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怎麼治療 手足口病吃什麼好

2021-01-12 三九養生堂

很多家長都會遇到自己的孩子出現手足口病的症狀,其實媽媽們無須擔心,手足口不是什麼大毛病,處理及時還是可以恢復如初的。那麼什麼手足口病呢,手足口病怎麼治療呢?小編這就來告訴你們。

手足口病怎麼治療

什麼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之一,傳播快、易流行,多在夏秋季節流行,多發生於5歲以下的嬰幼兒,可引起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潰瘍,口腔內的皰疹破潰後即出現潰瘍,患兒疼痛難忍,時時啼哭、煩躁、流口水,不能吃東西,尿黃,重者可伴發熱、流涕、咳嗽等症狀。手足口病一般一周內可康復,但如果此前皰疹破潰,極容易傳染。個別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炎、腦膜腦炎等致命性併發症。

手足口發病原因

大多是病毒感染而得手足口病,最常見的是柯薩奇病毒A16型,它是腸道病毒的一種。都是通過食物進入口腔到整個消化道,並在腸道內繁殖。

手足口病治療方法

1、抗病毒治療

一般來說,症狀輕的患者可以進行抗病毒、抗感染、全身支持治療,重症的患者要密切監測病情變化,特別是腦、肺、心等器官的功能。

2、藥物治療

常用的有阿昔洛韋、伐昔洛韋、泛昔洛韋、中藥等,它們作為高效廣譜的抗病毒藥物,具有明顯縮短發熱及皮損癒合時間,減輕口腔皰疹疼痛作用。

3、抗感染治療

局部可用漱口藥物含漱、塗抹。

4、鍛鍊體質

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可以抵抗病毒感染和防止病毒性疾病的復發。

5、住院治療

重症患者需要住院進行治療。

手足口病症狀

1、急性起病,潛伏期3~5天,有低熱、全身不適、腹痛等前驅症。口腔黏膜出現散在疼痛性粟粒至綠豆大小水皰,手、足出現斑丘疹、皰疹,初起為斑丘疹,後轉變為皰疹,圓形或橢圓形,約3-7mm如米粒大小,較水痘皮疹為小,質地較硬,周圍有紅暈,皰內液體較少,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見到點狀或片狀的糜爛面。皮疹消退後不留瘢痕或色素沉著,如有繼發感染常使皮膚損害加重。

2、除手足口外,亦可見於臀部及肛門附近,偶可見於軀幹及四肢,數天後乾涸、消退,皮疹無瘙癢,無疼痛感。

3、個別兒童可出現泛發性丘疹、水皰,伴發無菌性腦膜炎、腦炎、心肌炎等。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噁心、嘔吐、頭痛等症狀。

4、部分病例僅表現為皮疹或皰疹性咽峽炎。全病程約5-10天,多數可自愈,預後良好,無後遺症。

手足口病飲食

1、紅蘿蔔1條,白茅根15g,竹蔗1節,生苡仁15g,每日1劑,煎水代茶。

2、燈芯草5扎,蟬蛻3g,木棉花1朵,雞骨草10g,瘦豬肉50g,煲湯飲用。

3、荷葉粥:鮮荷葉2張,白米50克,將荷葉切碎,煮粥吃。

4、以上均為3~6歲兒童1人份劑量,可根據年齡大小酌情增減劑量。

手足口病吃什麼好

1、病初

嘴疼、畏食。飲食要點:以牛奶、豆漿、米湯、蛋花湯等流質食物為主,少食多餐,維持基本的營養需要。為了進食時減少嘴疼,食物要不燙、不涼,味道要不鹹、不酸。這裡介紹一個小竅門—用吸管吸食,減少食物與口腔黏膜的接觸。

2、燒退

嘴疼減輕。飲食以泥糊狀食物為主。牛奶香蕉糊,牛奶提供優質蛋白質;香蕉易製成糊狀,富含碳水化合物、胡蘿蔔素和果膠,能提供熱能、維生素,且潤腸通便。

3、恢復期

飲食要多餐。量不需太多,營養要高。如雞蛋羹中加入少量菜末、碎豆腐、碎蘑菇等。大約十天左右恢復正常飲食。也有說法「全素,不動葷腥」。完全吃素,把牛奶、雞蛋等營養品排除在外,營養質量不夠,缺少優質蛋白質,而抗體是一種蛋白質,故全素不妥。

