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姓朱,明朝人叫豬什麼?有個特別的名字,很多人張口就讀錯

2020-12-25 奇觀史書

在我國古代,一直很注重「避諱」。「避諱」,一般是讓君王或者尊長的人,他們想要彰顯自己的威嚴,就在相關規定中指出,平常人,在日常生活中不可以用他們名字中的字,即便是皇帝的年號、外號等,也不能有半點和皇帝相同。所以,很多不符合規定的,除了姓氏之外,只能改字或者直接把那個字去除。

於是,很多人便開始好奇 ,既然這樣的話,那麼在明朝的時候,朱元璋的名字中有個「朱」的讀音,這和民間的「豬」讀音是一樣的,那麼,在那個時候,豬叫什麼?

作為一個山川河流都要因為同音字被迫改名的時代,豬定然是逃不掉的。在,公元1368年,朱元璋開始了明朝的統治,但是,朱元璋本人並不是那種不開明的人,在他登基後,並沒有刻意去改豬的稱呼。

據說,在朱元璋稱帝之前,曾經在一個屠戶家借宿過,而且,這個屠戶是殺豬的。後來,在朱元璋離開的時候,這個屠戶還殺了豬為 朱元璋送行。由此可見,雖然朱元璋確實在姓氏上與「豬」諧音,但是,他自己似乎不怎麼在意。可是,在朱元璋登基之後,老百姓和當朝的 官員們倒是特別在意這件事情。

後來,人們將豬的稱呼改成了豖。不過朱元璋並沒有在意,只是後來到1505年,朱厚照登基後,才有了明確的法律規定豬的稱呼。為何?原因很簡單,朱厚照就是在豬年出生的,所以,每當看到別人對豬不敬,就好像是自己在受欺負一樣。所以,後來在一次宴會上,看到了大臣們都在吃豬肉,他就特別不開心。第二天,《禁豬令》就被頒發了。

不過,百姓在日常生活中還是不能缺少豬肉的,小處是要吃,往大的講,那祭祀時也要豬肉的,久而久之,大家的意見就大了,最後,《禁豬令》也就解除了,前後不過幾個月。不過,他還是將豬的稱呼改成了「豚」和「彘」。

在《禁豬令》頒布後的500多年間,很多人對當年的事情抱著看笑話的態度,大家也因此對朱厚照抱有看法,覺得他很荒唐。不過,站在他的角度想一下,貌似也能理解他當年的行為,只是,理解歸理解,實施還是不贊同的。

其實,歷朝歷代都出現過類似的事情,例如,在漢高祖時期,因為高祖叫劉邦,於是就把「邦」改成了「國」;在唐朝的時候,由於唐太宗的名字是李世民,所以,當時的「民部」也就專門改成了「戶部」;在宋的時候就更加講究了,他們那時候只要是同音字,就都是犯忌諱的;後來,即便是到了民國時期,也還是注重避諱,比如賣煤商店,都會把牆壁上「的元煤」兩個字塗掉,因為與「袁沒」諧音......

不過,這些也都是社會文化的一種形式而已,在不同的時代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其實,避諱到了現代還是換了一種方式存在,比如說,在取名的時候,不會取諧音不好的名字,在說14樓的時候,也會避開14,說成是15A等等,其實也和避諱有異曲同工之妙。

