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導演夏鋼把北京人藝的經典劇目《天下第一樓》改編成同名電視劇搬上了電視螢屏。
話劇《天下第一樓》早在1986年就於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首演,並常演不衰,曾創下連演五百場的輝煌紀錄。電視劇《天下第一樓》的導演夏鋼恰好正是話劇《天下第一樓》導演夏淳的兒子,能把該劇搬上電視螢屏,也算是夏剛對父親夏淳的一種致敬。
《天下第一樓》作為北京人藝的經典保留劇目,曾經創下連演五百場的盛況
由於該劇和北京人藝的淵源,除了男主角「盧孟實」由巍子(王巍)扮演,兩位女主角「劉金錠」和「玉雛」分別由王姬和周莉扮演以外。飾演「花鼻子」的馬恩然,飾演「唐茂昌」的張永強,飾演「克五」的王濤(請注意,他叫王濤,不是許亞軍,雖然兩人長得有點相似,但是他們是兩個人,王濤畢業著名的87中戲人藝明星班)等等一干人等都是北京人藝的話劇演員。而巍子和王姬也都是從北京人藝這個舞臺走出去的影視明星。
讓你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在電視劇裡面飾演「福聚德」二櫃(帳房)王子西的北京著名人藝演員修宗迪也曾經在同名話劇中飾演過那位福聚德少東家唐茂昌,飾演老好人,「福聚德」堂頭的人藝老戲骨李光復也竟然曾經在話劇中演過那位唐家二少爺,不靠譜的業餘武術家唐茂盛。
唯一一位在電視劇和話劇中角色都不變的是飾演烤鴨師傅「羅大頭」的是韓善續。
無論是話劇,還是電視劇。該劇之所以能夠獲得成功的前提應該首先要感謝編劇何冀平,當年她為了寫此劇專門去廚師培訓班去學了三個月體驗生活,畢業的時候竟然還考了個二級廚師證。
只有短短三幕總計時長不到三個小時的話劇改編成長達三十二集的電視劇肯定要加戲,所以電視劇比話劇相比,添加了「瑞英」和「劉金錠」這兩條話劇中本沒有的故事主線,這兩個人物分別由張嘉譯和王姬扮演。電視劇中的劉金錠分走了話劇中「玉雛」的很多戲份。當然話劇中也沒有電視劇中的「劉金錠」的父親,那位從宮裡面偷走皇家菜譜——《玉食精銓》而逃出皇宮的小辮兒劉,只有一位「李小辯兒。」
儘管編劇何冀平在創作此劇的時候儘量避免和「全聚德」產生聯繫而採用了「福聚德」的名字。但是明眼人還是能看出來故事原型就是大名鼎鼎的全聚德。其實這並不是全聚德第一次被改編成影視作品,早在1990年就被改編成電影《老店》登上過電影大熒幕。和電視劇一樣,電影《老店》也是以悲劇收場。
劇中的福聚德是個典型的家族企業。老掌柜唐德源是個典型的中國傳統型商人,他從父親手裡面繼承了家業並希望從自己這一一代代傳下去並發揚光大。可惜兩個兒子都不務正業,大兒子唐茂昌是京劇票友,一心想著要下海唱戲成角,二兒子唐茂盛是一位喜歡舞刀弄槍民間業餘武術家。無奈之下這才經店裡的帳房王子西介紹請來了他的同鄉職業經理人盧孟實。的同時卻又背地裡附加了一份秘密協議交給了他眼中所謂的「老實人」王子西。這時中國人那擅長背地裡愛搞陰謀詭計的劣根性充分地體現了出來,暴露得淋漓盡致。
2004年,央視隆重推出的開年大戲《天下第一樓》
當時的「福聚德」可遠遠沒有今日的「全聚德」這般的風光 。只是一個從街邊的小燒烤攤起家,靠著物美價廉、薄利多銷,歷經兩代積累起來的前店後院的小買賣,在飯館扎堆的前門肉市一帶林立的飯館中顯得並不是那麼起眼。
烤鴨,本是明朝嘉靖年間從宮廷裡面流傳出來的一種美食,它的原產地可不是北京,而是和北京遠隔千裡的之外的南京。當初,北京烤鴨店的鼻祖——「便宜坊」開業的時候當時的名稱就是叫做「金陵片皮鴨」,現如今就在老「便宜坊」的市幌上還特別標有一行小字:金陵烤鴨。當時這烤鴨的做法是燜爐,這樣的做法優點是烤出來的鴨子是肉嫩皮酥,汁水豐富。缺點是全靠烤爐師傅的個人技術,吃功夫,容易形成壟斷,培養烤鴨師傅的成本也高。這也就是劇中羅大頭敢於和盧孟實分庭抗禮的資本。這個致命的缺點導致燜爐烤鴨技術日漸走向沒落,沒有在全國推廣。目前採用燜爐技術烤鴨的商家恐怕也只剩下「便宜坊」一家。
和電視劇中不同的是,現實中的「全聚德」從一開始營業就採用的是掛爐烤鴨,南方又稱叉燒烤鴨。它是用果木明火烤制並具有特殊的清香味道,這樣烤出來的鴨子是皮脆肉香。優點是簡單易學,便於推廣,這也就是現在掛爐烤鴨大行其道的原因,也是現在全聚德之所以力壓「便宜坊」一頭的重要原因。
現在吃烤鴨當然是很便宜的,但是在當年確實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規矩也很多:男客老虎醬,女客綿白糖。吃一次烤鴨,不亞於一次莊嚴的人生洗禮。想當年,中美談判陷入膠著的時候。我方宣布休會,休會期間我方請美方代表基辛格一行吃了一頓烤鴨。吃完以後,美方人員精神抖擻,所有難題迎刃而解。從此北京烤鴨和茅臺酒一樣被捧上了神壇。改革開放以後,「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吃烤鴨真遺憾」更是成為外地乃至外國來京旅遊人員的口頭禪。
慈不掌兵,義不行賈。誠哉斯言!生意場上沒有好人。劇中真正的好人只有常貴一個,卻也下場最為悲慘,被亂兵活活打死。劇中的「福聚德」大掌柜盧孟實和「十一局」少東家瑞英為了爭奪「玉雛」鬥得不可開交然而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最終便宜了修二(修鼎新)。當這一對男女忘卻了在京城的種種不如意的生活,而今雙雙泛舟於江南的水鄉之上,還真應了那句老話: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現如今,烤鴨也不再是為全聚德一家壟斷了,烤鴨的技術也不再是什麼核心的商業機密。別說是在北京了,你漫步在任何一座城市乃至縣城的街頭或者是農貿市場,到處都有售賣烤鴨的商戶。豐簡隨意,價格從十幾塊到幾十塊再到上百塊甚至是幾百塊乃至上千塊。
但是中國的消費者大都有受虐心理。都在說全聚德的烤鴨性價比差,可偏偏來北京的外地人吃烤鴨的第一選擇卻還是全聚德.。這個還真應了劇中王子西對唐家兩位少東家說的的那句話:「就衝現在福聚德這個火爆的勁頭,再撐個十年八年的,這都不是個事! 」
今天的全聚德,依然穩坐經營烤鴨的餐飲商戶中的龍頭老大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