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遇上二十四節氣,令人驚嘆的美!

2021-02-11 校長傳媒

古琴曲雖然包含著豐富的情感和多重節奏變化,但是在恰當的節氣最易體會音樂中天人合一的感覺。

古琴曲與節氣的聯繫,不限於景致的對應,更重於情感的融入與共鳴。古琴曲與節氣的關係大致可分為:

春氣——輕而快

夏氣——重而快

秋氣——輕而慢

冬氣——重而慢


推薦琴曲:《陽春》


《陽春》曲譜最早見於《神奇秘譜》,是由古代歌曲《陽春白雪》演變而來的古琴曲,表現的是萬物回春,和風淡蕩之意。


推薦琴曲:《春曉吟》


《春曉吟》屬中國古琴名曲之一。最早見於明代《西麓堂琴統》。表現了春之欣欣向榮的景象。全曲韻味綿長,頗具琴味。《二香琴譜》認為它「和平、中正、大方」,為諸曲之冠。


推薦琴曲:《玉樓春曉》


《玉樓春曉》亦名《春閨怨》,僅見於《梅庵琴譜》,為諸城派獨有琴曲。題名與曲意完全一致,表現在春意氤氳、曉風輕拂之中閨中女子的情愫。

女子於春眠乍醒之時驀然醉於樓外春光明媚之中,心懷無限幽情。曲調輕鬆流轉,不同凡響,頗有春眠乍醒、惺忪欲醉之意。


推薦琴曲:《酒狂》


《酒狂》,晉阮籍所作。晉司馬氏集團統治下,當時士大夫為免遭殺戮,便隱居山林,彈琴吟詩,借酒佯狂,潔身自保,以示不滿。

樂曲通過描繪混沌、朦朧的情態、以發洩內心積鬱的不平之氣,音樂內在含蓄、寓意深刻。


推薦琴曲:《憶故人》


古琴曲《憶故人》又名《山中思故人》、《空山憶故人》,相傳為東漢蔡邕所作。曲調委婉深情,表現空山月下徘徊沉吟,懷念友人的感傷情緒。在直接抒發人的感情的音樂作品之中,此曲堪稱優秀的代表作。


推薦琴曲:《陽關三疊》


《陽關三疊》為中國十大古琴曲之一。也是中國古代傳統民族音樂作品中的精品,千百年來被人們廣為傳唱。這首樂曲產生於唐代,是根據著名詩人、音樂家王維的名篇《送元二使安西》譜寫而成的。

因為詩中有「渭城」、「陽關」等地名,所以,又名《渭城曲》、《陽關曲》。


推薦琴曲:《石上流泉》


石上流泉初見於明代的《琴譜正傳》。存譜為八段。關於它的作者,有伯牙或劉涓子等說法,並不可信。樂曲表現了碧澗泠泠、枕流漱石的意趣。


推薦琴曲:《醉漁唱晚》


《醉漁唱晚》,漢族古琴曲。此曲作者有唐代詩人皮日休、陸龜蒙及「後世隱流」之說。

《西麓堂琴統》中記述此曲為陸魯望與皮日休泛舟松江,見漁父醉歌,遂寫此曲。現存古譜有多種版本。


推薦琴曲:《漁樵問答》


《漁樵問答》在歷代傳譜中,有30多種版本,有的還附有歌詞,現存譜初見於明代蕭鸞編纂《杏莊太音續譜》。由於音樂形象準確、生動,因此近幾百年來在琴家中廣為流傳。

此曲優美清逸,以對答式的旋律,描寫漁夫與樵夫的對話。通過漁樵在青山綠水間自得其樂的情趣,表達出對追逐名利者的鄙棄。


推薦琴曲:《流水》


《高山流水》原為一曲,講述的是俞伯牙和鍾子期的故事。後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自唐代以後,《高山》與《流水》分為兩首獨立的琴曲。

