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懂女人的導演,是這三個日本人!|溝口健二|導演|小津安二郎|日本...

2020-12-24 騰訊網

日本電影是世界電影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雖然今天的日本電影與歐美相比有些許差距,但曾經的日本電影和日本導演絕對是同時期的佼佼者。

黑澤明、小津安二郎、溝口健二、成瀨巳喜男、小林正樹等等,都是享譽國際的大師級導演。

其中,小津安二郎、溝口健二、成瀨巳喜男三位導演風格最為突出。

三人電影都極具個人化,但在不同之中又能看到共同點。

小津、溝口、成瀨,三位導演都喜歡以女性視角拍攝電影。

在他們的電影裡,主角大多都是女性。

即便出發點同為女性,但落腳點卻不盡相同。

小津的家庭,溝口的大時代,成瀨的情感糾葛。

小津安二郎不厭其煩地拍「同一個故事」:父親和女兒相依為命,女兒長大後有了男朋友。起先,起先父親不同意,最後,父親釋懷。

成瀨巳喜男的故事多數發生在現代,他喜歡講現代女人的情感經歷。

溝口健兒則聚焦古代以及變革時期的女性。

三個人對於故事的基調以及結尾的處理也有所區別。

小津善輕喜劇,溝口拍悲劇,成瀨悲中帶喜、喜中有悲。

小津安二郎的電影輕鬆愉快,其中當屬《我出生了,但……》和《早安》。

這兩部電影的主角都是小孩,小孩的世界當然天真無邪,即使偶有烏雲,也瑕不掩瑜。

他的眾多「嫁女」電影,整體風格也很陽光積極。

如果非要在他的電影裡選一部最「悲涼」的,那應該是《晚春》——最後一個鏡頭,父親拿著一個蘋果,坐在椅子上,那種孤獨感撲面而來。

即便是《風中的母雞》這類型的電影,小津安二郎還是給了它一個大團圓式的結尾。

溝口健二擅長拍悲劇,因為他的核心內容是人道主義和現實主義,強調不同制度、不同時代對於女性的壓迫。

死亡更能讓人醍醐灌頂,所以他的電影結尾一定要死人。

《近松物語》最後主母與男僕雙雙殉情,溝口健二借用悽美的愛情抨擊封建社會對女性的壓迫與不公;

《武藏野夫人》的女主人公為了逃避世俗,服毒自盡。在她自殺不久後,日本廢除「通姦罪」;

《赤線地帶》的故事背景是20世紀50年代中期日本國會即將推出禁止賣春的法律,而電影的主角正是一群從事色情行業的女人。

成瀨巳喜男介於兩者之間,他不似小津那樣在劇情上平淡如水,他的電影會在很大程度上製造矛盾衝突,但又不像溝口一樣必須死人。(當然也有特例)

雖然同樣是講女性情感,但他和溝口健二不一樣,他把焦點放在了女性的情感問題上。

《情迷意亂》和《阿遊小姐》雖然都是不倫之戀,但主題完全不同,觀眾的觀影體驗也大相逕庭。

也可以這樣說,溝口健二講時代,成瀨巳喜男講人。

在拍攝手法上,小津的固定鏡頭已經成為他的一大標誌。

小津不喜歡淡入、淡出、溶化等手法,他也不相信蒙太奇和爆炸性構圖。

小津安二郎的電影,固定鏡頭居多,拍人物,拍街道,拍樓梯,拍外面的建築。

很多畫面截個圖就可以做電腦壁紙。

低角度仰拍鏡頭也是小津安二郎的特點之一。

他認為日本人的生活方式一貫是坐著的,所以他選擇這種手法拍電影。

為了能堅持這種攝影手法,小津安二郎煞費苦心。

在《風中的母雞》中,有這麼一幕:

