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疫情影響,2020年2月開始全球股市動蕩,截至北京時間3月19日,美股在10天內發生4次熔斷,投資者焦慮情緒猛增,瀕臨絕望。近日國內市場「股王」茅臺跌破千元,大宗商品預期走低。投資者普遍避險情緒升溫,伴隨著疫情帶來的股市「巨震」,投資者紛紛改變策略,資金轉向類固收產品和中低風險銀行理財中以追求穩健。
3月隨著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的加速落地,同時在疫情背景之下,銀行理財線上開戰,中銀理財、建信理財等理財子公司相繼開通線上理財講堂,理財經理開啟在線「帶貨」模式,內容包括產品運作模式、收益情況及市場研判等。根據支付寶有關數據顯示,春節至今,有近百萬人次在支付寶裡觀看了理財直播,人數較節前增長了63.8%。其中90後是觀看理財直播的主力軍,佔到近4成,另有近13%的直播觀眾是中老年,他們學習理財知識的熱情同樣高漲。
但是理財「帶貨」模式帶來的問題也隨之而來,觀看人群理財基礎參差不齊,推薦的某些產品其產品特性未必適合於所有人。最近幾天,支付寶中一款低風險淨值型理財產品國壽安鑫利365天因連續虧損成為熱點。目前很多投資者對理財的認識仍停留於「剛兌」時期,他們認為,支付寶上的理財是支付寶對眾多理財產品進行評估後,選擇出來的比較安全的產品。但事實上,支付寶只是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個選擇和購買理財產品的平臺,會不會虧損,是取決於理財產品其自身的投資組合、產品經理的能力、投資發行方等具體的產品情況以及目前金融市場的整體環境。所以,在目前市場背景下,如何選擇理財產品成為投資者們最為關注的問題。
在這個環境下,聯合徵信作為國內資深信用服務機構,推出一款多層次提示理財產品風險狀況、旨在幫用戶快速鑑別理財風險狀況的理財測評工具——「辨險識財」APP。辨險識財通過對銀行產品進行匯總、分類、評價,為用戶購買銀行產品提供對比和篩選功能,並通過理財產品測評報告的形式,將銀行產品的優劣勢集中展現。
「辨險識財」依託聯合信用集團20年的信用管理經驗和信用風險評價技術,利用自身的產業鏈優勢,針對目前在售理財產品進行多維度測評。同時專業分析師研究團隊根據不同銀行理財產品的優劣勢進行多角度分析和多方向對比,完全站在獨立第三方角度出具客觀評價結果,幫助用戶多層次揭示理財產品風險狀況,讓資產更真實。
目前,辨險識財已為493家銀行理財產品做出產品測評報告,用戶可關注公眾號「辨險識財」或通過應用商店下載辨險識財App使用。
來源:北國網
責任編輯:侯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