐵夾扣,一沓已爛成紙泥的文件露出來,還掉出一隻圓形大印,印章是銀質的,在密林中透射進來的陽光下閃閃發光。

    中午時分,郭氏兄弟把印章帶回了杉皮小屋(伐木隊駐地)。郭桃仁把印章放在泉水中洗淨,印章越發顯得銀光閃耀。他把印章沾上印泥,在筆記本上連蓋了好幾個印模,只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湘鄂贛省蘇維埃執行委員會」20個隸書字(繁體)清晰可見。遺憾的是,郭氏兄弟都僅上過一年學,這印上的20個字,幾乎有一半不認識,所以,他倆也就不知道這枚大印的重要性,也就不知道20多年前發生在當地的那場如火如荼的革命風暴……

    1930年冬到1931年秋,湘鄂贛蘇區在反「圍剿」中得到迅速發展。出於革命鬥爭形勢的需要,1931年7月,中共湘鄂贛邊區在瀏陽召開了第一次代表大會,組成了湘鄂贛省委。1931年9月,湘鄂贛省委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在平江縣舉行,選舉產生了湘鄂贛省蘇維埃政府。

    1932年4月,湘鄂贛省委和省蘇維埃政府機關遷入萬載縣仙源鄉(與平江、銅鼓交界)辦公。在仙源期間,省委、省蘇維埃政府除領導軍事鬥爭外,還辦起了兵工廠、造幣廠、被服廠、紅三醫院等,並創辦了《紅旗》《戰鬥日報》《工人鬥爭》等報紙。後來第五次反「圍剿」失敗,湘鄂贛蘇區遭受國民黨反動派的血腥鎮壓,仙源更是敵人的重點進攻對象。1934年1月,省委、省蘇維埃政府機關全部撤出仙源,向銅鼓縣轉移。由於遭到敵機轟炸,轉移途中不可避免出現人員傷亡和文件、物品損毀或散失等情況。

    很顯然,郭氏兄弟在山上作業時無意發現的這枚印章,就是20多年前省蘇維埃機關人員在撤退途中散失的重要物品之一。但由於郭氏兄弟不了解過去這段革命歷史,也就沒把這枚「重量」級的印章當回事,所以也就沒有向林場領導匯報,只是將印章隨便往衣物箱裡一塞,便又和幾個工友日復一日地上山伐木去了。

    1964年春,郭桃仁接到場部通知,前往萬載縣城出席全縣的林業工作會議。

     會上,郭桃仁與其他參會者一樣,拿出筆記本記錄。寫不出的字,就畫些符號代替。但讓郭桃仁怎麼也沒想到的是,就在上午散會時,掛在會場正廳石柱上的大喇叭播出了一條通知:「請官元山林場檢坑作業隊隊長郭桃仁同志,吃完中飯後馬上去會場對面的縣公安局接待室!」

    通知連播了三遍。郭桃仁頓時心裡像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縣公安局的幹部老潘接待了他。老潘開口就問:「筆記本帶來了沒有?」他一怔,隨即一邊從口袋裡掏出筆記本遞過去。

    然而,老潘卻翻開筆記本,指著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湘鄂贛省蘇維埃執行委員會」印章的那一頁,嚴肅地詢問是怎麼一回事。郭桃仁便一五一十地把在檢坑原始森林中發現大印的經過向老潘做了匯報。聽完介紹,老潘鄭重地叮囑郭桃仁,此事關係重大,在沒有得到縣公安局通知之前,不得離開會議駐地。

    第二天清晨,縣公安局調了三部大卡車,滿載著公安人員和民兵,由郭桃仁帶路,直奔距縣城50多公裡外的官元山林場檢坑作業隊。

    在急速奔馳、起伏顛簸的卡車上,老潘向郭桃仁說明了此次進山的任務和目的:一是將該印章收歸政府保存;二是在發現印章的地方進行全面搜山,看看還有沒有老紅軍的遺物;三是查找紅軍烈士遺骨,給予遷葬。但是,100多名公安人員和民兵在大印發現地搜查了一整天,一無所獲。最後帶著郭桃仁捐交的這枚印章返回縣城……

