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醫生,我的肩周炎又犯了!」在骨科門診,不少年輕的患者常常跟醫生尋求肩周炎的治療方法。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島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陳伯健指出,年輕人怎麼會得了中老年人才會得的肩周炎呢?這其中有很大的誤區,尤其是將所有肩痛都歸於肩周炎,並且盲目的鍛鍊,導致病情加重的情況比較普遍。
肩痛並不等於肩周炎
「肩痛一定就是肩周炎了,不用檢查,家裡老人這麼說,他們總建議我甩甩手,加強鍛鍊就好了。但是不料,甩手鍛鍊後卻更痛了!」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因為肩痛真的不一定全是肩周炎。陳伯健指出,目前大多數人有個根深蒂固的觀念,以為肩痛就是「肩周炎」,於是採用「爬牆」「甩手」來治療或預防肩痛。
但是,這種籠統的做法卻導致了肩關節病情的誤治,盲目運動、病情惡化的現象非常普遍。
「肩周炎」不到肩痛比例的5%
由於肩關節疾病很複雜,鑑別肩關節疼痛的原因也確實非常困難,很多非肩關節的專科醫生都不能完全辨別清楚,因而「肩周炎」這個診斷一直被濫用,所有搞不懂的肩關節疼痛統統都被歸到「肩周炎」筐裡。
同時,也因為診斷模糊不清,患者只能選擇中醫針灸、中藥、按摩或物理治療,甚至根據別人的經驗使用偏方、自行進行功能鍛鍊,這就造成了許多的漏診、誤診和誤治。
實際上,肩痛原因很多,可以考慮以下幾類情況:1.肩部本身病變:肩袖損傷、肩峰撞擊、凍結肩、鈣化性肌腱炎、肩部腫瘤等;2.非肩骨科疾病:痛風性關節炎、頸椎病;3.內科疾病:翼狀肩胛(神經源性),其他疾病影響(膽源性、心源性)。
當然,這是不完全統計的肩痛病因。陳伯健說,臨床上發現的肩關節疼痛有三大常見疾病:肩袖損傷、肩峰撞擊還有凍結肩(肩周炎)。這三大類佔病患肩痛原因的90%了。
據權威統計,肩袖損傷和肩峰撞擊引起的肩痛佔肩關節疾病的85%,它們才是肩關節疾病中發病率最高的「頭號通緝犯」,而所謂的肩周炎還不到5%!
警惕肩袖損傷所致肩痛
肩袖損傷的病因主要有外撞擊、內撞擊、肩袖組織退變、嚴重創傷、過度使用五個方面,其中肩袖病變大約佔60%。
有研究發現,60歲以上人群中肩袖損傷竟然高達30%。由此可推斷,肩袖損傷更多的是老年退變性疾病。但是近幾年發現肩袖撕裂發病年齡年輕化,可能和現在年輕人肩部活動多,姿勢欠正確有關。
此外,肩袖損傷也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急性損傷常見於猛提重物、摔倒時肩部支撐、外來暴力牽拉等,如公共汽車上手扶拉杆站立的乘客,突然遇急剎車時失去身體平衡等,就有可能造成肩袖撕裂傷。
而慢性勞損傷常見於曾經摔傷,上肢撐地或用力提拉重物後引起的。經常參加體育運動,曾經拉傷過肩關節或過度使用上肢後引起;在長期從事網球、棒球、羽毛球、遊泳、登山等需要上肢舉過頭頂的運動人群中也較多見。
出現肩袖損傷時,會出現肩部疼痛、力弱和活動受限等症狀,撕裂的肩袖使肩關節力量減弱,這意味著患者的許多日常活動,如梳理頭髮或穿衣時都會感到疼痛和困難。
Tips
如何區分肩袖損傷和肩周炎
陳伯健介紹,以肩袖損傷和肩周炎的簡單自查為例:1.肩袖損傷的表現主要是:抬起肩膀時疼痛,但在別人幫助下可以抬起來(主動活動受限,被動活動正常);2.肩周炎的表現則是:肩自己抬不上去,別人幫助下也抬不起來(主動被動活動均受限)。(文/羊城晚報記者 張華 圖/譚效良 通訊員 吳遠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