妻子回到家中,家裡的房東告訴她丈夫回來了。

其實,不用房東告訴,妻子也能知曉,畢竟日本人回家都會換鞋。

可小津安二郎就是不願意在他的電影裡出現俯拍鏡頭,所以才會用「房東告訴」這種手法推動劇情。

溝口健二的招牌是「一場一鏡」。

所謂「一場一鏡」,是指對於劇本中發生的一個場所的戲用一個鏡頭拍下來。

典型的例子就是《元祿忠臣藏》。

這部電影有大量的長鏡頭,至於特寫鏡頭,少之又少。

就拿電影一開始的「砍人」事件,溝口健二採用長鏡頭的手法,從松木走廊的正面全景到走廊上的人物出現,再到「砍人」事件的發生,整場戲一氣呵成。

雖然期間有補充鏡頭,但溝口健二通過布景和鏡頭的轉換,觀眾幾乎看不出破綻。

與前面兩位相比,成瀨巳喜男的鏡頭並沒有特定的風格。他講究鏡頭多變,對各種電影技巧積極嘗試、大膽創新。

成瀨巳喜男在後期喜歡改編文學作品,與文學「聯姻」他的創作走向高峰。

《浮雲》、《放浪記》都是文學改編電影的代表作。

三位導演都有御用女主角,小津安二郎的原節子,溝口健二的田中絹代,成瀨巳喜男的高峰秀子。

小津安二郎「獨愛」原節子。

他在自己的日記裡對原節子讚揚有加:

"我拍了二十多年的電影,像原節子那樣能夠深入理解角色並展現精湛演技的女演員非常罕見,實際上,這不是恭維,我認為她是日本最好的電影女星。"

小津的日記裡關於原節子的記述幾乎都是工作。

不過熱衷於嗑cp的讀者影迷總能在字裡行間中嗅到一絲八卦的味道。

"最近人們總是一直傳聞我要和原節子結婚。"小津安二郎的日記裡有這麼一段描述。

終其一生, 小津未娶,原節子未嫁。

原節子在小津逝世之後突然隱退,並隱居在離安葬小津的圓覺寺不遠的淨妙寺。

他們內心對彼此到底是怎樣的想法,就不得而知了!

田中絹代作為溝口健兒的御用女主角,她出演的電影高達11部。

其中包括《西鶴一代女》《雨月物語》《山椒大夫》《武蔵野夫人》等經典。

關於溝口健二和田中絹代之間的感情也是很多影迷茶餘飯後關注的話題。

溝口健二曾經對朋友、在沒有醉酒的情況下說自己愛上了田中君。

他身邊的很多朋友也不約而同地有同樣的感覺:溝口健二喜歡田中絹代。

田中絹代在採訪時這樣說道:"事到如今,我可以明確的告訴您,如果溝口老師確實愛的是我田中絹代本人,想把我作為他的妻子,把我田中作為一個女人而不是女演員相待,我覺得即便我一輩子沒結過婚,其實我也獲得了婚姻的幸福。"

與前兩對的相濡以沫相比,成瀨巳喜男和高峰秀子的關係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好。

高峰秀子對成瀨巳喜男的評價是這樣的:

「成瀨先生是個沉默寡言的人,言談少得甚至給人一種陰險的感覺。」

與成瀨巳喜男長期合作的攝影師玉井枕夫毫不客氣地駁斥高峰秀子的說法,他更是透露成瀨巳喜男對高峰秀子沒有什麼好感,只是看得上她的演技。

私底下的不相投並沒有影響兩人在藝術上的合作,成瀨的不喜歡也無法掩蓋高峰秀子在成瀨巳喜男電影中的光彩。

很多人應該看過今敏的經典電影《千年女優》,電影裡藤原千代子的原型到底是誰,眾說紛紜。

今敏在採訪中提到原節子和高峰秀子,也有網友很多細節中看到了田中絹代的影子。

這三位導演都有幾部不像他們電影的電影,小津安二郎的《浮草》,溝口健二的《楊貴妃》,成瀨巳喜男《秋之來臨》。

《浮草》是小津安二郎電影中戲劇衝突最大的一部影片,雖然也是圍繞著家庭展開的,但人物關係與矛盾衝突著實比其他電影要複雜得多。

我至今還是沒想明白,溝口健二為什麼要拍《楊貴妃》這麼一部電影?

