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國家發改委學術委秘書長張燕生:未來30年,中國企業家需講好3個新...

2020-12-23 每日經濟網

11月27日,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20第九屆中國上市公司高峰論壇在深圳舉行。本屆峰會邀請超過400+家優秀上市公司、高成長公司、證券基金機構高管及國內外頂尖經濟學者、投資大佬齊聚一堂,以新的發展視角,圍繞雙循環下的中國經濟增長機遇、「十四五」時期中國各領域規劃等熱點話題,剖析中國經濟的內生動力,把脈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之路。

在當天下午舉行的2020第九屆中國上市公司高峰論壇·宏觀論壇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原國家發改委學術委秘書長張燕生發表了題為《聚焦雙循環、創新「十四五」》的主旨演講。

張燕生表示,過去40年,我們講好了三個故事:第一個我們講好了市場經濟的故事,第二個我們講好了外向型經濟的故事,第三個我們講好了工業經濟的故事。未來30年作為中國最優秀的企業家,需要講好三個新故事:第一是科學、技術、創新等等,如何在企業、產業鏈領域落地;第二個是企業要講好合規的故事;第三則是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創新鏈如何走向高端。

張燕生提到,下一步有三個著力點,「0到1」是原始創新,「1到10」是關鍵核心技術攻關,「10到N」是科技成果產業化。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以下為演講全文:

感謝論壇的邀請,感謝有這麼多中國最優秀的企業家歡聚一堂,我來跟大家分享一些認識。

首先我還是想談一下國際環境,也就是雙循環和「十四五」未來的國際環境正在發生什麼樣的變化?我自己有這麼一個看法,就是我們的國際環境變化,我認為有三個基本的事實:

第一個基本事實是我們稱之為超級全球化,也就是人類歷史開放程度最高的全球化正在走向倒退和收縮。

第二個基本事實是超級全球化帶來的全球貿易投資快速增長這樣的一個長期趨勢正在走向收縮和倒退。

第三個基本事實是全球的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所推動的全球綜合物流革命和全球供應鏈管理現在正在走向收縮和倒退。

我認為這是三個基本事實,我們可以由大量的事實、數據來證明。

同時我們可以看到全球還有一個不同的相反的趨勢在發展,也就是超級全球化在倒退收縮,但是數字的全球化、服務的全球化正在前進;全球的貿易投資在收縮和倒退,但是我們看到新興的貿易正在前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看到「十四五」是國際環境發生了一次大的分化的這麼一個時代。這個時代我們做企業家的朋友們要承認一個浪漫的時代結束了,一個神奇的世界剛剛開始。什麼叫浪漫時代,就是我們過去四十年熟悉的全球化,在國際分工格局下,我們還能做到零庫存、及時供貨,我們心裏面想的就是在這樣一個浪漫的時代,利潤、效率、全球布局,這個時代結束了。

我們可以看到,當這個浪漫的時代結束,供應鏈的安全要比效率更重要,而且我們可以看到在這樣的一個時代,政府全球幹預在明顯上升,而且我們可以看到國際大三角分工格局將加快調整。

我們現在可以觀察到,世界正出現需求東移——供給東移、創新東移、服務東移、資本東移、貨幣和金融合作東移,也就是東亞生產方式正在發生重大轉型的這麼一個時代。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可以看到,也包括全球的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越來越短,越來越分散,越來越本地化,但是我們同時看到新科技革命正在把它變得越來越有彈性,越來越有韌性,越來越能夠滿足個性化的需求,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這個世界正在發生可能跟過去我們熟悉的世界不一樣的變化。

過去40年,我們講好了三個故事:第一個我們講好了市場經濟的故事,第二個我們講好了外向型經濟的故事,第三個我們講好了工業經濟的故事。

但是這一頁翻過去了,未來30年作為中國最優秀的企業家,我們需要講好三個新故事:

第一個故事是科學、技術、人才、創新,如何在我們的企業,在我們的產業鏈、供應鏈,在我們的領域落地,也就是中國下一步要回答錢學森之問和周期律,這個問題可不是40年,而是我們過去上千年都在探索回答的問題。

