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納、光線、華誼、萬達如何再戰「劇集江湖」?

2020-12-27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IP價值官」(ID:IP-Valuer),作者:徐小怪,36氪經授權發布。

由於疫情對院線的影響不斷延長,劇集依然是業內外關注的焦點。

隨著博納出品的電視劇《掌中之物》未播先火、華誼出品的網劇《人間煙火花小廚》分帳突破1億、光線傳媒發布20部劇集片單,很多人將目光投向了頭部影業的劇集業務。

近日,我們梳理了四家老牌民營影業——博納、光線、華誼、萬達(按照首字母排序)的已播劇和待播劇,以此分析相關領域的影響和發展趨勢。

博納:瞄準刑偵題材

博納(含保利博納)自1999年創立迄今,涉及劇集業務較少。其首部參與出品的電視劇為2012年播出的《楚漢傳奇》,該劇由高希希執導,豆瓣評分7.1,在當年的熱度位屬頭部梯隊。

而後,博納開啟了影劇聯動的模式,在2014年和2015年,先後出品電視劇《十月圍城》與《龍門飛甲》。兩部劇由博納出品的大爆電影改編,但是熱度均不及同名電影。不過劇版《十月圍城》的口碑很好,豆瓣評分高達8.7。

2016年,隨著網劇製作的日益成熟,根據百度資訊檢索,博納也曾試水,與優酷、天納共同出品了網劇《了不起的咔嚓》,劇集主打都市奇幻元素,篇幅短小僅有七集,口碑和熱度未引起水花。同年12月,博納參投出品的電視劇《我的繼父是偶像》播出。

至此,劇集一直為博納的非主營業務。而在後來,博納逐漸有了調整業務比重的想法。

2018年3月15日,皇氏集團發布公告,顯示集團與博納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就影視劇將展開多維度的合作。根據公開信息顯示,皇氏集團子公司皇氏御嘉影視曾參投過《你和我的傾城時光》《御姐歸來》《毒戰》《蕩寇》《雲巔之上》等劇集。於這點看,博納依然對劇集市場有所企圖。

果不其然,就在公告發出的當月,博納掌門人於冬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道,公司從2018年開始,將大力發展劇集業務,包括網劇和電視劇。希望未來三年,劇集和電影的利潤三七開。

同年5月18日,在愛奇藝高峰論壇上,博納與愛奇藝宣布將聯手打造網劇《謎失黃金城》,並發布了先導海報。已知劇集改編自天下霸唱的小說《鬼不語之仙墩鬼泣》,主演為黃景瑜。可是近兩年過去,該劇未有新消息。

2018年12月,博納參投的電視劇《江河水》在江蘇衛視及多家視頻網站播出,而熱度極高的《掌中之物》網 傳將於2020年接檔《清平樂》在湖南衛視播出。

無獨有偶,《江河水》與《掌中之物》同為刑偵題材,這與博納的內容布局有關。於冬曾公開表示,博納通過電影跟公安部建立了充分的信任,手上有幾部版權。基於此優勢,公司計劃籌拍幾部相關題材的劇集。

自2014年起,通過《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動》《烈火英雄》《中國機長》等一系列主旋律影片的成功,博納在此類型的創作上具有顯著優勢,而今同類劇集也是其未來的主要方向。

然而,博納的競品壓力並不小。現在市場上的刑偵劇不在少數,近些年更有《破冰行動》《白夜追兇》等爆款劇集。這樣看,待播劇《掌中之物》經過頭部IP改編,具有一定的垂直化和差異化考量,至於劇集的質量能否比肩出品的電影,還需要市場的檢驗。

光線:IP改編為未來重點

與博納的路線相反,因為光線為傳媒公司出身,很早就開始參投出品電視劇。眾所周知,光線是憑藉喜劇《人再囧途之泰囧》躍升為頭部影業,而其進軍劇集領域,也是以喜劇為切入口。或許正是因為早年的類型積累,讓光線抓住了喜劇內容的精髓。