與他講時代的主題不合暫且不提,拍出來的成品既不日本也不中國。

成瀨巳喜男的《秋之來臨》則一改他往日以女性視角的作風,電影的主角是兩個孩子。

要不細看,還以為是小津安二郎拍的呢?

這三位大師對後世的影響深遠,很多後來成為大師的人都視他們為楷模。

德國導演維姆·文德斯對小津安二郎崇尚有加,他還拍攝了關於小津安二郎的紀錄電影《尋找小津》;

法國導演戈達爾喜歡溝口健二,他說:「溝口健二的藝術在於讓事物呈現它原本的面貌,而這種「簡單」正是他電影裡最複雜的部分。」

楊德昌作為成瀨巳喜男最大的支持者,對他的前輩也是不吝讚美之詞:

他的第八十六部作品《情迷意亂》的最後鏡頭。高峰秀子突然明白了,從滿是泥濘的小山坡下來,大夥抬出來的屍體,是對自己暗中戀慕的小叔子加山雄三。這時候,她朝搬運屍體的一伙人飛奔過去。奔跑再奔跑,好像放棄了所有的高峰突然止步的神態,被一個鏡頭捕捉。在大部分的電影當中,導演們都會將女主角的演技做煽情化的處理,在這個時候成為了把玩觀眾感情的良機。完全相反的成瀨,讓發瘋似的追奔在身後的高峰站停了下來,她佇立著。她的表情突然變得平定,好像在對自己說「這就是人生呵。那人生就不得不繼續下去吧。」成瀨迅速的截斷畫面,讓電影結束。還有比這更不露聲色的寬忍嗎?

小津安二郎、溝口健二、成瀨巳喜男以及同時期的黑澤明、小林正數等共同創造了日本電影的高潮,同時也是世界電影的輝煌時期。

時過境遷,日本電影經歷了低谷、復甦一直到今天,依舊在世界影壇散發著光芒。

同樣為亞洲國家,在電影方面,日本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中國電影之路任重而道遠。