相關焦點

  • 朱元璋姓朱,那明朝人叫豬什麼?皇帝改了個名字,很多人都答錯了
    在漫長的冬天裡面,他們會殺掉家裡養了一年的豬,那一天還會叫上親朋好友來吃飯,隨後又將豬肉做成各種美食,煙燻肉就是其中能存放時間最長的一種。 而在十二生肖裡面,豬也有一席之地,豬雖然是大家都愛吃的一種肉類,不過在百姓心中,對豬沒有一點歧視的色彩,還認為豬年出生的寶寶很有福氣,會親切的稱他們為金豬寶寶。 在明朝以前,歷史上面鮮有姓朱的皇帝,到了公元1368年,朱元璋擊潰了各路人馬,成為大明的開國皇帝。在古代對於皇帝的名號都是十分尊敬的,一般人不可和皇帝同名,就連同音也可能受到牽連(不過同姓沒關係)。
  • 明朝皇帝朱元璋姓朱,那麼殺豬行業是怎麼規避皇家忌諱的?
    在古代豬有很多名字,又叫「豚」,「彘」,「豕」,有些地方也叫「豨」,文人雅士也將豬稱為「黑面郎」。豬與馬、牛、羊、雞、狗合稱「六畜」,是百姓生活中重要的生活資源。工業革命以後,生產力水平極大提升,尤其是改革開放以後,我國的經濟飛速發展,肉類食物走進千家萬戶,大家都能吃得起了。
  • 朱是明朝國姓,那麼明朝的人管豬叫什麼?逗趣的名字讓你猜不到
    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比較避諱自己的姓氏,普通老百姓通常也不敢直呼皇帝姓氏,甚至一切與皇帝姓氏有關的名字都要格外注意。更有甚者,皇帝還會下令,除了皇族之外,任何和他同姓的人全部更改自己的姓氏,這更能凸顯古時統治者對自己姓氏的看重。
  • 朱元璋想除沈萬三,問桌上豬蹄叫什麼名字,沈萬三回復3個字保住命
    對於「大土豪」沈萬三他一直想除掉,一次在席上問:桌上豬蹄叫什麼?沈萬三用3個字保住了性命。我國歷史上,有許多人被稱為富可敵國。這樣的人不是世家大族,必然會招致皇帝的猜忌。沈萬三就是這樣一個例子,他生於元朝死於明朝,是個經商奇才。他非常懂得經營之道,沈家據說有著明朝一半的財富。這樣的人物,怎麼能不招朱元璋的眼呢?朱元璋一心想抓住他的錯處,即便是一道菜也不放過。
  • 豬從天堂到地獄,一萬隻豬哭暈在廁所懷念朱厚照
    大明朝,是朱元璋建立的。我們都知道古代有避諱一說,那明朝的豬有沒有避諱呢?古代呢,有叫豬叫做豕,但是老朱家的人仿佛沒有把這個名字給放在眼裡呀!話說當時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之後覺得豬這個動物我不就給自己犯衝了嗎?
  • 明朝16位皇帝,除朱元璋外,他們的名字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在這276年之中,明朝,一共出現了16位皇帝,可以說明朝的中前期,是十分強大的,直到後來才慢慢頹廢,直到滅亡。很多人都喜歡明朝的歷史,不過很多人似乎都忽略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東西,其他朝代而且都不像明朝那樣,這到底是什麼呢?明朝皇帝的名字。我們都知道,明朝是朱姓,那麼他們的名字有什麼有趣的現象呢?我們先從第二個皇帝說起,為什麼要從第二個說起呢?
  • 朱元璋宴請沈萬三,指著一盤豬爪問:這是什麼菜?沈萬三回答絕了
    朱元璋瞬間對這個問題沒了興趣,反而怒道:「是那個還曾資助過元朝軍隊的商人麼?」官員回道:「正是他。」朱元璋接著問道:「他能有多少家產?」官員回道:「具體數目臣不曉得,但民間都傳他家有個聚寶盆,裡面的錢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朱元璋說道:「那你宣旨,朕要會一會這個天下巨富。」就這樣,旨意傳達到了沈萬三的家中,當時沈萬三明白此乃「鴻門宴」。但畢竟已是明朝天下,不得不去。
  • 明朝皇帝16個,皇陵叫明十三陵,有什麼講究嗎?
    明朝皇帝16個,皇陵叫明十三陵,有什麼講究嗎?文|灌天下歷史中國古代的最後一個漢人建立的王朝是哪個?相信大家不少的人都知道是明朝,作為一個在歷史上有著非常巨大影響力的朝代,明朝的創立和滅亡都讓天下格局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很多的人也都對明朝有著非常崇拜的情愫。
  • 朱元璋,一個潛伏在明朝的理工男.
    最新版元素周期表,你可以試試在裡面找到上面這些人的名字你可能會想,乖乖!朱元璋同學是潛伏在明朝的理工男啊,竟然都用化學元素來給皇室後代起名字?但是轉念一想,又有些不對。比如,鐳元素是居裡夫人在1902年發現的,但這位朱慎鐳老哥是萬曆年間人,1577年被封為永和王,當年的他肯定不知道自己的名字這麼拉風吧。那,放著幾千個常用漢字不用,明朝王爺為什麼起了這麼高冷傲嬌的名字?這確實是拜他們那個強迫症祖先朱元璋所賜啊!
  • 朱元璋下的好大一盤棋:明朝16位皇帝,名字都暗藏玄機