其中《流水》一曲,在近代得到更多的發展,曲譜初見於明代《神奇秘譜》。管平湖先生演奏的《流水》曾被錄入美國太空探測器「旅行者一號」的金唱片,並射到太空,向茫茫宇宙尋找人類的「知音」。


 推薦琴曲:《山居吟》


《山居吟》一曲最早見於《神奇秘譜》。整篇曲子音調恬靜而蒼古,節奏跌宕起伏,篇幅雖短,卻在寥寥旋律中,將山居者以山為屏,以流為帶,以天地為廬,以草木為衣的淡然之象,詮釋的栩栩如生,是一首流傳至今的古代佳作。


推薦琴曲:《普庵咒》


《普庵咒》不僅是著名的佛教咒語同時也是漢族古琴著名曲目,在《神奇秘譜》中是不同於《釋談章》的獨立曲目,近代著名古琴演奏家溥雪齋是演奏《普庵咒》的代表人物。


推薦琴曲:《平沙落雁》


《平沙落雁》又名《雁落平沙》,最早刊於明代《古音正宗》,有多種流派傳譜。曲調悠揚流暢,通過時隱時現的雁鳴,描寫雁群在空際盤旋顧盼的情景。

其意在借大雁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關於此曲的作者,有唐代陳子昂之說,宋代毛敏仲、田芝翁之說,又有說是明代朱權所作。因無可靠史料,很難證實究竟出自誰人之手。


推薦琴曲:《雙鶴聽泉》


《雙鶴聽泉》即琴曲《雙清》之引,又名《聽泉吟》、《聽泉引》,最早見錄於《文會堂琴譜》。

嶺南派《雙鶴聽泉》傳自《古岡遺譜》。其不同於《文會堂》的譜本。樂曲短小古樸,表現出高人雅士在深山清泉之間,怡然出世的意境。


推薦琴曲:《關山月》


《關山月》,由王賓魯改編自山東民歌,刊於《梅庵琴譜》,因用李白的《關山月》填詞成為琴歌而得名。

《關山月》原為漢樂府之曲,作者不詳,原為橫吹之曲,後移植而成琴曲,其曲為傷別之意,亦感慨戍邊將士,爭戰疆場而鮮有人還之愴。曲子短小,曲風古樸大氣。


推薦琴曲:《秋風詞》

《秋風詞》是一首感情質樸,具有山東地方特色的諸城派小曲,由諸城派王賓魯傳曲。

目前最為流行的版本出自1931年由梅庵琴社發行的《梅庵琴譜》。曲小,有詞,內容表達了一位閨閣中的怨婦思念遠方的愛人。


推薦琴曲:《秋江夜泊》

《秋江夜泊》,漢族古琴名曲,最早見於明代的《松弦館琴譜》,據說是根據唐代張繼的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所作之曲。


推薦琴曲:《梧葉舞秋風》

《梧葉舞秋風》,清代重要琴曲之一。樂曲通過寫秋風蕭索、梧葉凋零之景,抒發對世態炎涼的感懷。

全曲旋律細緻曲折,疏密呼應,蓋寫秋意蕭颯,靜聽桐葉搖落之意。樂曲雖短,但餘味無窮。


 推薦琴曲:《龍翔操》  

《龍翔操》,廣陵派的代表曲。《龍翔操》見於清同治七年,廣陵派琴家秦維瀚所輯之《蕉庵琴譜》。

風清淡悠遠,自由飄渺。《龍翔操》的曲意一直都有爭議,有人說是根據題解,描寫龍在天空飛翔的情景;另有人說此曲是莊周夢蝶的主旨。


推薦琴曲:《神人暢》

《神人暢》是中國古琴曲,曲調古樸、粗獷,節奏鏗鏘。其淳樸自然的原始祭神舞蹈節奏使得曲風蒼古雄健,如江河行地,音節清瑩透亮,似日月經天。

是唐代以前僅兩首記載下來以「暢」為題材的古琴曲之一。其琴譜僅見於明代汪芝所編撰的《西麓堂琴統》。


推薦琴曲:《白雪》

《白雪》,古琴十大名曲之一。相傳這是春秋時期晉國的樂師師曠或齊國的劉涓子所作。

現存琴譜中的《陽春》和《白雪》是兩首器樂曲,《神奇秘譜》在解題中說:"《陽春》取萬物知春,和風淡蕩之意;《白雪》取凜然清潔,雪竹琳琅之音。" 