2003年,光線與北京亞環影音達成合作,共同經營當時國內唯一的情景喜劇劇場《630劇場》。而後,光線擁有了該劇場的1500集情景劇版權。並於2008年成功推出中國最長的系列情景喜劇《閒人馬大姐》的續集《馬大姐新傳》,劇集篇幅長達100集。

與此同時,光線亦陸續參投其他類型的劇集。2006年至2008年,公司曾密集推出包括《暴雨梨花》《新上海灘》《中國兄弟連》《鷹與梟》《A 計劃》《張禮紅的現代生活》《都是愛情惹的禍》《好好過日子》《福禍相依》等一批電視劇,質量參差不齊。

2009年至2012年,光線逐漸將業務重心轉向電影。2013年10月,光線通過以收購股權及增資的方式獲取劇集大戶新麗傳媒27.64%的股權,在2018年以前的控股期間,新麗曾推出《父母愛情》《白鹿原》《我的前半生》等爆款劇集。

2014年至2015年,光線參投出品《古劍奇譚》《新閨蜜時代》《月供》等劇集,對比其電影業務,劇集業務相對遜色。

2015年6月底,光線解散公司電視部門,對其進行重組,光線電視事業部總裁張航調往青春光線。同年,光線成立彩條屋影業,致力開發二次元內容,並於2016年入股網劇《上癮》的製作公司柴雞蛋。

經過一番整改,在2016年至2018年,光線的電視劇業務營收起伏較大。2016年的相關收入達到1.34億元;2017同比下滑了62.58%,僅為5050千萬;2018年,電視劇收益又飆升至3.82億。 

在此期間,光線參投的劇集有《最好的安排》《青雲志2》《嘿,孩子》《新笑傲江湖》《愛國者》《我的保姆手冊》等。

2018年,光線就電視劇業務繼續調整,以33億的價格將新麗傳媒的股份賣給騰訊,與新麗傳媒改為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2019年,光線的電視劇業務收入為2.38億元,同比下滑37.7%,佔總營收的8.41%。其中,電視劇的毛利率為36.41%,主要參投劇集為《八分鐘的溫暖》《逆流而上的你》《聽雪樓》《遇見幸福》等。

2020年1月13日,光線參投的劇集《新世界》播出。4月20日,光線攜旗下彩條屋影業發布了最新的14部劇單,涉及類型有擅長的青春和漫改,包含《麒麟》《大理寺日誌》《山河枕》等IP。而新推出的迷你劇可以從以前的情景劇身上取長補短。

在青春類型上,光線的曾屢出話題之作,早些年的電影有《致青春》《匆匆那年》《左耳》《同桌的你》, 近一點的則有《悲傷逆流成河》。和博納的「影改」路線一樣,光線製作的《左耳》同名劇集預計在年內播出。

回顧以往,光線的青春內容有個顯著特點,口碑與熱度成為反比,這點在後續的劇作上能否改進,還要看光線對於市場的把控。

而在漫改劇方面,國內還沒有大爆作品。彩條屋能否在深厚的二次元基礎上,繼《哪吒之魔童降世》後,打造出相關爆款,仍然是未知。

從進入劇集和電影的過程來看,光線在初期擅用「以小博大」,以「劍走偏鋒」的方式迅速切入市場,然後再將觸角伸向全類型。這樣推測,如果光線再度集中火力突擊劇集領域,很可能在新類型上掀起水花。

華誼:重新投入劇集領域

不同於博納以電影起家,光線以劇集切入。華誼從發展影視業務起,即為劇集和電影雙線並行的策略。據百科顯示,曾經年產電視劇多達500集左右。

1999年至2009年,華誼參投的劇集質量頗高,其中豆瓣評分在7分以上的多達11部,更有口碑與熱度均為頂級的爆款劇集。

比如由康洪雷執導,在2006年和2009年播出的《士兵突擊》和《我的團長我的團》,兩部類型劇的豆瓣評分分別為9.3和9.4;再比如2009年播出,話題性很高的現實主義電視劇《蝸居》,豆瓣評分為8.0。

