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胎心突然下降 5分鐘緊急剖宮產跑贏死神

2020-12-23 紅網

手術現場。

紅網時刻12月14日訊(通訊員 婁銀 謝伏娟)5分鐘,對正常人來說只是刷幾條新聞的時間。然而,對於29歲的李女士(化名)來說,5分鐘是那樣的漫長,那樣的生死難忘。

「監3床胎心減慢,已經出現宮內窘迫,需要立即進行剖宮產手術!」12月11日下午,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手術室接到產科電話,一場生死大營救立即開始。此時,李女士寶寶的胎心已掉到了80次/分,如不在15分鐘內娩出,很可能因為缺氧而胎死宮中。在我國,第二產程中胎兒窘迫導致胎兒死亡的機率佔達2.3%。

時間就是生命!孕產婦綠色通道應聲開啟:安排手術間、調動排班人員、準備手術用物……

「29間剖宮產患者正在做美容縫合,可以使用!準備下班的4個巡迴老師立即返崗!」一切速度而有條不紊,3分鐘後一切到位,李女士也正好被推入了手術間。

麻醉、消毒鋪單、清點手術器械、開腹、娩出胎兒!伴隨著「哇」的一聲啼哭,所有參與的醫務工作者都鬆了一口氣。

「是個男孩!」從進入手術室到平安娩出胎兒,僅用時不到5分鐘。

這一湘雅速度的刷新,得益於手術室等醫護團隊在一次又一次的實戰中總結出規範化的標準流程,在一個個生死瞬間,保證了產婦和嬰兒的雙雙平安。

如何讓急診產婦在所有關卡都暢通無阻、如何讓產婦在抵達手術室的幾分鐘內產出嬰兒,這是手術室每個人都在思考的問題。安排專用電梯、定點放置全套手術用物、雙洗手上臺配合手術、多名巡迴老師共同負責臺下工作……多個措施確保一切以生命為重。

因為在這裡,擇期剖宮產每天可達10餘臺,而順產臨時轉剖宮產的急診手術幾乎每天都在發生。就在當晚,一名胎盤早剝、休克血壓的熊貓血產婦緊急由急診入院、滿床是血,7分鐘緊急手術最終母子平安。

而心臟驟停、氣道異物、臟器破裂大出血等等一系列的挑戰更是數不勝數。當天,一名在監護室開胸後發現主動脈有破口的患者,主刀醫生迅速反應按住破口,緊急轉至手術室,連患者過床都是把醫生一起抱過去;一名大出血患者進入手術室時已心跳停止,醫生堅持心外按壓,最終手術順利轉危為安……

在手術室裡,經常可以看見剛剛打卡下班的老師又飛奔到手術間參與搶救,剛下臺準備歇口氣的器械護士又著急忙活的刷手上臺。這樣一個與死神博弈的地方,這樣的一群無私奉獻的人,不僅有著高團隊合作的專業素養,並且有著能著能戰能勝的信心和決心。