    不久,這枚失落了30年的蘇維埃大印安放在中共湘鄂贛省委舊址紀念館裡,重新回到了它久別的故居。(來源:《讀者報·舊聞》 資料原出處:《文史博覽》 黃英豪 王煉 段亮彩/文)

聲明:圖文來源頭條號「 讀者報」,轉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爭論不休的蘇維埃貳角銅鍍銀幣
    我研究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貳角銀幣的版式多年,曾經在解放軍出版社公開出版過我的研究專著《紅色貨幣——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發行貨幣版別研究》,對貳角銀幣的版式及其主要特徵,都已經深深地印在腦海裡了。它就像一把把尺子,看到同類的東西,很自然地會閃現出來,從多角度衡量,幫助思維進行正確的邏輯推理,作出真假判斷。從多角度審視後,依據自己的辨識能力,我初步得出結論:此幣不是銀幣,而是銅鍍銀假幣。
  • 「集蘇聯之力也沒能成功」命運多舛的最高建築-蘇維埃宮
    蘇維埃宮 蘇聯的謝爾蓋·基洛夫在1922年12月30日的第一次蘇維埃代表大會上提出了建造蘇維埃宮的想法,這次代表大會同時還宣布成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 重科普 | 蘇維埃美學,這些勳章表露無遺(二)
    1921年12月30日召開的花剌子模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團會議的會議紀要中清楚寫著,將派遣一個代表團代表政府前往莫斯科提交花剌子模軍事勳章的設計方案,並隨該團攜帶三枚勳章樣章。然而,這個代表團直到1922年4月6日才離開莫斯科返回。
  • 吉爾吉斯斯坦:一場蘇維埃舊夢
    Bolot Isabekov 在攝影集《未實現》中造型古怪的作品,改變了當下吉爾吉斯斯坦後蘇維埃時代的敘事。 有一些詞語很難翻譯,即使它能和每個人的經歷達成共鳴。一位男人坐在行李上,並不清楚他是為一趟旅途而坐——後蘇維埃國家的習俗,在長途旅行之前會坐在行李上沉思——還是在等待。所有的人物都望向不同的方向。「他們都準備好要啟程。有時,這輛大巴好像馬上就要啟程,但其實他們都被冰封在自己的期待之中」,Isabekov說道,「在這個系列中,我想將身處變化中的人的希望和期待視覺化」。
  • 最後的蘇維埃公民
    那是1991年的春天,距離加加林歷史性的飛行已經過去了30年,阿納託利·阿特塞巴斯基(Anatoly Artsebarsky)和謝爾蓋·克裡卡列夫(Sergei Krikalev)在這裡追隨他的腳步;但是首先,他們延續了加加林在1961年留下來的傳統——兩人走到巴士的右後輪處,解開太空衣拉鏈開始小便。接著,他們走向了發射臺。對於全世界而言,太空旅行已經司空見慣。
  • 蘇維埃的色誘
    早在1917年12月20日,蘇維埃政權便根據列寧的指示,成立了全俄肅反委員會(ВЧК),簡稱「契卡」,旨在採取非常措施打擊針對蘇維埃的顛覆和破壞活動,懲戒消極怠工和投機倒把等不法行為,以鞏固新生的政 權。「契卡」在開展工作初期,便針對蘇維埃政 權的敵人制定了色誘計劃,那時「契卡」廣泛招募妓女加盟,除此之外,女演員和女運動員也被「契卡」強迫與工作對象進行床上交易,為紅色政權套取情報。
  • 4歲男童30秒神秘失蹤,29年後在電視現身,警方行為為何如此反常