而在IP改編上,華誼參投的劇集亦有較好的表現。2005年,由胡歌、劉亦菲主演的《仙劍奇俠傳》開啟了遊戲改編仙俠劇的風潮;2008年和2009年,公司參投播出了由張紀中主演的金庸劇《鹿鼎記》和《倚天屠龍記》;另外,在2004年,華誼也有參投曹保平執導的劇集《太陽背面》。

2009年到2012年,華誼全力投入電影業務。直到2013年,華誼擬以2.52億元收購浙江常升影視製作有限公司70%的股權,再度進攻劇作領域。後者為張國立於1996年創辦,曾出品《中國往事》《康熙微服私訪記》系列、《京城大狀師》《財神到》等爆款劇集。

今後的幾年,華誼繼續以電影業務為主。不過在2017年,華誼兄弟傳媒發布「I計劃」,躍躍欲試回歸劇作領域。在劇單中,一部分為旗下經典電影的「劇改」作品,比如《集結號》《私人訂製》《老炮兒》等,還有一部分為新IP,例如小說改編劇《古董局中局之鑑墨尋瓷》;漫改劇《神之水滴》;而《終極的孩子》則欲嘗試美劇的季播模式。可是,時至今日,該計劃未見播出項目。

2018年3月,華誼入股常升與耀客聯合打造出都市情感劇《好久不見》播出,劇集的口碑和熱度均未如人意,但是營收似乎不錯。

2019年,華誼財報顯示,公司籌備並參與投資多部電視劇及網劇。其中,《人間煙火花小廚》已於2020年1月27日在優酷上線播出,《古董局中局之鑑墨尋瓷》和《我們的西南聯大》已經製作完成,預計在年內擇期上映,《古董局中局之掠寶清單》《宣判》已經關機進入後期製作階段。

根據待播劇的內容觀察,華誼在劇集領域明顯將目標鎖定於年輕用戶及深度網絡用戶。假設華誼能夠完美契合目標人群的特點,配合以前的做劇經驗,極有可能在網劇版塊「殺出重圍」。

萬達:待播劇儲備充足

相較於博納、光線和華誼,萬達進軍劇集產業最晚,但目前的業務最為紮實。2016年12月20日,萬達影視與劇作公司新媒誠品籤署收購框架協議,用全股收購的形式,將對方招致麾下。

之後,新媒誠品相繼出品了《親愛的她們》《天乩之白蛇傳說》《空降利刃》《正陽門下小女人》等一系列有口皆碑的劇集。

目前,該司出品的電視劇《綠水青山帶笑顏》正在湖南衛視及優愛騰播出,另一部電視劇《遠方的山楂樹》正在CCTV8播出。網劇《暮白首》將於近期上線。

而在待播劇方面,新媒誠品的儲備也很豐富。包括李易峰、張馨予、陳星旭主演,首部講述火箭軍的《號手就位》;黃景瑜、迪麗熱巴、張馨予主演的都市情感劇《愛情高級定製》;李易峰、金晨《隱秘而偉大》;成毅、趙櫻子、楊超越主演的《長安諾》等。拒不完全統計,約有13部待播作品。

另外在新媒誠品之外,萬達亦有出品旗下頭部電影《唐人街探案》系列的同名衍生網劇,該劇於1月初在愛奇藝獨播,豆瓣評分為7.3。

顯而易見,萬達在劇集領域的策略為「專業事交給專業人做」,以收購公司的方式,達成了相關戰略布局。今年3月,新媒誠品創始人尹香今接任了萬達影視總經理一職。感受得到,萬達在加大劇集領域的著力比重。由於新媒誠品較為穩定,此業務穩中前行。