手足口病不能吃什麼

1、禁食冰冷、辛辣、酸鹹等刺激性食物。

2、治療期間應注意不吃魚、蝦、蟹。

總結:通過文章對手足口病的一個大概介紹,想必媽媽們也知道手足口病不是什麼大毛病,就相當於感冒發燒的狀況一樣。但它也畢竟是病的一種,所以在治療的時候也要嚴肅對待。以免以後留下疤痕或者後遺症。

相關焦點

  • 手足口病嚴重嗎?手足口病怎麼治療好?
    手足口病目前的發病率相對比較高,尤其是在比較集中的場所,可能會引起聚集性病例。這使得很多家長對於手足口病會產生有恐懼心理,一旦發現自己的孩子出現有類似的症狀,就希望能夠使用特效藥,儘快讓寶寶好起來。手足口病嚴重嗎?
  • 手足口病傳染途徑是什麼 這樣治療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常見的皮膚科疾病,手足口病是可以傳染的疾病,擁有很強的傳染性,手足口病大都是發生在兒童身上,那麼請問手足口病傳染途徑是什麼?手足口病不能吃什麼?治療手足口病的偏方是什麼?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手足口病傳染途徑是什麼1、傳播方式手足口病傳播方式多樣,以通過人群密切接觸傳播為主。
  • 小孩手足口病症狀 手足口病應該這樣治療
    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科疾病,手足口病是可以傳染的疾病,擁有很強的傳染性,手足口病大都是發生在兒童身上,那麼請問小孩手足口病症狀是什麼?手足口病怎麼治療?手足口病的預防怎麼做?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手足口病怎麼治療當家長發現孩子出現手足口病症狀,如手、足和口腔起皰疹等,就要馬上帶孩子就醫治療。臨床上根據不同患兒的不同病情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普通病例:患兒手、足、口、臀部出現皮疹,偶有發熱。對症治療:發熱等症狀採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注意隔離患兒,避免交叉感染。讓患兒適當休息,清淡飲食,做好口腔和皮膚護理。
  • 手足口病發燒幾天能退 手足口病這樣治療
    手足口病是常見的皮膚科疾病,手足口病是可以傳染的疾病,擁有很強的傳染性,手足口病大都是發生在兒童身上,那麼請問手足口病發燒幾天能退?治療手足口病的偏方是什麼?手足口病怎麼治療?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手足口病發燒幾天能退手足口病主要發生在4歲以下的兒童,但成人也有可能得病,因此可以說每個人都是易感的。
  • 手足口病一般幾天能好 如何預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我們經常聽說,但是很多人對手足口病卻不是特別了解,手足口病一般發生在幼兒身上,成人的案例較少,因此家長一定要注意孩子的狀況,預防手足口病的發生,那麼,手足口病如果患上了,一般幾天能好?怎麼樣治療手足口病?如何預防手足口病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 手足口病高發時期,寶媽要知道手足口病的早期症狀
    發熱1~2天後開始出現皮疹,通常在手足、臀部出現,或出現口腔黏膜皰疹。有的患兒不發熱,只表現為手、足、臀部皮疹或皰疹性咽峽炎,病情較輕。大多數患兒在一周以內體溫下降、皮疹消退,病情恢復。1、什麼是手足口病?得病後有什麼表現?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的多發傳染病,以嬰幼兒發病為主,多種腸道病毒都能引起,EV71病毒是其中的一種。一年四季都可發生。
  • 如何防控手足口病?
    1什麼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多發生於5歲及以下兒童。四季均可發病,以夏秋季多見。多數患者只需對症治療,極少數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2手足口病有哪些表現?一般症狀較輕,多數患兒一周左右便可以自愈。
  • 手足口病初期症狀有哪些 手足口病潛伏期多久
    手足口病是威脅兒童健康的一大疾病,這類疾病的傳染性非常強,孩子如果不能及時有效的治療可能對身體傷害也是非常大的。那麼手足口病初期症狀有哪些呢?手足口病症狀又有哪些呢?下面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手足口病初期症狀其實還是比較明顯的,一般孩子的手足口上面都會長一些皰疹,如果有這類症狀出現一定要積極的治療。千萬不能耽誤治療的最佳時機。
  • 不可不知的手足口病小常識
    沒想到幾天之後奕奕嘴裡的小泡泡多了起來,並且伴有持續高燒,在疫情防控這樣的關鍵時期,奕媽冒險帶奕奕去了兒科門診,醫生說奕奕這是得了手足口病。一下子震驚了奕媽,這是五歲的奕奕第一次得手足口病,而且天天待在家裡怎麼就得了手足口病了呢?後來,經過大概一周的時間,奕奕的手足口病才完全好。今天,奕媽就來和各位寶媽寶爸一起來聊聊這個可怕的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可自愈,不必過度治療
