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故事》:對不平等的愛說「不」

2020-12-22 夢裡詩書

文/夢裡詩書

很多愛情片會將結婚作為自己圓滿的結局,而《婚姻故事》則告訴世人,婚姻只是一段比愛情更為複雜關係的開始。電影對一段行將破裂的婚姻追溯,所揭露的是一個殘忍的真相,兩個人無法在一起,其實並非是因為不愛,而是不懂如何去愛的人,最終會將婚姻變成一座圍城。

從開始到結局,《婚姻故事》所聚焦的這對在離婚進行時的夫妻,他們始終都是相愛的,然而為了能結束這段覆水難收的婚姻,兩人又不得不因為孩子的撫養權問題而相互爭吵,攻擊彼此,甚至最終演變成讓律師儘可能去尋找對方生活中的汙點,並將其無限放大。而兩人從相對克制的關係,到爭鋒相對的膠著,再到歇斯底裡的爭吵,電影也帶來了一種猶如坐過山車般的情感調動。

為什麼一對仍舊還愛於彼此的夫妻會走向關係破裂的終局?表面上看,離開紐約渴望重新回到洛杉磯,過自己所嚮往的生活是妻子妮可想離婚的原因,發現丈夫查理出軌,是下定決心的導火線。但這段關係的破裂真的就是這麼簡單嗎?隨著劇情的展開,我們不難發現顯然並不是的,兩性關係從最初開始的不平等,才是最終將兩人婚姻變成一座圍城的癥結所在。

在電影所展現的這段婚姻關係裡,其實妮可一直都處於一種相對弱勢的狀態,從她對查理的愛慕,到她對結婚的渴望,再到社會層面上對結婚女性道德評判的高要求,這些都導致了妮可在婚姻關係裡只能一再的處於被動,而查理則始終都處於強勢的位置,他可以帶著家庭為了工作去一個陌生的地方半年,卻不能在合適的時候,帶妻子回她想去的洛杉磯,最終接受了妮可為婚姻做出的一切犧牲,並覺得理所應當。

兩性關係的失衡,在古代往往以女性犧牲一生的幸福為收場,但在現代,不論是男性還是女性,都要有敢於對不平等的愛說「不」的勇氣,這也正是《婚姻故事》最為核心的內在價值,因為長期的不平等關係一旦形成,雖然彼此或許仍舊有愛,但作為強勢的一方始終都只會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去考慮問題,而弱者如果想在不平等的關係中解決自己的訴求,便只能如電影中妮可所做的那樣,將對方逼入退無可退的絕境,或許強勢的一方才能真正去頓悟自己的問題。

《婚姻故事》在探討不平等關係的同時,難得的是其既沒有去全盤否定妮可與查理的愛情,也從來沒有把問題的矛頭直指婚姻本身。妮可與查理的悲劇始於不平等的愛,但他們最終也都在這段婚姻中獲得了成長,懂得了在無法挽回的愛情面前去重新審視自我,一個看似悲劇,卻又飽含溫情的結局,無疑為電影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話。

婚姻從來都不是愛情的墳墓,但婚姻卻也從來都不是愛情的彼岸。相愛的人因為愛可以走到一起,但婚姻卻需要兩個人真正懂得尊重彼此,懂得在深愛彼此的同時,不迷失那顆屬於自己的心。

