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說遊戲】為了我所愛的人《汪達與巨像》

2021-02-08 夏一可死毒舌

在今年的E3展上,索尼公布了好多張大餅,這些大餅裡面最奪人眼球的,毫無疑問當然是《怪物獵人:世界》和《戰神》的新作。

 

 

優秀的畫質,新增的系統,系列的續作,這兩部作品宣傳片播放時的歡呼聲證明了人們對於它們的期待。緊接著在怪物獵人宣傳片播放後出現的作品,是一盆三手冷飯,沒有新增內容,這部遊戲的名字現在很多玩家都沒聽說過,卻迎來了全場最多的掌聲,這就是咱們今天的主角《汪達與巨像》(以下簡稱汪達)。

 

 

說到汪達就不得不提兩樣東西,由上田文人主導的工作室Team ICO和由SCE工作室開發的《戰神》(這裡特指戰神初代作,並不是整個系列哦~)。

 

咱們先從汪達的誕生開始說起。這款遊戲是上田文人第二部擔任總監所製作的遊戲,第一部作品叫做《ICO》,汪達的美術感和人物的設定完全承襲了這款作品,當時《ICO》這作品推出的時候整個遊戲市場都驚豔了,WTF?沒有體力條,沒有耐力條,沒有物品欄,全流程不超過20句的對話(大部分你都聽不懂,還包括了一句謝謝你一句再見),AVG遊戲還能這樣玩的?所有開發商和玩家們都傻了好嘛,一個「推箱子」玩法加上劇情竟然可以做到這種地步的嘛!?



所以說上田文人是一個做減法的天才,《ICO》基本上減去了一個AVG遊戲所有的要點,把所有的精髓都保留在那剩下的部分當中,卻讓人能夠慢慢回味。遊戲當年的宣傳語翻譯過來是這樣的:「決不放棄這個人的手,否則就如同放棄了自己的靈魂。」如果說其他大多數遊戲是正序,《ICO》就是一個倒序了,上田文人把最後的結論直接擺在了玩家面前,然後使用了整個遊戲去證明「絕不放手」這個結論。

 

決不放棄這個人的手,否則就如同放棄了自己的靈魂。

 

如此有藝術氣息和文藝範的遊戲,拿獎簡直是拿到了手軟,基本上2001和2002什麼獎《ICO》都摻和上了一手,然後它的銷量好像是47萬……這是一個意料之內的悲傷故事。

 

汪達也是一樣體現了上田文人的減法天賦,當年AVG遊戲的戰鬥系統是啥樣的?

 

「我這個主角能用20種特種槍械!」

「我的遊戲裡道具搭配的話主角能用五十種封靈物品!」

「不好意思,我是說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我們奎爺神器好幾把,每把神器好多個技能,技能搭配還有不同的連招,還有各種神話魔法史詩道具可以用哦~」

 

在其他ACT、AVG遊戲吹噓自己家的遊戲戰鬥系統多麼多麼豐富的時候,汪達又給出了一份完全不同的答案。

裝備種類?只有一柄劍,一把弓和一匹馬;

等級系統?你出生之後就是滿級啦~

人物技能?你在大街上見過有誰用出來一個二段跳的?

上田文人很精髓的抓住了玩家們當下的需求,並且把這些內容精煉之後放入到了遊戲當中,把汪達的戰鬥系統壓縮到了一個極致。人物屬性只有體力和耐力,戰鬥只有十六場,人物的技能更是只有武器最基本的刺和射箭。把這些東西統一扔到一個讓玩家隨便跑的大地圖上,就構成了汪達的戰鬥系統。

 

獵人與獵物的差別在於信念


在劇情的設置上比前作的對話多了一些,也讓玩家有了更深的體會,但遊戲本身還是採用了和《ICO》相同的思路,在遊戲開頭把事情說得明明白白,沒有各種黑幕,直接把結局和結果告訴你,然後再運用整個遊戲去講述。

 