    公開大捜索》,專門幫助那些失憶的人,通過節目公開找尋認識、見過他們的人,以幫助他們找回真實的真實身份,你還真別說,不少人通過這個節目找到了失散多年的親人。2018年1月,一位名為和田龍人的失憶者上了節目,許多觀眾認出了他,紛紛給電視臺打電話,牽扯出了29年前轟動日本的「男童消失」事件,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足球賽事分析:火車頭四連勝,本輪對戰車尾蘇維埃之翼懸念不大
    本周中,莫斯科火車頭將在主場迎戰積22分排名墊底的蘇維埃之翼,兩隊實力、狀態均有著明顯差距,而在雙方最近10次交手當中,莫斯科火車頭6勝4平保持不敗,主場往績近10場7勝3平。不過,最近兩個賽季,莫斯科火車頭均沒能主場拿下蘇維埃之翼。
  • 蘇維埃政權的「異己分子」:蘇聯「持不同政見者」運動
    在蘇維埃政權史上,知識分子與蘇聯共產黨的關係一直比較緊張。20世紀60年代以來,由於赫魯雪夫的「解凍」而帶來的蘇聯國內政治環境的寬鬆,在知識分子中間促成了一批「持不同政見者」的出現並使其與現政權之間的關係更為緊張。
  • 《勒熱夫戰役》蘇維埃是一個年輕的政權,而俄羅斯卻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
    蘇維埃是一個年輕的政權,而俄羅斯卻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相比於文字,畫面更直觀的感受到槍林彈雨。勒熱夫戰役成功拖住德軍的預備隊,使得史達林格勒的解圍部隊不夠強大。最終德第六集團軍折戟史達林格勒。勒熱夫戰役蘇軍損失上百萬指戰員。而電影裡這個連犧牲的人們都包括在這裡。德軍和蘇軍對於戰鬥的心理是不同的。不管蘇聯大雷雨計劃是否為真。但戰爭確實是德國先挑起來的。就是侵略!加上更多的複雜因素。
  • 1991年,韓國5個孩子離奇失蹤,30萬警力一無所獲,11年後才找到
    當年此案一度出動了30萬的警力進行偵查,最終無功而返,兇手至今逍遙法外。1991年3月26日,韓國大邱的地方議會進行選舉,全市都放了一天假。就讀於城西小學的,五個同村的5個男孩子當時約定好一起上山遊玩。孩子們出門前,曾經告訴父母自己會到村莊附近的臥龍山去捉青蛙,也有說是去捉蜥蜴的,結果五個人都沒再回家,一起失蹤了。據目擊者反映,當天的確有看到五個孩子在臥龍山出現,這也成為孩子們最後出現的記錄。
  • 2歲兒放學失蹤!她尋親32年幫29個家庭重聚,第30個竟是自己孩子
    女子李靜芝的孩子32年前被人拐走,她為了找回親生骨肉,幾乎踏遍全國,印了幾十萬份尋人啟事,後來更成為幫助他人尋子的志工,成功替29個家庭找回孩子,終於在第30人找回朝思暮想的兒子。《新京報》報導,1988年10月17日下午,2歲多的毛寅從幼兒園回家的路上吵著口渴,父親帶他到離家不遠的小酒店裡喝水,只離開視線1、2分鐘,孩子就消失了;兒子失蹤後,李靜芝和丈夫像發了瘋,拿著尋人啟事挨家挨戶地找,附近電線桿上全是孩子的照片,2人除了走遍陝西省,也去過山東、浙江、廣州等地。
  • 再見列寧:從蘇維埃的夢魘中甦醒
    而且,布哈林曾經寫信給秘密警察頭子,「我們應該迅速邁向自由主義式的蘇維埃統治」,他稱之為「社會主義的人道主義」。不僅如此,他也反對史達林的集體農場計劃(該計劃後來導致大約六百萬俄國農民,若非餓死就是在西伯利亞的勞改營凋謝)。他說該計劃將引發內戰,「而史達林勢必讓反抗溺死在血泊中。」布哈林於1938年和另外二十位革命元勳老同志,一起接受史達林法庭的審判。