推薦琴曲:《大胡笳》

大胡笳,唐代的著名琴家董庭蘭、薛易簡都擅彈此曲。當時與《小胡笳》並稱《胡笳兩本》。

初唐琴壇流行的祝家聲、沈家聲,就以這兩曲著稱。董庭蘭繼承了兩家的傳統,整理了傳譜。該曲現存於《神奇秘譜》中,共十八段。


 推薦琴曲:《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表現梅花的佳作。明朱權編輯的《神奇秘譜》記載此曲最早是東晉時桓伊所奏的笛曲。後由笛曲改編為古琴曲,全曲表現了梅花潔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此曲借物詠懷,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來頌具有高尚節操的人。

此曲結構上採用循環再現的手法,重複整段主題三次,每次重複都採用泛音奏法,故稱為《三弄》。


推薦琴曲:《廣陵散》  

《廣陵散》,又名《廣陵止息》,著名十大古琴曲之一,即古時的《聶政刺韓王曲》。魏晉琴家嵇康以善彈此曲著稱,刑前仍從容不迫,索琴彈奏此曲,並慨然長嘆:「《廣陵散》於今絕矣!」

今所見《廣陵散》譜重要者有三,以《神奇秘譜》的《廣陵散》為最早,也較為完整,是今日經常演奏的版本。全曲共45段。全曲貫注一種憤慨不屈的浩然之氣,「紛披燦爛,戈矛縱橫」。

文|古琴札記   圖|石家小鬼

延伸閱讀:

這位音樂老師當校長,學校考出近十年最好成績!她管學生憑啥這麼成功?

教育部官宣中考改革: 體育100分? 音樂美術都要考!

音樂美術進中考,是否增加學生負擔?教育部最新回應!

這才是最動人的教育!廈門音樂老師離世,全校上演真實版《放牛班的春天》

乘著音樂的翅膀——談校園音樂的魅力

一位音樂教師送給孩子們的鋼琴考級攻略

一位音樂教師對兒童學習鋼琴的幾點領悟

改變教育,從這裡開始——校長傳媒(我們唯一的微信號xzcm888

第一時間獲取教育行業最新資訊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師卓越發展智慧」與「學生健康成長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們

投稿郵箱:

xiaozhangchuanmei@qq.com

聯繫我們加QQ:2636915649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進入「查看歷史消息」輕鬆閱讀更多文章