遊戲的劇情很簡潔明了,一個村落的少女MONO成為了活祭品,失去了自己的靈魂,我們的主角汪達為了拯救她,前往祭壇向「多爾暝」求助,「多爾暝」也回應了他,只要他能打倒十六座巨像,少女就會醒來,並且很好心的提醒了汪達,要付出巨大的代價。至此,遊戲開始,汪達開始走上了一條以小搏大的道路。這一段劇情也為玩家心中埋下了一個想法,玩這款遊戲的最終目的是讓少女醒來。

 

看到這句話時我們或許就猜到了遊戲的結局

 

這條道路我們或許已經猜到了遊戲的難度,但第一次見到巨像時的那種震撼感還是讓我記憶猶新。看著屏幕,聽著音效和音樂,感覺著手柄的振動,如此龐大,如此艱難,如此寂寞,如此恐懼,我們在屏幕的另一邊感受到了汪達的感受,在當年沒有一款遊戲能做到這個地步,給予玩家如此強的代入感。

 

 

第一巨像:米諾牛

 

每一次擊敗巨像,汪達會被黑色的尖刺刺穿身體,人也會回到神殿當中,空蕩蕩的祭壇之上只有沉睡的MONO。遊戲在用這種方式不斷的提醒玩家我們遊戲的目的:讓少女醒來。

 

失去靈魂的少女:MONO 


在擊敗完十六座巨像後,我們本以為會看到少女的醒來,我們以為會迎來一個HAPPY END,「多爾暝」也準備實現它的諾言,讓汪達付出代價。「多爾暝」的真身是惡魔,十六座巨像是神對它設下的封印,如今封印被打開,它要奪取汪達的身體從而復活。面對族人的質問,面對族人的攻擊,面對即將奪取他身體的惡魔,胸口已被長劍刺穿的汪達沒有辯解,沒有呼喊,他只希望再看MONO一眼。

 

即將被惡魔佔據身體的汪達已經不再是人類了


從始至終我們所使用的長劍成為開啟封印的鑰匙,即便反覆掙扎也無法再接近少女一步,只能慢慢的被封印至水池之中。或許,在踏上這條路的時候,汪達已經想到這一幕了,那一句我早已有此覺悟,如今看來是這麼的沉重。

 

 我將付出我與這世間的一切來喚回你的靈魂


最後,也許是多爾暝真的實現了自己的諾言,或許是神的旨意,再或許是編劇怕收到的刀片數量太多,MONO醒了過來,在封印汪達的水池中發現了一個長角的嬰兒,讓玩家們對於未來有了美好的遐想,遊戲也就此結束了。

 

從劇情上來看,《汪達與巨像》跟《戰神》都是以凡人之身完成弒神難度的壯舉,都擁有以人身挑戰巨大怪物的橋段,兩者卻有著完全不一樣的感覺。玩戰神我們享受的是高頻率的連擊,暴力的攻擊以及爽快的操作。汪達帶給我們的是感覺是孤寂,挑戰與希望。

 

例行開場大海怪九頭蛇許德拉 


即便故事的優秀程度兩者不分伯仲,只從藝術感來判斷的話,毫無疑問是汪達完勝,這點也在2006年美國舉行的「遊戲開發者選擇獎」上有了證明。《汪達與巨像》一款遊戲,包攬了最佳遊戲獎、最佳音樂獎、最佳角色設計獎、最佳視覺效果藝術獎這4項獎項,每個獎項的提名裡都有《戰神》……

 

我奎爺聽了想砍人

 

然後在銷量上,充滿藝術氣息的《汪達與巨像》比它的前作《ICO》好點,但也是非常的悽慘,總計銷量才150萬套。你們別用現在的遊戲銷售量來感覺,覺得150萬挺不錯了,你們要知道,當年的PS2全球銷售數量是1.5億臺。然後看看《戰神》的銷售量是461萬套……在獲獎上汪達吊打了戰神,在銷量上汪達+ICO綁起來打不過戰神一隻手,這又是一個悲慘的故事。

 

素質如此優秀,獎項拿到手軟的汪達的銷量為何如此之低?除了當年盜版盛行的原因之外,主要是因為上田文人這個人做遊戲有兩個毛病,第一:喜歡卡人視角!這個毛病從第一代ICO就有,汪達裡繼承,在第三部作品《最後的守護者》裡面達到了巔峰!你說說你,好好的讓人玩個遊戲不好麼?我在巨像身上爬就已經很不容易了,我知道汪達很辛苦,但是巨像那麼大個,身上能爬的地方那麼小,你還不讓我看見我的角色,因此被從邊緣甩下去是不是就有點過分了?