個人評分:9

相關焦點

  • 關於婚姻平等,舒淇有話要說
    每一個螺絲的家(微信號:les_lbjp),Les、拉幫姐派,隨時隨地給你愛的訊號
  • 《幸福還會來敲門》:不平等的婚姻兩個人的錯
    這得從黃自立上大學時講起,那個時候他就已暗戀鍾晴,無奈鍾晴畢業後出國留學,便在那裡找到了愛情,為此,他只好把自己的愛藏於心底。只可惜,鍾情的這一段婚姻最終以失敗而告終,離婚後回國她心情低落,而黃自立一直單身,再見到昔日的暗戀對象,他內心激動,愛始終沒有變,同時也在鍾老的撮合下,兩個人結了婚。
  • 《簡愛》:愛情是平等的,但婚姻不是
    羅切斯特出身名門貴族,有著雄厚的家業,而簡愛只是一個無依無靠的孤女,但社會地位的懸殊,並沒能阻擋羅切斯特對簡愛赤誠熱烈的愛。他愛簡愛的單純,愛她的善良,但他最愛的,是她的那顆追求平等的心。當簡愛對羅切斯特說完:「你認為,就因為我貧窮、低微、不美、矮小,就既沒有靈魂,也沒有心嗎?——你想錯了!
  • 《自卑與超越》:愛情與婚姻是平等的合作關係,而不只是靈魂伴侶
    我們絲毫不懷疑靈魂伴侶的存在,正如徐志摩一樣,遠渡重洋後,找到了自己的靈魂伴侶——林徽因,遺憾的是,林徽因拒絕了他,最後他倆也沒能在一起,這是因為他們都生活在現實裡。現實生活會影響人們對靈魂伴侶的尋找,其結果如何,其實不必太介懷,正如徐志摩所說:「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難道找不到靈魂伴侶就不結婚了嗎?當然不是。婚姻不僅僅是兩個人、兩個家庭的事,還是社會的大事。
  • 《婚姻故事》,愛讓我們在一起,也讓我們分開
    《婚姻故事》 | 2019年 | 美國 | 愛情///婚姻到底是什麼?兩個人從相識,到相愛,到結婚,到生子,是犧牲自我成全對方,還是彼此包容,扶持成長?全職媽媽的結局,一般是:是丈夫的背叛,是社會的歧視,是孩子的不理解。男女平等?男女是沒有絕對平等的!好的婚姻,是彼此成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犧牲自己成全對方。斯嘉麗的《婚姻故事》,講述再平凡不過的婚姻瑣事,有的時候分開不是因為不愛了,而是因為愛的太深,失了自我。
  • 豆瓣8.6高分《婚姻故事》:揭示婚姻的真諦,愛與自己,皆不可棄
    妮可說。想起來都多麼地浪漫。婚姻就是從這些浪漫且終身相許的誓言下結合在一起,童話裡總會在此就ending,並用一句話概括,從此他們相親相愛在一起,過上了幸福生活。婚姻雖是從一段美好相遇開始,但並不標誌著都是童話故事般結束。
  • 豆瓣8.6高分《婚姻故事》:揭示婚姻的真諦,愛與自己,皆不可棄
    ,到各奔西東好的電影從開頭就已經知道,《婚姻故事》很容易勾起那些結過婚、離過婚人士的共鳴,這部電影感覺就是發生在你我身邊的故事,這麼熟悉而又真實。妮可說。想起來都多麼地浪漫。婚姻就是從這些浪漫且終身相許的誓言下結合在一起,童話裡總會在此就ending,並用一句話概括,從此他們相親相愛在一起,過上了幸福生活。婚姻雖是從一段美好相遇開始,但並不標誌著都是童話故事般結束。
  • 婚姻裡,兩個人是平等的關係,不存在誰高人一等,否則就會出問題
    我們是在朋友的介紹下認識的,說起來我們還是半個校友,他在大學期間是文化部社長,部門很多小女生成天圍繞著他轉,那時候他怕我吃醋,每天都自動上交手機讓我查看,說自己兩袖清風,心中絕對只有我一人,我被他的真誠打動了,不過年年拿獎學金的我也是學生會幹部,絲毫不遜色於他,也量他沒有那個心敢欺負我。
  • 「兩頭婚」衝上熱搜,才知道有很多人還陷在不平等的婚姻中
    說實話,不是因為看到有很多人覺得這種所謂的「兩頭婚」很「新鮮」,我還不知道竟然還有那麼多人的婚姻和家庭生活是如此不平等。因為在我們看來,「兩頭婚」的實質,其實是婚姻中雙方平等相處而已。但是,從某種程度上說,他們的婚姻幸福指數也是比較高的,因為不用為了維持一個婚姻的外殼,而勉強待在一起。綜上,才是「兩頭婚」的實質:「兩頭婚」的婚姻關係也是嚴肅的,並不是原始社會下「走婚制」那種隨意建立的關係。
  • 豆瓣8.6分《婚姻故事》:婚姻幸福,在於「我懂你」
    隨著故事的推進,兩位主人公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展現在觀眾眼前,他們的開心幸福,他們的爭吵痛苦,他們的愛恨抉擇及背後的掙扎糾結,都讓觀眾感同身受,百感交集。影片映射出現實生活中的許多問題,引起觀眾強烈共鳴,也因此引發大家對於婚姻的討論與思考。下面我就結合影片中的故事情節,來就主人公婚姻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