第二個故事是未來30年我們的企業要講好合規的故事。也就是我們講規則、歸置、管理、標準,下一步中國會推動它與國際高標準規格對接,因此我們會發現對我們的企業家來講,下一步的要求是完全不一樣的,中國未來30年的變化就是規則的變化、法治的變化、治理的變化。

第三個故事就是我們未來要講好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創新鏈如何走向高端。

為了講好這三個故事,我的體會是國家是沿著兩條主線往前推:一條主線是新發展理念——創新如何落地,協調如何落地,綠色如何落地,開放如何落地,共享如何落地,會分解出指標體系、統計體系、政策體系、標準體系、政治體系;另一條線就是「十四五」會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體,推動需求、供給、投入、產出、分配、流動、消費的循環,來形成統一的大市場,由此構建一個新發展格局。構建新發展格局,將是「十四五」的一個重要內容。

看一個指標:恩格爾係數,就是老百姓的食品開支佔比。1978年,中國的恩格爾係數是60%。有便宜的東西,我們永遠買最便宜的。我們那個時代經濟學家講「誰創新誰死」,因此我們那個時代中國的企業家主要集中在輕工業領域。到了2000年,我們的恩格爾係數降到40%,這個時候老百姓要買車,老百姓要買房,老百姓要買手機,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從2000年開始重化工業高速發展。去年我們的恩格爾係數是28.2%,未來的15年我們有可能會下降到20%左右。

老百姓的需求是什麼?看看1996年以後出生的孩子。美國有一個調查,發現1996年以後出生的叫Z世代,10年以後出生的叫阿爾法世代,中國的新生代和美國比、和日本比,是世界上最有信心、最有希望的一代,他們的需求是什麼?我們講個性化、多樣性、主觀體驗,因此我自己想從「十四五」開始要真正滿足中國新生代對幸福生活的需要,光有中國大腦是不夠的,我們需要視野。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可以看到科技的自立、自強成為我們下一步發展的戰略支撐。

用研發強度看中國,我們可以看到中國有三個方陣。其中,第一方陣有廣東、江蘇、浙江、上海、北京和天津,這六個省市的研發強度已經超過OECD(富國俱樂部)的平均水平。

我們的短板是什麼?以企業為主體的實業研發投入增長曲線是陡峭的,而公共投入的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卻是兩條平緩的曲線。沒有強大的應用基礎研究,我們企業科技創新是不可能走遠的。如果國家加大投入,主要有三個方向:創新體制、創新生態和創新跨界網絡。

下一步國家有三個著力點,「0到1」是原始創新,「1到10」是關鍵核心技術攻關,「10到N」是科技成果產業化。科技成果轉化方面,我們在新冠疫情前的調查顯示是養老、健康、醫藥、休閒、人工智慧,新冠疫情後是醫藥、健康、人工智慧,從產業來講已經發生了深刻變化。

新循環格局首先要確定國內的主體地位,其次要確定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將會生根東亞,生根「一帶一路」,生根美歐生產網絡的全方位,下一步我們的重點是要統籌發展與安全等重大關係。尤其是全球化到了下半場,全球系統性風險明顯上升,雙循環是更加開放還是會走向封閉,雙循環條件下中國的商品要素流動性開放要上新臺階,衡量它的事實就是關稅率是不是大幅下降,非關稅措施是不是大幅取消,貿易投資便利化是不是下大功夫提高效率。

第二個就是我剛才講到的規則、規制能不能上新層次,核心就是我們未來的市場環境、政策環境、營商環境,是不是與國際高標準治理類似。

第三個是我們衡量我們下一步的科學技術人才創新等知識型開發,能不能上新水平,核心是開放創新還是關門創新,是開門合作還是把門關起來。對國家來講,「十四五」開始的新30年是一個更加開放的30年,因為我們中國人懂一個道理,中華民族的生命力來源於開放、包容、共享、傳承。