結語:

通過梳理四家公司的劇集參投史,可以發現,雖然他們以往側重於電影,但是並未放棄在劇集領域的探索。光線和華誼是傳媒廣告出身,初期即大力涉足劇集,博納和萬達是傳統電影發行及院線出身,中後期也在著力拓展劇集業務。

再結合參投作品的市場反饋看,四家公司都有口碑和熱度「雙高」的頭部劇集。

由此看出,他們並不缺乏劇集製作的經驗和投資內容的眼光。目前欠缺的,可能是對視頻網站用戶的熟悉度,個別公司或許需要一段時間的適應期,這方面合作的網絡平臺能夠彌補。

而影業加重劇集業務的比例,將會影響現有的劇集公司、播放平臺、上遊資本等多重維度。

首先對影業自身來說,是一種多版權布局文娛產業,降低垂直風險的做法;其次對行業而言,劇集內容會更加多元化,競爭也會更大。於資本層面,優質內容的投資勢必會增多,頭部劇集公司可能會受到更多支持;於平臺層面,所選擇的內容增多,平臺的話語權也會相應加大;第三對市場來說,用戶看到的作品越多,對質量的要求也會更高。

總體而言,老手重出江湖,既是機遇也有風險,能否挖掘優質內容、預判或者引導觀眾的口味,才是重中之重。

相關焦點

  • 萬達、華誼、光線、樂視、博納片單僅完成了18%、29%、35%、55%、67%…
    :光線、華誼、樂視、博納和萬達最近一年片單的完成和實施進程如何? 前兩年五大影視公司光線、華誼、樂視、博納和萬達憑藉國內電影的高速增長期獲得了最佳發展機會,大家都急迫於吸納項目繼而囤積資源,但今年電影市場遇冷和出現比較明顯的拐點,這裡我們不妨算一下五虎上將最近一年片單的完成和實施進程。
  • 萬達、華誼、光線的片單僅完成了18%、29%、35%…
    前兩年五大影視公司光線、華誼、樂視、博納和萬達憑藉國內電影的高速增長期獲得了最佳發展機會,大家都急迫於吸納項目繼而囤積資源,但今年電影市場遇冷和出現比較明顯的拐點,這裡我們不妨算一下五虎上將最近一年片單的完成和實施進程。
  • 十大電影公司2020上半年合計虧損34億 僅博納光線兩家微盈利
    除了博納影業和光線傳媒微盈利外,萬達電影、中國電影、上海電影、華誼兄弟、北京文化、金逸影視、橫店影視、幸福藍海全都虧損,十家公司淨利潤合計虧損34億元。 按照2019年度總票房比,全國影院投資公司的票房排名和票房佔比分別為(數據來自貓眼專業版):萬達院線第一,佔比13.16%;橫店院線第三,佔比3.57%;中影投資第五,佔比2.81%;金逸影視第六,佔比2.67%;幸福藍海第七,佔比1.70%;博納影業第八,佔比1.61%;SFC上影第十二,佔比1.29%;華誼影院第二十一,佔比0.60%。
  • 電影公司的劇集業務盤點:影院停擺下的理智出路?|貓眼娛樂|萬達|掌...
    另外,萬達影業參投的《怒晴湘西》《唐人街唐探》等網劇作品,也已經與觀眾見面。此外,在2017年舉辦的萬達之夜,萬達影視還宣布將與閱文集團、騰訊影業、騰訊遊戲成立合資 IP 公司,打造360度IP戰略。其中,三方共同開發的IP項目《鬥破蒼穹》動畫版、電視劇版均已上線。不過相較電影板塊,萬達的劇集業務還比較「年輕」。
  • 萬達&華誼的"新仇舊怨"
    但在國內並沒有這樣的禁令,因此包括萬達、博納、華誼兄弟在內的公司都同時擁有電影製作和院線業務。隨著渠道增長逐步放緩,渠道通過兼併變得更加集中之後,這種&34;對行業帶來的規模作用也會更加明顯。而坐擁國內第一大院線和發行公司的萬達,也必將會面臨更大的挑戰。無論是業內的態勢增長還是下一個影業巨頭,無疑現在就是說萬達是萬王之王也無可厚非。