相關焦點

  • 最懂女人的導演,是這三個日本人!
    日本電影是世界電影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雖然今天的日本電影與歐美相比有些許差距,但曾經的日本電影和日本導演絕對是同時期的佼佼者。 黑澤明、小津安二郎、溝口健二、成瀨巳喜男、小林正樹等等,都是享譽國際的大師級導演。
  • 最懂女人的導演,是這三個日本人
    日本電影是世界電影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雖然今天的日本電影與歐美相比有些許差距,但曾經的日本電影和日本導演絕對是同時期的佼佼者。黑澤明、小津安二郎、溝口健二、成瀨巳喜男、小林正樹等等,都是享譽國際的大師級導演。
  • 看電影大師描繪遠去的日本 | 小津安二郎、溝口健二作品亮相4K修復...
    「4K修復」是上海國際電影節最具話題性的展映單元之一,通過最先進的數字修復技術,影史經典得以重煥榮光,穿越時間隧道以全新面貌來到你我面前。本屆電影節「4K修復」單元大師雲集,此前公布的片單中我們已經看到了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亨利-喬治·克魯佐、讓·維果等電影大師的名字。如今又將有兩位影壇巨匠在這裡與我們重逢,他們就是日本導演小津安二郎和溝口健二。
  • 溝口健二:只為女人拍電影
    在日本影史上,還有這樣一位世界級巨匠。他與黑澤明、小津安二郎齊名,一生共拍攝了90部電影。他的作品被奉為詮釋日本傳統之美的經典,連續5年入圍威尼斯電影節,並兩度斬獲銀獅獎。他就是日本導演,女性電影大師:溝口健二。
  • 小津安二郎:最熟悉的日本導演和他日記裡的秘密
    他清晰的地方在於,作為日本電影史上重要的電影導演之一,他有著極其強烈的個人風格,他對自己的電影風格也有著極強的自覺性,就像他在他的一部自傳裡說的,「我是做豆腐的,我只賣豆腐。」日本戰敗後,他拍的基本全是家庭題材,而其中最突出的題材就是父親嫁女兒的故事。他對這一題材的津津樂道和孜孜不倦,可以用行為藝術來形容。
  • 女性電影大師 溝口健二
    並認為,對待這種鏡頭的運用正是體現了日本人和西方人在對待自然和人的態度上的不同。西方人注重人,景是附帶的;相反日本人更注意把人放在自然環境中去觀察,更注意景的表現。溝口健二無疑代表了日本的傳統美學文化。
  • 【特】小津安二郎 的罕見番外篇
    編劇野田高梧便是其中的典範,小津安二郞與野田聯合創作的劇本,佔據了他電影作品的大半,另兩位重要的夥伴則是伏見晁和齋藤達雄。相比之下,他為其他導演所作的劇本則少之又少。遺憾的是,除了不久前重見天日的電視劇《青春放課後》,其餘幾部編劇作品或不曾出影碟,或已然亡佚。
  • 歷史今天:1903年12月12日,日本戰犯導演小津安二郎出生
    早期作品以青春喜劇類居多,在做為二戰戰犯被遣返回日本後,他開始拍攝以一般庶民日常生活為主的電影,《晚春》、《東京物語》、《秋刀魚之味》是他一生中的代表作。頑劣少年1903年12月12日,小津安二郎生於東京。1916年開始在宇治市上中學,在那時他是個頑劣不堪的孩子而且一直酗酒。他在上學期間便養成了看電影的習慣。
  • 是枝裕和,下一個小津安二郎?
    說到日本電影,小津安二郎、黑澤明、溝口健二、成瀨巳喜男,這些影響了世界對日本電影印象的大師的名字,還在熠熠生輝。到了90年代,北野武的暴力美學、巖井俊二的青春物語,書寫了全新的日本電影記憶。而不知不覺中,另一個名字越來越多地被日本電影迷提及,隨著他的名字閃耀於世界影壇,他逐漸成了日系電影新美學的代表人物,不斷有人將他與小津安二郎對比,而他會是下一個小津安二郎嗎?
  • 亞洲最偉大導演王家衛排名第四 華人導演佔了一半
    亞洲最偉大導演王家衛排名第四 華人導演佔了一半 時間:2019.04.02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kino 分享到:
  • 這十部日本戰後最佳影片,重塑了日本的電影業!
    黑澤明歐美國家電影界也隨之開始關注日本,50年代的日本隨後湧現了小津安二郎、溝口健二等一系列優秀導演執導的傑出作品,他們在電影中所保留並展現出獨特的日本文化以及超越國界的細膩人性小津安二郎日本也在50年代進入彩色電影時代,於1951年上映的《卡門歸鄉》是第一部全彩電影。
  • 小津安二郎和黑澤明齊名,為何晚年被批「過時」?
