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裡,老闆心情大好,賞了我們瓶私藏的幹白讓我們試酒的時候一起嘗嘗。拿來一看,呦,這不是大名鼎鼎的睦紗嗎?
作為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洲,亞洲在葡萄酒版圖上卻好像沒啥存在感。睦紗酒莊(Chateau Musar)能在黎巴嫩連年戰亂的情況下,釀出頂級佳釀,絕對稱得上是「亞洲人民的驕傲」。一直聽聞他家的酒風格獨特,能一覽真容實數不易呀!所以話不多說,立馬開了它。
咦?這奇特的風格是怎麼回事?
一瓶幹白,怎麼會有這麼重的木頭桶、堅果、奶油的香氣?
已經基本聞不到什麼果味了,不會已經不能喝了吧?
還說是黎巴嫩的「拉菲」呢,看來他家只有幹紅對得起這個名號。
沒錯,與 1956 年的拉菲、1947 年的白馬一同被收錄在《世界最珍貴的 100 種絕世美酒》一書中的,的確是睦紗 1954 年的幹紅。而選入《醇鑑》(Decanter)月度傳奇名莊酒的,也是睦紗的幹紅。
可是,睦紗酒莊的幹白品質差距就那麼大,如此不受待見嗎?既然說到這了,那我們就來好好掰扯掰扯~
01
幹白與陳年到底啥關係?
新鮮的幹白更好喝嗎?
資深酒友們肯定知道,在葡萄酒的香氣類型中,花果香更容易被大眾接受。在學習專業的葡萄酒知識時,也普遍認為,如果一款酒中新鮮的花果香氣完全消失,便可以認為它風採不再、已近遲暮了。
除芳香型白葡萄品種以外的大部分的白葡萄,其香氣不如紅葡萄品種那般濃厚,因此在釀造和陳年過程中,其清新的花果香氣更容易消散。市面上的幹白主以清新怡人、輕巧細緻的風格為主。所以,如果你偏愛這類小清新型的幹白,還是趁新鮮的時候喝更好。
幹白都不適合陳年嗎?
注意,我說小清新型幹白要喝新鮮的,可沒說全部幹白都如此哦~
為了釀造大眾喜愛的清新型幹白,大部分酒莊都會選擇縮短浸皮時間或去皮發酵。沒有了葡萄皮或梗中單寧支撐的幹白,其陳年潛力自然不如幹紅,但這可不代表它不能陳年啊!拿勃艮第來說,特級園幹紅可以經得住 20-30 年的陳年,而特級園幹白雖不及幹紅,也還是能放個 10 來年。你若非要喝一瓶年輕的勃艮第,大家都要大叫「暴殄天物」了。
氧化風格的幹白好喝嗎?
你要這麼問,可能會得罪一大批酒友呢!
如今,風潮正旺、追求復古的「橙酒」就是刻意將葡萄搗碎、增加浸皮時間還帶皮發酵的幹白。橙酒的風味相當強勁、豐富又有層次,非常特別。想知道在圈內聊得熱火朝天的「橙酒」究竟是個啥?「請點擊這裡」
扯到這兒,我們就得說回今天的主角——睦紗酒莊幹白。就像榴槤一樣,愛的人愛死,討厭的人碰都不想碰。雖然,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但在眾多小清新中,非要特意做出氧化風格的葡萄酒,睦紗的風格實在不同尋常。
么么我也賊好奇,風格如此獨特的酒莊,到底什麼樣?
02
睦紗酒莊憑什麼成為「亞洲傳奇」?
12 世紀,霍查家族(Hochar Family)隨十字軍東徵從法國抵達黎巴嫩。自此,便在這個有著 6,000 多年釀酒歷史的古老國度紮下了根。1930 年,年僅 20 歲的加斯頓·霍查(Gaston Hochar)因受到黎巴嫩悠久釀酒文化和波爾多旅行經歷的啟發,創建了睦紗酒莊(Chateau Musar)。
6,000 多年的文化底蘊,使它不會輕易改變
上了年紀的人總是異常固執,不會輕易受到外界的影響。雖然睦紗成立的時間並不算長,但卻繼承了古老的倔強。不論是二戰(1939-1945 年)還是黎巴嫩內戰(1975-1990 年),都沒能阻止它釀酒的腳步。
二戰期間,睦紗酒莊「充滿貴族氣息」的葡萄酒徵服了法國陸軍少將羅納德·巴頓(Ronald Barton)的芳心,而他正來自波爾多名莊朗格巴頓酒莊(Chateau Langoa Barton),還因此與創始人加斯頓·霍查(Gaston Hochar)結為好友。這種悠久的歷史淵源對睦紗酒莊有著深遠影響。
賽奇·霍查(Serge Hochar)
第二任莊主賽奇·霍查(Serge Hochar)可謂是睦紗的靈魂人物。1959年接管酒莊後,潛心鑽研 18 年,只為改善酒莊的混釀技術。因被其對釀酒的堅持所打動,賽奇在 1984 年被《醇鑑》評選為「年度人物」(Man of the Year)。
他曾在採訪中提到一段內戰期間的經歷:有一天晚上有空襲,有人告誡賽奇必須離開酒莊。但固執的賽奇卻沒有聽從好心人的建議,堅決留了下來。那天晚上,每聽到一次轟炸聲,賽奇就喝下一杯 72 年的睦紗幹紅。等到空襲結束後,他出門一看,酒窖沒了,鄰居也沒了,只有他所在的房間安然無恙。賽奇堅信是葡萄酒保佑了他,認定他與葡萄酒的緣分是命中注定。
深受波爾多影響,睦紗的氧化風格是怎麼來的?
睦紗酒莊的固執,不僅體現在排除萬難也要持續釀酒上,還體現在願意將大把時間花費在窖藏上。在普遍偏愛新鮮果味的環境中,睦紗始終一意孤行,寧願花 7 年多的時間釀造氧化風格葡萄酒。
睦紗酒莊有一套自己的釀造方法。他們會將不同葡萄園釀造的酒液拿來試品,了解其個性和特點,並憑藉釀酒師對葡萄酒的直覺進行混釀。而這種混釀,正是睦紗風格的精髓。
他們的幹白會先將酒液放置在法國奈維爾(Nevers)橡木桶中陳釀 6-7 個月,混合後裝瓶,再繼續經過 6 年多的窖藏才會投放市場。因此,睦紗酒莊幹白常被誤認為是在酒窖中陳放多年的「老年份格拉夫(Grave)幹白」,有更多堅果、奶油、杏仁、香草等氧化以及過桶風味。
當然啦,他們的幹紅也是如此。不同的酒液會先放置在獨立的水泥罐中發酵 6 個月,隨後放入橡木桶中陳釀 12 個月,混合裝入水泥槽中再發酵 12 個月,在採收後第 3 年底才進行裝瓶,但裝瓶後的幹紅還需要經歷 3-4 年窖藏後才會上市。
在文章的末尾,我首先得承認,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口味,不喜歡絕對可以大聲講出來。不過,也不要輕易就否定一款風格獨特的酒。多給它些機會,嘗試幾次後,說不定你就會抱著它說:「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