  • 國內六大電影公司洗牌:光線市值破500億居第一,是華誼三倍
    、華誼兄弟、光線傳媒基本相當,處在第二梯隊,博納影業和北京文化次之。光線傳媒勢頭大好變成了遙遙領先的「新一哥」,博納影業業績連年逆勢增長再次申請A股上市,萬達電影從高位滑落輝煌不再,以穩為特色的中國電影受疫情衝擊開始虧損,曾經的領頭羊華誼已經跌到了谷底還在爬坑階段,北京文化頻出爆款背後沒有亮眼的業績支撐已被打回原形。
  • 萬達影視、華誼兄弟、博納影業、香港國藝娛樂……是如何做影視特色小鎮的
    華誼董事長王中軍也曾經表示:「娛樂公司最大的價值就是創造大IP、超級IP,甚至是全球超級IP。談及IP大戰的本質,華誼總裁王中磊曾說「這反映了優質娛樂內容的稀缺性。對於娛樂行業來說,誰能提供最優質、最豐富、並擁有品牌影響力的娛樂內容,誰就能擁有最大的用戶粘性,創造出最大的商業價值。」影視小鎮要如何做?
  • 大步進軍劇集市場一年後,主流電影公司交出了怎樣的成績?
    出於拉動投資與提高抗風險能力等的綜合考量,諸如華誼兄弟、萬達影視、貓眼影業、騰訊影業等不少電影公司已經將劇集市場作為開拓新業務的突破口,而疫情為線上文娛尤其是劇集市場造就的繁榮,無疑有力佐證了這份選擇的明智性和可行性。
  • 進軍劇集市場一年後,主流電影公司交出了怎樣的成績?
    在2020年影視市場產生的諸多變化之中,主流電影公司對劇集市場的加速布局頗受關注,諸如華誼兄弟、萬達影視、貓眼影業、騰訊影業等不少電影公司已經將劇集市場作為開拓新業務的突破口。為了更好地看清電影公司入局劇集市場的「錢景」,我們對活躍在2020劇集市場上的電影公司做了梳理。
  • 上影節最全片單:騰訊有情懷,萬達造宇宙,博納主旋律,北文多元化...
    此外,上影節發布片單的主角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中國傳統五大民營影視公司中的華誼兄弟(300027)、光線傳媒(300251)、樂視影業都未正式發布片單。  儘管它們沒有發布正式的片單,但是在論壇上也透露了一些公司未來的電影項目。
  • 光線傳媒、華誼兄弟、中國電影、萬達、北京文化,誰是電影老大
    首先請光線傳媒登場:光線傳媒說,我是A股電影製作發行龍頭之一,覆蓋影視劇、動漫等領域,持有貓眼文化19.35%股份;子公司彩條屋影業為國產動漫行業龍頭。自帶冠軍相的《姜子牙》開局一鳴驚人,一舉打破多項記錄,截止最新,《姜子牙》票房已超過11億元。從走勢看,趨勢很好,光線傳媒在市場上的炒作也提前開啟。
  • 影業公司拓展業務領域 布局劇集市場尋求突破
    因此,光線、華誼、萬達等多家以電影業務為核心的影視公司,紛紛開始加大電視劇業務布局。此舉不但能緩解電影院停擺帶來的行業危機,長遠來看,頭部公司的入局還能提升劇集市場整體水平,有助於影視行業的向好發展。  影業公司拓展業務領域 看好劇集市場加大投入  曾出品發行過《哪吒之魔童降世》《港囧》等優質影片的光線傳媒,其實進入劇集市場也有些年了,但一直以參投項目為主。
  • 華誼35億構建蘇州電影世界,「中國迪士尼」的夢想終於照進了現實?