相關焦點

  • 胎兒臍帶打「真結」,醫生緊急手術寶寶平安降生
    記者今天從中山市人民醫院南朗分院了解到,該院婦產科聯合麻醉科、兒科近日緊急剖宮產手術,成功剖出一「臍帶真結」的嬰兒,目前母嬰平安出院。 ,心突然懸起來,因為這位媽媽的胎監,有一段持續10餘秒的胎監減速,最低胎心50-60次/分,比正常胎心110-160次/分低了很多,而且胎心恢復緩慢。
  • 12分鐘打贏母女保衛戰!胎盤早剝超4/5,多學科快速闖關搶救
    近日,孕33周的郭女士大出血緊急入院,緊急啟動產科快速反應團隊,僅12分鐘將胎兒順利剖出!胎盤剝離面已超4/5,產婦出血量達1600ml,新生兒評分僅1分……若再遲幾分鐘,後果不堪設想。多學科聯手闖過重重關卡,最終打贏這場母女保衛戰。
  • 河南31周孕期寶寶被查出心臟病,醫生實施「產時手術」緊急救命
    河南商報記者 張成誠 通訊員 邢永田 文/圖31周孕期寶寶被查出心臟畸胎瘤和先心病,不得已在36周時實施"產時手術",小寶寶能成功"渡劫"嗎?【病情】懷孕31周發現寶寶有心臟病來自洛陽伊川縣的張女士,今年春天懷孕,沉浸在即將當媽媽的幸福感中的張女士,在孕31周時,進行了一次常規彩超檢查,卻突然發現:胎兒心臟裡有個疑似腫瘤的巨大腫物。​
  • 臨產孕婦臍帶脫垂胎兒性命堪憂,5分鐘被送上手術臺剖宮產
    所幸正逢醫生檢查,5分鐘內,孕婦被迅速送至手術臺行急診剖宮產術,新生兒平安降生。12月10日的清晨,青島婦兒醫院產科急診門口,一位臨產的孕婦在正常就診,她面色平靜沒有太多臨產時的痛苦表情,只是訴說有點小腹下墜感。然而產科急診醫生劉羽為她進行產科內診時,手一探進產道感覺不妙:有條索狀物伴有波動感,劉醫師立即緊急啟動產科急救應急流程。「快來人幫忙。」
  • 只因一杯牛奶,孕8月緊急剖宮產
    宮內感染的循證醫學證據總結懷孕8個多月的李女士怎麼也想不到自己寶寶是因為「一杯牛奶」早產的。早上肚子疼沒當回事,下午疼得越來越厲害來了醫院,晚上孩子就剖了!5.產婦產褥期感染:產褥期感染是孕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死亡率僅次於產後出血!宮內感染,比你想像的更常見!孕婦的感染概率是普通人的20倍左右,小到冰箱裡的一杯牛奶,一碗剩飯,一次不小心的「擦槍走火」都可能會使孕婦感染上難纏的細菌和病毒,危及母兒健康!
  • 二孩媽媽突發臍帶脫垂 醫生7分鐘剖腹並救活胎兒
    經過丹陽市人民醫院產科、新生兒科、麻醉科醫生、護士等醫護人員的通力協作下,7分鐘超速度完成剖宮產。急人的是,此時的新生兒全身蒼白、呼吸微弱……好在經過醫護人員5分鐘的緊急搶救,新生兒也脫險,母女平安。23日凌晨2時10分,盧女士突然感到下體一陣流水,她驚恐之下急忙喊來護士。富有經驗的接診護士一看,臉色驟變:不好,羊水顏色發黃!她立即給予胎心監護,胎心顯示70-140次/分,同時又立即電話通知當班的張愛華醫師和施娟醫師。「這屬於少見的產科急症,對胎兒危害極大!因為臍帶血液循環完全阻斷8分鐘以上,胎兒會迅速窒息死亡。」
  • 5分鐘生死時速:胎心減速、臍帶繞頸 醫生合力創造生命奇蹟
    醫護人員正給新生兒全身做清理工作。醫院供圖 華龍網發  11時55分,重慶市中醫院麻醉科接到婦產科的緊急電話,「產婦情況十分危險,胎心很不好,臍帶只有45公分,繞頸一周,隱性脫垂,造成胎兒窒息可能性大。」  萬幸在此之前,婦產科二線醫生陳曉燕與助產士陶佳憑著豐富的臨床經驗和平時的應急演練沉著地給孕婦做了高流量吸氧、上推抬頭、變換體位等一系列處理,胎心已經恢復正常。
  • 產科上演20分鐘「生死營救」
    而每一份新生的喜悅背後,都凝聚了多學科的通力合作及辛勤付出,有時甚至必須爭分奪秒與死神抗爭賽跑! 看到面色蒼白、表情痛苦的小麗,她們突然心中一沉,這絕不是普通的常見的陣痛或者急性胃腸炎,情況比想像的兇險得多!值班醫生立即將小麗扶到病床上,並對患者腹部進行觸診和胎心聽診,「當時,她的子宮硬如板狀,張力極高,胎心居然達到170-180次/分,情況十分兇險!」
  • 懷孕30周,杭州一準媽媽突然發燒,寶寶沒了!這種「要命」的細菌每家都可能有