    1、朱元璋大明開國皇帝,布衣天子,當過和尚,放過牛,要過飯。2、朱允炆建文帝,朱元璋最喜愛的孫子,靖難之役中不知所蹤,皇位被他叔叔搶了。3、朱棣永樂大帝,會打仗,顏值高,996工作狂,大明唯一有英文名的皇帝:Judy。4、朱高熾美食家,胖到不能床上翻身,最後胖死了。5、朱瞻基愛玩蛐蛐,重農抑商。
  • 把明朝皇子們的名字連起來,你會發現朱元璋的一大秘密!讓人心驚
    把明朝皇子們的名字連起來,你會發現朱元璋的一大秘密!讓人心驚 「氫鋰鈉鉀銣銫鍅,鈹鎂鈣鍶鋇鐳」凡是理科生對於這幾句話都不會太過陌生,甚至是倒背如流,1869年,俄國科學家門捷列夫發明了元素周期表,推動了化學史的發展與進步。元素周期表傳入中國,自然每個元素就要有中國的名字。
  • 朱元璋濫殺文人前因
    此三種身份履歷,朱元璋地位顯貴後時時刻刻用心掩蓋或裝潢,把以前不光彩的履歷視為陳年舊傷,只可自我舔舐、自我療愈,不許他人看,不許他人碰,更別說他人公開揭露用來做文章了。布衣是平頭百姓,既非縉紳士族,也非膏粱子弟,由此朱元璋對布衣出身一度介懷。坐穩皇帝後,他便想認一門顯耀的祖宗。士大夫向他推薦朱熹,南宋名儒,姓朱,離明朝時代不遠,家世顯赫,條件符合。朱元璋很高興,自以為可造個假族譜矇騙世人。
  • 梁山有4位朱姓好漢,將他們名字連起來,你會發現小說的秘密
    而《水滸傳》這本書出自元末明初的施耐庵,結合它的時代來看,我們能發現這本書存在著很多秘密。書裡有四個姓朱的梁山好漢,分別是朱武、朱仝、朱富、朱貴。朱武是一個能使用兩把刀的人,他既有武功,又有謀略,身邊還有兩個特別好的夥伴,一個叫做陳達,另一個叫做楊春。
  • 為什麼有很多人喜歡明朝?歷史愛好者:大明得國正有氣節!
    明朝雖然不是史上最強盛的朝代,經濟文化的發展可能也算不上頂流,但後人對它的歷史評價卻非常高。為什麼很多歷史愛好者都喜歡明朝?或許這跟明朝的建國史以及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傳奇人生有關係。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明朝如此圈粉的原因有哪些吧!
  • 河南老人自稱是明朝皇室後裔,家中有祖傳聖旨,長相酷似朱元璋
    明朝皇室的後裔在距離河南省禹州市東北方向25裡附近的村子裡,有個81歲名叫高廣生的老人說出了一個驚人的消息,他自稱是朱元璋的後人。起初,大家都不相信他說的話,都對這個消息嗤之以鼻。但老人很堅持自己的說法,堅稱自己是朱元璋的第二十世孫,還說自家有能證明自己的證據。
  • 朱元璋有26個兒子,分封了24個諸侯王?明朝分封的初衷是為了什麼
    最近重新去看了一下明朝的歷史,對朱元璋的分封制度,又有了一個新的認識。過去我一直認為,朱元璋搞分封制,那完全就是自私自利的做法。畢竟老朱打天下不容易,他有26個兒子,除了長子朱標是太子外,他想要讓其他25個兒子都稱王,在地方上做土皇帝。
  • 盤點明朝16帝的歷史冷知識
    明朝是漢人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國祚276年,歷經16個皇帝。有天子守國門,不割地不賠款不納親的美稱。然而,明朝皇帝都是比較有個性,也是非常奇特的。今天我們來看看明朝16個皇帝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歷史冷知識。在講明朝16個皇帝之前,首先講一下明朝的皇帝和親王的一些有趣的冷知識。
  • 朱元璋大興文字獄,那麼殺豬行業是怎麼避諱的呢?方法其實很簡單
    先說一下前者,曾經有一個叫做高啟的官員,因為寫了一首小詩,用了犬這個字在裡面,所以被朱元璋誤認為這是在嘲諷自己,於是沒有經過審問就直接將其斬殺。後者便是一位叫魏觀的官員,他因為給張士誠曾經待過的宮殿提了龍蟠虎躍這四個字,讓朱元璋誤認為對方在吹捧張士誠,於是也被他給殺了。
  • 河南81歲大爺自稱皇帝後人,長相酷似朱元璋,家裡有聖旨冰盤
    自打到了南北朝之後,末代皇帝基本上全部都要遭受大規模的追殺,明太祖朱元璋的後代子孫就全部都是這樣的處境。朱元璋生了20多個兒子,皇族人口非常繁盛,幾乎遍布了全國各地。但是在1644年的時候,李自成攻打進了北京,宣告了整個明朝滅亡之後,朱氏家族也徹底面臨了一次大的災難。
  • 朱元璋後代有「上百萬」之多 清朝為何對他們趕盡殺絕
    但是殺了很多事真的。到了明代末期,朱家人已經有了上百萬,這「上百萬」不是指全天下姓朱的,而就只是指朱元璋的後代。為什麼這麼多人?還是老朱家福利太好,那些後代又特別能生,即便再短命都好,死之前一定要造成群成群的後代。而且啊,老朱家在清初被滿族人順利地大規模追殺,這和他們的老祖宗朱元璋還有點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