  • 特大快訊:1991年,韓國5個孩子離奇失蹤,30萬警力一無所獲,11年後才找到
    當年此案一度出動了30萬的警力進行偵查,最終無功而返,兇手至今逍遙法外。轟動全國的奇案青蛙少年事件又稱城西小學生失蹤事件。1991年3月26日,韓國大邱的地方議會進行選舉,全市都放了一天假。孩子們出門前,曾經告訴父母自己會到村莊附近的臥龍山去捉青蛙,也有說是去捉蜥蜴的,結果五個人都沒再回家,一起失蹤了。據目擊者反映,當天的確有看到五個孩子在臥龍山出現,這也成為孩子們最後出現的記錄。這件事被報導後,掀起了社會輿論的軒然大波,無數的新聞媒體爭相報導。事件剛發生不久,整個韓國社會都參與了搜尋孩子下落的隊伍中。
  • 三名兒童改變美國歷史 ——美國的失蹤兒童幹預系統
    1979年5月25日,6歲的艾坦(Etan Patz)準備第一次獨自出門。人們發現,艾坦的失蹤背後,正折射出學校與家長聯繫不緊密的漏洞,也暴露了警方低效無能的現狀,根據不同的司法轄區規定,警方甚至要在孩子失蹤24-72小時後才會有所反應。先賢雖並沒有為美國社會構建萬無一失的制度體系,卻留下了更寶貴的、可簡稱為「危機-反思-進步」的自體更新模式。
  • 失蹤美女屍體發現 失蹤30多天已成白骨(圖)
    【失蹤美女屍體發現】深圳一女性陳雯來陝西遊玩時在華山附近失聯,9月9日警方在華山西峰腳下發現一具高度腐爛的屍體,9月18日噩耗傳來,經過DNA初步比對和家屬辨認,該屍體就是此前失聯的女孩陳雯。  經鑑定,死者初步斷定為失蹤的陳雯,目前家屬進行了辨認和相關材料的核實,有關情況正在進一步調查之中。
  • 韓國青蛙少年失蹤案:5個學生神秘失蹤,11年後發現屍骨,被疊在一起
    1991年,韓國城西國民學校的五名小學生,趁放假去附近的臥龍山抓火蜥蜴,結果卻神秘失蹤的事件。  這起案件也就成為了韓國著名的懸案,那麼在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五個孩子究竟是如何失蹤的?他們又是被誰殺害的?
  • 新加坡懸案:19歲花季少女離奇失蹤!走進組屋電梯後,再沒出來過……
    >英文名Felicia  失蹤時間:2007年6月30日  失蹤時年齡:19歲(當時是拉薩爾藝術學院一年級的學生)  失蹤地點:新加坡2007年6月29日傍晚6點多,張瑋凌和父母知會了一聲,說是去一趟學校,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乖巧的女兒不見了,父母急瘋了。召集了約200名親友,印海報,全島找人,但卻失望而歸。
  • 印特種兵溜進班公湖挨個被發現,俄:這點相差30年
    一旦這些蛙人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有可能全軍覆沒,有俄專家評價稱:這點就相差30年差距。圖為印度蛙人外界普遍認為,中國軍事裝備要遠遠領先,而且士兵的訓練水平要更好,在武器裝備方面,大量裝備都實現了國產化,反觀印度軍隊,大量武器裝備都從美俄引進,雖然像阿帕奇武裝直升機、支奴幹運輸直升機、蘇30戰鬥機、T90坦克等武器
  • 國家相冊(粵語版):方寸大時代
    當時決定印行兩種郵票:一個是以孫中山半身像為主圖的「光復紀念」郵票和以飛機為主圖的「革命郵票」。  1931年,十月革命的第十四個紀念日,來自全國七個蘇區的六百多位代表坐滿了瑞金郊外葉坪村的謝氏宗祠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