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帽,原來是那個寫《變形記》的卡夫卡發明的

2021-01-18 了不起的建造者

不同時代,勞動者幹的活總是不盡相同,但有一點卻是相同的:想方設法採取保護措施降低危險。生活是大事,但它的基本前提是活著。如何更好保護頭部,早在遠古時代,原始人就在思考了。

那時,原始人在狩獵或者搏鬥的時候,會用椰殼、烏龜殼等輔以骨、皮、藤製作殼狀帽保護自己的頭部。你別說,和現在一些豆腐渣安全帽比起來,確實堅固得多。

建造者智能安全帽頭盔

冷兵器時代,諸侯國徵戰頻繁,頭盔製作工藝有了長效的發展,戰爭打不完,人多就是優勢,士兵們佩戴金屬頭盔殺出了一條血路。我國安陽殷墟曾出土了正面鑄有獸面紋,左右遮耳,背面護頸的商朝頭盔,距今已經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比歐洲的希臘頭盔早了2000多年。

同樣也是戰爭,讓頭盔有了一個長足的改進。一戰時,一名法國士兵遇到德軍偷襲,情急之下將一口鍋扣在頭上,保了一命。一位叫亞德裡安的將軍知道後,便提議研製出了能防彈片的金屬頭盔,用哈特非鋼製作,又叫鋼盔。它是法軍的第一個標準頭盔,也是現代軍用頭盔的始祖,並被命名為亞德裡安盔。法國士兵戴上這個頭盔後,傷亡大大減少,這玩意兒保命效果真是槓槓的。

建造者智能安全帽頭盔

既然軍用頭盔的始祖是亞德裡安,那麼民用頭盔的始祖呢?額,就是卡夫卡。是的,就是寫《變形記》的卡夫卡。

話說那是遙遠的1908年,卡夫卡在工傷保險機構任職。他的工作就是幫助那些在意外事故中受到傷害的打工人,進行調查並確定賠償金。高空墜物就是一個隱形炸彈,任何時代的打工人都無法避免。卡夫卡雖然同情,但他唯一能做的也只是幫他們多爭取一些賠償金罷了。

轉機發生在卡夫卡下班後的一個下午,他正在廣場上構思小說情節,看見幾個穿著雨衣的人在鴿舍下活動。卡夫卡納悶問道:「沒有下雨,你們為什麼穿著雨衣?」,清理鴿舍的員工解釋道:「因為鴿糞會隨時掉下來。」

建造者智能安全帽頭盔

作家就是聯想能力強,員工的這句話讓他意識到,工地上的高空墜物或者其他危險就和這鴿糞一樣,不掉下來倒皆大歡喜,一旦掉下來,連後悔的機會都沒有,所以為什麼不事先防範好呢?古代戰士打仗時不也戴著防護頭盔嗎,於是卡夫卡以頭盔為原型,製作出了民用安全帽。

一個人一件事情做得過於出色,便會掩蓋他其他的光芒。據說卡夫卡的鄰居因為他發明了安全帽可崇拜了,結果卡夫卡死後才知道他竟然是作家,而且是20世紀最偉大的作家之一。

說到現代安全帽的誕生,就不得不提人類的好盆友啄木鳥。據科學家觀察,啄木鳥每天叩擊樹皮數百次,它頭部受到的衝擊力相當於所受重力的1000倍,竟然也沒腦震蕩,其奧妙在於啄木鳥的「防震頭盔」。

原來啄木鳥的頭蓋骨和大腦之間,有極窄的縫隙和少量的液體,使震波傳播非常困難。同時其頭骨骨質呈海綿狀,形成了一個避震極佳的保護墊。於是建造者根據啄木鳥的生理結構升級了安全帽的設計。在帽殼與帽襯之間留出一定的空間,同時加設鬆軟的內襯和保護圈帶。可緩衝、分散瞬時衝擊力。

建造者智能安全帽頭盔

如今安全帽早已不單單作為防護的工具了,市面上也出現了許多的智能安全帽,比如大匯智安的建造者智能安全帽,不僅保護工人免受高空墜物的威脅,還有高精度定位、體徵自動監測、SOS一鍵報警等功能。重點是,以前的安全帽外觀真不敢恭維,但是建造者智能安全帽整個曲線呈流線型,它的設計靈感更是來源於古代武士佩戴的頭盔,科技感十足。

