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夢裡詩書
很多愛情片會將結婚作為自己圓滿的結局,而《婚姻故事》則告訴世人,婚姻只是一段比愛情更為複雜關係的開始。電影對一段行將破裂的婚姻追溯,所揭露的是一個殘忍的真相,兩個人無法在一起,其實並非是因為不愛,而是不懂如何去愛的人,最終會將婚姻變成一座圍城。
從開始到結局,《婚姻故事》所聚焦的這對在離婚進行時的夫妻,他們始終都是相愛的,然而為了能結束這段覆水難收的婚姻,兩人又不得不因為孩子的撫養權問題而相互爭吵,攻擊彼此,甚至最終演變成讓律師儘可能去尋找對方生活中的汙點,並將其無限放大。而兩人從相對克制的關係,到爭鋒相對的膠著,再到歇斯底裡的爭吵,電影也帶來了一種猶如坐過山車般的情感調動。
為什麼一對仍舊還愛於彼此的夫妻會走向關係破裂的終局?表面上看,離開紐約渴望重新回到洛杉磯,過自己所嚮往的生活是妻子妮可想離婚的原因,發現丈夫查理出軌,是下定決心的導火線。但這段關係的破裂真的就是這麼簡單嗎?隨著劇情的展開,我們不難發現顯然並不是的,兩性關係從最初開始的不平等,才是最終將兩人婚姻變成一座圍城的癥結所在。
在電影所展現的這段婚姻關係裡,其實妮可一直都處於一種相對弱勢的狀態,從她對查理的愛慕,到她對結婚的渴望,再到社會層面上對結婚女性道德評判的高要求,這些都導致了妮可在婚姻關係裡只能一再的處於被動,而查理則始終都處於強勢的位置,他可以帶著家庭為了工作去一個陌生的地方半年,卻不能在合適的時候,帶妻子回她想去的洛杉磯,最終接受了妮可為婚姻做出的一切犧牲,並覺得理所應當。
兩性關係的失衡,在古代往往以女性犧牲一生的幸福為收場,但在現代,不論是男性還是女性,都要有敢於對不平等的愛說「不」的勇氣,這也正是《婚姻故事》最為核心的內在價值,因為長期的不平等關係一旦形成,雖然彼此或許仍舊有愛,但作為強勢的一方始終都只會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去考慮問題,而弱者如果想在不平等的關係中解決自己的訴求,便只能如電影中妮可所做的那樣,將對方逼入退無可退的絕境,或許強勢的一方才能真正去頓悟自己的問題。
《婚姻故事》在探討不平等關係的同時,難得的是其既沒有去全盤否定妮可與查理的愛情,也從來沒有把問題的矛頭直指婚姻本身。妮可與查理的悲劇始於不平等的愛,但他們最終也都在這段婚姻中獲得了成長,懂得了在無法挽回的愛情面前去重新審視自我,一個看似悲劇,卻又飽含溫情的結局,無疑為電影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話。
婚姻從來都不是愛情的墳墓,但婚姻卻也從來都不是愛情的彼岸。相愛的人因為愛可以走到一起,但婚姻卻需要兩個人真正懂得尊重彼此,懂得在深愛彼此的同時,不迷失那顆屬於自己的心。
個人評分: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