    於是又一次來到浙大婦院檢查,這時候的急診檢查,已經聽不到寶寶的胎心了。之後,豆豆被急診收治入院,進一步的檢查結果是,豆豆的體溫達到了39.7℃,B超檢查結果「胎心不可及」。也就是說,豆豆懷了30周的的寶寶已經沒了。
  • 孕36周起每周都要做胎心監護,有必要嗎?
    36周之後,孕媽都會被要求每周去醫院做一次胎心監護。肚子越來越沉重,行動也不很方便了,每周還要折騰一次醫院,又查不出什麼來。真的有必要每周去做一次胎心監護嗎?孕36周後每周做胎心監護,很有必要!2.做胎心監護前最好去趟洗手間,因為有時可能要在胎心監護儀旁待上40分鐘。3.最好選擇一天當中胎動最為頻繁的時間段進行胎心監護,以避免不必要的重複。4.做胎心監護時最好左側位躺著,還可以在背後墊個靠背。在一些醫院裡,孕媽會坐靠在椅子上做胎心監護。注意要避免平臥位。
  • 胎心監護就是聽心跳嗎?孕晚期寶寶的重要指徵,不能光指望胎心儀
    「胎心監護,不就是聽聽寶寶的心跳嗎?都已經按時做了產檢,寶寶一切正常,等著生就行了,三天兩頭跑醫院,沒問題都被嚇出問題了!」通過這3項數據的比照,從而推測寶寶是否有宮內缺氧等意外情況,特別是一些高危妊娠的準媽媽,一定要重視胎心監護,以免最後功虧一簣!
  • 做胎心監護,一會兒合格一會兒又不合格,是胎兒「缺氧」嗎
    胎心監護過程一般為二十分鐘左右,孕媽放鬆身體坐下或躺著,要全神貫注地數胎動,每一次完整的胎動,孕媽都要按一次按鈕,記錄下整個過程。02胎心監護的結果怎麼看?胎心監護的曲線圖看起來很複雜,但只聽醫生的講解又覺得雲裡霧裡的。
  • 第一次用胎心儀聽胎心音,他居然說是噪音!
    這讓先生也非常期待聽到寶寶的胎心音,然而現在醫院監測胎心音是不允許爸爸進去的,看著先生失望的神情,我也不禁有些難過。畢竟寶寶是我們兩個愛情的結晶,他也有權利聽一下寶寶的聲音啊。這時突然從胎心儀裡傳出了一陣突突突的聲音,先生驚訝的說:這就是寶寶的胎心音嗎?我點了點頭,結果先生一句話差點讓我笑噴了,他說這聲音呼呼呼的,像是騎著摩託車在跑一樣,簡直就是一種噪音!哈哈,先生真好玩兒,這麼好聽的聲音,居然被他說成了噪音。
  • 【警察故事】警車化身「救護車」,爭分奪秒跑贏死神
    【警察故事】警車化身「救護車」,爭分奪秒跑贏死神 2020-10-13 17: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胎心監護的必要性?懷孕多少周應該做胎心監護?早知道早受益
    同事小張懷孕還沒有到預產期,一次胎心監護時發現異常,緊急住院剖腹產,雖然孩子體重不足住進了保溫箱,所幸並無大礙,十天後出院,後來發育也完全正常。小張一家說幸虧做了胎心監護,不然後果難以想像。胎心監護是每個孕婦到懷孕後期都要面臨的事情,是非常重要產檢項目。
  • 孕婦突發胎盤早剝大出血 21分鐘搶救母子平安
    紅網時刻1月11日訊(通訊員 李曉 張璋)近日,孕38周的羅女士突發大出血緊急入院,婦產科醫生憑經驗快速判斷「胎盤早剝」,緊急啟動產科快速反應團隊,到院僅21分鐘將胎兒順利剖出。若再遲幾分鐘,後果不堪設想。湖南航天醫院多學科聯手闖過重重關卡,最終打贏這場母子保衛戰。「醫生,我老婆要生了,你快救救她。」救護車送來一個胎膜早破的病人。
  • 同樣是胎心監護,別人做20分鐘,你做1小時?4招快速滿分通過
    胎心監護這事,幾乎都是一周一次。正常情況都是20分鐘做完,可是很多準媽媽卻做了一個小時,主要是沒有找對方法。同樣都是胎心監護,別人做20分鐘,你做一小時?曉雅懷孕34周,大著肚子出門雖然有很多不便,但為了寶寶的健康,曉雅還是一次不落地積極去做產檢。第一次做胎心監護,曉雅非常緊張,大清早空腹就趕到了醫院。只見前面的媽媽們20多分鐘就做好了,輪到曉雅,卻做了40分鐘還沒完。
  • 對寶寶有危害嗎?需要去做胎心監護嗎?
    孕媽孕期裡第十六周開始,孕媽就可以開始感受寶寶的胎動了,對於不同的胎動孕媽都有各自不同的感受。不過在胎兒胎動中有一種較為奇特的現象——胎兒打嗝,有孕媽會擔憂胎兒打嗝會不會對胎兒有不好的影響,需不需要為寶寶去做胎心監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