相關焦點

  • 古琴遇上二十四節氣,天地大美於一音
    探索古琴美學
  • 二十四節氣,是永遠醒著的時鐘
    故宮日曆:品讀千年積澱和東方審美傳統二十四節氣,雖然是農耕文明的產物,但在今天,它依舊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另一個儀軌。在不經意的瞬間,它是我們認知天氣和季候的潛意識。 蔣勳作為知名美學大家,在他最新散文集《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中,用圖文互現方式,分享了他對二十四個節氣的真切體驗。
  • 中國傳統文化——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在國際氣象界,它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2016年11月30日,中國"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小雪節氣的含義是什麼_二十四節氣_小雪_小雪節氣_節氣小雪
    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冬季的第二個節氣,進入小雪之後天氣會越來越冷,南方大部分地區也開始禦寒了,那你知道小雪節氣的含義嗎?。小編整理了小雪節氣的含義是什麼_二十四節氣小雪的寓意供大家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 二十四節氣之歌
    這首小時候背熟的二十四節氣歌,沒想到會在不平凡的庚子年裡再次刷新發酵。因新冠疫情,長時間窩居宅家,故特別關注節氣變化情況,期待春噯花開,期待夏日豔陽,期待秋風送爽,尤其是期盼疫情早點過去。還天以青,還地以淨,還人間四季祥和,歲序井然,黎庶安康。    心有所寄,便有所動。於是從立春始,至大寒終,逢節一歌,居然都堅持下來了。
  • 自然筆記 | 家門口的二十四節氣—清明
    在大家的自然筆記裡,小編學習到了許多小知識,但最重要的還是熱愛自然、細心發現生活中的趣味和美的那份熱情。最讓小編印象深刻的是,雞蛋花做自然筆記的時間跟小路的二十四節氣分享一樣久,已經堅持4年啦!以上就是清明節氣自然筆記的內容啦~感謝「家門口的二十四節氣」成員的精彩呈現。愛自然的你,有創造力的你,要不要跟我們一起來記錄、分享自己家門口的二十四節氣、共賞美麗的自然麼?
  • 時間的果核,歲月的智慧——二十四節氣,永遠醒著的時鐘
    蔣勳作為知名的美學大家,在他最新的散文作品《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中,用圖文互現的方式,分享了他對二十四個節氣的真切體驗。這裡面有風雪和雨露的流轉,也有星月花木的私語,更有大自然中各種聲音、色彩和線條的喚醒,還有哲學與美的沉思。這種身體力行的經驗和感受,帶來的是蔣勳對美與身體、文明與道德,以及自我與修行的諸多感悟。這是蔣勳在二十四節氣中的功課,也是我們體悟自身和宇宙關係的功課。
  • 中華二十四節氣故事 | 芒種
    今天我將和大家一起品讀《紅樓夢》中的幾個片段,並於其中了解芒種這個節氣。芒種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9個節氣,夏季的第三個節氣,對應公曆的6月5、6或7日,表示仲夏時節的正式開始。這個節氣名到底應該怎樣讀?
  • 二十四節氣 用古老智慧溫潤現代生活
    今天,一年之中的第22個節氣——冬至如約來臨。作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二十四節氣凝結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先民廣博智慧,彰顯著中國人的精神氣質與民俗風尚。雖然其深植於農耕文明,但在時代變遷中,仍不斷被傳承弘揚,煥發著溫潤的光彩。如何讓被國際氣象界譽為「中國第五大發明」的二十四節氣活態傳承,與人們的生活如影隨形?
  • 二十四節氣詩書——夏至
    夏至 6月21日卯時(5-7點)  夏至是我國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最早確定的一個節氣。夏至是太陽的轉折點,夏至日最長,從夏至始日逐漸短,到冬至日最短。有「夏至一陰生」的說法。  2016年11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我國二十四節氣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人民出版社》邀請著名書法家趙學敏,編著了《中華二十四節氣詩書》,詳細介紹了中華二十四節氣文化知識。
  • 【李海林二十四節氣律詩作品賞析】 || 文:李海林