相關焦點

  • 超400家優秀公司高管、頂級學者齊聚深圳 把脈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過去四十年講好了三個故事:一個是市場經濟,二個是外向型經濟,三個是工業經濟。未來三十年,作為中國最優秀的企業家,需要講好三個新故事。」——這是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原國家發改委學術委秘書長張燕生,11月27日在深圳參加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20第九屆中國上市公司高峰論壇時所分享的觀點。
  • 劉煜輝:見證國祚綿長 從2019年至今已經是牛市
    最優秀企業家未來需要講好三個故事本屆高峰論壇以「解碼雙循環、謀局十四五」為主題,邀請數百家優秀上市公司、高成長公司、證券基金機構代表以及頂尖經濟學者、投資大佬齊聚一堂。會上,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表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帶來的最大機遇就是,將使一大批中國企業家成為全球性的、國際性的企業家。他還表示:「新的全球化必定會在疫情過後逐漸發展起來,這個全球化更加包容、更加平和、更加合作、更加共贏、更加多方互益,這個全球化不像以前僅僅是經濟、貿易、投資、金融方面的全球化,還將包括數字經濟、雲計算、5G、機器人帶來的進步。
  • 《遇見大咖》開機 大咖齊聚把脈中國經濟
    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中國農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向松祚、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汾酒集團總經理譚忠豹以及儀式主辦方中央電視臺廣告經營管理中心主任任學安、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副總監趙赫、節目負責人史小諾等齊聚一堂,通過不同角度的思想碰撞展望中國經濟新趨勢、探索中國企業新機遇。
  • 解讀|明年中國經濟8件大事,從住房到反壟斷,你關心的都在這兒
    12月19日,紅星資本局就此採訪了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原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盤古智庫理事長易鵬以及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郭田勇等,對會議內容進行了解讀。
  • 聚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經濟學家張燕生:實施需求側管理,當務之急是...
    張燕生:2020年最重要的影響來自新冠肺炎疫情。最初,專家判斷疫情對中國的影響是短期和局部的。從後來的事實看,確實是這樣的。絕大多數省份在今年的2月25號實現新增病例歸零;3月19號,武漢新增病例歸零;4月8號,武漢解除封城。
  • 中國品牌日: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品牌建設 復工達產再現「川軍」本色
    2020中國品牌日活動四川分會場會議與四川省企業品牌創新促進會「危中尋機話品牌」座談會同步在成都舉行初夏的成都鮮花簇擁,一派繁榮祥和的氣息撲面而來。 2020年5月10日,是第四個「中國品牌日」。 四川省企業品牌創新促進會副秘書長張元平代表品牌促進會參加了雲上2020年中國品牌日活動四川分會場會議。
  • 國家發改委:深入推進工業、建築、交通等重點領域節能降耗 加快...
    原標題:國家發改委:深入推進工業、建築、交通等重點領域節能降耗 加快建設全國用能權交易市場   12月21日,國新辦就《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
  • 專家解讀經濟工作會議:新30年故事開始 須未雨綢繆
    新30年講好三個故事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表示,「過去40年的故事結束了,新30年的故事開始了。」他認為,「十四五」規劃就是新30年的第一個五年,2021年是「十四五」的第一年。新30年要講好三個故事,「三個主題詞,一個是法治,一個是創新,一個是高端。」
  • 國家發改委回應多地限電:壓減部分工商業企業用電
    每經記者 張懷水12月21日,國新辦就《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對此,國家發改委秘書長趙辰昕表示,針對電力缺口,湖南、江西的相關部門提前作了預判,在預判的基礎上及時採取有序用電措施,按照制定的預案,有計劃地壓減了一部分工商業企業用電,確保電力供需平衡、確保居民用電需要。截至目前,電力供應總體保持平穩有序,包括湖南、江西、浙江等幾個省在內,居民生活用電沒有受到影響。
  • 專訪|中國企業家俱樂部秘書長程虹:以「局外人」的視角看家鄉
    2004年,已有10年媒體從業經歷的程虹離開淄博一路北上,進入《中國企業家》雜誌社。一年多之後,《中國企業家》雜誌籌備成立中國企業家俱樂部,程虹加入其中,成為這個民間非營利機構的創始秘書長。中國企業家俱樂部,由柳傳志、馬雲、王石、郭廣昌、馬蔚華等31位中國商業領袖、經濟學家和外交家發起成立。
  • 創新引領 智造未來 2020長沙網絡安全·智能製造大會召開
    紅網時刻11月28日訊(記者 王嫣 劉玉先 楊朝文 劉璇 李賽鳳 朱麗萍 剪輯 鍾家英) 2020年11月28-30日,由中共湖南省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湖南省通信管理局、湖南省科學技術協會、長沙市人民政府、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2020長沙網絡安全·智能製造大會在長沙國際會展中心隆重召開。