又好看又實用,千萬別懶,戴上智能安全帽,給安全多一份保障。

相關焦點

  • 冷知識|關於安全帽,第一個就有99%的人不知道!
    安全帽是工地和廠區最近的勞動保護用品,,,但是你對安全帽了解多少呢?比如安全帽的發明者是誰嗎?施工現場有人戴著小黃帽有人卻戴著小紅帽這安全帽的顏色到底有什麼講究呢?安全帽的每一處細節設計有什麼作用?……這裡,就帶大家了解下安全帽的發明者是個文學巨匠世界上第一個安全帽的發明者是卡夫卡,這個名字只要高中時認真上語文課的同學都會知道,卻基本沒人知道世界上首個民用安全帽也是他發明的。對的,你沒有看錯,就是寫《變形記》的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先驅和大師卡夫卡。
  • 直播回顧|諶洪果深度解讀卡夫卡《變形記》
    諶老師昨晚在CCtalk第四次直播,同時也是深度解讀系列的最後一次,帶領大家進入卡夫卡的迷宮,以卡夫卡的方式講述卡夫卡。
  • 在春天裡,閱讀經典:卡夫卡《變形記》分享
    👣從未想過,卡夫卡的《變形記》可以被搬上銀幕,直到一部叫《第九區》的影片出現。其中主角的變形更是推動情節發展的關鍵,由其變形所引發出來的種種思考,讓我們清晰地看到了與卡夫卡《變形記》的深層聯繫。那個時代,戰後的創傷給人們心靈留下創傷,讓一切變得不可捉摸,心神不安。這種精神上的感覺影射到文學藝術上,自然形成了荒誕不經的藝術流派「荒誕派」。這種思潮進入文學領域後,不難看出其蘊含的「存在主義」思想。《變形記》正是表現出人作為生命主體在社會中的虛無和異化。
  • 《變形記》100歲了,關於卡夫卡的這20件事你知道嗎?
    在這部作品出版了一百年的今天,讓我們來聊聊「關於卡夫卡和《變形記》」你也許不知道的故事。1. 卡夫卡的《變形記》在發表一個世紀後,仍被公認為是最偉大最著名的短篇小說。埃利亞斯·卡內蒂(Elias Canetti)曾說:「卡夫卡的這個故事是永遠不可能被超越的,不會再有任何別的』變形』或者』蛻變』的故事可以超越《變形記》。」
  • 現代安全帽的發明是受到了什麼動物的啟發 螞蟻莊園今日答題答案
    首頁 > 部落 > 關鍵詞 > 支付寶最新資訊 > 正文 現代安全帽的發明是受到了什麼動物的啟發 螞蟻莊園今日答題答案
  • 遊戲《變形記》公布影像預告 靈感取自卡夫卡同名小說
    遊戲《變形記》公布影像預告 靈感取自卡夫卡同名小說loading 遊戲《變形記
  • 央視一姐現身工地監工,安全帽戴錯被批!網友指出「不系等於沒戴」
    戴好安全帽安全帽不是這麼戴的!」任何受過重擊、有裂痕的安全帽,不論有無損壞現象,均應報廢。6.嚴禁使用只有下頜帶與帽殼連接的安全帽,也就是帽內無緩衝層的安全帽。7.室內作業也要佩戴安全帽特別是在室內帶電作業時,更要認真戴好安全帽,因為安全帽不但可以防碰撞,而且還能起到絕緣作用。
  • 為什麼卡夫卡那麼難看
    有一個美國電影叫《無語問蒼天》,這個名字翻譯得比較怪,原來的名字就叫《甦醒》,講的是一個醫生治療強直性昏厥症患者的故事
  • 【聖痕小劇場】 卡夫卡 | 荒誕不定的布拉格寒鴉
    咳咳,大家好我是黎明,剛才那個冒牌貨已經被我打趴下了,我們趕緊進入正題,今天咱們聖痕小劇場的主角其實已經昭然若揭了,他就是弗蘭茲·卡夫卡!對社會的陌生感、孤獨感與恐懼感,是這個世界卡夫卡創作的永恆主題,而在屬於崩壞3的那一片星空之下,卡夫卡的悵惘又是為誰呢?如果說上位聖痕是給我們建立一個卡夫卡的初步印象的話,中位聖痕則是非常典型的「作品躲迷藏」環節了。這也是個好機會,黎明也就在此給大家科普一下卡夫卡的一些著名作品。這第一個我覺得都不用說了,它象徵的就是卡夫卡的中篇小說代表作——《變形記》。
  • 卡夫卡的荒謬從何而來?
    卡夫卡這個名字一聽就好像不得了。等到看見照片——這麼苦命。從耳朵、眼睛,一直苦到嘴巴。這麼苦命,和中國的賈島一樣。——木心」關於卡夫卡,木心先生如是說。有評論家將卡夫卡與莎士比亞相提並論,足見卡夫卡的文學地位。然而從小體弱多病的卡夫卡卻英年早逝,享年41歲,留下了《城堡》、《變形記》、《審判》等顛覆性作品,引發世人激烈的爭論。
  • 卡夫卡與印度文化
    這在當時的西方文學界和出版界引起了巨大轟動,對東方文學和文化興趣濃厚的卡夫卡也對此作了一些評價。在《卡夫卡談話錄》中,作者古斯塔夫·雅諾施記載道,他給卡夫卡講了一個德國作家雷曼(1889—1969)寫的很有趣的故事:萊比錫的出版商庫爾特·沃爾夫早上8點鐘拒絕了泰戈爾的譯本,兩個小時後,又匆匆派出版社編輯趕往郵政總局索要退回的手稿,因為他在報上讀到泰戈爾被授予了諾貝爾獎。