 

第二:不喜歡跟玩家互動!現在玩家們玩個遊戲有個提示什麼的是再簡單不過的了,但是在上田文人的字典裡沒有提示這兩個字!「把劍舉起來,光匯聚的方向就有巨像。這麼明顯的提示你們看不到嘛?」那麼大個的地圖,你告訴我一個方向我找你妹哦!3號面前那個該死的大橋!給個爬邊跳的提示能死啊!

 

你還敢拍我!我還想拍死你呢!

 

如此之不方便,在藝術的角度來看完美的體現了汪達在挑戰巨像時的艱難,因為這種種不便讓我們跟遊戲中的汪達有了非常強的代入感,但也正因為這個導致玩家們玩著不舒服,我玩著都不舒服還買來幹嘛?口碑兩極化的問題就是銷量上不去,喜歡的玩家都在家裡好好玩呢,覺得不喜歡的玩家逢人便說,在口碑上越來越差,也就導致了《汪達與巨像》這款遊戲狂拿大獎卻銷量不佳的奇怪現象。

 

如今索尼放出了消息,將在2018年重置《汪達與巨像》,跟之前PS3版的高畫質化不一樣,是從頭到尾的徹底重置,高清畫面的汪達將會給我們帶來更為震撼的戰鬥與更為感動的場景吧。這盆冷飯,再來一碗!


 