  • 跨越不平等陷阱|不平等重塑世界
    社會不平等是政治極化的重要原因,20世紀80年代以來,以美國、英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不平等程度持續上升,不平等正在重塑世界政治經濟格局。收入分配是經濟學家關心的永恆主題,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是新時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也是當今世界面臨的主要難題。
  • 剩女的生存攻略:承認不平等,才是男女平等的關鍵
    (2) 青春期的女權主義前段時間papi醬發了一段自己生孩子的消息之後,被各路女權硬懟,還說這完全就是沒有獨立自主的表現,讓孩子跟父姓,這完全就是驢婚什麼的,儘管我也不懂什麼是驢婚,但我知道這肯定不是什麼好詞。
  • 《費城故事》人生而平等
    《費城故事》是一場反愛滋病歧視和反同性戀歧視的訴訟,也是一場關於歧視的討論和反思。影片的名字Philadelphia(費城),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州一個城市的名稱,本意是兄弟之愛,希望人們可以友好相處,共享兄弟之情。費城也是美國獨立宣言和美國憲法的起草和籤署地,一直以自由平等自居。影片的故事即發生在費城這樣一個以平等友愛而聞名的城市。
  • 周迅說:我追求愛與自己,但不追求婚姻
    ——我們追求單身、追求離異,追求愛也追求恨,但唯獨不願再追求婚姻了。周迅搖搖頭,笑著說:我不知道那是刀啊。>不貪名也不貪利,我貪愛」;然而不同的是,她一路走來,更多地經歷了婚姻的締結與消亡。2012年郝蕾又重新組建了家庭,原以為這是歲月靜好,可以共度餘生,但仍是因對愛的「貪婪」而落了個空。有人說郝蕾的「貪愛」是不知足,但婚姻中的委曲求全,又是否是對自己和對方的尊重呢?然而郝蕾是有自知的,她曾說:「我是一個湖,對方是一個杯子。
  • 《婚姻故事》婚姻故事:我愛你,那沒有任何意義
    2019年的得獎熱門《婚姻故事》,是一位男性導演的女性題材佳作,對男女主角報以冷靜的同情,平淡細膩的表現人物內心世界。作為故事主線,對簿公堂的「美國式離婚」讓人想起三十年前的經典電影《克萊默夫婦》。三十年過去了,不管「女權」的口號喊得多響亮,歷史還是驚人的相似。
  • 臺北上百位藝人將齊聚婚姻平等音樂會
    每一個螺絲的家(微信號:les_lbjp),Les、拉幫姐派,隨時隨地給你愛的訊號
  • 橙解讀|「冠夫姓」是秀恩愛還是男女不平等?
    保守派認為,允許夫妻不同姓會危及家庭和諧和社會穩定,憲法學者雅臣孝德在接受NHK電視訪問時便說,「姓氏是聯繫家族連結最好的方式,讓夫妻不同姓會破壞社會穩定、公共秩序和社會福祉。」為了不改姓,也有許多伴侶選擇不辦理正式的婚姻登記,像日本社民黨的政治人物福島瑞穗和她的男友就是採取這個模式,但這個趨勢也衍生出許多問題,包括孩子的教養權、遺產繼承問題等。有5名男女為此挑戰法律,力爭女子不隨夫姓。他們從2011年起,先後入稟東京地方法院、高等法院,指出此法規不尊重個人、違反男女平等,未能符合憲法。
  • 婚姻故事,愛著愛著就散了
    故事的一開始妮可和查理在進行婚姻調解,妮可和查理通過寫信的形式分別寫出了對方的感覺,但是妮可卻堅持沒有讀給查理聽,也給電影的結尾埋下了伏筆。剛認識的時候,查理是個導演,妮可是個小有知名的演員,妮可看好了查理的才華,兩個人相愛了。
  • 不平等的土壤之上,沒有愛情只有買賣
    結果此舉引得霍震霆破口大罵:「你知不知道我們霍家的規矩是嚴禁女人出去開什麼店的,難道我養不起你嗎?我們霍家的臉都讓你丟盡了!」於是,朱玲玲的店自然就開不成了。茨威格說:她當時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錦衣玉食的代價,是要她放棄飛翔的自由。豪門,最擅長給予女人供養,也最擅長,打斷女人的翅膀。可能有人會反駁,也不一定啊。
  • 跨越不平等陷阱|是什麼造成了西方國家的不平等?
    持續上升的不平等,是造成西方主要發達國家民粹主義和反全球化浪潮興起的重要原因。上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英國等主要西方發達國家經歷了不平等的持續上升,高收入階層的收入和財富快速增長,中低收入階層的收入基本處於停滯狀態,導致收入和財富不平等快速攀升。為什麼發達國家不平等程度在1980年之後會不斷上升?