  • 文學地圖|布拉格:卡夫卡之城
    黃金巷原來是為王公貴族打造金飾的鍊金工匠居住的地方,因而得名「黃金小巷」。作為布拉格古堡最著名的景點之一,黃金小巷也是布拉格最具有詩情畫意的小巷。這個充滿童話色彩的地方位於城堡區的東北角,用石板鋪砌的小道狹窄而曲折,兩旁色彩繽紛的房舍小巧玲瓏,比鄰而立。來此遊玩的旅客往往要低著頭才能走進屋內。而身高1.82米的卡夫卡,如果站直了,這座小屋留給頭頂的空間也就不多了。
  • 所謂的家庭「蟲生」——小說《變形記》與電影《寄生蟲》比較分析
    小說《變形記》是猶太作家卡夫卡的代表作,而電影《寄生蟲》是韓國奉俊昊導演留名影史的作品,在2020年年初捧回了四座奧斯卡獎盃,一瞬間,舉國歡慶,鄰國豔羨,奉俊昊的藝術地位也再升一個臺階,名利雙收。相比奉俊昊導演,卡夫卡出身於有一個無比權威專斷甚至蠻橫的爸爸的商人家庭,父親從來都不對自己的寫作表達肯定,自己直到四十多歲肺結核死亡後作品才公開於世,遲遲地獲得了與他才華相匹配的盛名。人生經歷天差地別的兩人,卻在作品中流露出相似的感情思想。《變形記》和《寄生蟲》的設定都是圍繞著一家四口展開的,父母和兄妹。
  • 我想成為像卡夫卡一樣的失敗者
    我很想邀請卡夫卡來回答這個問題。提到卡夫卡,或許你會想起他和無數少女的曖昧緋聞,想起他那篇荒誕驚心的《變形記》,想起他作為大作家受到的種種讚譽。但今天,我想聊一聊的,是卡夫卡生前的最後一部長篇小說《城堡》,一個關於軟弱的失敗者的故事。
  • 荒誕的存在:卡夫卡、加繆和貝克特
    加繆為自己的西緒弗斯散文附上了一段長篇幅的腳註——「卡夫卡作品中的希望和荒謬」,以此來紀念給予他創作影響的先輩。如果將文學作品中那些扣人心弦的開頭做個排名,那麼下面這個開頭一定會高踞榜單:一、卡夫卡和《變形記》當格裡高·薩姆莎從不安的夢境中醒來,他發現自己變成了一隻巨大的昆蟲。
  • 小雞寶寶考考你,現代安全帽的發明是受到了什麼動物的啟發 2020年7...
    小雞寶寶考考你,現代安全帽的發明是受到了什麼動物的啟發 2020年7月18日螞蟻莊園小課時間:2020-07-18 06:3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小雞寶寶考考你,現代安全帽的發明是受到了什麼動物的啟發 2020年7月18日螞蟻莊園小課堂答案 小雞寶寶考考你,現代安全帽的發明是受到了什麼動物的啟發
  • ——多角度淺析《變形記》主題
    《變形記》是我閱讀的第一本德國文學作品,也是我第一次接觸到現代主義文學當中的表現主義。這部作品是卡夫卡眾多作品中最為人熟知的一部,因其寫作手法的獨特性和其主題的深刻性,自面世以來,就吸引著眾多學者去研究和分析。
  • 現代安全帽的發明是受到了什麼動物的啟發 螞蟻莊園7月18日問題答案
    18183首頁 支付寶 現代安全帽的發明是受到了什麼動物的啟發 螞蟻莊園7月18日問題答案 現代安全帽的發明是受到了什麼動物的啟發 螞蟻莊園7月18日問題答案
  • 蟲子一樣的生活:《變形記》與《寄生蟲》的內涵異同
    前不久,韓國製作的電影《寄生蟲》算是一個特例,雖說這是一部現代電影,卻和100年前卡夫卡的名作《變形記》達成了一種跨域時空的呼應,雖然兩部作品的故事不盡相同,但都描繪了一種人類「蟲化」的生活。「甲蟲」其實是人的隱喻《變形記》小說本身的情節很簡單,推銷員格裡高爾早上醒來,發現自己變成了一隻「甲蟲」。這個甲蟲什麼樣,什麼品種,作者卡夫卡從來沒有細說,因為這隻甲蟲實際的樣子,其實並不重要。甚至當年這本書即將下印時,卡夫卡還特別叮囑出版社:不要畫蛇添足地設計蟲子外形。在卡夫卡看來,格裡高爾並非甲蟲,而是人。
  • 卡夫卡《地洞》:世界之大卻無我安身之所
    為了抵禦敵人的入侵,保護自己的安全,「我」用手抓,用嘴啃,用腳踩,用頭碰的辦法」為自己精心建造了一個地洞,暢通無阻,無懈可擊,貯存了大量食物,但當「我」深處洞穴之內,腦子裡總會不由的猜想與外來入侵者鬥爭的種種場景,惶惶不可終日,於是「我」又匍匐在洞穴之外,日夜偵查洞外的安全情況,另外「我」不斷地改建地洞,輾轉不停地把糧食從地洞的這個地方搬到那個地方.隨著情節的發展,這種恐懼的感也越來越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