    從光線、博納、萬達到長城影視、樂創文娛等,各大影視公司都試圖擴大影視娛樂的紅利場,以IP內容為基礎構建出如迪士尼一般的帝國產業,但現狀是藍圖晾曬一片,真正落地的項目寥寥可數。——華誼兄弟算是第一批讓夢想照進現實的人。 7月22日,華誼兄弟蘇州電影世界在陽澄湖畔正式開園,伴著當天雨絲風片的天氣,整座主題樂園顯得霧氣蒸騰,園內75米的通天浮屠銅像乍一看有些海市蜃樓的意味。
  • 萬達100%收購新媒誠品,電影寒冬讓資本掉頭轉向電視劇?
    在電視劇業務方面,五大民營電影公司目前分成了兩派:萬達、華誼、樂視是「劇熱派」,博納和光線則是「劇冷派」。本文首發《新劇觀察》文丨花津 鴻漸  編輯丨鴻漸對於做不做電視劇,萬達影視對外界一直面目模糊。雖然今年10月份花10億美元收購了美國Dick Clark Productions,但這是一家電視節目製作公司,並不擅長電視劇業務的製作。
  • 中影、阿里、騰訊、萬達,誰將成為中國電影的霸主?
    持續多年的民營影企老大華誼兄弟上市八年來業績首次下滑,這還是去年賣了12億掌趣股票,否則帳面成績會很難看;從電視節目半路出家影業的光線去年淨利8.1億,增幅78%,大有超趕老大哥之意;準備從美股回歸A股的博納去年預估淨利也超過了4億元。
  • 博納影業回A股 上市之後恐破發
    來源:市值觀察公司觀察丨博納影業回A股,上市之後恐破發上市後,博納影業命運會如何?2016年,博納影業完成私有化從美股退市勵志回A。歷經4年,終於闖關成功,於冬終於可以和一眾投資人「舉杯相慶、不醉不休」了。
  • 民營電影五大的2017:華誼多片逆襲狀態回勇 樂視已經快掉隊?
    作者/大薩摩 編輯/友子本文共3358字,所享閱讀時間7分鐘在2017年559億的中國電影票房盤子裡,五大民營影視公司收成如何?數娛夢工廠整理了2017年和2016年內地票房前25名的影片,注意到包括萬達、光線、華誼、博納和樂視的民營五大影視公司差距似乎正在拉大。
  • 萬達華誼光光線三巨頭親解首度合體摸金故事
    為《尋龍訣》保駕護航的,是萬達、華誼、光線三家民營巨頭史無前例的聯合。這次合作是何時達成的?為何是萬達、華誼、光線三家聯合?在十次會議中三位大佬都聊了什麼?賀歲檔聯盟是怎麼回事?這次合作對於三家公司和行業的意義是什麼?更要算算帳:這次合作的最終效果如何?細聽本期一一揭秘。
  • 華誼博納等五大電影公司北京結盟進軍網際網路
    新快報訊 駐京記者 梁曉雯 報導 「當電影遇上移動網際網路」日前在北京啟動,華誼兄弟、博納、光線、小馬、美亞與3G門戶正式結盟。  華誼兄弟電影的總裁王中磊透露「將進軍移動網際網路,希望將中國電影帶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
  • 華誼沒有兄弟
    不論真實原因如何,華誼兄弟身處「危險邊緣」已是事實,「華誼股價幾度下跌,距離平倉線肯定不遠了。」前述人士說到。佔據了國產片票房市場份額58%的五大民營電影公司,光線的市場佔有率達到了19%,博納的市場佔有率達到了15%,剛剛成立兩年的樂視影業市場佔有率也從此前的8%上升到11%。 這是一道分水嶺,自此,華誼兄弟喪失了電影業務龍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