    翻看新出版的《小津安二郎劇本集》,《東京物語》中這一經典永恆的畫面又浮現在了眼前。一切都仿佛淡淡的,但深的哀傷,還有許多更複雜的況味卻一齊翻湧了上來。這便是日本電影導演小津安二郎的風格與魅力,他的作品的確能「常看常新」「愈看愈深」,如同小津自己總結的那句:「電影是以餘味定輸贏。」作者:路宗
  • 著名的電影導演,還是冷血的劊子手,侵華日軍小津安二郎
    倒在電影短短百年的歷史上,有著許多偉大的電影導演,如希區柯克,如卓別林,而在亞洲我們就不得不提到一位導演,小津安二郎,他的許多作品《東京物語》、《晚春》等都是電影界中裡程碑的存在。小津安二郎在他的電影裡充滿了陽光與溫馨,人性與美麗,可是就是一個拍出了許許多多好片子的知名導演卻是一個手中沾滿了中國人鮮血
  • 小津安二郎——亞洲最溫暖的導演
    小津安二郎一個導演不管是在自己最巔峰還是最低谷的時候能一直堅持自己的藝術風格和藝術理念不容易。一個導演拍出的作品能受到業內和觀眾的廣泛讚譽,就是我們常說的雅俗共賞也不容易。一個導演能在自己死後近半個世紀以來他的作品還會給觀眾帶來溫暖和思考更不容易。而這所有的不容易小津安二郎都做到了。小津的作品永遠都是那樣的不急不慢,永遠講述的都是家庭,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之間的親情和朋友,老同學之間的情感。從小家庭,小的社會個體來反映當時大的社會背景。在小津的電影裡沒有恢宏龐大的敘事視角,展現的都是小老百姓生活當中的瑣碎之事。
  • 全世界最懂日本電影的人,耗四十年心血,寫下一套書
    原因之一,是日本電影太重要了。往歷史上說,能在好萊塢體系之外發展出獨特民族風格的電影國家屈指可數,日本是其中之一。小津安二郎、溝口健二、黑澤明、成瀨巳喜男、小林正樹、今村昌平、大島渚、山田洋次、北野武、森田芳光、是枝裕和……日本電影貢獻出的大師太多了。
  • 《西鶴一代女》展現日本京都妓女悲劇一生 溝口健二田中絹代走出陰霾
    日本電影巨匠溝口健二導演的《西鶴一代女》(1952),改編自井原西鶴的長篇小說《好色一代女》,西鶴二字即源於這位厭世的江戶時代的作家,影片描述妓女阿春的坎坷人生,獲當年日本《電影旬報》十佳影片之一及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銀獅獎。溝口健二的影片始終以女性的立場為出發點,對專橫的男性的封建社會進行批判。
  • 日本視野中的電影《楊貴妃》:溝口健二的平庸與誤讀
    電影《楊貴妃》作為第一部港日合拍片,它的導演是著名的溝口健二,於 1955 年由邵氏和日本的大映共同攝製。當時的邵氏投資拍攝這部電影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學習日本先進的彩色片攝製技術,作為溝口健二導演的晚期作品,這部電影從誕生之初就被貼上了平庸的標籤,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
  • 他參加了南京攻城,病死於河南戰場,也是日本歷史上最有才華的電影導演
    日本為了動員這場戰爭,也把自己的國力用到極致,無數日本青年受軍國主義驅使走上戰場。其中不乏各行各業中的優秀人物,成為戰爭的炮灰。如果沒有這場戰爭,山中貞雄(1909-1938)完全可以成為日本歷史上最偉大的電影導演之一,其藝術成就不會低於小津安二郎、黑澤明或者溝口健二。但山中貞雄被軍國主義者當作一名普通的士兵「徵用」,在中國戰場失去了生命,年僅29歲。
  • 小津安二郎 | 人生百味,往往在餐桌前顯露
    日本導演小津安二郎對食物同樣有著濃厚的興趣。無論是在生活還是電影裡,那些看似普通的食物與飲食場所,都被他賦予了特殊的意味。誰是小津安二郎?▲小津安二郎(1903.12.12 — 1963.12.12),出生於日本東京,日本電影導演、編劇。小津安二郎和溝口健二、黑澤明一起,被認為是日本電影史上三大導演。
  • 看日本家庭電影,別只知道是枝裕和,《東京物語》的導演實乃大師
    說起日本電影,不能避開的一個名字就是是枝裕和。國內很多喜歡看文藝片的觀眾,對於溫情風格的日本電影一向非常喜歡,是枝裕和的家庭片更是其中絕對要被提及的,《小偷家族》、《步履不停》等電影在國內也很受關注。事實上,講述細膩溫和的家庭日常、展現日本人日常生活的電影,佔據日本電影很大一部分,而是枝裕和也只是其中晚輩。山田洋次、周防正行、溝口健二、木下惠介等一眾日本電影導演都是其中翹楚。喜歡這種風格的觀眾們,絕對不能錯過的則是日本乃至世界電影史上的電影大師——小津安二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