相關焦點

  • 《汪達與巨像 Remake》究竟是一款怎麼玩的遊戲?
    《汪達與巨像》本月PSN會免遊戲,不太了解怎麼玩這款遊戲?那麼接下來就從以下5點來簡單介紹一下這款遊戲。1、《汪達與巨像》主要玩法就和遊戲名一樣,就是挑戰巨像BOSS,並且遊戲從頭至尾只有BOSS戰。2、當主角「汪達」在空曠場景舉起武器劍後,會出現光束引導下一個BOSS的所在位置。3、在挑戰巨像BOSS的過程中,主角「汪達」並沒有很酷炫的戰鬥招式,主要玩法就是想辦法爬到BOSS身上,找到弱點所在。4、雖然遊戲只有BOSS戰,且BOSS都是巨像。
  • 遊民評測|《汪達與巨像》重製版評測 日本遊戲黃金時代的巨人
    毫無疑問,從任何角度來看《汪達與巨像》都是遊戲史上的巨人,它彰顯著日本遊戲的黃金時代裡,日本遊戲人對於遊戲設計、理念以及技術方面孜孜不倦的開拓精神。同巨像的初見  如今,《汪達與巨像》的PS4版又來了,這次不再是PS3版那樣簡單的HD化,而是一次徹底的重製,畫面上的進化達到了準次世代水平,再加上喜聞樂見的中文化,可以說是廣大中國玩家朝聖經典的絕佳機會——然而,上田文人的遊戲總是很挑人的,很難說你真的適合這款遊戲。
  • 13年之後,我覺得《汪達與巨像》裡的那個男孩就是我自己
    健康生活的話,能夠留給我這個遊戲狗編輯的遊戲時光可能在一個小時左右,儘管我如此在極力平衡遊戲和生活,卻還是很遺憾地被「開除」出了玩家籍。有人說我已經不再玩遊戲了。這應該就是最後一個巨像了。汪達失去了陪伴自己許久的夥伴阿格羅,也不再有後退的道路。
  • 《汪達與巨像》評測:眾多粉絲引頸期盼的名作在PS4脫胎換骨重生為理想型態
    由當時隸屬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第 1 製作部的遊戲設計師上田文人負責的動作冒險遊戲,可窺見本作與他在 2001 年推出的《ICO》在世界觀上有些許關聯,定位幾乎為續作作品,也因此受到玩家們的矚目。遊戲故事描寫主角汪達為了取回失落的少女之魂,來到被視為禁忌的「往昔之地」,依照「多爾暝」自天上傳來的聲音指示,出發擊倒 16 座巨像。
  • 網友爆料:《Elden Ring》的開放世界受到《汪達與巨像》的影響
    我們了解到:《Elden Ring》和《只狼》是並行開發的;這是一款第三人稱視角的開放世界遊戲;《冰與火之歌》作者「喬治·R·R·馬丁」建構了遊戲世界的神話背景等等。《Elden Ring》顯然是開發商 From Software 有史以來最具有野心的作品。上述透露的細節還無法判斷《Elden Ring》與《黑暗之魂》、《只狼》有哪些實質上的差異。
  • PlayStation Plus 港服20年3月免費遊戲《旺達與巨像》《索尼克力量》
    現在讓我們看看本月有甚麼免費遊戲和獨家折扣。第一款是PS4™動作遊戲『SHADOW OF THE COLOSSUS™ 汪達與巨像』。為了拯救少女的性命,汪達毫不畏懼地與比自己要巨大幾十倍的巨像對峙,以智慧與勇氣不斷進行挑戰。『汪達與巨像』自2005年PlayStation®2發售以來,受到世界各地極高評價,現在於PlayStation®4復甦。
  • 為何這款13年前的遊戲,在2018年看起來一點都不過時?
    但我們今天要說的還真不是這個遊戲,2018年截至目前最高分的大作,《汪達與巨像》重製版以Metacritic總評分92的成績,壓了猛漢一頭。 有些人可能說了,這可是情懷作品,在高端玩家裡傳唱至今的神作。沒錯,重製遊戲總有那麼幾分是感情分。但是,一般來說,重製遊戲的分不會高於原作。比如當年《戰爭機器》作為引領時代的作品,曾斬獲了94的高分。
  • 為了愛,我願與全世界為敵——簡評《旺達與巨像》
    "想要讓她復活,你只有擊敗這詛咒之地的十六座巨像"神說,"而你一旦完成這個任務,你自己的結局也將會十分悲慘。"沒有任何的猶豫,旺達,我們的勇士,就這樣帶著自己的愛馬,義無返顧地踏上了一條沒有歸途的徵程。
  • 匆匆十年 未曾遠去的《旺達與巨像》
    上田文人這種對遊戲藝術的追求精神,從《ICO》到《汪達與巨像》再到《最後的守護者》始終如一。儘管對參與開發的人來說過程苦不堪言,但是遊戲所呈現給玩家的效果卻令人眼前一亮。  在遊戲設計上,上田文人希望以一種獨特的方式改變人們對以往動作遊戲和Boss戰的看法,在《旺達與巨像》中,Team ICO創造了普通人和巨像對抗的遊戲模式。上田文人的減法原則在《ICO》中得到了很好的詮釋,在《旺達與巨像》依舊行之有效,他也不打算簡單地重複自己。