    導讀 手足口病是多發於夏季的常見傳染病。夏季是雨水豐沛的季節,再過些日子南方大雨滂沱,洪澇成災,我們這裡少些,但也時陰時晴,總以溼熱為主。
  • 小心手足口病
    何為手足口病?是一種會導致口、手、足、臀部(有時還包括生殖器)發生潰瘍的感染。另一種與之相關的感染,即「皰疹性咽峽炎」,也會引起口腔出現潰瘍。這兩種感染都最常累及兒童,但成人也可患病。本文將介紹手足口病,不過皰疹性咽峽炎的處理與之相同。
  • 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狀?預防小兒手足口病,要牢記這3點
    手足口病是全球範圍內的流行傳染疾病,一般在潛伏一周後,在兒童身上出現發燒,皮疹的情況。因為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很多,往往我們很難做到很好的預防,大部分的孩子也就有多次感染手足口病的可能,對於該疾病的防控難度很大,但好在危險性不是很高,對於沒有重症表現的患兒,我們可以考慮在家進行治療。
  • 手足口病兒童、成人都會「中招」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由於手足口病早期症狀的發熱、咳嗽、流涕等與流感類似,很容易被忽視。徐金梅說:「手足口病和流感都是病毒感染,都可能會有發熱、咳嗽、乏力、流涕、咽部不適、食欲不振等症狀。但是真正典型症狀是不一樣的,手足口病會出現手足、口腔部位皮疹,流感沒有此症狀。」
  • 手足口病 兒童、成人都會「中招」
    隨著夏季氣溫的升高,嬰幼兒感染手足口病進入高發期。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近日表示,手足口病傳播係數高達4.2—6.5,是新冠病毒的3倍。2018年全國法定傳染病報告發病中,手足口病以發病人數237.6萬位居第一。
  • 幼兒突發手足口病,中醫中藥緊急援助治療!
    手足口病傳染性很強,很容易引起流行。一般情況預後良好,少數重症患兒可合併心肌炎、腦炎、腦膜炎等,甚或危及生命。 手足口病——典型皰疹 診斷要點: 1、發病前有1~2周多有手足口病接觸史; 2、多數患兒突然起病,發病前1
  • 手足口病的特徵及症狀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型),其中以柯薩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腸道病毒71型(EV 71)最為常見。目前缺乏有效治療藥物主要對症治療。由於夏秋交替之際是該病的高發期,所以對於每年9月入園的那批寶寶來說,存在大面積爆發的可能,家長需要格外的注意。絕大多數被感染的寶寶會在1—2周內痊癒,家長不用過於憂心,但也不排除極少數寶寶出現比較危險的狀況,如患上腦膜炎、心肌炎等併發症,甚至會導致死亡。
  • 關於手足口病你知道多少?
    然而隨著夏季來臨,氣溫升高,手足口病也進入了高發病期。手足口病是怎麼回事?該如何預防?且聽專家怎麼說。關注:手足口病傳播係數是新冠病毒的三倍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播或日常接觸傳播。該病多發生於6歲以下的嬰幼兒,潛伏期2—10天,病程一般為7—10天。
  • 辨別手足口病皮疹:記好3個四
    提到傳染病,很多家長對於手足口病感覺恐慌,陝西省人民醫院兒科王傑民主任醫師一開場就給家長們吃了定心丸:手足口病不是罕見病,它其實像普通感冒一樣,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病,認識了它就知道並不可怕,手足口病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10歲以下兒童好發  從醫學角度上,王主任詳解了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的症狀重申一下,這種病別誤當作手足口病給娃治了
    截止2月份,全國手足口病發病數已達2.8萬例!不得不說,看見孩子嘴裡、身上長滿皰疹,當媽的真要慌死了!尤其是第一次!那今天科大大就跟大家來嘮嘮,這「磨刀霍霍向寶寶」的手足口病吧!揭開手足口神秘面紗!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有很多種,而跟手足口關係最要好的還是卡薩奇病毒A組16型和腸道病毒71型,後者更易引起重症!
  • 手足口病爆發,兒科醫生告訴你如何預防?
    其實小男孩精神狀態不錯,發燒體溫不高,暫時沒有重症表現,於是交代家長不要太擔心,這種病大部分的孩子都是輕症,回家注意觀察,多煮些流質食物給孩子吃,孩子怎麼舒服怎麼來,到時間也就好了。家長聽完釋然地帶著孩子回去了。今天中央電視臺報導了2018年是手足口病發病的高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