  • 現場丨未來目標30億,五大聚焦,百脈泉酒業「1248」規劃描繪了怎樣的藍圖?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原副會長錢桂敬,中國外交部原部長助理、前駐德國大使馬燦榮,中國食品工業協會黨委書記、白酒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馬勇,中國輕工業企業管理協會理事長劉成路,中國企業家思想智庫主席團主席、秘書長於彥忠
  • 中德攜手·智造未來 中德智能製造產業協會在京成立
    他希望以舉辦此次活動為契機,牢牢把握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方向,積極引進培育一批「隱形冠軍」「獨角獸」企業,希望順義的企業家繼續弘揚心無旁騖、專注專一的工匠精神,積極開拓創新,早日實現跨越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政策司原巡視員 辛仁周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政策司原巡視員辛仁周以推進智能製造,促進位造強國建設為主題,做了主旨報告。
  • 這封來自國家發改委的感謝信,為何點讚他?
    這封來自國家發改委的感謝信,為何點讚他?近日,市發改委收到一封來自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司發來的感謝信。這份感謝信中點讚了市發改委幹部劉書豪,自疫情發生以來,他默默無聞堅守崗位,幾個月不曾返家,充分展現了舍小家、顧大家的奉獻精神,以及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使命擔當。「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鬆勁退千尋」。
  • 以光影見證小康中國 用圖片講好中國故事
    從9月14日起至11月31日,中國圖片大賽組委會通過線上線下共徵集作品96,835張,經專家評審,評選出簕杜鵑特別獎1個,典藏金獎10個,典藏銀獎20個,典藏銅獎30個,優秀獎50個。 出席頒獎典禮暨典藏作品展開幕式的有大賽專家評委會主任、國家檔案局原局長、中央檔案館原館長楊冬權,大賽組委會副主任、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強,大賽組委會副主任、中國圖片社黨委書記、董事長段芝璞,大賽組委會副主任、當代中國研究所副所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秘書長張星星,大賽組委會秘書長、中國圖片社副總裁袁滿,中共深圳市龍崗區委書記張禮衛,大賽組委會秘書長、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 陳昌智副委員長、李曉林秘書長出席2020中國品牌節年度人物峰會暨...
    今年,我們實現了全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科技創新與新技術應用成為了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集產、供、銷、購等資源要素於一體的電商扶貧,幫助拓寬銷售渠道,培育更多特色農產品品牌,推動中國電商扶貧品牌實現快速發展。
  • 中國未來研究會張延岐副理事長蒞臨中建易通參觀考察
    2020年5月11日,中國未來研究會第七屆理事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北京國際交流協會會長張延岐蒞臨徽弘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徽弘集團」)及中建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建易通」)參觀指導工作,徽弘集團董事長、中建易通董事長、中管院學術委智慧建造數字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韓賽虎
  • 藍城農莊小鎮,打造中國未來30年休閒農業新範式
    它更是中國未來30年,從經濟、社會、生態到科技的「原始碼」。甚至會代表中國,向全球輸出價值觀……NO. 1|架空層上的合院「請不要再叫宋衛平開發商。」幾乎是坐下來的第一刻,陳劍平就對我說。 陳劍平,著名植物病理學家,現任浙江省農業科學院院長,201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 創新模式 共享專機打造通航新業態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2010-2012年3年時間,股神巴菲特就在美國買了720架共享專機,他現在擁有1100多架共享公務機,是全世界最大的公務機公司。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公務機模式都是共享模式。共享專機已經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天九通航把這個模式成功引入中國,把這個趨勢變成了風口。
  • 2021企業家新年大課
    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5G等領域的數字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新成果將集體亮相,現場感受未來智慧生活的美好場景。為高端商務人群適配最好的產品——正和島臻選也將華麗登場,匯集島親企業年貨好物,喜氣洋洋過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