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2歲的豆豆是醫院的檢驗人員,所以當拿到檢查報告單之後,她心裡就有數了。
豆豆了解各種細菌、也懂得鑑別細菌。只是她沒想到,這第一次懷孕,竟然會「吃」出細菌來,而這個細菌,真的把她害慘了。
豆豆到浙大婦院的那天是周六,因為懷孕30周的她發現,這三天來胎動減少了。體溫一測,37.8℃。
因為浙大婦院並未開設發熱門診,豆豆自己也沒有感覺其他不舒服,前一天聽了胎心正常,想著沒什麼大事,就拒絕了胎心監護。
第二天是周日,她的體溫不降反升。在附近的醫院做了新冠檢查確認陰性之後,接受了藥物抗炎治療。但是豆豆感覺體溫還在升高,胎動不斷減少。於是又一次來到浙大婦院檢查,這時候的急診檢查,已經聽不到寶寶的胎心了。
之後,豆豆被急診收治入院,進一步的檢查結果是,豆豆的體溫達到了39.7℃,B超檢查結果「胎心不可及」。
也就是說,豆豆懷了30周的的寶寶已經沒了。
「當時豆豆的情況已經非常危險了,甚至快要休克。」主管醫師馮燕說,在豆豆急診高燒來院後的24小時裡,醫生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既包括對大人的處理,也包括對寶寶的處理。一方面是給豆豆抗感染抗休克,另一邊,還要想辦法讓寶寶生下來。
是順產還是剖宮產?浙大婦院為此也進行了緊急MDT多學科會診。考慮到寶寶出生後也不能存活,剖宮產會讓產婦豆豆的併發症風險升高,傷害也更大。所以醫生們最終決定,上米索和水囊,給豆豆催產。
兩天後的凌晨,經歷了20多個小時的抗生素用藥等治療,隨著寶寶的娩出,豆豆的情況終於轉危為安。
孩子雖然沒能保住,但是大人恢復了健康,也儘可能地減少了傷害,可以說是不幸中的幸運。痛定思痛,接下來還有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沒解決——怎麼就突然高燒了?孩子怎麼就沒了?
豆豆自己是有醫學背景的,她跟醫生都清楚,造成孩子死亡的原因是高燒及造成高燒的感染和炎症。出現如此嚴重感染的原因,肯定有細菌——問題在於,是什麼細菌?
搶救期間,豆豆也抽血化驗,全血的檢驗結果顯示了「真兇」的名字——產單核細胞李斯特菌。
浙大婦院主管檢驗師李愛雲培養出來的細菌形態和菌落形態
檢驗專業的豆豆看到這個名字,心裡已經八九不離十了——這就是「吃出來的」。
產單核細胞李斯特菌是一種生命力超強的細菌,耐乾燥、耐鹽、耐冷,在0-45℃均能存活,極易潛伏在畜肉產品、即食產品、乳製品和蔬菜中。
為了找到豆豆感染產單核細胞李斯特菌的時機,馮燕一邊追查豆豆發燒前的行動軌跡,一邊讓檢驗科對豆豆身體不同部位的血液化驗。
根據豆豆回憶,她在發病那周的周三曾經去過上海,在某家大型醫院陪護母親。周四回到杭州。周五感覺胎動減少,測量胎心正常。周六再來醫院,就已經開始發熱。在這期間,豆豆吃過飯店的菜,也點過外賣。
而血液檢查的結果顯示,豆豆的下生殖道、尿液中均未發現產單核細胞李斯特菌,但在宮腔內發現了。可以推斷出,細菌是從胃腸道進入血液,進而進入子宮,最終引起豆豆炎症高燒和寶寶的死亡。
因為產單核細胞李斯特菌常見於冰箱之中,所以馮燕又建議檢查一下豆豆家的冰箱。出於職業敏感,豆豆出事後,就讓家裡人把冰箱裡的菜全部扔掉了;而在之後對冰箱內壁等的檢查中,也沒有發現這種細菌。
因此,儘管已經確認這次的意外是「病從口入」,但是沒辦法確定到底是哪一頓飯,哪一口食物導致了這之後的一切。
孕婦、兒童、老人和其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容易感染產單核細胞李斯特菌感染,而其中孕婦的發病率可能達到普通人的17倍左右。「也許同一個人,懷孕前吃就沒事,懷孕後吃就會出問題,這就是因為孕婦的抵抗力會下降的原因。」馮燕說,在由於感染而導致胎停的產婦中,半數以上都是中了產單核細胞李斯特菌的「招」。
腸道感染是產單核細胞李斯特菌感染的主要途徑,感染後患者會出現類似流感的症狀,如發熱、肌肉酸痛、腹痛、腹瀉、嘔吐等。少數會出現腦膜炎、心膜炎、敗血症等,病死率20-30%。
孕婦感染產單核細胞李斯特菌後,細菌在胎盤形成小膿腫,並通過胎盤侵入胎兒體內,造成死胎。倖存下來的胎兒也容易發生早產、窒息,新生兒可能會在生後不久出現呼吸困難、嘔吐、皮疹、發熱、抽搐、昏迷、敗血症、化膿性腦膜炎、腦膿腫等一系列嚴重問題,甚至因為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病死率可高達50%以上。
「所以懷孕之後,對於飲食更要格外注意。」馮燕說,「豆豆說她之前基本上都是吃外賣,但是很多外賣的衛生情況也不清楚,也是有很大風險的。」
都市快報曾多次報導孕婦因李斯特菌出了意外。
2019年6月,杭州市臨安區婦幼保健計生服務中心接診了一位28周的準媽媽,她突然出現高熱、寒戰、肌肉酸痛、腹瀉,測體溫39.3°C,胎心200次/分鐘。醫生立即讓她去住院治療。第二天回訪,得到了一個悲傷的消息:28周的胎兒已娩出,是死胎。
五天後,病理檢查結果出來了,胎盤中分離出「李斯特菌」。而這一切,源於她前幾天喝了一口牛奶,之前已開封沒喝完,放在了冰箱中。
早前報導《痛心!杭州一準媽媽喝了冰箱裡拿出的牛奶,竟然胎死腹中》
2019年4月,杭州一位二胎媽媽由於吃了冰箱裡的剩菜,以及一盤涼拌海帶,感染了李斯特菌,兩三天後,她出現了發熱、全身乏力症狀,險些胎死腹中。
早前報導《杭州37歲二胎媽媽懷孕31周遭遇「冰箱殺手」,差點胎死腹中!天熱了千萬別這麼吃!》
醫生手繪「李斯特菌」
還有一例發生在2017年,一位26歲的孕媽黃小姐(化名)因為吃了冷藏後的三文魚刺身,感染了李斯特菌,失去了她的寶寶。
面對失去孩子的現實,黃小姐有些接受不了,她告訴醫生:「我平時就比較喜歡冷藏食物,牛奶、水果我都喜歡放到冰箱冰一冰才吃,平時也很喜歡吃日料,沒想到這樣的喜好讓我失去了孩子……」
那麼孕婦在飲食中,要怎麼避免這種食源性疾病的發生呢?
①保持冰箱的清潔
②生熟分開,儘量吃煮熟的食物
③食用安全的水和原料
④在安全的溫度下保存食物
⑤冷藏的食物熱透後再食用
平時吃吃還健康的沙拉、生魚片等,建議大家孕期還是儘量避免——俗話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畢竟懷胎不易,等寶寶健康出生之後再吃。
此外,馮燕醫生也特別提醒,「如果發現胎動減少,不能只聽胎心,一定要看胎心監護。」
祝每個寶寶都能順利出生!
記者 張煜鋅
通訊員 孫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