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曾經說過:「要尊重每一個人,不論他是何等的卑微與可笑。要記住活在每個人身上的是和你我相同的性靈。」
平等尊重和理解他人。這是電影《綠皮書》向觀眾傳遞的觀念。
《綠皮書》榮獲過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同時也是第76屆金球獎電影類的最佳音樂/喜劇片。
電影《綠皮書》的故事背景,是「美國民權運動」盛行的20世紀60年代。
處於紐約中下層階級的義裔美國人託尼,他用微薄的保鏢工資供養一家四口。
由於他天生擅長聊天,再加上他常年在夜總會打滾。在當地人眼中,託尼是個能言善辯,長袖善舞的能人。
失業後的託尼可以靠和別人打賭贏得一天的飯錢,卻不能賺到能維持家人生活的金錢。面對妻子擔憂的目光,他當即決定去朋友介紹的面試。
於是託尼遇到黑人音樂家唐。唐需要一個司機帶他南下巡演。
一個人缺錢,一個人缺人。兩人最終一拍即合。
就這樣,兩個不同膚色、不同種族的人坐上綠皮車,開始了未知的巡演生活。
02
託尼是個傲慢、自大、隨性的種族歧視者。他從小就被灌輸白人高人一等的思想。
無論是面對低賤的黑人裝修工還是自己的黑人老闆,他總是暗地裡表現自己的不滿。
他們在車上第一次對話的時候,託尼不僅邊開車邊吃飯,還拒絕唐對他的說話方式進行批評。因為對於當時的託尼而言,唐只是個黑人。
然而正是這個他看不起的黑人,不僅教會他寫出用詞優美的家書,還不勝其煩地教導託尼。唐對託尼說:「他們無法選擇進去還是出去,可是你可以。」
在唐之前,從來沒有一個人告訴過託尼,他其實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他可以像現在那樣很平庸,也可以像唐那樣獲得體面的生活。
託尼始終擁有選擇的鑰匙,只是他一直並沒有將它打開另一扇大門。
如果說唐幫他打開那扇門,那麼託尼就是幫自己走上另一條人生道路——救贖的道路。
他目睹了唐作為黑人在南方社會受到的種種屈辱,選擇一次次地救他於危難中。
無論是唐在酒吧被人圍毆,還是唐被警察關押、被白人進行語言侮辱,託尼都用拳頭或金錢一一替他擺平。
託尼用暴力捍衛唐作為人的尊嚴,用金錢維護唐的權利。
他不像唐那樣能用道理說服人,他只會用生活教會的金錢之道解決爭端。可粗俗的他也會說出「我理解世界的複雜」這句話,來表達自己對唐性取向的尊重。
在那一刻,他真正打碎社會帶給他的思想枷鎖,正眼看待唐——原來唐除了膚色黑一點,他與其他人並無兩樣。
03
託尼的老闆唐,他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古典樂鋼琴家。可他是一名黑人。
在當時的美國社會,對於黑人而言,皮膚黝黑就是原罪。就算你是學富五車的教授,還是富有才華的鋼琴家,仍然也要遵守種族隔離政策。
唐放棄高倍報酬,一意孤行地前往南方地區進行巡演。除了響應當時的民權運動外,更重要的一點是他想親眼看看在民權運動影響下的南方,是不是仍然對黑人抱有歧視。
然而唐的希望一次次被人打破:他依舊住在簡陋的旅館、不能進入白人酒吧、買衣服被店家趕出來,甚至還被主辦方當場奚落......
當唐無法融入白人階層的時候,他身為黑人卻也無法融入黑人階層:他自己選擇放棄融入。
唐總說託尼帶有偏見,其實自己何嘗不也帶著偏見:他從不了解黑人歌手,從不與黑人進行任何交談;他覺得託尼讓他吃炸雞就是歧視他;他從不說粗口,因為他認為黑人喜歡說粗口。
人如果忘記自己從哪裡來,那就是件非常可悲的事情。
唐從來沒有正視過自己,他不知道自己的孤獨是自己造成。他恥於自己的血統,卻終其一生也無法擺脫。
當託尼在雨中對他大喊:「你根本不懂黑人,你不是個真正的黑人!」的時候,唐終於對託尼、對社會發出了沉重的質問:「如果我不是白人,也不是黑人,或者不是男人,那麼請你告訴我,我究竟是什麼人?」
在那一刻,他或許想到一次車子拋錨的時候,他曾與一家種植園的黑奴同伴們遙遙相望。
望著那些滿臉滄桑的同伴們,他在心裡發問:對於這些同伴而言,他究竟是誰?
託尼看著唐,「這世界到處都是害怕邁出第一步的孤獨的人。」
唐幡然醒悟。他終於明白,原來是自己被偏見所束縛,變得偏激與膽怯。
如果他害怕邁出接受黑人身份的第一步,那麼他始終被偏見所困。
當他最後一站巡演被拒後,他在託尼的陪伴下進入黑人酒吧。他拋棄以往的條規條例,為在場所有同伴獻上精彩的鋼琴獨奏。
在排山倒海的掌聲中,唐和託尼會心一笑:唐打破偏見,邁出了接受同伴的第一步;而託尼在這次巡演途中,不僅懂得體諒他人,也學會尊重每個人。
04
當初很多人覺得這部電影名不其實,能獲獎無非是因為裡面涉及種族平等,大有迎合政治需求的意味。
可是我們為什麼一定要用政治來權衡這部電影的成敗?
無論是託尼還是唐,他們其實都是失敗的人。託尼沒有成為世俗的成功人士,而唐沒有被自己的文化所接納。在社會這個大環境裡,兩人都有著不為人知的失敗。
而這部電影最巧妙的地方在於:導遊除了將敘事中心放在如日中天的「美國民權運動」上,更多的是將目光放在像託尼和唐這種小人物上。
導演不動聲色地向觀眾拋出一個問題:當個人命運與社會國家相連,他們會受到怎樣的影響,又會做出怎樣的選擇?
在電影中,兩位男主角最後都選擇原諒與尊重,甚至勇敢地去反抗不公的種族制度。託尼打破了對黑人的偏見,並力所能及地保護他;而唐打破的不僅是對白人的偏見,更是打破對同胞的歧視。
在開頭,唐教會託尼如何表達對家人的愛;
最後在結局,託尼教會唐如何與過去諒解,如何去愛自己的同胞。
在結局,唐給了託尼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擁抱——那個擁抱代表愛,和解,平等。
我從來沒有說過尊重你,可是我已經給予你最好的尊重。那就是理解你。
列夫·託爾斯泰曾說,我們平等的相愛,因為我們互相了解,互相尊重。
既然我們都身為人,那麼都擁有活在世上的平等權利,都能在同片藍天下盡情地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