  • 為了她,你願意付出什麼?上田文人的《旺達與巨像》世界
    飛龍型巨像「愛一個人,我願意與全世界為敵」,想必玩過《旺達與巨像》的人對這句話應該深有感受,一人、一劍、一弓,一馬,除此之外再無一物隨身,等待著你的是神魔版存在的巨像,這便是《旺達與巨像》所要講述的故事了。
  • 細數遊戲中恐怖的十大森林場景(全文)
    9月5日網易新遊報導 外媒評選了遊戲中被用爛了的遊戲場景,其中「森林」場景赫然在列。不過在小編看來,森林並不是遊戲中「最常見」的場景,它只能算作是比較流行的一個。比方說《塞爾達》系列、《合金裝備:食蛇者》、《神秘海域》和《孤島危機》等等。
  • VG人物:上田文人 二十年和兩部半遊戲
    在上田文人的創作理念中,遊戲的背景以及劇情設計上採用極簡的設計思路,這有助於令更多的玩家產生共鳴。沒有必要用大量文字敘述的龐大世界觀,沒有複雜而拗口的對白所呈現的語言藝術。為了實現這一點,他們在遊戲開發中使用了「減法原則」,去除了幹擾現實呈現的元素:諸如屏顯要素和敵人種類都被減去,玩家只需專注於城堡中的複雜的機關設計和身臨其境的氛圍的體驗。
  • 【一可說遊戲】說遊戲百期回顧(下)
    腦洞清奇的橫版解謎遊戲,然後……這個遊戲裡面電腦裡的小遊戲我覺的它拿出來單賣也很好玩啊!寫實風格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非常的寫實,特別的寫實,我是誰?我在哪?我在打誰?一款質量優秀的2D橫版遊戲,不僅有雙人模式,而且還能互相傷害,這遊戲不專門來個DLC玩格鬥遊戲挺可惜的。
  • 如果說遊戲是第九藝術,那這十款作品串起來就是一場文藝復興
    與大部分遊戲「一路打小怪升級撿裝備拿道具最後迎戰關底BOSS」的公式化套路截然相反,《汪達與巨像》從頭到尾沒有任何雜兵小怪,你的敵人始終只有一個:遊蕩在視野裡的巨像。 遊戲的世界也無比自由,你可以騎著馬任意馳騁在廣袤草原裡,一個接一個地去挑戰分布在各地的16個巨像。
  • 為什麼我們會期待《旺達與巨像 重製版》
    即便知道這有可能讓自己迎來毀滅,旺達仍然遵循了這「天之聲」,因為他有不得不拯救的人。為了喚醒她,無論做出什麼犧牲他都願意。十六尊高聳入雲的巨像接連倒在了這個個頭小它們不知多少倍的人類腳下。這樣一系列的動作能一氣呵成地完成而毫不彆扭,當時的我是感到驚訝的,即便如今想來也是覺得不可思議的:我好像完成了一連串神操作有木有?總的來說,「饅頭」讓遊戲的整體體驗再上一個臺階。如果說本作有一個候選標題的話,我相信是《旺達與饅頭》。
  • 勇敢面對人類本能的恐懼,《旺達與巨像》中獨樹一幟的孤獨感
    最終由於毫無內容可玩、在逛過一遍地圖之後草草地退出了遊戲,而這也是我第一次在遊戲中真正意義上感受到了「孤獨感」。害怕孤獨是人類與生俱來就會產生的本能反應,因此有學術表明人類是喜好群居的生物,即便有的人更加喜歡獨來獨往,也只是由於與其他人看待孤獨的角度不同,因而很難察覺到自己是否是真正的孤獨,而當他們真正意識到這一點時,其對於孤獨的恐懼或許要遠超旁人。
  • 傳奇遊不過時 這些當年讓你無法忘懷的經典PS2遊戲
    作為一款大亂鬥式的格鬥遊戲,移植於NGC上的同名作品,遊戲中包括《紅俠喬伊》原作中的但丁、藍隊長在內的許多經典角色他們都將悉數登場,而且遊戲還支持多人連線對戰。 《汪達與巨像》是一款由《ICO》製作組Team ICO開發的一款動作冒險遊戲。於2005年10月27日發售PS2版本。遊戲主要以玩家與各種巨像戰鬥為主線。
  • 《旺達與巨像》絕對是PS2最佳作品
    遊戲資訊早知道,無憂帶你來尬聊,全網資訊東扯西嘮,帥氣如我請低調!hello小夥伴們大家好!你們的無憂君又來啦! 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說出《旺達與巨像》,這款遊戲沒有花裡胡哨的武器系統,也沒有雜七雜八的各種道具,更沒有蒼蠅般的小怪雜兵,有的,只是那些巨大的boss,還有一隻陪伴著主角的那匹馬。
  • PSN3月免費遊戲一覽 《旺達與巨像》《索尼克力量》免費領取
    PSN會員3月會免遊戲有哪些呢?相信各位玩家都知道,每個月PS會員都可以領取一些免費遊戲,而這些免費中就有一些非常經典的遊戲。相信各位玩家都很關心3月份的PS會員可以領取什麼遊戲吧,這次被稱為神作的《旺達與巨像》免費贈送,今天我們就給大家帶來PS4港服會免遊戲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