    【七 律】二十四節氣之立春(平水韻)【作 者】李海林(湖北麻城)入夜梅開五裡香,經年雪盡四時陽。勾芒腳御諸龍柳,祝頌身遊兩火黃。日暖煙輕稠雨順,天清草細潤風光。書生父子紅塵客,壯士君臣皓首忙。(八) 【五 律】二十四節氣之小滿(平水韻)【作 者】李海林(湖北麻城)小滿何曾老,清陰本就忙。諸天皆冷眼,六道盡愁腸。欲捧崑崙雪,須邀瀚海陽。三茅辭雨露,五柳理蠶桑。
  • 讀吧|傳統二十四節氣,是我們永遠醒著的時鐘
    故宮日曆:品讀千年積澱和東方審美傳統二十四節氣,雖然是農耕文明的產物,但在今天,它依舊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另一個儀軌。在不經意的瞬間,它是我們認知天氣和季候的潛意識。 蔣勳作為知名美學大家,在他最新散文集《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中,用圖文互現方式,分享了他對二十四個節氣的真切體驗。
  • 二十四節氣,用古老智慧溫潤現代生活
    如何讓被國際氣象界譽為「中國第五大發明」的二十四節氣活態傳承,與人們的生活如影隨形?我們邀請致力於節氣文化研究的專家學者和普通民眾,講述自己與節氣的點滴故事、對節氣的深邃之思。 圍繞冬至以及其他節氣形成的活動形式、飲食習俗豐富多彩,令人難忘。 有一年冬天,我在深圳開會。午飯時,每人面前都擺放了一碗小湯圓。一問,原來是為迎接冬至而準備的冬至團。我此前只知道福建有冬至團,那天才知,嶺南也有與冬至有關的食品。當即想起,一位馬來西亞學者曾給我看一張華文報紙,上面登載著當地華人冬至吃湯糰的情形。
  • 今天,我們該如何保護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之始是冬至,而不是立春。這是因為第一節氣的核心,是太陽和月亮的『朔旦冬至』。就是說,在這個時刻,太陽和月亮的黃經正好相等。其他二十三個節氣,都不具備『朔旦』的條件,第一的位子毫無爭議地應當讓冬至來承擔。」站在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地質公園二十四節氣園中,跟二十四節氣「較真」了40多年的安徽大學文學院教授陳廣忠向遊人介紹。
  • 《二十四節氣生活》將播關注節氣背後的生活故事
    6日,文化探索類真人紀實綜藝《二十四節氣生活》在北京舉行發布會,製作團隊表示,這是對二十四節氣「最生活」的視聽演繹。作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二十四節氣在大部分觀眾心中是既近又遠的文化傳統。因此,《二十四節氣生活》節目組希望用深入淺出的方式,來給大眾科普。節目主創沒有將節目內容變成一本民俗視頻教材,而是創新性地採用了「綜藝節目+紀錄片」的混搭拍攝方式,讓古老的習俗,與每一個當代普通人的生活發生真實、切身的共鳴。
  • 二十四節氣詩:小雪其二
    二十四節氣詩:小雪其二 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節氣,是冬季的第2個節氣。時間在每年公曆11月22或23日,即太陽到達黃經240°時。「小雪」是反映氣候特徵的節氣。
  • 2020年小雪節氣的經典詩詞句子 二十四節氣當中一個重要的節氣
    2020年小雪節氣的經典詩詞句子 二十四節氣當中一個重要的節氣時間:2020-11-23 13:07   來源:唯美村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小雪節氣的經典詩詞句子 二十四節氣當中一個重要的節氣 小雪是我國二十四節氣當中一個重要的節氣,在小雪的節氣到來的時候,人們也會想要了解一些節氣的知識
  • 反映氣象、民俗、農事的二十四節氣歌
    中國人應用二十四節氣安排農事和各種民俗活動,許多民眾都掌握二十四節氣的知識,各地都編出一些詩歌,或者是「順口溜」,幫助記憶、理解二十四節氣,形成了特定的民俗文化。二十四節氣歌就是這樣的產物。前四句說的是二十四節氣順序和名稱。每個節氣只用一個字代表,每句話是一個季節,三個月共六個節氣,每兩個節氣為一個月。前四句是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後四句說的是二十四節氣所在的時間。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周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不差1-2天。
  • 二十四節氣——小雪
    二十四節氣--小雪「小雪」是反映天氣現象的節令。古籍《群芳譜》中說:「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十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小雪」的到來,意味著冬季降雪即將拉開大幕。
  • 【二十四節氣】24相
    應蔣兄的賞未公號關於節氣創作有緣的相遇剛剛好藉助於蔣兄的力量來簡單整理一下這跨越了三年時間東拼西湊的二十四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